圣严法师《心的五四运动》


一、四安:安身、安心、安家、安业

我们要把佛法落实在人间的社会。把佛法送到每一个人的家庭里,让每一个家庭都能接触佛法的慈悲之光智慧之光。为人间带来温暖,让人人都能身安、心安、家安、业安,这个才是真正可靠且究竟的平安。

安身:在于生活的勤劳俭朴

人是应该工作,但光工作不等于人生,人生也不仅是为了物质的富裕而工作,更不仅是为了满足物欲的享受而勤劳地工作。乃是为了健康的身心以及感恩的奉献而工作。

勤劳努力除了让身体健康、心里平安,还多半会得到物质的报酬,但是有了物质的报酬,必须节制地使用,否则为了享受物欲,对身心又会产生不健康的行为,换句话说,也就是勤劳以后,应该要俭朴,所以勤劳、节俭这两个原则是身体健康的秘诀。同时,俭朴的结果,便会拥有很多福利,可以提供给他人,到那时候你将会是一个人人都喜欢、人人都赞叹的人。

安心:在于生活的少欲知足

少欲知足,就不会有强烈的欲望而贪得无厌,就能够安自己的心了。

安他人的心是一种菩萨行为,也是一种慈悲愿心,发起悲愿来福利众生,为他人谋求福利;否则仅仅少欲知足,不但不够积极,甚至还有可能是消极的。

上等人安心于道,发菩提心、行菩萨道;中等人安心于事,给他适量而较忙的工作,他就不会自寻烦恼,或为他人制造烦恼;下等人只知安心于名利物欲的追求。希望大家,至少能做到安心于事,而非做个追逐名利的下等人。

安家:在于家庭中的相爱和相助

家庭的温暖在于互相敬爱,家庭的可贵在于互相帮助。互助的意思,是让需要接受帮忙的人,能够得到帮助。帮助对方的时候,不要趾高气昂,不要认为自己是施恩者,别人应该感谢你;而是应该心存感谢,感谢他让你有机会来做奉献,有机会在为他服务之中获得成长。

安家的要领是互相尊敬、互相学习、互相体谅、彼此关怀、彼此感恩、彼此奉献。光在物质上把自己的家安顿好,不算是真正的安家;真正的安家,是要使得家中的每一个人,都能各尽其力,各守其分。

安业:在于身口意三类行为的清净和精进

一般人所讲的安业,是指对他自己的职业、工作,要有安定和保障。可是若以身口意三类行为的清净与精进为范围,便已经将个人行为,以及工作都包含在内了。

我们应该注意自己的行为,安于身口意三业的本分,不要轻举妄动、没有准则,不胡言乱语、信口开河,也不要心猿意马、三心二意,这些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须遵守的修养。

敬业乐群虽是老生常谈,但很不容易做到,纵然在平常做得事事成功,称心如意,一旦有一些波折、困扰、难题出现的时候,就会怀疑所做的工作,是为谁辛苦为谁忙?若出现了这些想法,就不是敬业乐群了。

敬业就是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负责认真;精进是努力不懈、全心投入。如果你的心力、体力、能力,样样都是持著保留的态度,就不叫敬业精进了。

对自己的任何行为,都应以利人便是利己的观点来考量,不为自己的利益而追求,但为他人的福利而努力,并且是以他人的远利与近利来考虑、来设想。不论在家中、在公司,乃至在任何场合,如果都能够用这样的心态来面对,相信你就会很有人缘,也会很得人心。

二、四要:需要、想要、能要、该要

现代社会由于物质文明过度蓬勃、结构变化太快,造成人类价值观念混淆,以致于不清楚什么是真正的需要,什么是贪求的想要,什么是实至名归的能要,什么是责任所在的应该要。因为无法厘清这四要:需要、想要、该要、能要的分际,所以大部份人都是跟著社会风气潮流而人云亦云,只要别人有的,我也要有。而且现代人往往是:需要的东西不多,想要的东西太多。再加上不应该要的也要,不能够要的也要,结果想要得不到,便会导致人心不安定,社会问题丛生。

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太多

需要是什么?就是少了它就不能活,例如:阳光、空气、水分、起码的食物、御寒的衣服,避风遮雨的房子,在我们这个时代,基本的交通工具、电脑、电话也成为需要的,有这些必需品并不算是欲望。

欲望是什么呢?是除了必需品之外的奢侈品、装饰品,只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或撑场面用的东西。不过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地位,为了配合当时的环境因缘,还是要有一定程度的庄严,那也可算是一种需要,但一定要有适度拿捏的分寸。

生命中真正需要的东西并不多,只是从主观的立场看,才觉得没有了他生命很空虚、很无奈,觉得活的没有意义,这纯粹是个人的价值判断。所以,如果只是讲需要,定义非常模糊,在衡量与想要间的差异时,应该分别从自我观点,以及总体客观的立场同时来考量。

能不能要?该不该要?

能要的意思是说,在个人能力范围许可下,以努力付出而获得所需要的东西,但若能力不足,就该让贤,不必强求。在我们的一生中有很多事情,包括名、利、权、位、感情等,著实引人欣羡与渴求。但是在要想得到它时,必须仔细想想:自己的能力及付出是否实至名归?是否已经水到渠成,而不是过度强求?如果付出不够多,能力、因缘皆不具足,还希望能得到它,这便是贪图非分,只会增加痛苦与伤害。

至于该要、不该要,若时下年轻人流行的一句话:只要我喜欢有什么不可以!而言,便是没有分清楚该要、不该要的份际。一般人的欲望无穷,喜欢的、想要的事物太多了,应该要自问该不该喜欢?该不该取得?例如名位财势,人人都喜欢,可是非分之名,是虚名;非分之财,是横财、不义之财,非分之位是虚位,这些都不应该要。当然,如果是实至名归,自是受之无愧,甚且是一种鼓励。

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需要的东西并不多,想要的东西非常多;需要的东西应该要,想要的东西不重要。

我们应该从心灵环保的角度出发,一方面保护我们的心不受环境的污染,增强对环境的免疫系统;一方面内心不会有妒忌、愤怒、猜忌、自私等种种不好的心念,使得环境变得更糟糕。并从中觉察到自己的起心动念,清楚知道自己的需要,化解个人欲望的想要。在人生的过程中,若能清楚明白这四要,便能有明确的方向感,而且也会过得很平安。

三、四感:感恩,感谢,感化,感动

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具体实践自助助人的修行呢?可从四感:感化、感动、感谢、感恩来著手。

感化:知惭愧、常忏悔

许多佛教徒都是拿经典来教化他人、感化他人,拿佛法的标准来要求别人。

佛法是来帮助我们修行的,不是拿来度量人的。可惜很多人不仅以佛法度量人,并且以世间的道德标准来要求人,却不能以身作则,如此不但不能以佛法帮助自己,又怎能对别人有助益呢?

感化自己就是要常惭愧、常忏悔。惭愧是因为自己做得不够好,希望能够做得更好、更努力;忏悔是因为知道自己有做错的地方,提醒以后不要再犯错。

经典中告诉我们,修行大乘佛法的菩萨要到了八地以上,才成为无学;而小乘的菩萨也要证了阿罗汉果后,才是无学。无学,就是不再需要学习了,学习忏悔、惭愧。或许有人会说:菩萨怎么还会有过失?菩萨还需要惭愧吗?事实上,菩萨要常惭愧、忏悔,才会愈来愈精进、愈来愈清净、愈来愈能够感动人。

感动:智慧慈悲对人

有人会抱怨家庭里的成员不够好、不能满自己的愿;或觉得社会混乱,人心不安定。总认为别人都变好,自己就安全了;其他人都变得认真、负责,自己就幸福了,以此标准期待他人,认为只要别人都好,自己就有福报。但却忘了要求自己,看看自己是否满了别人的愿。

这个世界需要佛法,自己实践佛法是最可靠的,希望人家做到是不容易的。如果大家都能用智慧来处理事、以慈悲来对待人,自然能够产生力量感动他人。

感谢:顺逆因缘皆恩人

应该以感谢的心来接受顺、逆两种助缘。很多人只能够感谢对自己有利的人,例如做生意资本不够,有人愿意资助你,帮你把问题解决,这是贵人;或是遭受冤狱,有人出面帮你平反,这人也是贵人。助我们一臂之力的是贵人,理当感谢;而以逆境激励我们成长的,也是贵人,也应该感谢。事实上,我们应该把所有我们遇到、见到的每个人都当做贵人、当成恩人,都是有利于我们的人,心中便能常保平安。

感恩:奉献回馈不求报

随时随地心存感恩,以财力、体力、智慧、心力来做一切的奉献。奉献的时候,态度是恭敬的,而不是以施舍心来付出,否则便会自以为是施恩者,产生自以为了不起的心态,认为自己做了很多的功德,而且一心期待对方回馈,这是不知惭愧:相反地,接受布施或服务的人,要把对方当成恩人,感谢其恩德。也就是彼此都存著奉献、供养、感恩、报恩的心,一方以感恩的心奉献,另一方以感恩的心来接受。

很多人嘴上说是奉献,其实心理是在做投资生意,今天给了些什么,明天就希望得一些回馈,事实上,这是投资生意,不是报恩,也不是奉献,真正的奉献是没有条件的。

四感就是要我们感化自己、感动他人、感谢顺逆缘、感恩奉献,学习观世音菩萨慈悲心,发广大愿心,如此就能够经得起苦难,而且不以苦难为苦难,同时又能够在苦难之中救济苦难,这就是自利利他、自助助人。

四、四福:知福、惜福、种福、培福

佛法的教义与修行观念是修福与修慧。同时运用慈悲来修福报,运用智慧修智慧,运用智慧培育福报,用福报来配合智慧。福报与智慧或慈悲与智慧,这两项如缺少一样,修行不会圆满。因此,福报圆满的人一定是智慧圆满,智慧圆满的人一定是福报圆满,这就是佛。我们尊称佛是两足尊就是指福报及智慧都圆满的人。

如能实践四福:知福、惜福、种福、培福,并且为别人祝福,就是有大福报的人。

知福:知足常乐,安贫乐道

知道自己有福报是很重要的。人活在世上,最起码都还有一口呼吸,有呼吸就等于拥有一切希望,人生充满一切的可能,因此呼吸是很可贵的。常言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若能知福,则更应该说我还有呼吸,当然满足了。

但是有很多人不懂得珍惜自己的生命,不知道这就是我们的福报。尤其现今的台湾社会丰衣足食,很多人是人在福中不知福,看到别人有的,也不管对方是如何努力获得的,就希望自己也拥有,甚至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自害害人。如果我们能够知福,就能知足,知足就能常乐。不过知足并不等于什么都不要,而是多也好,少也好,好到皆大欢喜,这才是真正的知足。

惜福:珍惜拥有,感恩图报

我们除了拥有呼吸外,还拥有很多东西,包括生命、财物等,在台湾即便再穷的人,至少身上也还有衣服穿,这也算是财物;而且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就是人际关系、人缘,这也是你所拥有的。

惜福,就是要珍惜我们所拥有的,包括自然资源、社会资源等一切资源。珍惜而不浪费、不糟蹋,尤其不要糟蹋身体,不要伤害名誉、品格,甚至理念、理想,进一步还要饮水思源、感恩图报,这就是惜福。

种福:成长自己,广种福田

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就是要来种福田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福田可种,例如自己的家人、邻居,以及社会上没有亲人照顾的穷人、病人,还有社会、国家的利益和一切众生的幸福,都是我们的福田。

知道要随时随地种福的人,是有福的人;为了要种福,必需要努力成长自己,在知识、人格、智慧,以及技能各方面都要增长,才能有更多的资源来种福田。

培福:享福非福,培植有福

培福就如同把今生得到的福报,种到田里边,它就可以长出更多、更多的福来。若能把全世界、全宇宙,所有十方一切众生,都当成是种福田的对象,不断的种福,那就是有大福报的人,最后就会和佛一样福德圆满。

业障果报有时会让人误以为是福报。例如:见人养尊处优,站在佛法的角度来看不是福报,因为享福不是有福,惜福、培福,才真有福。

如果能应用佛法观念,世间的福报,不就是苦报的开始吗?福报享尽了,紧接著就是苦报的降临。如果我们现在能把握机会,无视于辛苦,不计较侮辱,且又能帮助别人解决苦难,更不为自己的明闻利养,不断地努力求进步,尽自己所能奉献给需要帮助的人,实际上这就是在求福、培福。

五、四它:面对它、接受它、处理它、放下

生活中难免出现逆境,我经常劝勉大家,处理棘手的问题时,应该坦然地面对它、接受它、处理它、放下它;也就是说,遇到任何困难、艰辛、不平的情况,都不逃避,因为逃避不能解决问题,只有用智慧把责任担负起来,才能真正从困扰的问题中获得解脱

面对烦恼的方法

如何面对问题?即是告诉自己:任何事物、现象的发生,都有它一定的原因。我们不须追究原因,也无暇追究原因,唯有面对它、改善它,才是最直接、最要紧的。

很多人都说,我是好人,为什么我还要遭受这么多的苦难?我们要知道,有物质之身就有果报、就有障碍,如同有山川大地,就有风雨云雾。大修行者也要受果报的,佛陀曾遭大石块击伤,也曾罹患重病。但是果报和障碍未必会招来烦恼,大修行者跟凡夫的差异就在于此。

凡夫被自身的遭遇所苦,信心就会退转;大修行者可以放下自我,不被烦恼所障。我们学佛,就是要学习佛的智慧,清楚辨知烦恼的缘起,面对它、接受它、处理它、放下它。

因果必须配合因缘。对于任何情况,如果能够改善它,当即予以改善,若不能改善,便面对它接受它,绝不逃避,但是要尽力改善。逃避责任,逃避果报,是不合算的,改善情况才是最聪明的。

经过计划的事物也不一定完全可靠,也会发生意料之外的情况,这时候就应该要接受它,然后想办法处理它,因为,因缘就是如此。

所以,如果期待计画好的事在过程中发生问题,不必伤心也不必失望,应该继续努力,促成因缘,还是有成功的机会;如果经过详细的考虑,判断因缘不可能促成,那也只好放下它,这和未经努力就放弃是截然不同的。

放下自己也放下别人

放不下自己是没有智慧,放不下别人是没有慈悲。能作如此想,对一切人都会生起同情心与尊敬心。同情人家也是具缚的凡夫,尊敬人家也有独立的人格。

平常生活中,禅如何教人安心呢?禅的态度是:知道事实,面对事实,处理事实,然后就把它放下。无论遭遇任何状况,都不会认为它是一件不得了的事,如果已经知道可能会发生什么不如意的事,能让它不发生是最好的;如果它一定要发生,担心又有什么用?担心、忧虑不仅帮不了忙,可能还会令情况变得更严重,唯有面对它才是最好的办法。

我常常遇到一些好像正被困在火海中的人,来向我求救。通常我会轻听他们的问题,知道他们所焦虑的什么,但不会将他们的焦虑,变成我自己的梦魇。

我给他们的建议有一个原则:对感情的问题,宜用理智来处理;对家族的问题,宜用伦理来处理;即使发生了不得了的大事,也应用时间来化解、淡化;如果真是无法避免的倒楣事,那只有面对它、接受它;能够面对它、接受它,就等于是在处理它,既然已经处理了,也就不必再为它担心,应该放下它了,不要老是想著:我怎么办?而是睡觉时照样睡觉,吃饭时照样吃饭,该怎么生活就怎样生活。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回向可以分两个内容,先念通用的回向偈,然后再单独回向,具体内容如下:1、普遍回向: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

华严经简介《华严经》全称为《大方广佛华严经》。所谓“大”是包含的意思;“方”是仪轨的意思;“广”是周遍的意思;“华”是成就佛果的意思;“严”是开演因位,严饰佛果..

佛法里面讲病有三种原因。第一种是生理的病,包括你的饮食,古人常讲「病从口入,祸从口出」,所以口是祸福之门。天气变化,我们衣著不小心,这些都是生理病的来源。第二种..

问:请益法师,如何理解六根就是一根一心,把心贴在一心上,就用根了不用识了这句话?反闻闻自性有没有修持的具体方法?那么眼耳鼻舌身歇止,自心念佛,自性闻之,或只着意..

六度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这是在戒、定、慧三学之外,加布施、忍辱、精进,合称六度,亦称六波罗蜜。波罗蜜是梵语,意为到彼岸.渡河的人,须乘舟筏横越中流,..

佛在《法华经》中打了八个重要比喻,即“法华八喻”,用来帮助众生“开示悟入,佛知佛见”。若能诚心观照,即入如来大定,定能长智开慧,从浅显的比喻中觉悟深奥之法理。一..

人人都希望自己的人生无病、无难、无障,可世间不如意者十之八九,现实的人生总是充满着波澜,我们希冀着万事圆满,执着于追寻完美的顺境,可这往往会带来更多的欲望和贪婪..

中国大乘佛教——八大菩萨摩诃萨之一。尊上虚空藏菩萨摩诃萨在无量菩萨中专主智慧、功德和财富。因尊上智慧、功德、财富如虚空一样广阔无边,并能一切世间持戒如法相求的诸..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八关斋戒为了方便在家学佛的人,可以自己在佛前自受,日期就是居士菩萨戒上说的每个月的六斋日,即是农历的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二十九、三十这六天。当然实在自己有..

关于汉传法师

汉传法师网为您提供最新的汉传法师信息,让您快速了解汉传法师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汉传法师。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