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进的动力
古人说:活到老学到老。为什么会有如此好学的精神和学习的动力呢?就是因为认识到自己还有很多不足之处,还需要再继续努力地学习,以此来改变和填补自己的不足。
导师教导我们:“真诚地意识到自己生命存在的不足,才能够认真地传承佛法、修学佛法,一遍一遍地学,不四处攀缘。”反省自己有没有真诚地意识到自己生命存在的不足?在学习此课之前,并没有认真地思维过这个问题。只是觉得,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每个人都不会在一帆风顺中度过一生的,都是会有这样或者那样的不足和缺陷。
有一位居士,从小没有读过书,不认识字,却对佛法非常好乐。每次参加早殿或者晚殿,看到很多居士拿着书在读,她就很羡慕,期望自己也能够把早晚功课读下来。但是想到自己不识字,年纪又大,就退缩了。再次看到其他居士读得那么顺畅,她就暗自下定决心,从《心经》开始学。从此,她就捧着书本,一个字一个字地学习,忘记了就再请问。一个字要很多遍才记得住,有时候她的小孙子都成了她的老师。就这样,功夫不负有心人,不仅把《心经》读会了,还背诵了下来!《弥陀经》《大悲咒》慢慢也都会读了。
听到老居士的经历,对我有很大的触动。老人家年龄大,又不识字,却因为有好学、向上的心,克服了种种困难,不仅会读经典,而且还背诵了下来。如果能够真正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且有意愿改正,就一定会认真地学习佛法。用佛法的智慧引导我们找到答案,找到改正自己的方法。
导师说要“一遍一遍地学”,就是要熟能生巧,也就是古大德所说的“生处转熟处,熟处转生处”。北宋有个射箭能手,有一天,他在家练箭,十中八九,旁观者拍手称绝,他自己也很得意。但观众中有个卖油的老者只略微点头,不以为然。箭师很不高兴,问道:“你看我射得怎样?”老者很干脆地回答:“我不会射箭,看你射箭,并没有什么奥妙,只是手法熟练而已。”箭师问老者有什么本领,老者把一个铜钱盖在一个盛油的葫芦口,取勺油高高地倒向钱眼,全勺油倒光,未见铜钱眼以外沾有一滴油。老者说:“我也没什么奥妙的地方,只不过是手法熟练而已。”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多读、多思维,才会巩固对法义的理解,才能够使正见安住在自己的心中,这也是导师让我们多读、多思维的用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