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的你如何与财富共舞
在《佛教的财富观》一书中,导师智慧讲解了,作为佛弟子能否追求财富?怎么如法追求财富?是要追求物质财富还是精神财富?而精神财富是停留在世俗,还是要提升到更高层次的功德法财?通过学习,答案一一地呈现出来,使得我们对财富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同时也懂得了如何取舍。
佛教一向不主张奢侈,因为太奢侈会败坏心灵、浪费资源;也不认为一定要过贫穷的日子,因为太贫穷,也无法做真正的修行。佛教提倡的,是积累无形的内在财富,这才是快乐之源。
佛教对钱财的态度是中道。为遮止贪婪,很多教义中说金钱如毒蛇;而为了启发利他的修行,也说这是善财,以此鼓励佛教徒上供下施、慈悲济世。总之,钱财本身无害,关键看怎么来,你又是怎么用的,是否对其有执著。
不过通常情况下,钱是惯于伤人的,它的字形透露了这一特殊因缘:“金”字边,加上二人挥刀相争,这就是“钱”。钱伤人,最重要的是伤害人的心灵。有些人有了钱就傲慢起来,不循规蹈矩,让好端端的家庭不和睦,让社会不安定,处处散发贪婪与腐败的气息。当人们善念殆尽、行为失去准则的时候,整个社会就被恶行染污,漏洞百出。所以,佛法常常教诫人们,一定要用智慧和善心来驾驭钱,否则钱的可怕有甚于毒蛇。身体被毒蛇咬了还可以治,但心灵一旦被毒害,可能永远都无法弥补。
最近我身边有一位居士,夫妻俩白手起家做生意,赚有二套房子,每天生意现金流量将近10万,两个儿女读书成绩好、懂事听话,小日子过得很幸福。突然有一天,一个朋友介绍他俩去做金融投资,说不用付出辛苦,每个月就有将近几万现金收入。相比以前,这种赚钱方式太轻松太容易了!她来给我说,我劝她早点退出,这种赚钱方式虽然诱人,但有着致命的杀伤力。但当时她整个人被贪婪蒙蔽,尝到甜头就很难松口,不但没退出,还把自己住房和生意上的周转资金全都投进去了。
结果没过几个月,她就哭着来见我,说现在连住房都拿去抵押,还欠着高利贷,被人追债,日子不知道怎么过了!我只有鼓励她好好学习佛法,有佛法智慧,一切还有希望。通过这件事情,现在的她已经沉稳下来,更庆幸的是,她现在也加入三级修学学习了!
佛教把财富分成“净财”和“毒蛇”两类。所谓毒蛇,是说金钱可能会成为万恶之源;所谓净财,就是清净的财富,即来源正当,通过勤劳、智慧获得的财富。对于净财,我们才能心安理得地享用,不必有任何后顾之忧。而不净财就如同“毒蛇”放在身边,这种金钱虽然诱人,但有着致命的杀伤力。所以致命,一是人类的贪欲使然,一是没有认识到财富背后隐藏的陷阱。
导师开示:物质财富是外在的,所谓的拥有只是一份使用权或保管权而已,这些身外之物是虚幻不实的,随时可能更换主人,而内在的精神财富才是真正可以依赖的无价之宝。失去物质财富只会使生活受到暂时影响,而一旦失去精神财富,不仅会影响一生,更会殃及后代。所以要培养心灵深处的慈悲和爱心,培养生命内在的信仰与智慧。法财甚于世财,功德法财就是佛法。只有功德法财是人生的固定资产,不会随着死亡而消失,不会随着生命形式转换而失去价值,善的种子还会不断带来丰厚的馈赠,所以法财对人生的意义远远超过有形的钱财。
要认识到物质财富的短暂性,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今天的年轻人是有福的,我们可以享受和平,享受物质带来的便利。但现在的年轻人没有幸福感,就是因为严重缺乏精神财富。想起学佛前,我也没有信仰,也没有思考过生命的意义,只是盲目地追求物质财富,不知道终点站在哪里?究竟为了什么?精神没有寄托,内心产生无尽的烦恼;人生没有目标,找不到生命的价值。
修学本课后,我认识到功德法财就是佛法,是最究竟的利益,对今生及未来际的生命都会带来无尽的利益和安乐,能提升生命品质。作为出家人的我们,应少欲知足,安贫守道,唯慧是业,唯有这样,才不辜负今生出家修行的目的。妙湛长老一句法语一直鼓励着我:“勿忘世上苦人多”,是我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