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着光明的地方,出发!


——予悟沿师兄离别赠言

文│智冠

师兄,您好!

今天您走了。

中午收到关于您的临终关怀通知,赶到现场的时候,几位师兄围绕床边,正念弥陀佛名号,引导着您舍弃对世间的牵挂,对身体的粘著,以坚定之心念佛往生净土

疼痛一次次骤然在您体内发作,纠缠着您,操控着您。您挣扎着、痛苦着、呻吟着……

我近日感冒,头脑晕眩四肢乏力,在日常定课的时候,抵挡不住昏沉、散乱、失念的侵扰,深感身体病变对自己的影响。而您一边要承受着上万倍超于我的痛苦,一边要坚定对三宝皈依,坚定对净土的向往,坚定离苦得乐究竟解脱的决心,我知道,此时此刻是非常巨大的考验!

如果没有这次意外,您一定是满脸笑容地出现在读书会现场,和书友们亲切交流阅读智慧书籍感受到的欢喜。

如果没有这次意外,您一定是身心愉悦地出现在交流现场,和同修积极分享本周的学习心得,以及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一次无常的示现,让这些情景戛然而止。

面对无常,我们不得不思考这具躯体和我们的关系,思考这具躯体能带给我们什么?活着究竟为了什么?生命的意义又是什么?

对于出现在我们生命中的人事物,我们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粘著,会觉得这与我有关,这属于我。就像这个房间,当我们在这里居住一段时间,便会觉得这是我的房间,这是我的床铺。更何况这具我们居住了几十年的躯体,我们理所应当地认为这里就是自己的归宿,这里和钢筋水泥大楼一样稳定坚固。

然而,我们只是这个房间的过客,只是这具躯体的过客,我们在这里居住和逗留,是为了了却某段因缘、完成某个任务,或是为了达成某个使命,然后离开前往下一站。就像导师创立的三级修学,一路上有不同的站点,当下的每一个站点都是帮助我们更好地前往下一站。累了就暂时停下来,休息好了就再出发,我们需要不断积累,不断迁徙,在追求生命解脱与觉醒的道路上不断前进。

您就要离开这具居住许久的躯体,面临生命去向的抉择。这期间有痛苦,有纠缠,有干扰,有劝阻……面对这些羁绊,您不要害怕,您所面对的,我们同样需要面对,您所经历的,我们终究也会经历。

许多师兄从城市的不同角落陆续赶来,让我们一起在导师的引领下念诵阿弥陀佛。我们相信您一定能够承受住四大分离的痛苦,在这个生命的拐点,果敢地走上一条解脱的道路。

方向既定,那就出发吧。

今天是3月21日,农历二月十五,是佛陀涅槃日。涅槃,是生命经历痛苦、超越痛苦之后呈现的寂静,是清净的,是安详的,是喜悦的。现在您即将踏上从有限前往无限的旅程,真好!祝福师兄顺缘具足,得大成就

未来的未来,我们也会成为净土的过客,一个转身,乘愿再来,帮助每一位曾经帮助过我们的众生,帮助每一位曾经伤害过我们的众生,帮助每一位正在迷惑和烦恼中挣扎、不知如何解脱的众生,回来把这个娑婆世界一点一点建设成为美好的净土。

下一次遇见,我们拈花相对,慧心一笑。

3月21日,这或许是一年中最充满倒计时意味的一天。谢谢您选择了这天和我们告别,谢谢您让我们陪伴在身旁,谢谢您用此生最后一段时光向我们展示无常的猛烈。

3——2——1,我们的生命每时每刻每分每秒都在倒数,时间的不断流逝,驱使我们思考并追寻生命的终极价值,驱使我们精进修学,不负此生!

3——2——1,愿我们如火箭脱离地球一般,发起强烈的出离心,不染尘埃!愿我们如安住虚空一样,对十方世界的芸芸众生生起无尽的菩提之心!

3——2——1,让我们朝着生命解脱和觉醒的方向,同愿同行!

3——2——1,向着光明的地方,出发!

师兄,再见!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佛说阿弥陀经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地藏经解释忉利天宫神通品第一(解)佛在忉利天的天宫里,显起神通来,召集会众。这是本经的第一品。品是经文段落的名称。(释)在我们的头上,第一重是四天王天,在须弥山的半..

一、依印光大师教导的方法。《阿弥陀经》一遍,往生咒三遍,赞佛偈一遍,念诵佛号百声千声万声,随自己闲忙而定。菩萨名号各三声或十声,后发愿回向偈一遍。南无莲池海会佛..

蒋贡康楚仁波切是大宝法王噶玛巴的重要法子,藏传佛教噶举派(白教)的四大法子之一,是噶举传承内的重要上师。远为毗卢毗那佛化身,近为阿难尊者化身,与金刚尖锐为三人。..

嘎玛仁波切:发愿和回向的差别贪念是在作善事之前,先为自己打算,以自利而作;而愿力是为了利益别人,先为别人着想,再想到自己。而发愿和回向的差别是什么?是有没有完成..

科学研究的是物质,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就是假设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也就是物质和意识必须要截然分开;佛学研究的东西是意识,佛学反而认为主观和客观、物质和意识不能分开..

贵州省某县,有吴仁吴义两同胞朋友,父早亡,受母李氏抚养成人,吴仁娶妻孟氏,吴义娶妻崔氏,吴仁居长,性情良善,孟氏亦贤淑。吴义居次,年虽幼而性狡猾,崔氏性情亦横泼..

注:这个故事的讲述者是阿康仁波切,他是70年代伦敦桑耶寺的住持。第16世大宝法王在世时曾经给过我很多舍利,他对我总是有求必应。有一次,我向大宝法王提出了一个请求,我..

关于临终关怀

临终关怀网为您提供最新的临终关怀信息,让您快速了解临终关怀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临终关怀。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