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与得
回想当初加入三级修学时,我是最怕约束的人,想想漫长的八年半,迟迟不敢下定决心。入学前的交流中,当辅导员问我:如果这次不能进班,你会怎么办?我竟然很轻松地来了一句:“随缘!”现在想想真是既后怕又庆幸啊。当时真不知道自己会错过什么,用现在的感受来说就是“错过了佛法,等于错过了整个世界”!庆幸啊!
当得知自己符合辅助员选拔的报名条件时,我是犹豫的。因为我怕自己学得不扎实,不愿意投入时间复习准备。还害怕一旦选上了又要开始跟组。自己正处于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纪,眼前的修学和义工行已经应接不暇了,怕担不住……
纠结了几天后,静下心来想想,三级修学全程八年半,自己已经40多岁了,人的一生有几个八年半可以荒废?当初选择走这条路就是奔着解脱来的,选择了就要遵守约定,完全真诚、认真、老实地面对。如果还以过日子为生命主旋律的话,估计这八年半也只相当于在轮回中打了趟酱油而已。这不是我的初衷。
导师施设的课程是两套模式,有修学模式,有服务大众模式,两套模式都很重要。如果只落实一套模式,那就是偏科。一个偏科的学生最后能修学圆满吗?导师以三四十年内修外弘的经验施设了这样的模式,自有深意,自己听话跟着走就行了。既然已经符合条件就去考,先考了再说。
开始选拔时,当选拔义工问到我的定课内容时,我心想,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啊!
我知道三级修学注重“闻、思、修”,有一步步的修学次第,要一门深入,但我就像是一个提前抢跑的学生,在进入三级修学前我就有自己的定课,每天大量地诵经持咒。三级修学的任务,虽说也按时完成,但毕竟是被我摆在第二位的。我甚至觉得多积累些功德就仿佛在银行里多存了很多钱,让自己更有安全感。
但是当选拔义工问到我的定课内容时,我突然间就意识到我可能哪里错了。以至于他们听了我的回答后,连一个提问的机会都没有,我就下去了……
可想而知,第一次选拔我落选了。我甚至有些委屈,难道大悲咒、楞严咒、《金刚经》不可以念吗?高级班不是有讲《金刚经》吗?我提前背下来不是更好吗?我也没有耽误修学啊……我以为我是个精进的学员,结果却碰壁了。
回到家后,我的心乱了。我是否就此放下,不再选拔辅助员,继续以往的日子?但是这件事让我开始思考何谓老实。想想当年自己“一声佛号念到底”的法门没坚持多久就放弃了,再后来“准提咒”时紧时松地坚持了几年后还是放弃了,参加过几次内观禅修也不了了之。人生的十年就这样晃过去了,对学佛还停留在浅尝辄止的层面,内在心行和外在行为改变不大,甚至把世俗的贪心转移到了对积累功德的贪著上了。
而反观在三级修学的这两年,是修学和义工行使我的三观重塑,自己的心行变了,待人处世也变了,幸福观也变了。现在的我觉得生命中除了佛法,别的都吸引不了我,甚至觉得自己前40年都蹉跎了……让我慢慢醒来的是三级修学,它是最适合我的修学方法!
那为什么自己不安住在三级修学,还要分心做别的定课呢?为什么自己不全力以赴呢?自己在怕什么?导师不止一次地说过,最基础的也是最究竟的,能把皈依法修好,皈依也就是深法。难道自己还不信吗?还要留条后路吗?自己之前那么多年的付出就是因为不能“一门深入”,想要挖一口井,结果却挖了很多小坑。生命等不起,从现在起就要好好“老实听话”了!放下以往的定课,心无旁骛地跟紧三级修学,必须全力以赴!
接下来重新填表再考。再次参加选拔时,我听说有的师兄选拔了七次才通过,那自己如果这次又没通过会怎么办?还来吗?我想了想,还得来。就好比我们上学考试,一次不及格就放弃了吗?考不及格,补考就是了,直到及格为止!如果一次不及格就把自己挡住了,那自己的路会越走越窄,心也会越来越窄。况且每一次选拔更像是一场共修,不是闭卷考试,答案几乎都公之于众的。每次选拔都是很好的一次修学,关键是把自己准备好,过了自己这一关。当这一切都想明白后,力量当下生起,很顺利地就通过了选拔。
接下来我又有个新问题了:辅助员选拔通过了,有没有时间带组呢?还记得我们辅导员师兄当时鼓励我说,先考了再说,先把自己准备好,能不能带组看发心了。我自己在三级修学中深深受益,根据因果定律,想从中受益就要种下受益的因,就要去做利益他人的事,自己种下多少善因,就会收获多少善果,多种多受益,少种少受益,不种不受益。为什么有的师兄入学时信心满满,慢慢就边缘化,甚至最终退出呢?我觉得很大一点的就是没有做好服务大众模式,没有把修学落实到行为上,没有在行为中反复修正提升。自然也难有法喜,以至修学资粮也难以为继,自然没有动力走下去。
当思维明白这个道理后,发心就出来了,时间到了,就要当仁不让啊!接下来的事就顺理成章了,就好像自己发自真心地向宇宙喊了一嗓子:“我要做辅助员!”宇宙收到了自己的发心,接下来整个世界都会为你让路。家里很快请了钟点工,洗衣做饭、打扫卫生这些事情就不用太费心,家里的事和孩子都安顿好了。每天启白三宝,愿顺缘具足,法喜充满。
现在的我只想做个老实听话的好学员,安住在三级修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