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因为信仰而变得美好


我觉得每个人都应该有信仰。因为没有信仰,做人做事可能就没有约束、没有底线、没有道德,无形中伤害别人也伤害自己。

修学时,跟师兄们分享所学到的佛法,我意识到自己学佛前是没有信仰的,也不懂得什么是信仰。因为从小到大也没有人跟我说信仰的问题,不知道什么是精神追求,觉得活着就是“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所以在这样一种环境中,以前的我活得很困惑、很自卑,甚至自闭。我不明白人为什么活着?为什么要死去?为什么这么痛苦?导致出现一些极端的想法和行为。基督教说人生来便是有罪的,我不明白为什么人生来就有罪,我明明什么也没做过。

老家附近有很多寺庙,每逢初一十五,大家都去烧香拜佛。我不懂这样的意义何在,觉得那是传说和封建迷信。但也像别人那样,会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态去拜一拜。但我生活中的烦恼并没有因此而减少,反而随着年龄增长,烦恼越来越多。不知道为何这样,深深陷入痛苦中。我觉得自己像陷入了泥潭,越挣扎,陷得越深。

在进入三级修学前,我有了信仰,但这种信是没有方向的,是懵懂的。自己看各位法师的讲义,读各种经文,越学越迷茫。也因为不懂其中含义,完全不能解决内心问题。就像一个没有老师教的学生,盲修瞎练。那时我觉得有了信仰就是皈依佛陀,得到了保佑。可是五花八门的讲义,让我无法消化,产生了质疑,起了烦心。有问题也没人解答,学得很不顺心,都有点想放弃了。就像我在泥潭中终于抓住了一根绳索,却没有人拉我上来。

在一个因缘和合的时候,我来到了三级修学。在这里跟师兄们一起共修,有问题一起讨论解决,这是我没有体验过的,非常欣喜。我觉得一个渴望已久的学生终于找到了老师,跟对了方向。

以前的我看不到自身问题,总把源头放在别人身上。不仅自己痛苦,还给身边的人带来痛苦。就像济群法师说的,我们都是轮回中的重病患者。如果没有学习佛法智慧,以正见看待问题、解决问题,不运用到生活中,我们的习气很难改变,很容易回到之前的状态。我不想回到从前,不愿承受那样的痛苦。

通过学习,我发现人生种种痛苦烦恼都因我执而起。它是个恶性循环,总把我放在最前面,处处强化了以我为中心。以前我觉得,父母应该理解包容我,一切应为我好,以我为中心,因为我是他们的孩子,可是他们并没有。所以我越来越孤独,越来越不爱说话。我觉得自己被世界抛弃了,很累很痛苦。那时还没有意识到是我太执著于父母的理解和关爱,我没有打开心扉与他们沟通。不是世界抛弃了我,而是我关上了门,让自己走上了弯路。佛法对空的认识,打破了我的这种执著。不再因这样的事情烦恼,就会快乐幸福。所以摆脱不良心态,改变不良习气,认识生命真相才是人生根本。

以前不懂幸福,总觉得满足自身欲望就是幸福,但欲望得到满足后并没有感到幸福。通过学习才知道,幸福不过是我们内心的一种感觉,就是一种不稳定的感觉。如果没有透彻生命的真相,我们只会成为这个色身的奴隶。唯有认识空性打破我执,才能离苦得乐。

信仰还可以帮助我建立精神追求。如今迷失自我的人越来越多,虽然社会在进步,人心却在退步。因为我们没有健康的心态,以至于心理有问题的人越来越多。没有佛法,我们不会认识心性。佛法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佛性、魔性,魔性很容易影响一个人,但佛陀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自我拯救的能力,只要我们对人性有正确的认识并依此修行。认识自己,找回自己,才能改变不良心态,建立健康心态,提升生命品质。信仰是要教我们成为更美好的自己。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楞严咒〉持诵仪轨(圣空法师发愿文)一、圣空法师修学楞严发愿文:弟子(加自己法名)今在佛前发如是愿:愿一心皈命顶礼,一心奉请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一切天龙八部、金..

楞严经卷一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无漏大阿罗汉。佛子住持。善超诸有。能于国土。成就威仪。从佛转轮。妙堪遗嘱。严净..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南怀瑾老师解读:“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善言古者,必有何于今;善言人者,必有厌于己。”

八关斋戒为了方便在家学佛的人,可以自己在佛前自受,日期就是居士菩萨戒上说的每个月的六斋日,即是农历的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二十九、三十这六天。当然实在自己有..

弥勒菩萨住在欲界兜率天的内院,如何与十法界中六道轮回的“天道”相区分呢?答:十法界由“地狱、恶鬼、畜生、人、天、阿修罗”之六凡和“声闻、缘觉、菩萨、佛”之四圣组..

佛说阿弥陀经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

地藏经解释忉利天宫神通品第一(解)佛在忉利天的天宫里,显起神通来,召集会众。这是本经的第一品。品是经文段落的名称。(释)在我们的头上,第一重是四天王天,在须弥山的半..

一、依印光大师教导的方法。《阿弥陀经》一遍,往生咒三遍,赞佛偈一遍,念诵佛号百声千声万声,随自己闲忙而定。菩萨名号各三声或十声,后发愿回向偈一遍。南无莲池海会佛..

关于如理思维

如理思维网为您提供最新的如理思维信息,让您快速了解如理思维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如理思维。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