暇满人身使用计划


通过本期法义的学习,有了新的认识与感悟。

一是重新认识了暇满人身,认识到暇满、义大、难得的人身是持戒布施、清净的发心感召而来的。通过比较无暇身,对自己能够获得暇满人身生起了庆幸之心,同时也生起了惭愧之心。因为我现在的身语意都没有完全遵照五戒十善来,没有时时提起清净的发心,也没有广大的布施之心。如不改变,要保有善趣之身,成就人天福报都难。

二是对暇满人身的重大意义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认识到生命的价值并不是我之前所追求的生存和生活得好一点;不是为了满足短暂的动物乘的需求,而是要实现生命的最大价值,也就是成就究竟的利益和安乐,即成佛

人身有三大殊胜性。一是人有抽象思维能力,也就是具备学佛所需要的理性;二是人的生活环境有苦有乐,能为了离苦得乐而去思考与追求;三是人有忍耐力,具备在五浊恶世的堪忍基础。通过与六道其他众生比较,暇满人身是最适合修行的。三恶道的众生或是在强烈的痛苦中饱受煎熬,或因愚痴根本无法修行。而善道的天人、阿修罗,因为福报大、环境太优越,根本无暇思考生命的价值,所以也不会修行。

既然了解到暇满人身具有如此的殊胜意义,那么如何利用暇满人身来实现究竟意义(成佛)与现实利益(获得善趣之身,成就人天福报)呢?法义告诉我,应通过受持心要来实现暇满人身的巨大价值,心要也就是三主要道,即《略论》所构建的简明成佛之道。

三、从果门难得中,确确实实可以看到现实中暇满人身的难得。三恶趣众生数量多如大地土,三善道众生数量如爪上土。得暇满人身的机会,犹如盲龟钻木孔;能听闻正信佛法的几率更是少之又少。

想想自身,能够有福报来到西园与同修们一起安住在修学中,又在善知识的引领下运用八步三禅,践行两套模式。在这样的殊胜环境中,我真正感恩、珍惜了吗?即使偶尔因闻思法义生起想要实现暇满人身意义的想法,可这种念头的力量是非常微弱的,往往下一刻就被追求现实利益的想法替代了。

在持戒修行上,又做得如何呢?常常落入散漫与懈怠中,还常以自己的设定来评判周围的师兄们。在修学上,能够每日定时定量完成定课、自修吗?常常会以义工行多,没时间或身体疲乏要休息,来为自己的不精进找借口,没有完成功课。在饮食上,能够于食知量不贪著吗?常常是吃到有些撑了,或是修学时昏沉了才反省到没有正念为食。

布施也仅仅是随缘而做。面对自己满柜、满箱的物品,尤其是收到许多结缘来的围巾、用品,是否有舍心、结缘之心呢?常常是收到的当下,不肯马上结缘,而要以分别心来结缘。

每日起床后的第一念,是不是清净的发心呢?在做事时是否有利益众生之心呢?还是随顺自己的凡夫串习,因循苟且,在妄想中稀里糊涂而做呢?虽然事后觉知,但是否有至诚忏悔呢?答案是仅仅知道,虽会去做,但是不够真诚、认真、老实。这样的话,既无法保证实现暇满人身的现实价值,继续获得善趣之身,成就人天福报,更实现不了开发生命内在宝藏、成就佛果的究竟价值。这不就是论中所说的“我得如此贤妙之身,何故令其无果?若竟令其无果者,乃自欺自弃,更有何事可耻而重于此耶”! 

我深深地认识到,不利用暇满人身实现现实价值与究竟价值是最大的损失,而且一失人身,再得是很难很难的。一旦落入三恶道,是永无出期的受苦煎熬。立马生起如救头燃般的精进修行之心。

那么须修四法:一、须修法,因为唯有修学才能离苦得乐。正见是解脱的根本,是正法眼目。要舍弃今生,明确人生的目标与方向。二、深信我能修,当下具足内因外缘。相信当下的我依止善知识、得遇正法、受持心要,是具足修行的因缘、时间与能力的。要敢于承担,就如这次师兄们慈悲,给我机会来分享。三、今生就要修行,因为暇满人身难得易失,此生不如理如法精进修行,来世再得人身概率几乎为零。所以在拥有暇满人身的当下就要珍惜并充分利用。四、现在即须修持,因为死亡不定,只能把握当下,活在当下。正如当下疫情,就能感受到死无常是那么直接。

我认识到,解脱生死、成佛的价值有多大,暇满人身的价值就有多大。暇满人身难得易失,一定要以暇满人身作为未来生命的起点。我决定对暇满人身生起希有、珍惜之心,殷重发起求法意乐。为自己做如下规划:

1.每天手机叫醒铃音录制《皈依共修仪轨》。

2.早自修时间不带手机,保证时间精力都在闻思法义上。

3.保证每日定课,修习清净的发心、忏悔心,结合专注力与观想力来修习。

4.每天固定半小时读诵原文;平时戴上耳机听闻当期法义原文,不断熟悉原文,利用好零碎的时间,减少妄念、绮语的机会。

5.用斋时,正念为食,于食知量。减少贪著之心,避免修学时的昏沉,也减轻身体的负担。

6.用斋结束,经行一圈,正知而行,练习专注与觉知的能力,同时调养身心。

7.处理义工行相关内容时,须提起正念,因上努力。

8.修布施、断舍离。布施个人现有物资(10件),减少贪著之心,广结善缘,积聚福德资粮。

9.保证每日闻思法义1.5+1.5小时,当前因缘则为3+3小时,补足之前缺漏。修学是根本。

10.运用八步三禅闻思当期法义,保证观听法义内容三遍以上。做好笔记、思维导图,每日观修一座,对境运用,轮番修。

11.以如法言行支持配合当下疫情防控工作,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安住于修学及义工行;利用空闲时间锻炼身体,配合八段锦、艾灸来保养色身,为修学和义工行提供能量保障。

12.睡前将当日的闻思修功德,所有善心善行功德回向给法界一切众生,愿得闻正法,离苦得乐。同时训练以吉祥卧保持悎寤瑜伽,向二六时中保持正念的目标进发。

努力以清净的发心、布施和持戒来保有暇满人身,通过受持心要,充分利用暇满人身来实现其巨大价值,实现解脱与觉醒的目标。

上一篇:第二个端午
下一篇:如何培福报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地藏经解释忉利天宫神通品第一(解)佛在忉利天的天宫里,显起神通来,召集会众。这是本经的第一品。品是经文段落的名称。(释)在我们的头上,第一重是四天王天,在须弥山的半..

一、依印光大师教导的方法。《阿弥陀经》一遍,往生咒三遍,赞佛偈一遍,念诵佛号百声千声万声,随自己闲忙而定。菩萨名号各三声或十声,后发愿回向偈一遍。南无莲池海会佛..

蒋贡康楚仁波切是大宝法王噶玛巴的重要法子,藏传佛教噶举派(白教)的四大法子之一,是噶举传承内的重要上师。远为毗卢毗那佛化身,近为阿难尊者化身,与金刚尖锐为三人。..

嘎玛仁波切:发愿和回向的差别贪念是在作善事之前,先为自己打算,以自利而作;而愿力是为了利益别人,先为别人着想,再想到自己。而发愿和回向的差别是什么?是有没有完成..

科学研究的是物质,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就是假设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也就是物质和意识必须要截然分开;佛学研究的东西是意识,佛学反而认为主观和客观、物质和意识不能分开..

贵州省某县,有吴仁吴义两同胞朋友,父早亡,受母李氏抚养成人,吴仁娶妻孟氏,吴义娶妻崔氏,吴仁居长,性情良善,孟氏亦贤淑。吴义居次,年虽幼而性狡猾,崔氏性情亦横泼..

注:这个故事的讲述者是阿康仁波切,他是70年代伦敦桑耶寺的住持。第16世大宝法王在世时曾经给过我很多舍利,他对我总是有求必应。有一次,我向大宝法王提出了一个请求,我..

唐罽宾国三藏般若奉诏译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善男子,如来功德,假使十方一切诸佛,经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劫,相续演说不可穷尽..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关于如理思维

如理思维网为您提供最新的如理思维信息,让您快速了解如理思维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如理思维。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