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德、美心、美文、美人
“以耳听受而得者,不如以目看读而得者之广也。以目看读而得者,不如以心悟明而得者之极其广也。以心为君,以目为臣,以耳为佐使,可也。用目当心,斯下矣。用耳当目,又下之下矣。”
这是明代莲池大师在他的《竹窗随笔》中记录下的一则心得。
学习了导师的《佛教的道德观》后,末学谈一点点心得。
一、美德
道德在生活中的具体体现主要是个人的行为。法国雕塑艺术家奥古斯特?罗丹说过:“在生活中,美是到处都有的,但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我相信在生活中处处发现他人优点的人,他自己也必定拥有优点。也就是说,美德无处不在,需要的是发现美德的那双眼睛。一个人的肢体语言可以暴露出他的所有修为,您不妨试着观察一下。
二、美心
言为心声。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同样一件事,换一种表述方式,可能产生的效果会有所不同,同时也会使我们广结善缘。当然,如果好话说尽,也无济于事,那只好就保持缄默了。
三、美文
一篇文字流畅、寓意深刻、逻辑严密的文章,离不开深厚的文学功底。文章是作者思想的自然流露,怎样才能准确地传达出来呢?这离不开文字,即功夫在诗外。
谈到这里,大家恐怕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我们今天要谈的是佛教的道德观,怎么说的尽是不相干的话?
别急,继续往下看!
导师的开示,再次印证了佛法庞大的哲学体系和严密的逻辑思辨,假如没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很难深入堂奥。末学没有能力再写出一篇全面阐述佛教道德观的文章,唯一的办法是读懂、接纳,到生活中去践行导师的开示。
四、美人
人人都希望成为完美的自己。高尚人格的塑造离不开身口意三业良性方面的累积,我们如何突破个人极限,在尽未来际获得永恒的福祉,取决于个人道德的高度以及忠实践行佛法的程度。
瞻彼淇奥,绿竹猗猗。
有匪君子,如切如蹉,如琢如磨。瑟兮僴兮,赫兮咺兮。
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这是《诗经?国风?卫风?淇奥》中的一段文字。勾勒出了古人理想中品德高尚的君子形象。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佛法为我提供了答案:我的行为决定了我是什么样的人,决定了我未来生命的走向。导师的《佛教的道德观》更加明确地指明了完善人格的路径。
我祝福自己成为拥有美德,怀着赤子之心,写出优美篇章的君子!
谨以此小文献给和我一样感同身受的同修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