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你真的成功了吗
企业家:你真的成功了吗
宇瑾整理
当局者如何不迷
大家晚上好!非常荣幸能给大家讲课,米米老师对我说随便讲一讲,我就按照平日对佛法的理解,给大家做一个分享,算不上是讲课吧。
大家在生活当中,也许多多少少都会接触过佛教。佛教是什么样的概念呢?它就像“佛”这个字本身的一个含义一样,让自己觉悟。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碰到很多问题,包括我也一样,如何从这些问题之中得以觉悟,至关重要。“觉”是什么?就是省悟过来,明白过来,我知道了。我们每个人,为什么自己面临问题时往往会茫然不知所措,而别人处于困境之时,却总能为之排忧解难?实际上,就是问题本身的乌云遮蔽了自己的慧眼,令当局者深陷迷潭而已。
如何打开双眼才能看清身边的世界呢?——需要有觉悟的精神和思想境界。佛法中讲,当我们处于迷茫之中时,根本无法探知世界的本质,如果想要有所觉醒,就必须去悟。那“悟”是什么?不是说要求瞬间即能悟出宇宙真相的大道理,或者说即可便从人生苦海当中解脱出来,而是要有一种思想,时刻用这种思想、理念去观照自己。
打坐就是一种观照方式。我经常讲,打坐就像电脑的USB接口一样,这个U盘插进去,此通道就打开了;那个U盘插进去,彼通道也打开了。因此,通过打坐,可以给自己的内心嫁接很多很多通道。是什么通道?比如,今天有人骂你一句,你从早到晚,一直为这个人生气,你就可以坐下来去想一想:我为什么要生气?我为什么要被他的情绪牵着走?我为什么要现在还愤愤不平?他这句话为什么会对我打击如此之大?……你不断地想下去,想下去……突然发现:唉呀,我怎么这么笨?为什么对这句话一直生气不止,影响我一天的情绪?何苦呢?当你突然间豁然开朗之时,心就被打开了,打开之后,你的心理状态、生活方式就会焕然一新。
所以,碰到这种对境的时候,我们如何从另外一个角度和高度去看待和解决,才最为关键。人生这样的问题实在是不可胜数。比如说,企业的这次订单不理想,最近一个项目未完成,企业未来的愿景如何预设,人才储备困乏……各种各样的问题纷至沓来,令你焦头乱额。这时,你就可以通过打坐静下来进行思考:我是什么?我是谁?我在哪里?我往哪里去?……这都是禅宗里面的话头。这些师父要求弟子必参的话头,我们也可以用来参自己:我是谁?我是老板,我是员工,我是领导,我是家庭主妇,我是父亲,我是母亲,我是儿子,我是什么?……当不断地切换角色之时,一定要把自己真正地融入角色里面去。比方说,面对儿子你有没有承担起父亲的责任?面对妻子你是否尽到丈夫应有的义务?面对父母你有没有做到孩子应有的那种状态?面对员工你是否承担起领导者的职责?……不同的角色体现不同的状态,不同的状态,有否完成应尽的职责?
禅宗要求平时坐下去要参:你是谁?你在哪里?同样一个角色,不断切换环境的时候,角色也在变啊!在公司你是老板,今天在这里就是学生;登上讲台,你是一位老师,面对员工你又成为上司。同理,你知道你在哪里吗?假如你是一位企业家,那么将来你的企业规模可能有多大,经营项目多少,主要产品是什么?你的核心、战略、团队、愿景、方向等等如何?包括产品质量、技术含量、市场份额、潜在市场……想明白了这些,就等于告诉了你在哪里。
就像我们一个寺院,全国有那么多寺院,各种各样的管理模式,如何在众多之中,走出一条属于自己之路?能不能做出自己的定位?能不能把握自己的方向?能不能在目前的状态下,一步步地走向未来?这一系列的思考和答案,就是在寻找——我在哪里。因此,打坐时可以这样思考,并非一直在那里枯坐,当然枯坐也有一定的好处,但最关键的是,我们打坐一定要结合自己的生活去醒觉。所以,佛法的修行,绝对不是一种浪费生命资源的修行方法,它一定要跟我们的生活、工作、为人、心态的打开等是息息相关的。
轻松找出问题的答案
六祖慧能大师,有弟子数千,但每天他让弟子们所做的是什么?——劳动、种地、砍柴、扫地……有些弟子想不通:我千里迢迢跑来这里,每天只被拉去干些杂活,学什么道?慧能大师就告诉他们:道就在种地当中,就在工作当中,就在生活的每一个过程当中。
反观我们自己,有没有把生活变成一个修行的道场?家里是道场,工作是道场,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个修行的对象。如果能坚持如一,我们会出现一个什么状态?当你再遇到问题时就会随心转境。痛苦时,把它转换成快乐;想不开时,把它转变成想通顺;认为无法解决时,把它转变过来解决掉……。转变的这一种方式就是修行,不断地修正自己的行为,从不圆满到圆满,从极限到无尽。
打坐,就是通过身心完全静止之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向。试想一下,一个人处于极度愤怒状态时,大脑基本一片空白;一个人如果每天从早到晚都在紧张忙碌,身体会处于快速转动之中,其大脑基本上也等于零,很少能静下来思考问题,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失衡。所以,想要头脑处于极度灵敏的状态,身体一定要安静下来。静下来之后,很多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就能获得答案:这个点是这样,那个点是那样,这个可以往上,这个能往下……全面地思考一遍之后,你就会发现心灵之窗正在不断地开启,很多东西诸如概念、逻辑、答案等等都会纷纷呈现在眼前,原来所困扰的问题瞬间便可迎刃而解,比如,当思考企业方向时,你就会对整个市场动态了然于心,并能把握这个行业在整个市场里面的走向。平时之所以看不清晰,就在于心灵躁动。
风水之谜
我经常跟人家讲,世间有一个最基本的规律:万事万物都围绕着一个核心转,你们知道它是什么吗?——人,一切事物都围着人走。
我们国家最近这几年一直在提倡一个思想:民生。民生是什么?——老百姓的生活。你想想看,老百姓越满意,国家才能越稳定,不管国外势力如何强加于我们,只要我们自己内部团结一致,绝对支持政党的话,任何国家的侵略都会化为灰烬。这是一个放之四海皆准的最基本规律。
经营企业亦如此。产品销给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人能接受我们的产品?如何让消费者百分之百地满意产品?满意度越高,产品市场价值就会越大,价值越大,你的市场、生意、公司理所当然地会越来越好,这是一个良性循环。有一个老板,建了一个很大的厂房,找了三四个风水先生轮番勘测,前两个都说不错,后一个人就给他捅了一个屋,一个破屋,并告之说这个厂房怎么这样盖呢?一点风水都不好,住进去的话恐怕会生病等等一大堆说辞,最后把那个老板弄的坐卧不安,好几天没睡好觉,然后跑过来就跟我讲,他说师父你能不能帮我看看,有没有像他们讲的那么邪乎。后来我就跟他讲,什么是风水?最基本的道理,就是人。你的厂房结构刚好跟你的行业相通,坐在那里感觉很舒服;这个货搬出来,不远处就是电梯,很顺畅就送下去;然后车开进来,右手进,右手顺着能直接出,如果右手进来,还要在门口拐一个弯,又要倒回来,再出去,这诸多的不顺,就会造成内心的压抑,久之就可能会发脾气,发脾气就容易乱来,接下来的问题和麻烦就可能产生一大堆。实际上这就是风水。
如果你总在想,哇,暖洋洋的太阳洒满全身,泡一杯茶,捧一本书,惬意地坐在那里,心情非常愉悦,见到每一个人都十分开心,大家其乐融融,那这个地方肯定就是风水宝地;见到谁都怒火丛生,见到谁都想大吵一架,见到谁都看不顺眼,这个地方会有风水吗?绝对没有。
当然,你的风水不等于他的风水,他的风水不等于你的风水,你觉得这种方式坐着很舒服,这就是你的风水。所以,把一件事情想通了,有时候你也可以成为风水大师。
我们寺院在建设过程中,我一直是按照我自己的思路去建:前面很开阔空旷,我们植了很多树、种了很多花,把四大天王以石雕形式安放在寺院广场之上,14米高,400多吨重,给人感觉:第一,开阔;第二,绿树成荫;第三,有石雕装饰,跟寺院的古典建筑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我每天坐在那里,这里看看,那里瞧瞧,感觉很舒服。我们舒服时,朋友来了就很舒服,所以很多朋友到我们寺院,就愿意住在这里,回去一段时间就又想再来,这说明此地跟他有缘。有缘来自哪里?就是这里的人、这里的饮食、这里的环境,让人感觉到很舒服,说白了就是一种磁场。从某一个角度来讲,磁场就像企业的文化一样。文化是什么?一群人,一起创造了一种很好的生活方式,大家都很认可的方式——工作的态度、解决问题的方法、人生的价值观、交往的原则等等,而且这种方式,能改变每个成员的人生,能让其愉悦地成长,甚至能消融其原本的偏激、自私。信仰、价值、使命,人生的方向和目标,使这样的一群人携手共聚,你简直无法想象,未来会发展到什么样!
我们寺院有一个短信平台,已经运转了四年之久,米米老师经常把我们的短信诵读出来录成CD。那为什么这样呢?我们现在短信平台有17000多位受众,每天都会收到一条短信,内容并非是宗教的宣传,而是人生智慧的格言。很多人都跟我讲,他说每一次判断问题的时候,收到的短信刚好针对它,一下子就给了他做出正确决定的启迪。虽然我们从来不知道他是谁,也不知道他发生了什么事情,但是人生的智慧彼此共通,所以,他看了就很受用。当这些真正的智慧不断地放射开来的时候,在有正向人生价值的人身上,就会形成一个巨大的能量磁场。
有一个做窗帘生意的老板,春节时把一个朋友带到我们寺院里参观,他一个人四处走走转转,又看了一些书籍,结果第二天就跑到我们寺院做义工来了,整整做了一个春节假日,每天拖地板、洗碗、拔蜡烛,全干这些粗活。他为何要这样干?他说来到这里就有一个归属感,看到这种环境就感觉很舒服,而且大家都能以相同的理念去做事情。如何打造这样的一种磁场,恰恰是做企业领导人一定要去思考的事情,我们称之为文化也好,软实力也罢,或者说企业品牌和价值也可以,总之,它是这样的一种理念。
你想想看,一个大学生毕业后,他宁愿选择到大公司里面去拿很少的钱,也不愿意到一些小公司里面去拿更多的薪水,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大公司形成了那种文化,在里面可以学到很多东西,这为他的将来的更好发展做好了充足的准备。一种好的文化氛围就有一种好的凝聚力。
你会善用人才吗
禅修,就是一个自我修炼、自我觉醒、自我反思,打开自己内在心结的一个方法。我们经常说禅修禅修,实际上就是参禅悟道。参什么?参人、参事、参你每天所碰到的问题。就拿我来说吧,以前不会照相,当我看到别人能把周围的景物拍的那么美时,也就很羡慕地跟着去学。刚开始学时,发现照片一照出来非常漂亮,再细琢磨发现,漂亮背后是什么样的一个点在左右着景物的丑美呢?选不同的背景、不同的角度,就会有不同的效果。实际上每个人都有其最美的一面,照的效果不好,只不过是没有捕捉到那关键的一点而已,世间万物都是如此。
所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阴阳图,就是在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存在着阴阳两面。比如说,当我站在大家面前时,大家看到的是我前面,后背却从未离开过我。对人世间一些事物的解读,实际上也是如此。掌握了此理,处理问题的方法就会变得善巧圆满,比如对于性格外向之人,我们就要充分利用其外向的能力,运用得好,这个人就成一块金子;运用的不好,甚至让他去做内向的事情,他就会变成一个垃圾。
世间的每一样东西都是如此。身边的人如此,所做的事情亦如此,永远都有正、反两面之分。能发现正面,整个通道就很顺畅;看到的都是反面,整个通道就是乌七八糟。这就告诉我们,对人、对事物、对人生方向的选择,完全取决于以什么样的一个心念来解读。就像今天诵读《金刚经》时,我们有没有念到这么一个词?叫做“善护念”。何谓“善护念”?就是以正确的、向上的、阳光的、喜乐的心,去解读人世间的万事万物。当以这种心去解读时,你会发现每一个人都很美,每一件事都做的很好。为什么?因为,一条积极向上的通道已在你面前打开,尽管你心理很清楚,每个人有阳光一面,肯定也有阴暗的另一面。如果能利用他阳光的一面,其阴暗的一面就慢慢被淡漠了。
唐太宗的治国精神中,有一个案例:隋朝时有一个大臣,善于阿谀奉承、溜须拍马、行贿受贿,是个十足的奸臣,有人说隋朝的灭亡,有很大原因由他而致,到唐朝时,他却变成了忠臣、谏臣、刚正不阿之臣。后来有人就问唐太宗,一个以前如此肮脏和卑劣之人,为什么突然之间变成圣人了呢?太宗回答说,氛围造成的。唐太宗正是能看到别人积极的一面,忽略其消极的一面,所以每个人在他面前展现的都是正向能量,其负能量自然也会转变成正能量了。
以这样的心态看待任何事物,我们会发现:身边如果有阴暗的现象发生,那也是自己内心的善念还没有升起,没有善念的感召,负能量的东西才源源不断地在你面前显现。
所以,佛教里面讲了“业”这个概念,业力是什么?就是在你身上所展现出来的那种行为状态,也就是所谓的今天的“果”,这种果是遇到前因和条件方成的。就好像这一堆柴火,用火一点便能烧起来,如果这是一堆石头,火怎么点也烧不起来。为什么一个人会惹你生气?自己的内在跟他有相应的因,碰到相同的缘,就能产生共振,如果没有那种相应的缘,即便有相应的因,也没有办法发生作用。这就告诉我们:人生的不如意,事业的不成功,诸多问题的遇见,自己才是最主要的根源。所以,在修行的道路上,一定要改变自己的心念,有空就打打坐,静下来,好好反省自己。什么样心念就会形成什么样的行为,什么样的行为就会吸引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人来到身边与你一起共事,就能做出什么样的事情。你必须明了——你自己才是所有事情的中心。如果不想有一个坏的结果产生,你首先要做的,就是要改变自己的每一个念头。所以,佛教里面讲心念是一切的根源,只要善于护住自己的念头,才是人生修行的最主要方向。当然,要把这个念头修下来,真的是很不容易。
如何让福报生生不息
我们的习气、业力,以及无始以来所种下的因,形成了今天这个果。既然今天是一个果,我们已无法改变,唯一能做的就是要种好今天的因,明天才能有一个善果。
今天再跟大家分享一个理念,也是事物发展的一个规律:如果要想富有,就要学会布施;要想人生快乐,就要学会种善因。何谓善因?怎样的起心动念才算为善?简单地说,我们的内心像山间的纯净水,洁净无暇;像绽放的鲜花,美不胜收;像冬天里的阳光,充满光明和温暖……当内心处于这样一种状态之时,我们的行为就会辐射出一种与之相应的肢体言语和眼神,这种行为一经投射出来,整个人就会在这种状态中游走。这时,你就能从中感受到一种非比寻常的气场,为什么有的人内力如此之强,磁场如此巨大,他讲出来的话那么悦耳动听,他的笑容会如沐春风?原因皆在于此。这样的气场非修而不能得也。
佛教中还有一种思想:如果没钱,你也可以照样布施。靠什么去布施呢?你的眼睛,看出去要有种纯净度;你的嘴角要挂着最甜美的笑容;你可以用自己的身体去帮助别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只要你藏有一颗爱心,展现出来的所有行为都充满着爱的温暖,一股巨大的磁场就会在你身上形成,而且能把相同频率的人都不断地吸引到身边来,这群人越聚越多时,你就无所不能了。
我跟企业家讲的最多的就是这样一个公式:好产品,是公司最重要的东西,好产品靠谁开发设计?靠人,那人靠什么吸引而来?文化、氛围、价值、品牌等等,那文化等靠什么形成?企业的创始者,他以什么样的心来解读人、解读世界、解读产品等,就会形成什么样的理念,那这个使命背后是什么?这就与宗教息息相关了——福德、命运等。福德、命运实际上就是心。
所以,企业要做的好,首先就要培养福德。就好比水,水越深,能够承载的船就越大;如果很浅,纸放在上面都无法承载,更遑论船舶。水的深浅就是你的德行,什么样的德行才能承载住大轮船?
我经常跟大家讲,如果一个很贫穷的人,突然间中了六合彩,一下子几千万到他手上,对他来讲就是一场灾难。因为,一夜之间暴富,他根本不知道这个钱怎么去花,他会拿着这些钱,买汽车、买房子,不工作,每天打麻将、赌博、吃喝玩乐……等到钱挥霍完了,再工作的能力也没有了,其孩子也因曾经是富二代而百般享受过,不愿意读书,染上一身坏习气,你说是不是灾难?所以,每每思考这个问题,我总是感慨万千:没有那种德行的人真没办法承载那样的福报。如果具备这种德行,通过不断地努力,以后会变得很富有。就好像很大的容器,有一点水倒进来,留下;再一点水倒进来,又留下,慢慢地积少成多,集腋成裘了。世间的道理就这么简单。
成倍提升效率的妙诀
打坐就是一种静心的方法,通过它不断地去醒觉人生,不断地找到自己的问题,然后去修正它、改变它、提升它,人生从不正确慢慢地走向正确。因为人都有一个共同的习性——生理需求,比如,肚子饿了要吃;看到漂亮东西,眼睛不愿意移开;听到悦耳的音乐,耳朵就追寻而去。所有欲望都被生理的这种需求牵着走,只要是人、只要是流转的三界众生,皆有如此习性,这是共业的显现。
如何从共业之中走出一条自己的别业之路,走向一个与众不同的方向?唯一的办法就是修行。所以,我们用戒律去要求自己。当不做不该做之事时,心才能安静下来,才能止住,才能定下,头脑中的胡思乱想就会越来越少,看问题、思考问题的敏锐性就会增强。所以,佛陀才会告诉我们“戒定慧”这个词汇。
让自己的身心止住,然后安静,最后就能开发智慧,这就是打坐对我们的帮助。打坐、禅定一定要坚持,如果不坚持,三天两头坐一坐,没用;回去坐一个礼拜也没有用。一定要把它变成一个生活习惯。刚开始时,可能拿个蒲团坐在那里,以后要做到行住坐卧、言谈举止,随时随地都在静坐,达到静中有动,动能生静的状态。例如,我们在走路、在谈话、在开会、在开车、在做什么事情……在动当中,要去感受自己身体的宁静、无染、轻安、喜乐的那一种状态,去体现动静结合。同理,在打坐静心的过程中,又能体现出动的状态,比如反省、观照、不断地自我发问,然后从中找出一些自身的问题。身体也需要动静结合,坐一段时间以后,我们要起身去动一动,让血液得到循环。所以,古人讲禅宗的最高境界,就是行住坐卧、语默动静、吃饭睡觉都是禅。比方说,抹桌子时,你的心聚焦在这个桌子上,聚焦在自己的手上,聚焦在自己的身体上,然后不去想其他的东西,你就会把这张桌子抹的非常干净,当你聚焦时的那种心无旁鹜的状态就是禅。
如果企业里面,能让每一位员工都能沉浸在禅修的状态下工作,不仅感觉工作轻松,而且效率也非常之高,不知不觉中时间就会飞逝而过。因此,公司需要形成这样一种氛围,而且氛围越浓,状态就会越好。
杭州百优卡二手车市场的老板,当初在杭州就一家小小的店,后来他来我们寺院进行禅修、学习,之后把整个公司的高管全部拉来学习打坐。在我跟他交往的短短三年里,他从一家店,已经发展到三十多家,现在有三家风投公司要为其投资,而且把世界最著名的二手车市场创始者——美国一位老板都吸引过来欲同其合作。他准备用三年时间,把全国所有的省级和副省级城市全部都开上他们的店,复制这种经营思维和模式。他自己跟我讲,这一套模式之所以能快速运行,最大的受益源于每天坚持打坐,通过打坐,把自己想不通的问题全部都打开,然后要求手下所有员工,结合自己的岗位,不断凝神想象。实际上,打坐就是培养凝神想象,就是凝视、聚焦、专注你现在所做的事情,沿着这一条思路不断地想下去。为什么有很多企业的计划、战略制定的非常好,有的却风马牛不相及,甚至根本没办法施行?实际上就是凝神想象这个工作不到位,没有沿着自己所要针对的这条道路不断地深入想下去。
我经常讲乔布斯的案例,乔布斯就是一个禅修者。他在《乔布斯自传》里面经常提到一个思想:他平时喜欢把所见的酒店布置、灯光、笑容,以及风格迥异的建筑、自然风景等那种感觉深深地印在头脑当中。他把所有美好的东西融汇在一起,创造出自己的产品——不是建筑、不是风景、不是酒店、不是汽车、不是服装设计、更不是女孩的头型……但最终汇集而成的,却让每个人喜欢非常,这靠的是什么?凝神想象。
同行永远无法超越的秘密
我经常跟很多做服务行业的人在一起聊天,做服务行业是永远围绕着人为核心而转的。客人走到酒店来,看中的是什么?你的总台布局;耳朵里听到的音乐;鼻子里闻到的香味;服务员的笑容和殷勤度;衣橱是否最方便且最符合挂衣习惯?橱门是顺推还是逆推,是否符合一般右手的习惯?衣架有否最常用、最方便?浴室洗澡时,是否像希尔顿酒店那样高明,在浴室即可方便地取一件外衣放到浴缸里面去……虽然都是很小的细节,但都是为了吸引客户,因此每个细节绝不容忽视。中国大酒店为什么能连续五年获得世界级五星钻石奖,它的一整套思路,就是永远把人当作最重要的一个对象去解读。
如果永远能凝神为你的客户着想,你的创新将会永无止境。很多人认为创新很难,其实,有时真的很容易,为什么?因为你永远针对客户的需求而自我改变,并非把自己的一厢情愿作为出发点,那你的创新就会无止无境,你的同行永远都只能望其项背。
所以,我刚才跟杨博士也谈到这个主题,如果能沿着这样一条思路不断思考:未来中国的发展怎样?未来人类的信仰如何?未来人类的生活怎样?未来人需要什么?我想不管是政府领导也好、创业者也好,或者说宗教人士也罢,就一定会发现自己会永远随着时代、人类、社会、政治、世界格局的发展而变化。
以我自己为例来说明一下。我原来在普陀山教书,谁也不认识,香海之初,就有一座山门殿、一堵围墙、一栋小小的宿舍楼,所有的地方几乎就是荒草连天。那时候寺院最美的风景,就是荒草地、夕阳和漫天飞舞的麻雀。而今非昔比,在七八年的时间内,我们筹了近7000万的工程资金,发展到如此规模。但硬件建设从来不被我们认为是多么了不起的事情,唯一能引以自豪的恰是我们对文化的推进。2011年文化投入240万,2012年投入288万,以这么大的资金去做文化产业,就是因为我们有一直在考虑如何为我们身边的人做好思想文化服务的理念。我们成立了飞信平台,每天要发出短信17000多条;每天还发送邮件,内容丰富多彩,包括历史、文学、小故事、小诗等;我们还举办读书会,邀请身边的朋友一起加入,每个月由身边人推荐两到三本书寄到会员手上。
为什么这样做呢?因为我们想让身边的人都能得到学习、得到提升、能跟我们一样成长。我们把这个平台打造成一个学习、成长和教育的平台,正因此,我们的创新才会与日俱增。我们计划今年在全国招20个对禅修有兴趣的学生,准备把他们培养成导师,一到两年内完成规定的读书、打坐训练,使其对禅修有一定的体验。培养成后,派遣到各地去举办禅修班影响别人,因为仅靠我们几个人,永远教不过来,只有让更多的人成为导师,才能不断地去影响更多的人。这种行为、这种想法,就是永远围绕着人、社会需求等来展开的改变。因此,所有问题的解决方法,都来自于自己要服务的这一群人,他有更多的需求,而你能满足他们。
所以,把打坐这样的工具,与自己所做之事结合,不断地深入思考,智慧会在此过程中不断地开启。如果坚持下来,终身受益无穷,甚至以后只要想什么就能实现什么,只要想,一定能实现。我们并不是把禅修形容的神乎其神,实际上所有的主因都是我们自己,自己才是生命的主人。想做肯定能实现,只要愿意付诸行动,不久的将来它必然展现在面前。因此,希望禅修能成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禅智解惑录
问:我有时睡不着,自己都在考虑问题,想好多事情,这跟打坐大同小异吗?
贤宗法师:想问题这一点上有些相似,但睡觉跟打坐不是一样的,因为佛教里面讲了,打坐是要我们觉醒、觉悟。另外,我们躺在那里想问题,想着想着有可能睡着了,而打坐需要一个很清醒的状态,你要昏昏欲睡的话,千万不要去打坐。所以,中国茶叶为什么会那么流行?我们十大名茶,实际上是最先从寺院开始的,为什么呢?因为古代的那些禅师要打坐之前,都会在禅堂里面熬一桶茶,喝一碗提提神,这时才能观照自己内在的觉醒,从中得到觉悟。实际上,凝神想象是一门功课,而不是打坐练习。当然,如果失眠,打坐可能有一定的帮助。
问:法师,我们可不可以收到您寺院发出的短信和邮件?
贤宗法师:可以呀,谢谢。我把我的手机公布给你们,我们寺院有一专门负责发送短信的电话也给大家,你们也可以加入我的微信。你可以把你的地址留给我们负责人,会定期寄给你每期杂志。我们寺院有网站、博客、微博、微信、企业QQ,大家都可以登录浏览。
问:很多人对打坐的方法,不是很得要领,包括很多人觉得就像是坐在哪里一样,可否再讲讲其中一些要领,比如说数息,他们好像没有完全听懂。
贤宗法师:打坐最关键一点还是要轻安,因为人处于很轻松的状态之中,觉性才会特别敏锐,如果把自己弄的紧张兮兮的,觉性就不容易生起。当然,初期可能是有些脚酸、脚麻,一段时间训练后就会适应了,不用担心,实际上忍一忍过去后,腿会很舒服。
呼吸,主要对治散乱性,如果吸进来、吐出去,你的心还很乱的话,那你就要把它变成一段一段,就是吸一半停一下、吸一半停一下,吸进来再停一下。吸进来的过程中,把它分成三到五次或者一到两次,你的注意力就会集中在停顿上面,然后再吸进来,就会塞吸。
如果在打坐的过程中,你想观察某一些东西,那你就把注意力集中在那一件事情的思考上。有一些人通过打坐治病,怎么做到的呢?比如身体这一块不舒服,有人会把它不断地放大、放大,里面的每一个细胞活动空间就像一个足球场那么大,它们可以很舒服地在里面走啊、跑啊、跳啊,每一个不良细胞全部被转换过来,你就会感觉到这个地方的疼痛在慢慢地减少,直至彻底消失。有一个女老板,原来的腰围很大,年轻时买的衣服都不能穿,后来她坚持打坐两个多月,采用腹式呼吸法——气吸进来,然后腹部鼓起来,气吸再进去时,腹部憋回去。一段时间以后,她的腰围就恢复如初。呼吸还可以让身体变得有曲线,关键看你怎么样去运作它。
因为生命在呼吸之间,我们的血液就是靠呼吸推动而循环。如果每一次吸气直到最后一点都吸不进来为止,憋住几秒钟,然后再慢慢地吐出去,身上的血液就会大幅度加速循环更换,有利于我们身体健康。比方说正常身上所有的末梢血管,可能要10到20次呼吸后才能换一次,但这样2到3次,身上的血液就能全部更换。所以,道家有小周天的吐纳方法,就是为了健康和长寿的养生之道,可以自吸,还可以自生,让我们感觉很舒服。
另外,当打坐到一定程度后,你会入定,可以几天不吃饭,坐在那里一动不动,那时可能呼吸会停止、消化会停止。什么都停止时,虽然感觉好像刚刚入定,甚至好像也就几秒钟的时间,实际上几天已经过去了。虚云法师曾经有一次冬天在山上结茅棚闭关,有一日把芋头放在锅里煮,觉得离煮熟的时间还很长,就去打坐,一坐入定了,等他弟子春节过后跑上来看他时,虚云法师还很疑惑弟子们怎么刚刚下去就跑上来了,其实半个月已经过去了,掀开锅芋头还在里面,早已霉高寸许,坚冰如石。这就像我们平常说的那句俗话:天上一天,地下千年。所以我们要通过打坐,改变自己的身心,让自己时刻处在愉悦的状态里,寿命就会延长、身体就会很健康,生意就会兴隆。
问:入定的时候,如果被人碰醒了怎么办?会不会走火入魔?
贤宗法师:不会。走火入魔?哈,那种神经兮兮的人不打坐都会神经不太正常。
你可以用空观去观,因为到了一定境界以后,妄想就会很多,妄想就会变成魔,如果贪女色,就变成美女;如果恐惧,它就会变成军队乃至刀枪来杀你。碰到那种境时,你就可以观空,无我的状态下,谁都没办法伤害到你。当然,现在根本不会着魔,你想有都没有,因为你的心都定不下来,根本不可能有那个境界,所以不要担心。
问:师父,打坐的姿势,是不是一定要抬头挺胸,还是放松?
贤宗法师:不要刻意,坐直就可以了。但不要挺的直直的,没必要,就是很轻松的状态,身体坐直。稍微有一点弯曲也不要紧。
问:在家里或生活当中,打坐有什么要求吗?比如家庭里的环境、需不需要定时等。
贤宗法师:这个没关系,当然能定时最好,如果不能定时,什么时候有空什么时候打坐就可以。
环境也没有什么特别要求,即使旁边有人讲话,你受干扰,也不要紧,你就去观他的声音,你把自己变成一个空气,声音过来,这边进来,这边走掉;那边进来,那边走掉,不留任何停留。
问:给大家推荐几本禅修方面的书吧,行吗?最好把书名写一下。
贤宗法师:一些具体的书名,我还真的不是记的很清楚。
台湾有一个圣严法师,他有打坐系列的书籍,你们到网上搜索一下。南怀瑾老师也有很多关于打坐的书。泰国阿姜查、法国的一行禅师都有很多禅修著作。我们读书会曾经推荐过一本铃木大拙的《禅与生活》,这本书也很好。
问:读书会关于企业管理方面有哪些书?请您介绍一下。
贤宗法师:你们可以去关注我们的网站、我们的杂志、读书会,那里面管理方面的书很多很多的。我们前一段时间推出了日本的一本《青年志气》,还有稻盛和夫先生的《人为什么活着》。
稻盛和夫有很多管理方面的书,还有号称管理之父的美国德鲁克,他的名著是《管理精华》。管理的书太多了,我一下子想不起来。我们的杂志后面都有推荐,包括佛教的、禅修的、管理的,有时还会推荐很多管理方面的电影,比如《乔家大院》、《亮剑》、《大秦帝国》等等。另外,我最近听到北大的几个老师在讲《史记》、《资治通鉴》、《三国志》,都非常好,可以从历史的角度去看待朝代的更替,从朝代的更替去挖掘企业的一些决策和思考。
我一直喜欢告诉别人:人和人最大的不同就是思维的不同。思维的角度、思考问题的方式,会决定着以后的存在方式。佛教里面有很多思维方式,可以看看古代哲人、智者、谋士、帝王,他们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当然,不是鹦鹉学舌,而是学他们思考问题的角度。
做企业,应该形成什么样的思维呢?应该形成一种大格局、高远、深邃、异于常人的思维。比如,大家都要发财,都要升官,你千万不要这样去想,要逆反式地思考问题。追随大众的行为,就会磨灭在大众当中,就不会有创造性的思维。高度跟别人不一样,结果肯定与众不同。这方面讲起来就没完没了,最关键的还是一句话:看你的福报,有福报的人,自然就有那样一个格局。
问:师父,我想提三个问题,第一,打坐的时候需要吸气吐气,吐气的时候是用鼻子还是用嘴?因为舌头需要顶住口腔上部;第二,气功是不是能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第三,有的高僧圆寂时有舍利子,为什么?而且据说,有的高僧能算出自己圆寂的日子,是不是真的,为什么?
贤宗法师:这三个问题提的都很实用。打坐的时候也看个人的习惯,我吸气是鼻子、吐气也是鼻子,不过吸气一定要用鼻子,吐气可以用鼻子也可以用嘴。
气功肯定有一定的作用,但不是绝对。
关于预知时至的问题,实际上你打坐,深入打下去以后,你也知道你哪一天会死。
舍利子这个问题,也是视个人情况而定,并不说修行人一定都有舍利子,但是没有修行的人绝对没有舍利子。所以,古代很多著名的出家人,都有很多很奇怪的现象。我最近在《读者》上读了一篇文章,题目叫《神秘的舍利子》,里面描述说五台山有一个显通寺,师父去世时,就跟弟子讲要把心留给他们,等尸体火化后连头盖骨都烧成灰了,但心却真的没有烧掉,当场捡出来了,肉团心嘛,当时很软,几天后才变硬,这是真实的事情。去年南怀瑾老师去世火化,舌头好像没化掉,网上是这样记载的,具体情况我也不太清楚了,汽油木材堆了那么多去烧,连骨头都烧成灰了,舌头没烧掉,这的确不可思议。但我觉得这些并不重要,佛教不注重有相的东西,最关键的就是我们一起学佛,学什么?学佛的智慧,学怎么样解读人世间万世万物的存在规律,学来之后,能改变我们的生活状态,这才是最重要的。
《金刚经》里面讲,“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因此,如何能在虚妄当中解读有相的人生;如何能从出世间的角度去看待世间的万世万物;如何能从通透的出离心里面看出苦难的人生;如何能从苦难的人生当中无怨无悔地活着,即使被别人当牛做马地驱赶着,心也没有丝毫嗔恨之意,那才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和修行的境界。
好了,我们今天就到这里,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