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祥法师:二〇〇六年为发心居士开示系列之三
◎妙祥法师 讲述
时间:二〇〇六年十一月十九晚
地点:辽宁省海城大悲寺念佛堂
听众:道场内男居士约三十多人
●忏悔最好的方法
●恭敬经书
●舍识用智
●知见的害处
●依教奉行除分别
●不见他人过 但观自己非
●忏悔最好的方法
——忏悔最好的方法就是,不管犯不犯,每天都要写忏悔日记。
下面是王居士提的问题:恭请师父慈悲开示,发心出家居士平时应该守哪些戒律?犯戒时如何忏悔?
发心居士主要就是在三皈五戒上。头些日子讲了这个三皈。守戒律,首先要把三皈弄明白。什么是三皈?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以生命来皈依三宝,这才能得戒。戒律主要是守住这五条戒律——就是杀、盗、淫、妄、酒。以这个为基础,进一步在道场里要做到八关斋戒。虽然没有给大家授八关斋戒,但是八关斋戒所要求的必须做到。因为对发心居士来讲,这个八关斋戒很重要,除了一个不摸金钱戒之外,剩下的都得做到,这和沙弥戒基本是一样的。我们大家基本上都能做到日中一食、早起(四小时睡眠)等等。应该按照八关斋戒去努力,这是发心居士所应该做的。
“犯戒时应该如何忏悔?”这要看犯戒的轻重。轻的可以责心忏悔,就是自己内心忏悔;重一点的,可以在道友之间忏悔;再重一点,在佛菩萨面前忏悔;还有的需要找师父忏悔,根据轻重不同而决定。有的还要取相忏悔,有的时候需要忏一年或两年才能把罪业忏清除。有的重罪还不通忏悔。
虽然忏悔分这么些,但是最好一个办法就是不管犯不犯,每天都写忏悔日记。这个写忏悔就是用一张纸,写每天所犯的事情。你就记住一句话,“我们是凡夫,每天肯定要有犯戒的地方,只不过是不知道而已。”如果我们每天在写,每天检查。用这种思想去思惟,就会发现自己所犯的过失,把它记录下来。当我们发现自己有过失,把它写下来的时候,自己就会吓一跳:“噢!原来我内心还有这么多的过失而没有认识,甚至叫它很狡猾地跑了。”所以说不忏悔这是修行中的一大弊病。很多修行人啊,往往搁脑子一想:“我今天大概没有什么错的!想不起来。”用一句偷懒的话,就把整个忏悔毁掉了,这是不正确的。
因为普贤菩萨在十大愿里有那么一句话,意思是:众生未尽,我的忏悔未尽;众生无有穷尽,我的忏悔无有穷尽。你想,普贤王菩萨因为外面有众生就忏悔无尽。我们呢,不光心外有众生,心里的众生更重要,更多。那我们为何不去忏悔呢?
所以我们必须去忏悔,无条件地去忏悔。只有我们认认真真地否定自己没有过失的想法,在这个基础上去忏悔,才能挖掘出内心深处那些错误的东西,才能深入。因为我们思惟还是个粗妄想,我们脑子的思惟实际上是个粗妄想,它看不到细的方面,甚至隐蔽的东西它也看不到。由于我们的习性,把一些粗的部分都忘掉了,何况再细的,那就差得更远了。所以我们应该知道,过失是存在的,这样我们就会认真地忏。这个办法非常好,以前跟大家讲过,就不多说了。
●恭敬经书
——恭敬经书,深入才是广闻,半句偈子都可以成佛,关键在于是否能够正确地应用。
下一个问题:比如看经书时,不小心把经书掉在地上,应如何如法忏悔?经书如何放置?目前一般都放在床上,感觉不太恭敬,能否设一个书架,让大家把经书统一存放?
忏悔就是忏以前,悔以后,以后不再做。为什么经书要掉?就是我们的心对经书恭敬不到位。平时就有过分随便的意思,不是拿经书才有,只不过在拿经书的时候,虽然有一点尊重心,但是平时的随便心也起作用,所以才掉下来。应该忏悔,应该挖掘。就是因为自己平时没有深刻忏悔,所以不知道。经书掉地上了,也不知道什么原因。如果深刻地忏悔,就会挖掘出平时那种慢心,或没有恭敬心的这种思想,它表现在各个地方,不光在经书上。在经书上都这样,你想在别的地方更得这样。这就说明了一个问题。
“经书如何放置?”经书不能放脚下,只能放头上,要恭敬。放在如法的地方,要放高,要高于你自己。
“目前一般都放在床上,感觉不太恭敬”,是这样。因为床是我们躺的,不光我们身体,还有其它的东西。如果需要放床上,上面要垫个东西才可以放,最好放在被子上。因为被子叠好了,放在被子上比较高,这样比较好。我们坐在床上,看还比较得劲。如果有经架那是最理想了。经书放在经架上,经架放在这个被子上,这样的话,这个位置正好。
“能否设一个书架,让大家把经书统一存放?”这个不好。为什么不好呢?因为寮房里不能设书架。我们现在就是知见太多,看得太杂。本来在发心居士阶段,就应该放下所有的知见。师父规定了一本书,那你就看一本书,你不要看多。今天看看这个大德开示,明天看看那个故事,后天就不知道跑哪去了,这不行。师父让看哪本书就看哪本书。而且书要放在自己的箱包里、香袋里,到时候需要拿出来就可以了。如果房间再设个书架,我们就像学者似的,又走到那条路上了。所以说有时候还不能不学,但是千万不要走到知见那条路上去。
我们为什么不能广闻?因为我们不会深入,所以你不能广闻。你必须学会深入了以后,再学广闻。你像蜻蜓点水似的,看一眼,好像什么都明白了,但转过身什么都忘了,也不往心上行。最后经书是看过了,但是一条也没记住,一条也没做。所以这个广闻哪,不光是指闻得多,广闻主要指的是深入,深入才能广闻,你不深能广吗,是不是?你走到门口,它绝对不会广,进了门,它才能广,这是一个道理。这个广不光是面积大,还包括深入的问题。所以说深入才是广,不在于你学多少,半句偈子都可以成佛,关键在于你是否能够正确地应用。这个问题已经给大家讲了,就反闻闻自性,破除知见,从这下手。好,这个问题就解答完了。
●舍识用智
——我们要的是智慧,不是意识,是不设意识而产生的智慧,那才是我们的目标。
下一个问题:阿弥陀佛!修清净心分出家和在家修行的方法吗?什么是六道轮回?怎样理解?什么是意识?修行意识、做人意识、做设计意识一样吗?怎样理解心诚则灵?
修行是平等的。为什么有出家和在家?这个问题呀,出家是必由之路,在家是暂时的。在家修行是为将来出家做准备,在家只是个暂时的现象。有的年龄大了,有的身体不好,或有些因缘暂时没有放下,走不开。走不开是为了做什么呢?在家修行是为了以后再出家,今生出不了,来生再出。今生也得为来生出家做准备。
为什么有出家和在家?修行,出家才是正式修行,在家就像学校旁听生似的,还没入校呢,只是培养点善根而已。修行的方法,那就是戒定慧。戒定慧我们都知道,严持戒律,修定用这个反闻闻自性,这才可以。
“什么是六道轮回?怎样理解?”什么是六道轮回?说深了,这个面很广。有善恶之别,这个恶的有地狱、饿鬼、畜生,善的有人、修罗、天等六道。
怎样去理解?就是说我们念念都在六道里轮回,因为外面的一切境界,都是我们内心的显现。我们一念恶念,那就是地狱,就是饿鬼、畜生。有的说:“师父,我看不见。”你看不见不等于没有。不能说把“我看不见”就作为理由了,就认为它不存在,不是的,看不见是因为我们没有定力,没有智慧,所以发现不了。如果你有定力,有智慧,你就会发现,你念念都在变。
什么是六道的轮回?就是因为我们念的好坏、所做的事情就产生了六道的轮回。如果我们想不在六道里轮回,那就得按照戒定慧去修,反闻闻自性,这样才可以。这个六道轮回呀,不是说离我们很遥远,实际上就在我们眼前。只是我们自己不知道而已,是非常可怕的。当你一念起嗔恨心的时候,那就在六道里了,也可能就在地狱里,这是非常可怕的。当你一念善心的时候,你可能马上就在天堂里。有人说:“师父,我这个身没去。”你身没去,心可去了。这个心去,不是说有来有去那个“去”,是你心变了。
比如说我们大家在这个环境里,如果你起一念恶念,甚至起一念退道心,这个地方本来是明亮的,因为这一念马上就变成黑暗;本来是白色的,马上就变成黑的。只不过我们眼睛看不见而已,有个别人能有所感受。所以我们应该从念念里跳出轮回,这样才能在生命这个阶段跳出轮回。要是不念念跳出轮回,你想在这一期的生命中解决六道轮回的问题是不可能的。
“什么是意识?修行意识、做人意识、做设计意识一样吗?”就是这个用意念产生的识。比如说,我想修行的意识,“我想修行了”,产生了一种我想修行的这种动力。我们往往认为这是我们这个意识所起的作用,说:“这个是我的想法起的作用,是我想修行。”实际上是错误的。因为我们这个想法,它只是一种空相。虽然有想法,实际上它背后有个主体在支配它——因果,因果在支配它。比如堕落成苍蝇以后,它感到那个臭味就特别香,在它意识里那就是最好的东西,它受业力支配。我们同样也是,我们今天饿了,脑子马上就提供一个意识,说这个饭特别香。我们吃饱了,这时意识告诉我们,这个饭不能吃,再吃就要有病了。所以这个意识是不可靠的,必须把它空掉,只有不用这个意识,才能转智。我们要的是智慧,不是要意识。
我们不能自己去设计一个意识,来反复地提醒自己,要修行啊,要做人。我们应该有个更高的原则,要断一切意识。有人可能理解不了,说:“断一切意识?师父,那不走向断灭了吗?不就什么也没有了吗?”你要记住了,只有你什么意识都没有了,才会生起真正的慈和悲。慈和悲不是意识造成的,而是智慧。大家对这个应该很好地记住。要不记住,你想发慈悲心都是假慈悲心,因为你那个是受意识所支配的,受环境支配,受感受支配。
比如说外边的风一凉了,天气一冷,你那个意识马上就改变了。刚才还想在屋外修行,这会就想,进屋吧,啥也不修了,不干了。身体马上就把你这个意识改变了,又产生了新的意识,所以它靠不住。另外,虽然它有时候也起到一定支配的作用,但它只是一个配音演员。我们觉得它在支配,实际上都是受因果支配,种什么因得什么果。我们想跳出轮回,就不要在意识上下功夫,也不要再去新设计一个意识。不设意识而产生智慧,那才是我们的目标。这个大家要注意。
有的人说:“你什么都不想,那想什么?”你想什么都是假的,都是空相,想什么都是没有用的,虽然给你带来了一时的快乐和烦恼,但是最后结果全是烦恼。我们不再用意识,它就会给我们带来真正的快乐。因为它超越了物质和想象。想象只不过是自己在欺骗自己,没有意思。所以我们应该知道,不去做设计意识,不去想才是真正的有意义。这个就不多讲,大家慢慢理解。
“怎样理解心诚则灵?”这个心诚啊,指的是我们心里清净。不是一个劲儿求我就心诚了,不是这个意思。有人说:“我天天求观世音菩萨,怎么还没有反应?”小邹可能在门卫看着了,前天有个女的和一个男的,连喊带叫:“哎呀!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一个劲儿喊,一个劲儿叫。他以为使劲喊这就是心诚了。你喊破喉咙也白喊。因为你喊的是一种追求,一种妄想,它不叫心诚。心里清净了才是真正的诚,不打妄想你才叫诚呢。所以说不打妄想什么都灵。也就是说我们在生活中,如果无所求它就灵,如果有所求它就不灵。有很多人都不断地求,又求发财又求这个,最后呢都是一场空;有的什么也不求,但不求的人他什么也不缺,不求反而不缺。所以无所求才是心诚,无所求这就灵。这是一个秘诀,看看大家敢不敢走这条路。
有的人说:“我都无所求,万一求不来怎么办?”那你还是有所求。无所求就是永远不求,给也不要。当你什么都不要的时候,所需要的一切都能得到满足。因为你所需要的不光是物质,是想通过物质来达到你心里的那种快乐。因为物质的快乐只是暂时的,不光是暂时的,还是个低级的,也是下流的,不真实的。它含有恐惧,含有一定欺骗性。如果你无所求,所带来的快乐是永恒的、永久的,是清净的、是真实的、是法味无穷的,用不着拐那么些弯。说求到物质我再高兴,实际上一会儿工夫那个东西就坏了,就不高兴了。只有无所求才是真诚,真正的诚,才会真正的灵。
好,这个问题答到这里。
●批评即成就 愿力须落实
——老实、真实的把身口意交给三宝,不允许有半点知见。
下一个问题:顶礼上妙下祥法师,我发心出家已有三十多个月了,发愿身口意交给佛法僧三宝。昨天晚上我犯了个知见上很大的错误,向师父忏悔。愿我尽未来际跟随上妙下祥恩师出家持戒修行。请师父开示,我在发心阶段要怎样做才能永远不离开师父,不离开常住,不离开三宝?还请上妙下祥恩师开示老实听话干活的深意。
这是孟居士写的一个忏悔,也是表决心。
是这样,如果我们想把自己身口意交给佛法僧三宝,首先就从眼前做起,不要想得过远。说:“将来那个迦叶尊者来了,那是僧宝,我一定皈依他,因为他有很多神通。”别说你要皈依,谁都想皈依,但是你光想它没有用啊,是不是?在末法时期,由于你的贪心,所以你还见不到,还没修持到那个地步。皈依三宝应该从眼前开始,眼前的师父你能够认可,那你就考虑明白,把身口意交给他,要交就实心实意地交,别像小孟说的:“这件事我都先设计好了,完了我再去问的。”问完回来,表面上是恭敬师父,实际上是开了一个小差,给自己找了一个方便,还想满了自己的愿,完了还得让师父,让别人承担一下他的过失。说:“啊,我已经都交给师父了。”实质上他没交,没交这过失属于谁呢?是师父没管教好。所以说你这不就是搞欺骗吗,是不是?不真实。
这也是他的一个毛病。因为知见重,自己想好了一条路子——因为比别人脑子快,所以他认为这条路想得是千真万确,滴水不漏。虽然有为常住着想的心,但也有为自己着想的心,这还是自己的知见。想把身口意交给三宝,你必须要做到的就是老实。什么叫老实?不允许有半点的知见。
对于孟居士来讲,他做的很多事情都很辛苦,干活啊,拼命啊,都很辛苦,但是很少表扬他。因为他表示过要交给三宝,你既然交给三宝,那我也不客气,咱就考验考验再说。就是你好,更得批评;你坏,也绝不客气,反正怎么也不是,怎么弄也是不好。就像烤东西似的,烤完这面再烤那面,最后还要烤烤里面,里外都给你烤糊了,这才行。什么时候把你这身心都烤死了,烤得一点作用都不起了,你才能够真正地将身口意交给三宝,否则的话,我们的知见就太厉害了。所以我们首先就应该知道这一点。
过去咱这里有一个出家师父,在没出家之前,也是很发心很发心。晚上都八九点钟也不休息,还有很多活儿要做,做了很多,大家背后都称赞他。那时候他是居士,非常发心,发心到这种程度很罕见。有一次,外面有很多事情,他去处理,处理得很好很好,其中在汇报的时候,就有一点小的过失,这实际上和他没有关系。是因为他发现这个小的过失,来跟我讲,意思就是:“师父你看,那个没做到,他们没做到,回头采取点什么办法?”想采取措施把这个给补救过来。他完全都是为了常住着想,而自己在这里做了最大的努力。在这种情况下,我给他的回答,我说:“那为什么你不去做?不是他错,是你错了。”当时我很严肃地批评了他。
他当时就愣了,他万万没想到,自己做到最大的努力,得到的不是表扬,但也不应该是批评啊。最后当天晚上就跑了,跑到别的地方,离这不远。想了可能是一天还是两天,后来想明白点就又回来了。但是这个考试就没有成功,虽然他做了很多,就因为做了很多,我才要批评他。因为根据他的功德和他的努力,必须批评他,才是对他最大的帮助,只有更加进一步地给他讲法。
讲什么法?别人的过失就是你的过失,因为别人就是你自己,这才是你的法身。如果当下认可以后,或是当下承担起来,那心量一下就大起来了。他不知道别人的过失就是自己,他以为别人的过失永远是别人,所以他犯了这么一个错误。虽然这个法来得不容空,不允许思惟——因为他的心是满心欢喜,寻思师父对他有一个表扬,没想到换来了一盆冷水。他可能当时就想:这师父是不是邪知邪见哪?是不是有眼是盲啊?这点事都看不清,你看我这么说,他也听不明白,也可能是糊涂到底了。哪有这样的,这哪是善知识,善知识哪有这样的?所以他就不行了,就没过这一关。后来虽然是出家了,但是最后也离开了常住。
这个孟居士也是这样,虽然他很努力,但从来不表扬他,就是说他。我可以不说别人,但必须说他。因为啥?因为他给我的条件,因为他的努力,所换来的只应该是挨批评。在我这换来的要是表扬你,你可得加小心,那我已经对你有想法了。说明你做的,虽然做一点,但是你那个思想可能已经不能承受更大的负担,更大的担子,只能是承担表扬,来缓解一下。有的人为什么老被批评?因为他的肩膀有一点分量,需要再多扛一点,将来要锻炼成一匹千里马。
他讲了永远不离开师父,不离开常住,不离开三宝。有时候这个必须发愿,首先,发愿你得不妄语。有的人在没出家之前说得很好听,跟孟居士说的差不多。等到要剃度的时候,那比孟居士说得还好听,在三宝,在众生面前都发愿了,永远不离开,如何如何。等到一进常住,修行一段时间以后,就感觉到和居士阶段不一样。居士干一天活儿,回来以后还可以休息,随便一些。另外,发心这段是考验阶段,一旦剃度了,就觉得可以放松自己了。但剃度以后有时候时间更紧迫,要求得更严,就承受不了,跟不上节奏了。这时候他所发的愿,一切都放在脑后了。什么愿不愿的,顾眼前再说吧!说话就不算数了。
你不知道,你发的愿是在佛前,在三宝前,在师父面前发的愿,这个愿不是信口胡说的。那么多人在给你证明这个问题,也给你加持,如果你一旦犯妄语了,那犯大妄语,将来的因果是很重很重的。一个人平时做事都不能犯妄语,何况发愿,更不能打妄语。为什么在剃度前师父要让人把这个问题说清楚?因为我们的思想太活跃了,遇点困难就退道,遇点困难就没有正见,有时候必须要通过发愿来控制自己的行为。这样修道才有所成就,否则的话,半途而废是很可惜的。所以说发愿也是很必要的,但更主要的是不打妄语。不打妄语,发的愿它就有效;要老打妄语,发愿也没效。不但没效,而且还招重罪,将来这果报是不可思议的。
●依教奉行除分别
——知见、思想、身体都是妄想分别,它可以用依教奉行来对治。
下一个问题:这是姜居士提的:我看《楞严经》,看到佛说一切都是妄想、分别心在起的作用,多说无实义。我们学龙女献珠,一切都放下,命也放下,交给师父,听话干活,当下这就是寂静,这就是涅槃。请师父开示,龙女献珠和多宝佛塔两个典故。
第一个问题,他说看《楞严经》,佛说一切都是妄想、分别心在起作用,多说无实义。这个确实是这样。佛讲我们现在的思惟,都是在妄想之中。我们有时候往往认为自己想得很正确,实际上也是妄想。虽然这比恶妄想要强,虽然是善,但也是妄想,还是分别心在起作用。所以佛讲,语言都没有实际意义——凡有言说,皆无实义。
我们应该知道,知见是妄想,我们心里想的是妄想,我们的身体是妄想。这些妄想都是分别心在起作用。所以我们就要反过来,不再执著这个妄想,把身体看空,把周围看空,把一切都看空。要想看空,首先就用不分别心去做。什么叫不分别心?依教奉行就是不分别心。
有时候我们说:“师父,你这个依教奉行像奴隶似的,要毫无条件地服从,比奴隶还厉害呢!还不让心里这么想,还得去做去,这还了得了,这不太霸道了吗?”不用这个方法,你那个分别心灭不掉,这个分别心很顽强,因为他在生活中又积累了很多的经验,分别心就更强了。特别是自己起分别心,嗔恨心也同时跟着起来的时候,那是倔强无比啊!自己还不知道,以为是自己受了委屈。他不知道这是自己那个分别心太坚固所致,不是你起作用,是你那个分别心在起作用。这只有一个办法,就是平时我们依教奉行,慢慢地就能把这个分别心放下。
另外就是按照我讲的反闻闻自性,就是眼不看、耳不听、鼻不嗅、舌不尝、身不触、意不想,用这些方法逐渐地降低这个分别心。功夫到一定程度,这个分别心自然逐渐减小,这才行。特别是这个依教奉行,它是最好的。当我们满心高兴的时候,突然有人让我们做一件不高兴的事情,这个时候如果能够把这句话头提起来,“依教奉行!”虽然满心的不愿意,但我也努力去做,一下子就把这个分别心抓住了,就把它提溜出去了。
如果我们说:“我不去做,我不愿意。”这个分别心还会存在,而且又缩回去了。下回你再想抓它,就抓不住它了,它已经狡猾了,不露头了。它知道:“你没存好心眼,我一露头你就给我抓住了,所以我就不出来了”。特别狡猾,再想找它就很难找,所以机会是很难得的。所以说念念都应该警惕,一定用依教奉行把这个狡猾的烦恼给提溜出去,这是一个很好的办法。虽然满心不愿意,但是你要知道,现在不愿意,将来你有一个永远愿意,这是在成就你。就像大夫给做手术,虽然是疼一点,但是把你的肿瘤拿出去了,就会健康了。如果你一点也不肯,又怕疼,你的健康就不能恢复,甚至会失掉生命。
他说:“像龙女献珠,一切都放下,命也放下,交给师父”。我们所谓的交给师父,就是先交给师父,然后交给所有众生。由师父开始往下交,交给所有众生。交给所有众生,也就是交给佛了。你把什么交给佛?把你的分别、执著、贪恋也都放下,这就是交给佛,这就是当下,这是正确的。龙女都敢献珠,你是男子大丈夫,更应该献。就先讲到这里。
●不见他人过 但观自己非
——用处处舍、处处布施来达到无我相,无人相,便不见他人过了。
下面再讲一个问题,这个是周居士提的问题:请问师父,我们应如何理解“不见他人过,但观自己非”?
为什么要求不见他人过?这个谁能答一下?小孟说一下。
一居士:因为他人的过失就是自己的过失。
还谁能答?你说。
一居士:是自己的分别心在起作用。你看到别人的过失,其实你心里也是犯了同样的过失。
谁还能答?说。
一居士:《四十二章经》里面说的“汝意不可信……”
好,大家答的还有点那个意思。但是呢,就是“汝意不可信”,为什么说汝意不可信?因为你们有一个“他人”二字,有了他人,就会有他人过,这是跑不掉的。因为《金刚经》讲:无人相、无我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那讲得明明白白,无人相,那哪出现个他?有了他,就有了人相、我相。所以我们主要是没有理解,主要是有个“他人”。虽然说了“汝意不可信”,但是还没有进入这个无人相之中,进入无人相才知道汝意不可信。
我们具体讲,比如说一个人的过失,说这个人很不好,令人起烦恼。当我们看到这个人的时候,甚至和他生气,甚至和他争斗等等的行为。这种行为是什么?只不过是用你的左手在砍右手,自己在砍自己。因为我们凡夫不知道“凡所有相皆是心里所显现出来的”,是一种虚妄,是自心一种业力的显现,我们就认为那都是很真实的。所以说,众生是一个迷,有一个颠倒的心。无人相就是汝意不可信,当我们知道无人相,无我相,就知道这个“汝意不可信”是什么意思了。
“但观自己非”,什么叫但观自己非?有了“我”,那就非,不是叫你观别的,是观你是否有“我”?有我就有非,无我就无非。所以我们在任何利益面前,都考虑是不是有我。比如说我们吃饭,这个东西很好吃,当我们发现很好吃的时候,这个东西是否能舍出去?别人要,能给;如果一个畜生要,我们能不能给?或是师父在那边不吃了,我们能不能把我们的东西也放下?当我们发现这个东西非常好吃的时候,就有了我相。说:“发现这个东西好吃,怎么就有了我相呢?我还没吃呢!”当你发现“好”,是从我相生起来的好,是你需要的好,这就是我相。
我们的食物能不能舍去?比如说有个要饭的人来了,你正好吃这一顿饭,你能不能给他?或是一个道友过来了,就剩这一碗饭,你吃了今天不挨饿,要是不吃,今天就得挨饿,你能不能毫不犹豫地把这饭给他?当一个比你穷,甚至穿得很埋汰,流着鼻涕,说话又很粗鲁,不受尊重的人到你跟前,你能不能把你的饭马上给他吃?而且以非常恭敬的心给他吃?如果不能,那就是“非”。
所以我们平时就要不断地无我,不管从食物上,从说话上,从行为上,都要无我。俩人走在门前,你得给别人开门,让别人通过。你别老考虑:“我岁数比他大,他应该给我开门,我在教育他。他不学会开门,以后就变懒了。”实际上这就是“非”,你有了一个大小,表面上是教育他,实际上是叫他为你服务,满足你“我”的需要。只要你发现自己在起作用,那就是“非”。更主要的,别人说一句话,不能生气。有人就是别人一批评他,他就生气了;甚至师父说他,他心里也不痛快;要是别人说,更不行了。这就不行,这就是“非”。
怎样观自己非?每天写忏悔,这是一个办法;第二个,就是处处要无我,要舍,要布施。比如说吃饭的时候,随时要想到这个饭吃不成。如果行堂的不给打,你会不会拿眼去瞪行堂的,甚至寻思出了斋堂去找行堂的:“这个饭你凭什么不给我吃?为什么不给我行堂?”我们平时就应该观察这方面,另外也做一下这个境界的考验。比如说有人没给行堂,我们不能起烦恼,而且不能去追究;甚至就是饿一天、两天、三天也是如此;不但如此,还应该生欢喜。为什么生欢喜?因为你无我了,别人找不着你,饭也不知道给你打。你看你,现在连人都找不着你,将来阎王小鬼也找不着你,你说这不是好事吗,是不是?他光想到这个饭没吃,没想到他已经修到这块了。有时候为了眼前这个饭,“不行,还是吃饭重要,我不管小鬼不小鬼的,我先把饭吃了再说。”是,饭是吃了,以后呢,小鬼也把你找走了,就是丢掉大的,捡了个小的,最后连小的也赔进去了,就不合适了。
所以说我们常观自己非,这个“非”就是不守戒,若守住戒,就是无我。为什么戒律这么重要?戒律就是无我的意思。为什么要把我们的身束死?因为用戒条能把我们身看住。因为这个身体呀,就是个“非”,就是我相。必须用戒律把它看得死死的,一点都不给它余地,也不给它喘气的工夫,你这才能够观自己非,这才能成就无我。
你像《楞严经》讲的,优波离尊者就是因持戒非常严格,丝毫不犯,最后束身得成就,得圆通,二十五圆通之一。其他的那些菩萨得圆通,虽然讲了各种方法,但都是以戒律为基础的。所以我们必须要严守戒律,才能不见他人过,才能达到观自己非。
这句话提得挺好,但是应该努力去忏悔。你不天天忏悔,一会儿就忘了,就不知道了。说是不见他人过,但是起心动念早就有了。特别是“观自己非”这句话,有时候它那个心不由你作主。必须深深地忏悔,慢慢久了,才能自己作主,才能起个“观”字。这个观啊,刚开始是用忏悔的方法来观,用持戒的方法来观,到后来再深入的时候,那就是不打妄想的观。那时候才叫观到“我”的本体,事物的真实,那才是起了真观。
当然了,这些功夫得一点点做,先从我们现在所发生的现象里去做。做久了以后,你才能慢慢去观。你想一下达到那地方,那都是梦想。有的说:“我很快就达到了。”那是你前生努力了,前生努力的结果。我们不管前生努力和今生努力,我们今天只要是能去做,那就是万幸,这就可以,就怕不做。你前生努力,今生不做,也得回去。你要是前生没做,今生努力了,那就等于前生还是做了。做不做都在你当下这块儿,所以说别打妄想,就是努力去做,这就对了。
好,今天由于时间关系,就讲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