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十六)~F 第435~437经:此三经所述为修学次第问题。


第435~437经:此三经所述为修学次第问题。

在中国禅宗史上,有南北二宗。五祖弘忍有两位得意高足,分别为慧能、神秀。慧能在江南布化,被称做南宗;神秀在北方布化,叫做北宗。一般而言,慧能系主张渐修顿悟,其主张在“菩提本无树”之偈中得到了完整的表述(具体可参阅《六祖法宝坛经》)。而神秀系则主张渐修渐悟,所谓“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这两种修习法门,孰优孰劣?依后世修禅情况来看,南宗似有一统天下之势,而北宗则逐渐式微。不过依我个人愚见,修行法门本无高下之分,就好像吃饭,饭量小的一碗足矣;而饭量大的,三碗五碗也填不饱肚皮。修禅可以成道,念佛也同样可以得到解脱。一个根机本来就不怎么样的人,你让他去顿悟,拼命去“棒喝”他、让他“参话头”,就算你用棒子将他敲个半死,用吐沫淹他,他也未必能悟出个啥名堂来。

如果从原始佛教的根本教义立场上来说,我个人以为佛陀更倾向于“渐修渐悟”。我说这句话,并不是说原始佛教时期比丘们的机性都很低劣,而是说这是佛陀一贯的教导。佛陀一再强调比丘需要具备务实心态和扎实的功底,不要老是琢磨着走所谓的“南山捷径”。佛陀的这种观点在《杂阿含经》中,我们不止一次地见到经文记载。比如说在435经中,须达长者向佛陀请教:“世尊!此四圣谛为渐次无间等?为一顿无间等?”须达的问话,表面上只涉及修习四谛的次第问题,实质上可以推演出一切修习法门的步骤究竟是怎样的。

佛陀对这个问题是怎么回答的?很显然,在修习四谛法门时,佛陀主张一步一个脚印,踏实稳妥地去渐修,而不要去跳跃式发展,搞什么一步登天,“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此四圣谛渐次无间,非顿无间等。”这里的“无间等”(突破、现观),是指由突破凡夫而进入圣域,一般是指证入阿罗汉的情境。修习四谛是渐次修行的过程,也就是说,对于苦谛、苦集谛、苦灭谛、苦灭道迹谛四者之间,是讲究次第的,不是说方知晓了苦谛,就一下子进入到苦灭道谛的修习——这是无法实现的。佛陀在这里作个譬喻:“犹如有人,两细叶树叶连合为器,盛水持行,无有是处。”用两个细小的树叶合起来去盛水,水很快就漏光了,因为这两片树叶中间有缝隙,无法储存住水(有漏)。相反,“譬如有人,取莲华叶连合为器,盛水游行,斯有是处”,用巨大的莲叶来盛水,不仅可以盛很多水,而且可以做到经久储存,无有遗漏。为什么,因为莲叶不仅巨大,而且莲叶很厚实,没有缝隙漏洞。对于四谛而言,若从苦谛渐次修至道谛,一步步地搞明白,毫厘之间都清清爽爽,就好像莲叶无有间隙,虽说道途艰险且遥远,却容易取得成功,十分保险。倘若贪图便利,脚根不著地,就很容易将所盛之水漏个精光,因为“两细树叶连合为器”,是根本存不住水的。

在436经、437经中,佛陀用另一譬喻来说明:“如有四登阶道,升于殿堂。若有说言不登初阶,而登第二、第三、第四阶升堂殿者,无有是处。”为什么这样说?因为“要由初阶,然后次登第二、第三、第四阶得升殿堂”。其中要义,还是讲渐修渐悟的问题。当然,我们不能将佛陀的这种说法称作标准的、唯一的修行模式。佛陀针对不同的闻法对象,会施设出各种说法内容,这点与孔子的“因材施教”可谓同工异曲,相得益彰。在当代的修习法门上,“持名念佛”可谓渐修渐悟的典型代表。“持名”虽说收效比较缓慢,但是十分稳妥保险,不容易出偏差(除非方法确有问题)。时下普通民众乃至佛家四众弟子,皆有心虚浮躁之嫌(我本人也不例外)。若间有闲暇,心中可默念几句佛号,便是一剂不错的清凉抚慰良药。“日出东海落西山,愁也一天,喜也一天;遇事不钻牛角尖,人也舒坦,心也舒坦……”赵朴老的《宽心谣》,料想是其生前长期持名念佛的智慧结晶,诸位不妨一看。(9月2日)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回向可以分两个内容,先念通用的回向偈,然后再单独回向,具体内容如下:1、普遍回向: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

华严经简介《华严经》全称为《大方广佛华严经》。所谓“大”是包含的意思;“方”是仪轨的意思;“广”是周遍的意思;“华”是成就佛果的意思;“严”是开演因位,严饰佛果..

佛法里面讲病有三种原因。第一种是生理的病,包括你的饮食,古人常讲「病从口入,祸从口出」,所以口是祸福之门。天气变化,我们衣著不小心,这些都是生理病的来源。第二种..

问:请益法师,如何理解六根就是一根一心,把心贴在一心上,就用根了不用识了这句话?反闻闻自性有没有修持的具体方法?那么眼耳鼻舌身歇止,自心念佛,自性闻之,或只着意..

六度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这是在戒、定、慧三学之外,加布施、忍辱、精进,合称六度,亦称六波罗蜜。波罗蜜是梵语,意为到彼岸.渡河的人,须乘舟筏横越中流,..

佛在《法华经》中打了八个重要比喻,即“法华八喻”,用来帮助众生“开示悟入,佛知佛见”。若能诚心观照,即入如来大定,定能长智开慧,从浅显的比喻中觉悟深奥之法理。一..

人人都希望自己的人生无病、无难、无障,可世间不如意者十之八九,现实的人生总是充满着波澜,我们希冀着万事圆满,执着于追寻完美的顺境,可这往往会带来更多的欲望和贪婪..

中国大乘佛教——八大菩萨摩诃萨之一。尊上虚空藏菩萨摩诃萨在无量菩萨中专主智慧、功德和财富。因尊上智慧、功德、财富如虚空一样广阔无边,并能一切世间持戒如法相求的诸..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八关斋戒为了方便在家学佛的人,可以自己在佛前自受,日期就是居士菩萨戒上说的每个月的六斋日,即是农历的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二十九、三十这六天。当然实在自己有..

关于更多文章

更多文章网为您提供最新的更多文章信息,让您快速了解更多文章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更多文章。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