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十六)~F 第435~437经:此三经所述为修学次第问题。
第435~437经:此三经所述为修学次第问题。
在中国禅宗史上,有南北二宗。五祖弘忍有两位得意高足,分别为慧能、神秀。慧能在江南布化,被称做南宗;神秀在北方布化,叫做北宗。一般而言,慧能系主张渐修顿悟,其主张在“菩提本无树”之偈中得到了完整的表述(具体可参阅《六祖法宝坛经》)。而神秀系则主张渐修渐悟,所谓“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这两种修习法门,孰优孰劣?依后世修禅情况来看,南宗似有一统天下之势,而北宗则逐渐式微。不过依我个人愚见,修行法门本无高下之分,就好像吃饭,饭量小的一碗足矣;而饭量大的,三碗五碗也填不饱肚皮。修禅可以成道,念佛也同样可以得到解脱。一个根机本来就不怎么样的人,你让他去顿悟,拼命去“棒喝”他、让他“参话头”,就算你用棒子将他敲个半死,用吐沫淹他,他也未必能悟出个啥名堂来。
如果从原始佛教的根本教义立场上来说,我个人以为佛陀更倾向于“渐修渐悟”。我说这句话,并不是说原始佛教时期比丘们的机性都很低劣,而是说这是佛陀一贯的教导。佛陀一再强调比丘需要具备务实心态和扎实的功底,不要老是琢磨着走所谓的“南山捷径”。佛陀的这种观点在《杂阿含经》中,我们不止一次地见到经文记载。比如说在435经中,须达长者向佛陀请教:“世尊!此四圣谛为渐次无间等?为一顿无间等?”须达的问话,表面上只涉及修习四谛的次第问题,实质上可以推演出一切修习法门的步骤究竟是怎样的。
佛陀对这个问题是怎么回答的?很显然,在修习四谛法门时,佛陀主张一步一个脚印,踏实稳妥地去渐修,而不要去跳跃式发展,搞什么一步登天,“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此四圣谛渐次无间,非顿无间等。”这里的“无间等”(突破、现观),是指由突破凡夫而进入圣域,一般是指证入阿罗汉的情境。修习四谛是渐次修行的过程,也就是说,对于苦谛、苦集谛、苦灭谛、苦灭道迹谛四者之间,是讲究次第的,不是说方知晓了苦谛,就一下子进入到苦灭道谛的修习——这是无法实现的。佛陀在这里作个譬喻:“犹如有人,两细叶树叶连合为器,盛水持行,无有是处。”用两个细小的树叶合起来去盛水,水很快就漏光了,因为这两片树叶中间有缝隙,无法储存住水(有漏)。相反,“譬如有人,取莲华叶连合为器,盛水游行,斯有是处”,用巨大的莲叶来盛水,不仅可以盛很多水,而且可以做到经久储存,无有遗漏。为什么,因为莲叶不仅巨大,而且莲叶很厚实,没有缝隙漏洞。对于四谛而言,若从苦谛渐次修至道谛,一步步地搞明白,毫厘之间都清清爽爽,就好像莲叶无有间隙,虽说道途艰险且遥远,却容易取得成功,十分保险。倘若贪图便利,脚根不著地,就很容易将所盛之水漏个精光,因为“两细树叶连合为器”,是根本存不住水的。
在436经、437经中,佛陀用另一譬喻来说明:“如有四登阶道,升于殿堂。若有说言不登初阶,而登第二、第三、第四阶升堂殿者,无有是处。”为什么这样说?因为“要由初阶,然后次登第二、第三、第四阶得升殿堂”。其中要义,还是讲渐修渐悟的问题。当然,我们不能将佛陀的这种说法称作标准的、唯一的修行模式。佛陀针对不同的闻法对象,会施设出各种说法内容,这点与孔子的“因材施教”可谓同工异曲,相得益彰。在当代的修习法门上,“持名念佛”可谓渐修渐悟的典型代表。“持名”虽说收效比较缓慢,但是十分稳妥保险,不容易出偏差(除非方法确有问题)。时下普通民众乃至佛家四众弟子,皆有心虚浮躁之嫌(我本人也不例外)。若间有闲暇,心中可默念几句佛号,便是一剂不错的清凉抚慰良药。“日出东海落西山,愁也一天,喜也一天;遇事不钻牛角尖,人也舒坦,心也舒坦……”赵朴老的《宽心谣》,料想是其生前长期持名念佛的智慧结晶,诸位不妨一看。(9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