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十七)~B 第457经(说经):本经叙述缘于界之上中下,而思想、言语的上中下。


第457经(说经):本经叙述缘于界之上中下,而思想、言语的上中下。

本经开头,“世尊晡时从禅觉,于讲堂阴中敷座,于大众前坐,说优檀那句”,这里的“优檀那”,又译作优陀那,是九分教的第五类(法句,经的九种分类),为佛陀不问自说的感性语的集录,成立于第一次结集后。其原义为“气息”,那佛陀对某件事的自然感兴而发出之语(多指偈颂)。

佛陀这次自说的是什么内容呢?他说:

“缘界故生说,非不界;缘界故生见,非不界;缘界故生想,非不界。缘下界,我说生下说、下见、下想、下思、下欲、下愿、下士夫、下所作、下施设、下建立、下部分、下显示、下受生。如是中,如是胜界,缘胜界,我说彼生胜说、胜界、胜想、胜思、胜愿、胜士夫、胜所作、胜施设、胜建立、胜部分、胜显示、胜受生。”

这段经文的意思,从字面上来理解,并不是什么难事;若要从佛教的因缘义理上去领会它、彻底搞明白它们,实际上相当困难。这里的“界”,与三界的“界”并不相同,它是某种属性或根性的界限。佛陀在这里所讲的,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因果法则。所谓因与果的关系,历来都被普通民众看得十分神秘,深不可测。“缘界故生说,非不界”,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任何生灵或事物的出现,都有其特定的源头,并非凭空产生。佛陀将界分成上、中、下三种,上界即经经所说的“胜界”。如果从六道轮回的角度讲,我们可以将天道视为胜界,将人、阿修罗视为中界,而将地狱、恶鬼、畜生视为下界。因为下界者,是属于卑劣低下特性之列。与下界所缘,自然生卑下之说、卑下之想……在这里,下界为因,下想、下受生则为果。

有位“婆迦利比丘”向佛陀提出一个问题:“若于三藐三佛陀(正等正觉)起非三藐三佛陀见,彼见亦缘界而生耶?”就是说如果对于正等正觉生起那些非正确知见的话,那么这种“见”是否也同样是缘于界而生起?佛陀对此予以了肯定性的回答:“于三藐三佛陀起非三藐三佛陀见,亦缘界而生,非不界。”为什么呢?“凡夫界者,是无明界”,因为处在“三藐三佛陀”的境位上,不可能生起“非三藐三佛陀见”;与此相应,只有那些处于凡夫界上,才会由于无明的驱使,而生起种种颠倒妄想之见。因此,佛陀最后的结论是:“缘下界生下说;中界……胜界生胜说、胜见用至受胜生”。

第458经(因缘经):本经从内容上讲,与457经所述大体相仿,主要意思是缘欲界而生欲想,缘恚界而生恚想,缘害界而生害想;若身口意三业邪恶,不仅现世苦恼,而且命终之后会深堕恶趣。本经从正反两方面来进行阐述。“有因生欲想,非无因;有因生恚想、害想,非无因。”无论是欲想、恚想,还是害想,都是有原因的,而不是空穴来风。生欲想,乃缘于欲界之故,而生欲想、欲欲、欲觉、欲热、欲求。一旦有欲想,在身口意三方面便会有所体现,进而“现法苦住”,死后也“生恶趣中”,得不偿失。相反,如果我们能够远离欲想,不缘于欲界,“现法乐住,不苦、不碍、不恼、不热”,那么必将“身坏命终,生善趣中”。(9.11)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佛说阿弥陀经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

讲个真人真事的故事给咱们听听,弘一大师讲的。在民国初年,袁世凯要起洪宪,他把造反的有名人物都抓去关起来,章太炎是出名的国学大师,就把他关到一个寺庙里去。那时章太..

南无宝髻(jì音寄)如来护生咒:唵om缚wa悉xi波bo罗luo摩mo尼ni莎suo诃he【宝髻如来护生咒利益众生法】见到水或一切生物就念“南无宝髻如来”和护生咒。宝髻佛曾发愿,只要..

佛说观无量寿经原文刘宋西域三藏法师强良耶舍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菩萨三万二千,文殊师利法王子而为上首。尔时王舍大城..

《大悲咒》注音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注音),共84句。1南无•喝啰怛那•哆啰夜耶nāmó•hélàdánā•duōlàyàyē2南无•阿唎耶nāmó•ālìy..

佛陀在正觉以后,想起救渡众生的大事因缘,心自思惟道:“我所证悟的真理,是与世人错觉所见的相违。世人所沈迷的快乐,我了知是苦的根源;世人所求取的五欲六尘,我了知是..

今天在座的人,90%以上都是学习佛法的,而且有些人学了很多年,这是非常坚强的。虽然在生活、学习当中,遇到了一系列障碍、困难以及命运的坎坷等,但都没有倒下去,还更加..

说老实话,修净土的人多,会念这句佛号的人不多,为什么?他没有把他的妄想分别执着念掉,他没有把他自私自利念掉,他没有把名闻利养念掉,他没有把贪瞋痴慢念掉,就不会念..

世界上许多宗教都认为:人死后必然会先受审判。例如:民间的道教,相信人死后要受十殿阎罗的审判;天主教和基督教也说人死后,万民匍匐在上帝座前,像一群羊般静候上帝的审..

关于更多文章

更多文章网为您提供最新的更多文章信息,让您快速了解更多文章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更多文章。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