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十七)~D 第460~463经:此四经为长者瞿师罗向阿难请教有关“界”的话题。


第460~463经:此四经为长者瞿师罗向阿难请教有关“界”的话题。

460经叙述眼界、色界乃分别存在,此二因缘而生识,三事和合乃生触。值得注意的是,此四经并非佛亲口说,而是由阿难代为宣说。有位名叫瞿师罗的长者造访阿难,向阿难请教一个问题:“所说种种界,云何为种种界?”看样子瞿师罗长者在别的地方听到过“界”这个名词,但是他搞不清楚什么叫“界”、“种种界”,于是来阿难尊者地方讨教。阿难告诉了我们前面所讲的“十八界”。此十八界分别为六根、六境与六识,所谓“眼界异、色界异喜处,二因缘生识”。阿难在这里不仅提到了十八界,也提到了“三事和合生触”的三种触、三种受,即喜触生乐受,苦触生苦受,不苦不乐触生不苦不乐受。

在461经中,阿难提到了三界,即欲界、色界与无色界。阿难在偈中说“舍一切有余,得无余寂灭。于身和合界,永尽无余证”,是说此三界皆不究竟,只有证得了无余涅槃,才是真正脱离了“界”的束缚。在462经中,阿难仍就三界之事而作偈,所谓“若色界众生,及住无色界,不识灭界者,还后受诸有。若断于色界,不住无色界,灭界心解脱,永离于生死”,其大意与461经总体相仿,也就是说三界并非安乐之所,欲界不用说,色界也有问题,就连很多人企盼终生的无色界,也是没必要去留恋的。只有出离三界(灭界),才能真正脱离于生死。因此在463经中,阿难进一步提出了“出三界”,并且提出了具体的出离方法,即“断除一切爱,一切行灭尽,知一切有余,不复转还有”。断除贪爱,就不会造出种种恶业,这是灭除烦恼的根本方法。如果贪爱不除,烦恼将无从断起。这是常识,也是佛陀以及诸大弟子们反复强调的话题,也是原始佛教的根本要义所在。(9月12日)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一心三观,它第一个,回归到一念心性,这是第一个思想。就是找到生命的原始点,站在本来没有业力的角度,站在本来没有妄想的角度来对治妄想,站在你本来就具足极乐世界功德..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若人曾有出世善基摄心猛利者。我于尔时随所应度而为现身放大慈光。令彼安隐离诸疑怖。或示神通种种变化。或复令彼自忆宿命所径之事所作善恶。或复随其所乐为说种种深要之..

我姐姐的姓名叫刘素青,那个青没有三点水的那个青。后来我剖析完我自个的姓名,我给我姐也剖析剖析,那个素我俩是相同的,没说的,那我想我姐这个青怎样说,那我就想,青出..

18日刘素青大姐打电话叫我到她家,我看到她体能比二周前虚弱了很多。我问她:姐你要往生了吗?她说:是。下午一点,她的家园黑龙江省双城的助念团来30多人。大姐坐起来,脸..

三皈五戒仪式在寺庙或者安静的地方可以举行皈依的仪式。没有这个条件,你可以自行在佛面前行皈依礼。因为皈依是心的皈依,就算没有人证,但佛却是无所不在、全知一切的,只..

专持阿弥陀佛名号,优胜持往生咒;亦胜持余咒,亦胜一切诸余功德。胜持往生咒者:持咒三十万遍,则见阿弥陀佛;持名则一日一夜,即佛现前。咒云:昼夜六时,各诵三七遍,能..

行者若未经灌顶授法,发愿修持此大悲心咒,应先于佛前合掌虔诵大轮金刚陀罗尼21遍,即同入坛,易得成验,不成盗法。此仪轨为趺坐结印修法,以期三密相应(手结印、口诵咒、..

《大乘起信论》白话马鸣菩萨造梁天竺三藏法师真谛译明憨山德清禅师直解中华习教沙门超然白话沙门来华白话证义我以生命皈依那穷尽十方的,具有最殊胜意业的正遍知者;其身业..

关于更多文章

更多文章网为您提供最新的更多文章信息,让您快速了解更多文章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更多文章。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