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二十)~C 第547经(宿士经):本经叙述何为真正的“宿士”。
第547经(宿士经):本经叙述何为真正的“宿士”。
何谓宿士?一般是指老成饱学之士。当然,从传统意义上讲,既为“宿”,一是指男士居多,而是有着年龄界限,年纪轻者则不大会被人尊称为“宿士”;三是有一定的学修涵养,斗大字不识一箩筐,恐怕也没有“宿士”之说。我们常说“禅门耆宿”,耆即老,说文称“六士曰耆”,看来还是有年龄限制。从这种意义上讲,古印度对于宿士认识,与中国古代也大致相当,本经开篇就谈到这个问题。
在某一时期,有众多比丘集于祇树给孤独园的食堂,在干什么呢?“为持衣事”,即大家都在商量着如何缝制三衣的事情。按照佛教古制,比丘们在夏安居结束之前,都有一个集体缝制三衣的聚合活动。等三衣都缝制好了,大家便可以外出云游,各奔东西。有时候佛陀还亲自缝制衣服,也帮助其他比丘制衣,这些事在原始经典中多有叙述。
正当大家议论正浓时,有一位梵志“年耆根熟”,诣食堂所,“于一面拄杖而住”。老人家站在那里一言不发,似乎在等待着什么。诸比丘也见到了这位老者,也没有主动向他打招呼。老梵志见状,感觉到自己受到了冷落,便语诸比丘言:“诸长老!汝等何故见老宿士不共语问讯,恭敬命坐?”言下之意,是指责师付们不讲规矩,不尊重老人家。
此时尊者摩诃迦旃延在座,他听后对梵志说:“我法有宿老来,皆共语问讯,恭敬礼拜,命之令坐。”意思是说,在佛法中的确有尊老的传统,即凡是有耆宿大德前来造访,大家都要客客气气地上前打招呼,然后恭敬礼拜请其上坐。
这位老梵志一听,说对呀,你们既然知道这个规距,为什么见到我还不理不睬的?“我见此众中无有老于我者,不恭敬礼拜、命坐,汝云何言:我法见有宿老,恭敬礼拜,命其令坐?”——这岂不是说一套做一套吗?然而迦旃延对此却不以为然,因为老梵志所说的“宿士”,与佛教里“宿士”含义却毫不相干。迦旃延说:“若有耆年八十、九十,发白齿落,成就年少法者,此非宿士;虽复年少年二十五,色白发黑,盛壮美满,而彼成就耆年法者,为宿士数。”这里所讲的“宿士”并不能单纯将年纪作为衡量标准。八、九十岁的老者未必具备宿士的资格,而二十多岁的小伙子,也有堪当宿士的称号。那么衡量宿士的最主要标准是什么?经中给出明确的答案:
“有五欲功德。谓眼识色爱、乐、念,耳识声、鼻识香、舌识味、身识触爱、乐、念。于此五欲功德不离贪、不离欲、不离爱、不离念、不离渴。……若如是者,虽复八十、九十,发白齿落,是名成就年少之法。虽年二十五,肤白发黑,盛壮美色,于五欲功德离贪、离欲、离爱、离念、离渴,若如是者,虽复年少年二十五,肤白发黑,盛壮美色,成就老人法,为宿士数。”
从经中,我们可以看出佛教对于“宿士”的要求很高,仅凭一把年纪就想被他人尊称为宿士,实在过于勉强。因此这位老梵志闻迦旃延言后,也自知资格差得远,便说:“如尊者所说义,我自省察,虽老则少;汝等虽少,成耆年法。”所谓“有志不在年高”,用在这里也是十分恰当的。(11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