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二十四)~A 围绕着“四念处”法门而反复重申四念处的极端重要性


漫说《杂阿含》(卷二十四)

杂阿含经》的第二十四卷的主线便是围绕着“四念处”法门而反复重申四念处的极端重要性。而佛陀不止在《阿杂含》里谈四念处,在《中阿含经》的《念处经》中,对于何谓四念作作了重要阐释。从一般意义上而言,四念处当然是一种修习法门,它是组成三十七道品中的重要内容。简单地说,它就是指身、受、心、法四念处,即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与观法无我。而我个人的想法是,四念处首先是一种“观”法(也就是“念”),既要“观”,就必须要与“止”相配合,否则光有“观”而无“止”,并不能起到应有的修习效果。根据我个人的理解,“观”可以与我们的思想意识相匹合,而“止”与我们日常的言行举止甚至举心动念相匹适。坦率地说,涉及到佛教的核心理论之一的四念处法门,我真是不敢贸然动笔,因为我对四念处实在是知之甚少,既无“观”更无“止”,又怎敢在此信口胡诌?因此几乎一个星期以来,我迟迟不敢动笔,一直在思索着这个问题——我甚至对《杂阿含经》产生了敬畏之情,因为其所摄义理实在是太深奥、太玄妙,简直是难思难议!

我们知道,佛说的任何法门,皆有所对治。而四念处法门即对治众生的常、乐、我、净四颠倒。比如说“观身不净”,我们都知道自己的这个色身是不干净的,一个星期不洗澡,便通体异味;可是当我们一旦洗个热水澡以后,又觉得我们身体还蛮干净。而大多数人都声称视死如归,“人固有一死”,人活五十岁和一百岁的结局都是一样的,但是我想世上没有一个人愿意早死(特殊情况例外),甚至当死亡一旦临身时,便吓得魂不附体,一下子瘫成一堆烂泥。正因为我们众生有这个毛病习气,所以佛陀才说让我们要“观身不净”。

关于四念处法门,凭我个人对其极有限的理解,若想对其理出个像样的头绪,确实是勉为其难。不过明真与船庵二位法师合著的《漫谈四念处法门》,倒是为我们准确理解四念处法门指明了道路。现摘其要点,并结合自己的一点浅见,将四念处法门作一归纳。

当我们谈起四念处法门时,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现实,即佛陀在最初说法时,完全是将四念处作为出家比丘必修的一项修习法门。从出家比丘立场上说,他们的一生要务无非就是将生死问题解决,“不受后有”,能够“自作证”、“所作已办”,因此佛陀在《杂阿含》第638、639经中,称四念处为“自洲以自依”。比丘在修习的初级阶段,将四念处作为修习要旨完全有必要,从四念处再进入四圣谛修行,就显得容易多了,此乃是捷径。

在《中阿含经》第98经《念处经》中,佛陀对于四念处的表述是:

观身如身念处;观觉如觉念处;观心如心念处;观法如法念处。

1、观身不净——观身为身念处

除观身不净外,佛陀在本经中还将“身”的范畴扩大到我们平常的行住坐卧之中,“观内身如身,观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见,有明有达……正知出入,屈伸低昂,仪容庠序,乃至著衣持钵、动止语默,都用正知,不流恶念”。这里的“念”,实际上就是一种“观想”。观想些什么呢?对于出家比丘而言,最要紧的就是要对世俗男女的欲乐进行深入明了的观察。如比丘色欲之念不亡止,出世将变得十分渺茫,甚至永无希望。如果仅在表相上尚能勉强持戒,而内心里去难免“欲心荡漾”,又如何能够根本断除呢(即所谓“戒羸”)?

2、观受是苦——观觉为觉念处

这里的“受”,我姑且称之为“感觉的初级阶级”,因之尚未达到真正的感觉层面。在阿含诸经中,我们常见到“三事合和生触”,三事即根境识,三者因缘聚合而生触,因触而生受,受有三,即苦、乐、不苦不乐。而受本质上便是从身而起,佛陀一再告诫我们,无所谓诸受皆苦空、皆无常无我。苦受为苦,名苦苦;乐极生悲,名坏苦;刹那生灭,名行苦,能树立此种观法者,名为观受是苦。我们在《杂阿含经》中,曾不止一次地见到佛陀教导弟子们所作的各种开示。比如说在第467经中佛陀告诉罗睺罗:观于乐受而作苦想,观于苦受而作剑刺想,观不苦不乐作无常想。若于受不知是苦,就好像身受二毒箭(身受、心受)。

3、观心无常——观心为心念处

我们知道,佛法实为因缘法,即主张万法乃因缘假合,无有实体,心法亦复如是。认为人身死而心仍常存者,此为邪见(常见);若认为人死后身心俱灭者,亦为邪见(断见)。观心无常是对治于心起常颠倒之想。《杂阿含经》第335经说“有业报而无作者,此阴灭已,异阴相续”,是指由于业感之力,心识随之流转。那么这个“心”有无自体呢?第289经则说心之自体,如猿猴腾树捉枝,日夜时刻须臾转变,异生异灭。而《金刚经》中所说的“三心不可得”,亦同样否定“心”的恒常性与自体性,故而心亦不可得。

4、观法无我——观法为法念处

在《杂阿含经》中,“法”一般是指二法,即眼色、耳声、鼻香、舌味、身触、意法。眼色相缘,乃至意法相缘而生六识,三事和合触生受、想、行。触、受、想、行,被称作四无色阴。身根是色阴,因此佛陀将十二处(六根六境)与五蕴立为一切法,这是佛陀在《杂阿含》中对于“法”之范围的全部界定。对于超出耳目见闻以外的其他事物,佛陀并没有将其列入到“法”的范畴,因为佛陀担心众生会因其“非境界故”而生起痴惑,甚至会谤法之心。“余沙门异道,异说二法者,彼但有言说,闻已增痴惑。”(第307经)。而五蕴十二处皆是从缘而生灭,故而是无常无我,是刹那生灭之法。(元月5日)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一、依印光大师教导的方法。《阿弥陀经》一遍,往生咒三遍,赞佛偈一遍,念诵佛号百声千声万声,随自己闲忙而定。菩萨名号各三声或十声,后发愿回向偈一遍。南无莲池海会佛..

蒋贡康楚仁波切是大宝法王噶玛巴的重要法子,藏传佛教噶举派(白教)的四大法子之一,是噶举传承内的重要上师。远为毗卢毗那佛化身,近为阿难尊者化身,与金刚尖锐为三人。..

嘎玛仁波切:发愿和回向的差别贪念是在作善事之前,先为自己打算,以自利而作;而愿力是为了利益别人,先为别人着想,再想到自己。而发愿和回向的差别是什么?是有没有完成..

科学研究的是物质,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就是假设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也就是物质和意识必须要截然分开;佛学研究的东西是意识,佛学反而认为主观和客观、物质和意识不能分开..

贵州省某县,有吴仁吴义两同胞朋友,父早亡,受母李氏抚养成人,吴仁娶妻孟氏,吴义娶妻崔氏,吴仁居长,性情良善,孟氏亦贤淑。吴义居次,年虽幼而性狡猾,崔氏性情亦横泼..

注:这个故事的讲述者是阿康仁波切,他是70年代伦敦桑耶寺的住持。第16世大宝法王在世时曾经给过我很多舍利,他对我总是有求必应。有一次,我向大宝法王提出了一个请求,我..

唐罽宾国三藏般若奉诏译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善男子,如来功德,假使十方一切诸佛,经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劫,相续演说不可穷尽..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守拙的智慧:心头洞明,表面糊涂做人的最高境界,就是抱朴守拙。明明什么都知道,却一副痴呆愚顽的表情。这种人不张扬,不高人一等,平易近人,反而更易得众人的欢迎。社会..

一、何谓佛法融入生活也许很多人会认为,经常做义工,捐赠财物、献血、捐献器官等等,以及人天佛教所倡导的种种行为,就是佛法融入到生活当中的具体体现。虽然我们不能断然..

关于界定法师

界定法师网为您提供最新的界定法师信息,让您快速了解界定法师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界定法师。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