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二十四)~D 第616经(厨士经):本经主要讲作为比丘,自然要努力回顾自己、反思反省自己...
第616经(厨士经):本经主要讲作为比丘,自然要努力回顾自己、反思反省自己,“当取自心相,莫令外散”这里的“取自心相”,便是一种自我反省的观照方法,即要把握住自己修定或修观所专注的对象(所缘),而不要使自己心念散乱。如果比丘“愚痴、不辩、不善,不取自心相而取外相,然后退减”,就会导致“自生障阂”的严重后果。佛陀在这里作了一个十分形象的譬喻:
“譬如厨士愚痴、不辩,不善巧便调和众味,奉养尊主,酸醎酢淡,不适其意;不能善取尊主所嗜,酸醎酢淡,众味和之;不能亲侍尊主左右,伺其所须,听其所欲,善取其心,而自用意调和众味,以奉尊主。若不适其意,尊主不悦,不悦故不蒙爵赏,亦不爱念。”
有一句老话叫“众口难调”,说明大家的口味不一样,南北东西各各有别,比如说南方偏甜偏于清淡,北方偏咸偏于味重,如果当厨师的连这些基本的道理都不懂,说明他根本就谈不上优秀的厨师。过去当官的或有钱有势的家庭里,都有专门的厨师为主人服务。要想做一位令主人满意的厨师,最要紧的就是要知道主人以及主人的亲眷们喜欢吃什么,他们的口味是咸还是淡、“酸醎酢淡”?这是起码的基本功,要知道主人“伺其所须,听其所欲,善取其心”,“善取尊主所嗜”。在这个基础上,再来“自用意调和众味”。如果这一点做不到,即他并不是根据主人的口味来调和百味,而是自行其是,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其结果自然是得不到主人的欢心,“不适其意”。不适主人意的后果是什么?当然是“尊主不悦”,因不悦故而得不到种种“爵赏”,得不到主人的喜欢(亦不爱念)。不但丧失了加提拔加薪的任何机会,弄不好还会因此而丢掉饭碗,甚至还会遭受皮肉之苦。
作为一名合格的厨士,他的首要任务便是适主人之意来料理各种饮食。如何取悦于主人呢?便是要做一个有心人,悉心观察主人的喜怒哀乐——心情好时,给主人多加几个小菜,再让主人小饮几盅;主人心情不好时,饭菜要以细软清淡为主,顺便说几句宽慰之语。总的说来,便是要将主人作为自己的关注对象。而作为一名合格的比丘,该怎么做呢?“若有比丘黠慧才辩,善巧方便,取内心已,然后取于外相,彼于后时终不退减,自生障阂”。对于我们根性比较顽劣、基础差的人而言,我觉得首先要从加强内心的修炼做起,通俗地讲,就是要先把自己的事情料理好,把自己内心这个“主人”侍奉好,使“主人”很是“适意”。“主人”一旦“适意”了,就会使我们能够获得各种“赏赐”的良机,身心自然会舒畅无比,出入自在,无有障阂。在内心方面能够做到适意,“终不退减”,那么当我们接触到各种外相的时候,就不会再颠倒贪爱了。就好像一名优秀的厨师,他“善巧方便,供养尊主,能调众味”,“善取尊主所嗜之相,而和众味,以应其心,听其尊主所欲之味,数以奉之”。
在具体的修法上,佛陀还是主张从四念处开始着手,“身身观念住,断上烦恼,善摄其心,内心寂止,正念正知,得四增上心法,现法乐住,得所未得,安隐涅槃……受、心、法观亦复如是”。从四念处开始修习,“善上烦恼,善摄其心”,继而便可以逐渐进入到第一禅乃至第四禅。这是一种修学的途径,它的着眼点无非就是强调四念处的重要性。而在谈到修习四念处的方法时,佛陀重点讲到的便是“当取自心相,莫令外散”,主张从内而外进行渐次修习。这种渐次修行即专注于某一具体的物体事件,就好似厨士需要时刻留意主人的饮食口味一般,“善巧方便,供养尊主,能调众味”,使令主人“适意”。从修习禅定而言,其主旨无非就是一种调和身心,使其达到最完满的“适意”为最高目标。从这个角度上来说,优秀的比丘和优秀的厨士之间,事不同而理同,具有着密切的内在关联。(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