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二十六)~B 646经叙述对信等五根的解说
漫说《杂阿含》(卷二十六)~B
646经叙述对信等五根的解说,比如说,谈到何为信根,“当知四不坏净”;“精进根者,当然是四正断;念根者,当知是四念处;定根者,当知是四禅;慧根者,当知是四圣谛。”四不坏净是对于佛、法、僧、戒四类生起不坏的净信(坚固的信念);四正断是未生之恶令不生,已生之恶勤于断灭,未生之善令其生,已生之善令不丧失。647经同样是详细说明五根的内容。
1、信根:“若比丘于如来所起净信心,根本坚固,余沙门、婆罗门、诸天、魔、梵、沙门、婆罗门,及余世间,无能沮坏其心者,是名信根。”
2、精进根:“已生恶不善法令断,生欲、方便、摄心、增进;未生恶不善法不起,生欲、方便、摄心、增进;未生善法令起,生欲、方便、摄心、增进;已生善法住不忘,修习增广,生欲、方便、摄心、增进,是名精进根。”
3、念根:“若比丘内身身观住,殷勤方便……(四念处)。”
4、定根:“若比丘离欲恶不善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乃至第四禅具足住,是名定根。”
5、慧根:“若比丘苦圣谛如实知……(四圣谛)。”
648经讲述由于五根而得预流果;649经讲修习五根可以成就罗汉果;650经、651经叙述如对五根悉能了知,便可以得出离而成就正觉:“诸比丘!我于信根、信根集、信根没、信根味、信根患、信根离如实知故,于诸天、魔、梵、沙门、婆罗门众中,为解脱,为出为离,心离颠倒,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若比丘于此五根若利、若满足,得阿罗汉;若软、若劣,得阿那含;若软、若劣,得斯陀含;若软、若劣,得须陀洹。满足者成满足事,不满足者成不满足事,于此五根不空无果。若于此五根一切无者,我说彼为外道凡夫之数(651经)。”652经则与651经大体相仿,“若比丘于彼五根增上明利满足者,得阿罗汉俱分解脱;若软、若劣者,得身证;于彼若软、若劣,得见到;于彼若软、若劣,得信解脱;于彼若软、若劣,得一种;于彼若软、若劣,得斯陀含;于彼若软、若劣,得家家;于彼若软、若劣,得七有;于彼若软、若劣,得法行;于彼若软、若劣,得信行,是名比丘根波罗蜜因缘知果波罗蜜,果波罗蜜因缘知人波罗蜜(也就是由于知根而到彼岸,由于知根之因缘如何而知其果报之如何等事)。”经中的一些名词:
1、俱分解脱:“俱”是指禅定力与解脱慧二者兼具;一般指具第四禅以上定力的解脱者。
2、身证:指证得初果、向二果、第二果、向三果、第三果、向第四果,并且具有“八解脱”等无色定定力的六类圣者。
3、一种:也就是只剩下一次受生者,不还向当中。如果断除欲界的九品修惑中的七品或八品,尚余一品或二余修惑的话,则必须在欲界、天界中受生一次。
4、一来:指一次往生,指斯陀含果。
5、家家:断除欲界九品修惑当中之前三品,或前四品的圣者,因为出一家而至另一家,也就是从人间生于天界,又从天界生于人间,故称家家的圣者。或说不是人天往还,乃是人又人,天又天的转生。
6、七有:七次往返,于人间和天界,最多往返七次,也就是人天计为十四生之间,必定会证得阿罗汉果,而得究竟苦边,所谓须陀洹(预流果)。
7、法行:随法行,指声闻的弟子,得见道之利根的圣者,对于法,能自作思惟,如理修行。
8、信行:随信行,指声闻的弟子,得见道之劣根的圣者,从他人之处听闻佛说之教法,而生信仰,而随此法而修行者。(2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