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践行佛法,不空过每一分每一秒


我们的心是相续的,有惯性的,座上和座下修会互相影响。如果平时散乱放逸不用心修行,那在座上修的时候就会无力,收效微乎其微。

我们往往学佛是学佛,生活是生活,不懂得如何将座上座下相衔接,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导致修出一堆烦恼我执、我见,不能于法受益。殊不知,我们修学佛法所获得的正见,需要通过观察修进一步地来培养正念,以至于达到心行的调整。

我们的心本自具足自我调整的功能,对于座上修习所获得的定解,要经常忆念,强化佛法正见在自己心中的作用。广泛修习集资忏罪,令座下的生活也可以成为很好的修行。

未修中间,就是让我们如何很好地在座下修行。其中易成就止观的四种因中,首先守护根门就是让我们的六根在面对六尘时,可以保持正念,不让贪嗔之心生起,并陷入其中。在面对一切境界现前时,要时时保持智慧的观照。

第二个因正知正行,是帮助我们培养心的观照力,能够在念头生起时,保有正觉知,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该做的做,不该做的不做。

第三个因于食知量,就是要我们知道吃饭时应该怎么吃,这就包含着修行。无论是累生以来还是今生,串习就是习惯,习惯会形成力量。我们往昔串习的积累,对我们今生的修行影响非常大。就拿吃饭来说,如果稍有不慎,就会助长我们的贪著之心。

对食物过多的贪著,其过患从三个方面来说,首先要有经济基础,其次还要费很多功夫去赚钱,而且还给肠胃增加消化负担,病从口入,说的应该就是这样吧。从养生上来讲,吃饭要吃七分饱,半饥饿状态更容易使头脑清醒,修行打坐不易昏沉,也是修道的增上缘。

最初我吃饭就是把饭菜做不净观,效果非常好,即使看上去再美味的食物,也一下子没有食欲了。再加上过午不食,已经从感觉饥饿到习惯不食至日中一食。对吃食,我本人就没有什么欲望了,只要生的煮熟能吃就行。对我而言,吃饭就仅仅是为了顾命而已。总是觉得时间不够用,吃饭就是在浪费时间,但是为了修行,还得借用这个色身,所以还得维护好它。

说没有自己爱吃的食材是假的,可不会特别去关注,因为我知道“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吃饭就是为了治疗饥饿的疾病,维持色身,令其能够更好地为法身服务。

在寺院过斋要唱诵供斋偈,并食存五观,吃饭不超过10分钟就吃完了。现在在精舍,每次吃饭时,还是会收摄身心做供养观想。在吃饭时的前三口,一定会默念观修“愿断一切恶,无一恶不断……誓度一切众生,无一众生不度”,但没有做二时临斋仪的念诵。在精舍是自己做饭的,菜基本都是从菜市场人家给的卖不出去的、放烂的菜里,挑挑摘摘,能吃的就收起来吃了,也不会去想会不会吃坏身体,或有没有营养,对于饮食还是要淡薄一些为好。

我们对食物贪著是一种烦恼、一种妄想,所以在吃饭时也要时刻善护心念。出家人这碗饭不好端,“施主一粒米,大如须弥山,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还。”在饮食上还要为成道利益一切众生而食,不仅仅是为自己。在此我要检讨自己,以后吃饭时一定要做好观修和供养。

再看第四个因悎寤瑜伽,主要讲睡觉时怎么修行。从身体的姿势到心的调整,还是要我们在睡眠中也不要这段时间空过,把日常修行时的正知正念带入睡眠中。把修行渗透到睡眠中,渗透到生活的各种境界。

总之,无论是座上座下,都要贯穿如法的修行。座上训练心行,培养正念;座下生活中的所有行为也应该为此而服务。从现在开始,在生活中积极践行佛法,不空过每一分每一秒。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条件,信愿行,三个条件。第一个条件,真正相信,西方有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没有丝毫怀疑。这一部《无量寿经》,就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保证书,这部经..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这一段是讲到我们凡夫的现前一念心识,这个真妄不二的道理。真妄不二,是说我们这一念心跟三宝的境界接触的时候,会产生一个正念,这个时候的正念叫做真实的心;但是我们这..

地藏经解释忉利天宫神通品第一(解)佛在忉利天的天宫里,显起神通来,召集会众。这是本经的第一品。品是经文段落的名称。(释)在我们的头上,第一重是四天王天,在须弥山的半..

不停发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信佛但人们对佛教仍然不太理解很多人信佛只为升官发财获得财富要有三方面认识。一,因果。只有肯施与的才能得到,这就是福报,是六度中的施舍。二..

由于地藏菩萨悲愿弘深,所以他的功德不可思议。《十轮经》卷一说:“诸大菩萨所,于万劫中,至心皈依,称名念诵,礼拜供养求诸所愿。不如有人于一食顷,至心皈依,称名念诵..

佛教的咒语本意是“真言”,因为宇宙的秘密也是心灵的秘密,心物一元,佛咒是一种“语密”,为梵语的音译,现已没有统一而确切的汉语义译的成份,常含有诸佛菩萨和一些护法..

楞严经简介《楞严经》全称《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所谓“大”,是称赞之词,是说经题中的“密因”能成菩提,是为大因;“了义”知晓万法,是为大义..

成佛之道药师山紫虚居士前言:在前《药师山通讯》中,笔者曾经提及成佛之道概分五阶段,本文将此五阶段中最重要之处提出说明,以为画龙点睛之作,给有缘读者参考,请多指教..

关于信心道念

信心道念网为您提供最新的信心道念信息,让您快速了解信心道念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信心道念。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