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路上的迷茫与收获
以苦为先 方知求道
岁月如梭,不复重来。赖佛养生的日子也已经伴随我二十六七春夏,在此当中没有得到善知识的有效引导,只是在些相似佛法知见的圈子里打转,周而复始。末学不敢回首,实为可悲。
近几年,虽也曾现过闪电式的觉照及与善缘的接触,但未能很全面地去深入了解与修学,想超脱,可又不知下手处。
通过这次自修和班级交流,末学对三级修学模式,对导师的悲心愿力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首先为自己能够加入三级修学,成为“觉醒之光”的一员,感到无比的庆幸与喜悦。
菩提书院是纯公益性质,只为引导大众寻求解脱,是没有围墙的、导我们走向生命觉醒的心灵学院。为我们提供了安全,可靠、踏实修学的良好氛围,有智慧的导师为先导,慈悲的辅导员、辅助员法师陪伴,有和乐纯净的一群道友,大家相互扶持,相互提携、相互摄受、相互加持,在没有任何世俗利益,任何是非纷争、平等均同的制度规章下,健康快乐地受食法味、共同成长。
这份福报不是每位出家人都可享有的,所以末学认为我们都应该生起稀有想、难遇想,用心呵护,彼此珍惜。
末学对菩提书院的“共处规则”第二条“见和同解”感触颇深。
三级修学模式是将我们导向智慧,有效避免学佛过程中的偏差。
导师在开学典礼上说,所谓的末法时代,“末”的是人,并非法末。正因为现在的人很容易将法趋于混乱中,才引起法的末相。这点末学过去一直都被误导,也产生了很多错误观念,于法背道而驰的观念行为当中,很消极避世,只在传统的基础上做点相似佛教的事,完全是以小家过日子的生活方式在虚度光阴。
那末学的消极与背道不正是学佛过程中的偏差吗?如果继续消极与片面下去,岂不是更加可怜更加可悲吗?
可见正确知见的重大意义,知见决定方向,决定觉醒与解脱的终究意义,可谓“一解千从”。
佛法和外道最根本的区别不在行持上,而是在于知见。那么末学自问,自己的心行是否安住于正见法益上?还是有违教理、有背因果……是否在为魔道当差?
虽然出家之前,不是因为有信仰,对佛法有认识才选择出家,但是经过这些年的教界薰染,良师益友的相互影响,也有了寻找觉醒及希求解脱的心。
禾苗不怕死,只要有种子在,还是可以继续耕种的,而三级修学就是我们的生根发芽茁壮成长的广阔天地;有慈悲的导师做我们修学的根本依止,又有关键的辅导员团队陪伴,以两套模式为核心,以班级为重心的修学体系,在制度上人人平等,机会均同的良好修学氛围,还愁种子不开花结果吗?
做为二十一世纪的僧人,在知识爆炸、物欲横流的时代背景中,如果不能通过学习,正确理解掌握、接受正确的知见,不但会导致自己产生严重的信仰误区,更会误导他人,让学佛的人及社会人士对佛教产生误解,非但不能使佛法得到弘扬,还会严重影响正信佛教的形象。
很多过失来源于不正确的知见,末学越想越可怕,越来越不敢去想没有正确知见所带来的后果,更深刻地发觉,自己能够接触到三级修学是百千万劫修来的福报。
一个修道人保有正知正见是多么重要,当今时代诱惑重重,极善极恶,人心不古,人们向道的心也越来越难以正确把握。可想而知,以世俗心态向道,处于求法的混乱时代,更是难以上下。
为什么佛法在现实生活中不能得到很好、很广泛的弘扬与传播?
导师说,所谓末法,是正法没有能够在我们出家人身上彰显出来。另外,虽然信息网络极度发达,人们可以很方便地接触到佛法。但是,能够真正走在菩提道上的出家人,真正对解脱、对觉醒有信心的出家人并不是很多。虽然要求解脱、要了生死、要开悟,但是因为缺少善知识的引导,所以对这一条路总是不能很清楚地去认清,学着学着就成了知识层次、理论层面,拿来与人三五相说上了,结果法还是法,自己还是自己。
导师的这些分析与解说,让末学不得不敬佩与发心尽行寿依止,因为之前所接触到的都是些浮于水面上的湖畔草,并不能供及滋养。
末学在接触三级修学之前,看到太多的信众为家庭、事业、儿女等事苦恼忧愁,认为自己出家了就幸福一等。如一个人渴了,喝到一杯水,她觉得高兴。一个人三天滴水未进,喝到一杯水,他会感到幸福。现在才知道稍纵即逝的高兴,不叫幸福。而末学就处于这种状态中。
导师对法独特、新颖的解说,让末学尘封已久的心,如得抚慰从此复活。判断一个人的生命轨道,看他寻求什么。寻求错的,一生就会南辕北辙;寻求无常不定的,一生就会曲折重复且徒劳无功。导师的慈悲教导,让末学认识到正确的知见学习及引导,关系到佛法命脉,及正法久住。
而菩提书院,正是应世而生,为法而立。慈悲、智慧具足的导师,通过自己四十多年探索,创办的三级修学两套模式,内容完整,次第清晰,目标明确,为我们开辟了一个符合国家政策法规,安全,可以安心踏实学习,快速成长的修学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