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照法师:药师琉璃光如来十二大愿之二十五
——药师如来的第十二大愿第十二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诸有情,贫无衣服,蚊虻寒热,昼夜逼恼。若闻我名,专念受持,如其所好,即得种种上妙衣服,亦得一切宝庄严具,华鬘涂香、鼓乐众伎,随心所欲,皆令满足。】前面的第十、第十一愿分别针对的是外在的王难和饮食匮乏,这个愿是针对缺少资身之具而发的愿。就是日用生活所需的这一切,包括衣服卧具,如果有所缺乏、不满意的,如果你听到佛的名号,后面加了“专念受持”四个字。“专念”,就是一心专念“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名号;“受”,就是你接受了佛给你的加持,佛的愿力你接受了,你确信佛一定能够满足自己的这个愿望;“持”,就是不间断。能够这样去持念药师佛的圣号,那就会“如其所好,即得种种上妙的衣服”。“种种上妙衣服”,也是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看得见的,就是你的眼光好起来了,你以后买的衣服,别人都说好,不会买来浪费掉,穿出去人家都觉得你好看。这是一方面,就是有能力改善你的生活所需。另外一方面,由于专念药师佛,你内在的气质发生了根本性地转变,内心的安然,不攀缘、不比较、不追风、不赶时髦的心态培养起来了,随缘应物的智慧也圆融起来了,那你无论穿什么衣服,哪怕是穿破衣服,别人也会认为这是一种时尚。现在不是有些人,要把裤脚给它切破了再穿吗?就是因为你很坦然,很自信,有药师佛加持的功德,人人见了生欢喜心,生清净心。而不是让人看了生嫉妒心,生烦恼心,甚至是生起要偷你、抢你的恶念。以前有段时间,人们佩戴的项链要很大,金戒指也要很大,结果当时抢劫金饰品的案件就很多。现在我们看很多人要么不戴,要么就戴很小的,意思一下就行了。上妙的衣服,包括卧具、生活环境。真正上妙的东西,人见了都好觉得好,会欢喜,但是生起的是清净心。这是由于我们自身的素质提高了以后,审美观念也会不一样。十多年前,我们拿寺庙来说,盖起来的寺庙都是雕梁画栋,屋檐上画彩画,看上去很热闹;人们穿的衣服呢,有些农村穿得也是大红大花大绿,看去真的很土。现在大家文化水平提高了,你看寺庙的建筑、装饰都很清淡、很素雅。我们穿的也比较雅致,好的服装、鞋的颜色都变单调了,但看着反而感觉更舒心。现在很多方面修养还没有提起来,吃饭要究花样,山珍海味,什么都有。以后人的素质提高了,也会喜欢吃清素。因为可以称为上妙的东西,它是没有副作用的,你看了觉得舒服,百看不厌,内心清净,不会让人生偷盗心,不会让人生嫉妒的心。也没有说你吃素,我真嫉妒你,不可能。最多说,唉呀,你吃素太苦了。但是,到了大家有修养的时候,就会说:唉,你倒是蛮时髦的嘛,都会吃素了。所以,上妙的意思一定是只有正面的。“上妙衣服”,这里讲的“衣服”不一定是穿的,包括你生活所需的外在的一切,只要有困难的,你一定能求来。有很多人实际上不是没有钱,是自己要求太高了,才觉得自己很穷。你如果一求药师佛,佛一感应,你就会想:这是我努力得来的,简单一点就简单一点嘛!简单一点,你发现更好。你看很多农村里面用的家具,我们城里的有钱人拼命地去把它买回来,要当装饰。因为农村里面农民的那个家具很简洁,很朴素,但显得很有人情味,所以会使人感觉很舒服。“一切宝庄严具,华鬘涂香、鼓乐众伎,随心所欲,皆令满足”,就是使你的身心六根都感到愉悦;“随心所欲”,你随心所想要的、所想享受到的,都能让你满足。让你满足,就是两条道路:一条是你具备大慈悲大智慧大福德,你想要什么,就能得到什么。得到要了以后,你也就不存在痛苦,你能够享受西方极乐世界、东方药师琉璃净土,什么金银玛瑙珊瑚琥珀珍珠为地,七宝池、八功德水,你能享受这么大的福报。另外一部分呢,就是因为内心清净时人的感觉是最舒服的,你的内心因称佛号而清净的缘故,你对待什么环境都感觉非常有味道。所谓咸有咸的味道,淡有淡的味道,布衣淡饭充饥,别有悠游之乐。所以要么你具足能力,成就种种庄严,大家都觉得非常好;要么你内心变得非常清净,清净以后,你同样安心快乐。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祖师大德,确确实实在生活当中,吃什么什么香,穿什么什么舒服。这个人也是具足福报的,欲望少了,就很容易满足。所以我们修行,修智慧,让自己的心去享受身边的环境,感受到身边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的庄严。要么,你修福德,使自己有能力可以买好房子,买好汽车。这两样,从两个方向去努力,彼此互相圆融,不相矛盾。如果能够深信药师佛的大愿,在这两方面都能够得到很好的满足。这就是药师佛的十二大愿,希望大家通过读诵受持药师佛的大愿,也满足我们自身的愿望,发菩提心,最终圆满成佛。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