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们,也是心灵环保的一部分
——《佛教的环保思想》修学分享
文|照澹
学习本课后,我开始有意识地培养对大自然的尊重心、感恩心和爱心。以前可能只是头脑里知道要尊重和爱大自然,落实到行动还是有一些距离。
人们总是不停地追逐,却不懂得对已经拥有的一切心怀感恩。我们已经拥有着健全的色身,不聋不哑不瞎;我们拥有固定的住所和家人,拥有社会治安稳定、安全和平的国家,拥有新鲜的空气和水源等各种自然馈赠……当我还在抱怨的时候,还在苦恼自己无能啊失败啊、没有很好的家庭的时候,却忘记自己已经拥有了这么多,这么多!一双手就可以创造和劳动,可以通过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特长获得收入。一颗感恩的心是最难的,而不是那些苦苦追逐的东西才显得珍贵。一种简单自然的生活方式也是很难的,如果能够让我做到极简,我觉得我的心会是很轻盈的,那才是真正发现内心无穷宝藏的时刻。所谓的自我真正的价值感就是从极简而来的吧。
偶然看见一条朋友圈,分享的是一只小松鼠慢慢走近一朵小花,小松鼠闻着花香,特别地享受。这个画面被国外的摄影师捕捉下来,让人类也感受到了小松鼠体会到的美好,好像时间已经停止,我们和自然融为了一体。所以,看到这一幕,除了感恩自然还是感恩自然。
人类也是自然的一份子,但社会文明和科技发展到今天,已经让人类俨然成为了万物之灵,我们也因为这种我执而忽略了比人类“低等”的生物。这种自负和自以为是,存在于人与人之间,更存在于人和动物之间。而佛教认为我执是人类一切烦恼的根源,正是因为这种强烈的我执,我们才会觉得一切都要为我所用。这种错误认识,不仅导致了人与人之间的争斗,也导致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冲突。因为我执不仅为我们带来了烦恼,也带来了暴力和毁灭。只有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尊重自然的发展规律,才能与自然和平相处。
我国是消费大国,现在和我有密切关系的、我看到的就是我们的餐桌饮食的多元化。我是个比较喜欢分享美食的人,也发现很多蔬菜瓜果都是反季节的,虽然有的不一定都不健康,但是那种原生态种植的越来越少。那么吃多了会不会引起自己或者下一代的生理变化呢?这个说不清,也可能现在无法研究出来。但是,如果能够吃到应季的蔬果,我想才是比较放心的,也是符合自然规律的。
对自然规律和动物们培养起尊重心,我想自己的爱心也会增长。那么对人的尊重心和爱心也会逐渐培养起来。我之前在这方面做得不够好,因为我执,因为负面情绪、错误观念和心灵垃圾,会对所有人持同样的一种态度和相处方式。现在我觉得,对不同的人应有不同的相处方式,这才是适合彼此交往的;保持清晰的界限,是对对方的尊重,才是真正看见了对方。包括尊重师长,尊重长辈,尊重法师和同修,这和我们所学的六和敬也有联系。
在小组交流的分享中,我也警醒自己说,如果以后旅游游玩,我不会再购买骨头制品和皮毛制品了。虽然这些物品很好看,还纯天然,可背后是野生动物们的痛苦。即使去东南亚旅游参加了骑大象的项目,也不会荣耀我自己;能够荣耀我的,是我和大象真的能够和谐相处,真心喜爱对方。
我记得在漠河旅游的时候观光了当地鄂温克族的驯鹿园,里面驯鹿的角特别大,特别壮,和人也非常亲密。但是,我在另一个不对游客开放的园子里也看到了一群鹿,不同的是它们的大角全都没有了,头顶光秃秃的。我不知道鹿角是怎么没有的,但还是看得我有些心惊。因为,驯鹿已经不再是驯鹿的样子了!驯鹿不会说话,它们没法告诉我到底发生了什么。而且在那儿还有鹿茸等产品售卖。看到这些,我的内心是有些波动的。一方面,我们建立驯鹿园,让游客和驯鹿亲近,了解历史;但另一方面,这些驯鹿的身体部位也被拿来为人类所用。
其实,很多动物都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要对它们保有爱心。比如驯鹿、猫狗都是陪伴人类的好伙伴。法义里有一句比较打动我:“我们懂得爱他人,才有资格接受他人的爱,也才有因缘得到他人的爱。”这句话说得不偏不倚——先懂得,再接受,才会得到。让我明白心行上要怎么做,而不是像我之前听到的“想得到什么,必须先付出什么”之类的心灵鸡汤,既无法打动我,也无法让我知道怎么去慢慢落实。
很多人养猫养狗,我觉得他们是很有爱心的。佛教提出“众生权”,以慈悲之心对待一切众生,如果对动物付出爱心,自然能够对人类付出爱心。善待动物,爱惜动物,培养爱心,也会间接地对人培养起更多的爱心。懂得如何善待和爱惜动物很重要,这是付出爱心的前提。之前我就有过一次领养小猫的经历,但是母亲信不过我,不认为我能养好而遗弃了小猫。说起来真心惭愧和内疚,如果我能做好养猫的准备,懂得如何养猫,也就会告诉我妈,我是可以争取养好一只猫的。养猫可以培养我的爱心,猫咪也可以陪伴我,消除孤独感。
所以,懂得爱人和爱动物、爱自然万物,培养爱心和慈悲心,这个世界和自然就和谐了,环境问题就会越来越少。希望人间净土会越来越多,和谐社会从心开始,从心灵的环保开始做起。也感恩三级修学这个心灵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