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喜法师:佛法之力无可比拟


佛法之力无可比拟

传喜法师法堂开示(11年7月20日)群体心灵状态对社会的影响

看这个片子的就可以了解我们当今世界,这是外国人,美国人做的一部片子,西方人对这种价值观念基本上就是说他们是可以接受的,而且平时他们的基督教、天主教主要就是修这些的。但对于我们佛教徒来说,刚我们读过《楞严经》,就可以知道他这个还是比较肤浅,至少理论还是比较肤浅的。

但是现在问题就在这里,我们中国离这种现象是有距离的。西方这个也是呼唤大家要处在这种状态,但像中国离这个还有一段距离。作为我们佛教徒呢,我们看它这个题目,《2012希望的传信》。因为2012在西方来说这是一个话题,已经是大家都知道的,这代表着一种危机,2012已经是人类危机的一个标志了。在2012这个危机当中有一种希望,一个希望的讯息,怎么能解决2012这种危机的一个方法,它题目是这样的。

前面是从觉悟者,乃至濒临死亡者所告诉的一种状态,这是一片光明的,生命是一片光明的。乃至从科学的方法,科学研究的方法也可以测到我们的脑电波,脑的电场和磁场,说明我们每一个人的大脑和心脏是可以产生电场和磁场的,它对周边事物是有影响的。个体有这样子,群体也有,如果个体是一个好的脑电波的状态,群体是一个好的脑电波状态,对社会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所以他们早在一九九三年就做过这样的实验,从各个群体的冥想者,包括比如说练气功的、有宗教的修行,就是各种各样的,社会上打坐入定的,他们找了有五千个人来做试验。有一个表,从五百个到一千个、到两千、到三千,当打坐入定的人数越多,犯罪率的那个线也是往下降,达到四千的时候,你看它急剧下降。

当打坐的人数往上走的时候,那个线是往下走,这就证明了。而且不是一次这么试验,多次的这样的试验,都得出同样的一个数据来。这就证明我们个体对世界是有影响的,如果我们群体都处在好的状态里,对自然对社会都会产生良性的影响。所以2012如果是一种危机的话,那解决这个危机的方法就是我们每个人的心灵要处在良好的状态里。

博爱与慈悲

那心灵什么样的状态最好呢?他们又试验,理解、宽恕、爱,这些心灵好的特质,他着重点后来就放到爱。因为他们基督教就讲爱,博爱。但这种爱当然肯定是区别于动物本能的那种,是生命比较优美的,高级的一种情操,那种确确实实会放射出一种力量。

但是这种力量我们学《楞严经》可以知道,它还是属于六欲天之内的,属于欲界的,它的能量其实是有限的。如果作为一个修行人,如果你修行过,你有过这种感受你会发现,那种有为的心灵的爱的这种磁场和电场,是有它的局限性的,相对于比如说色界和无色界的定的话,这个力量是很小的。那就可以知道佛陀为什么在祂的一由旬之内,四十里之内都能够身体康复,思想变好,发生转变。不管是生理的还是心理的,还是外在的物理的,都会发生良性的变化,所以佛陀有时候讲法处在不同状态的时候,殊胜的状态的时候,大地六种震动,这是物理现象,天地都会有变化。这个根本不是世间的所谓的那种爱,不是低级的爱,也不是这个片子里所讲的光是这种爱,这种爱远远达不到那种效果的。

但是作为一个人你没有入定之前,你在生活当中,你内心里充满了光明的,充满了正面的,我们佛教讲的慈悲,《一轮明月》里面有这个镜头嘛,他的日本的妻子乘着船,两个人在西湖上见面,在两船交汇的时候,他的这个妻子就问他什么叫爱,问弘一法师。弘一法师就跟她回答:“慈悲。”电影里面借用这个就是说慈悲,那比爱的程度更高一点。

但是我们平时,比如说那种大慈悲我们有时候还没修到过,那你至少还是要有一种同情心、包容心,替对方想的心。甚至自我要有一种低姿态,尊敬别人的心,虔诚的心,这些都是生命心灵正面的、好的,放射出好的能量场和磁场,这是在我们没有能入甚深定之前要修的。就像永明延寿大师祂讲:定则一尘不染。入定的时候一尘不染,出定的时候是万善并行,所有生命的好的状态都应当去奉行,叫万善并行。入定则一尘不染,出定好的都不舍,叫不舍一法,出定不舍,这个法是什么法,这个法指的是善法。

在中国这个地方,要想推广这个爱都很难,所以我们在座的修行人,佛教徒就要发一个更勇猛的心,承担更大的一个责任。有的人哭哭啼啼地说,我爸爸妈妈也不会修,劝他们也不信啊,怎么办。我说怎么办,既然是你爸爸妈妈,他们不会修那就靠你了。就像赚钱一样,家里人没人赚钱,那就靠你了。你既然懂得修,既然你会赚钱,那你就多赚一点嘛。那我们就要多修一点,意思是这个,多修一点。

我们既然要修自己,我们今天看了这个片子,那我们要能够往这上面调整。但是往这上调整是远远不够的,对西方人来说他们普遍的人的修为修养都比我们这边要好,所以他们整体的这个力量是很大的。我们这边已经这么差了,那我们除了这个爱之外,我们还要有更大的本事,要有佛教这个不共的。

冥想与禅定

这个片子里也讲到冥想,但是这个冥想呢,他也知道这个冥想在社会的效应来说,社会上能够理解的能够去做的不会多的。还是爱,比如说他们一千多年两千年的基督教思想,他们普遍都会去接受去修这个爱。但是作为冥想来说,其实冥想有更大的力量,尼泊尔的那位小活佛他也是这样讲,冥想的力量可以救这个世界,所以他说我在冥想也是在做着利益世界的事情。

这个冥想的概念也是西方对入定的一种的认知,他们对这个入定,怎么入定不太了解,引用瑜伽啊,现在又讲到冥想。像我们佛教里说入定,入定更确切一点就是禅定,禅定这个禅是有观的这么一个的,又叫禅观。跟冥想就越来越具共同性了。但是在禅观里面,世间的禅定,我们《楞严经》里讲到四禅,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在经典里面记述,当一个人,比如小乘禅法里面就会讲到,二禅的功夫就能够有很大的神通的力量,修到二禅就可以有神通了。但是初禅、二禅、三禅、四禅这还都属于世间禅定。

为什么佛能放大光明,能超过梵天,超过日月的光,超过大梵天的光。这个能力、这个能量、这个光从哪里来?这不是初禅、二禅、三禅、四禅的力量,这是更甚深的禅定的力量,智慧的力量,福德的力量。好的东西要修起来,但是不能得少为主,不能比如说刚讲的那个爱,我们把爱升起来了,你一不小心,因为你平衡不了,就会落到爱的负面里面去。

为什么本能的爱负面会比较大?那这种好像比较高级一点的爱,跟慈悲比起来它有负面性,有为的这种爱它的负面性是存在的。所以我们这个生命要不断的净化,要把那个好的特质不断的净化出来,特别是通过禅定。

常住真心即念佛

我也呼吁大家每天要修修禅定,为什么我们这个禅堂,我们的法堂每天要坐三支香,是有道理的。哪怕做事情的时候,你一边做事情还要有自我禅定的意识,在做事的时候修修禅定,有一种明明了了,做事不要迷在做的当中,做的时候动作,自己的行为,自己的心要定定的,去面对。

我看大家很多人还是很会做事情,但是做事情要结合我们的修行。结合修行这很重要,不要忘掉修行,在动中不要忘掉静,在动中不要忘掉禅定。在小乘的佛教国家,他们行住坐卧都是要讲一个禅定。佛陀的这个教法是我们学佛的一个很重要的基本功。

不是说我们大乘佛教了,你大乘佛教你哪儿大乘佛教了,不是一回事啊!不是说我们大乘了,我们就不修小乘的了,你只要是佛教徒,你只要是佛弟子,佛所说的所有小乘法都是说给你听的,你有没有做到这个自利,行住坐卧不离禅定。如果具足了,自利上具足了,自利即精利他则广,那才能谈得起大乘呢,大乘的实际功用才能够现前。有大乘的了,你有自利利他了,利人愈多行且易易,如果利人多了之后就产生一种功德力,这个功德力会加被着你,纯善之力,纯善的力量会让你更加的有持戒的力量,有禅定的智慧,修行就是这样。

明白了佛教的理论了,这个理论要在实践当中去运用。就像《楞严经》第一卷所讲到,两种根本,一个是生死轮回,一个菩提涅槃。什么是常住不动的?一切世人皆因不知常住真心而轮回生死,在生死的波涛当中;一切诸佛皆是因为常住真心而出生死而证涅槃。所以你在平时的时候你有没有常住真心,这个就叫念佛,“南无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就叫常住真心,有没有回光返照常住真心,这个是成始成终的。

从你一开始你要摸到这个这样修,一直修到哪一天你死的时候,所谓圆寂了,修到那时候。那个时候不是因为你呼吸停止了,脉搏停止你就不修了。还照样修,还是安住在这里,如如不动的里面“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是什么?就是这个菩提涅槃的,就是如如不动的,就是那个。所以参学你首先就是要发明心地。发明心地了,依着这个修,依着好好得修,护念,善知护念。

所以作为禅定力,这个禅定不是世间的了,它属于无漏法,我们佛教叫戒、定、慧,这个定是无漏法。这个定里面也会经历,比如说我们降伏我们的心相续,降伏我们的习气,轮回的习气。也会经历初禅、二禅、三禅、四禅的境界,也会有的,会经历的。这个经历,就是在平常的时候,你常常护念的时候在生活当中你就会经历到有一种定。但是这个不是你要有为的去修四禅而来的,这是因为你修无漏的定所感生出来的。

所以这个片子对社会上人来说是不错的,但对我们佛教徒来说,我们佛教的重点远远的超过它。但是这也是一个理论基础,找到一个理论,怎么样子克服这个危机。平时其实我也在讲,如果你的心是平静的,如果你在遇到天灾人祸的时候你的方寸不乱的,都会化解的,改变。

所以他说《2012希望的传信》,在危机当中,我们面临危机了,怎么样找到一个生命的曙光。其实我个人也有试验过,当真正我们能够入定的时候,真的天地、风和雨都会改变。当我们生命你就个体的时候,很渺小一个个体的时候,什么都不会改变,该怎么样就怎么样。当你的个体真的入定入到天地万物一体的时候,真的是天地万物都会改变,就是这么奥妙。我们生命至少要往这个方向去发展,这个是对的,千真万确的。

信念如磐石 生死何所惧

我们看了玄奘大师为法的那种坚定的信念,“宁向西方一步死,不向东方半步活”。在毫无生存希望的时候,是完全的皈依自己的信念,就在生死考验的时候,还是正确的信念放在第一位,这在佛教里是有啊。过去有三个比丘长途跋涉要去见佛陀,结果经过的路途得不到食物,甚至走了很长一段路都没有一滴水,这三个人渴得真的是生命都受到威胁了。

这时候在途中发现了一滩水,但是因为干涸水面缩小,就一点点,而且水里都是虫。而且这时候他们才发现,在他们因饥渴身体越来越衰弱的时候,不小心连随身带的滤水囊也丢掉了,找滤水囊没有了,掉了。其中一位比丘坚决不饮,比丘不饮有虫的水,没有滤水囊,他就拒绝饮用这个水。其他两个说见佛要紧,先保住命,见佛最重要啊。

这两个人就喝了水,身体得到滋润了,又能往前走了,那个人就被渴死了。他一死之后,因为他严守佛的戒律,一死之后马上升到忉利天。升到忉利天变成天人之后,以他的神通力再返回到人间,来拜见佛陀,以天人的光明身来拜见佛陀。佛陀是一切智者,所以佛陀知道他的这个,就赞叹他,表扬他,因为你持戒的缘故跟我在一起,一直跟我在一起,所以你反而能够舍弃卑劣的身,以这个庄严的身来见我。而且他听佛说法之后也迅速证得阿罗汉,天人也可以证圣果。

那两位一边走一边还说:那个人愚昧啊,不喝水,你看渴死在半路,我们现在看看就快到佛住的地方,就要见到佛了,这个人很可惜啊,来不了了,见不到了。他们几天之后也来到了佛陀面前,甚至还跟佛陀:“世尊啊世尊,本来我们是三个人同来,结果有一个人愚昧无知,因为不喝水的缘故渴死在半路,现在只有我们两个能够来。”

佛陀就呵斥他们,说他守我的戒律我常见他,他一直跟我在一起。你们不持戒律的缘故,虽然来到我面前也不见我,也得不到我法的利益。他虽然去世了,他却因持戒的缘故马上升天,你们才来,他早就来了,他已经听法证阿罗汉果了。你们如果不守我的法,听我的法又有什么用呢。

玄奘法师的这个也是,玄奘法师在生命生死存亡的考验面前,祂选择了祂自己的信念,宁向佛的方向一步而死,不向远离佛的方向半步而活。所以在经典里也是讲到,向佛迈进一步的功德有多大,所以玄奘法师在这里坚定的信念改变了命运。这个命运指什么,不仅是祂个人的,甚至一望无际的莫贺延碛沙漠,这是凡人的,是业报的一种境界,当你的信心超越这个的时候你不凡的,莫贺延碛沙漠就不是坚固不变的,不是这样的。

所以菩萨为什么能把沙漠一变变成一片绿洲,菩萨看这些都不是固定的,不是一成不变的。对我们的业报来说,我们很难逾越自己的业报。但是印光大师祂讲,“竭诚自能转凡心,念佛方可消宿业。”竭诚的,能够转变我们凡心的时候,那不凡的境界就会现前。哎,你看,就看到了绿洲,看到了甘甜的水,喝到了水,人、马都能够平安的离开这个莫贺延碛沙漠,越过这个沙漠了。

这个信心在祂途中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问题,这些业报,我们凡人的这些业报在祂的虔诚心面前,一次一次的被超越。你看祂翻越雪岭的时候,陪着祂的那么多徒弟,十个有三四都冻死在半路。你想想看玄奘法师长途跋涉这样过来,那些徒弟本来就是附近的人,就是这个环境当中的人,他们却抵不住这个,都死掉了,那玄奘法师为什么能够活下来。

所以这一路下来,自然界的威胁,人的威胁,种种的威胁都在祂强大的信心中,祂对佛法的理解中迎刃而解,真的是遇难成祥,逢凶化吉。《玄奘法师》这部片子我们要多看,每一次看都会被感动,如果你能够生起祂这样对三宝的信心,你就会成为人间一个不凡者,你就会成为一个感天动地的人。

我以前常说,不要说感动佛菩萨,你有没有感动自己,这个很重要的。如果这个人你自己不能克服自我的缺陷,连你自己都不能感动,你怎么想感动佛菩萨。你不能感动自己就是你不能克服自己的缺陷,你不能征服自我。不能征服自己的我慢的山,我执的山,这个业障,说业障能生巨海,能障须弥,能障圣道。你这个业障你都克服不了,你都拿不掉,你怎么见到佛菩萨,佛菩萨在你面前你也见不到的。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所以关键是要克服自我,拿掉那颗叶子。所以拜佛就是放下我慢,我慢山崩塌,当身体拜下去的时候就是我执全部放掉了,把自己身体投在大地母亲上,把我执放下来了。所以为什么第一个是礼佛呢?就是在佛面前你都不能放下傲慢的我,那你还要通过什么对境才能降服自我?所以一者礼敬诸佛,礼敬诸佛是降服我慢山啊!我慢的这个山。我慢是很坚固的,我执很坚固的,要摧折慢山。

当然这个礼里面有六种礼,怎么礼佛能够一步一步更进步。称赞,你不了知解佛陀的功德你怎么称赞?所以称赞的时候自然是你能了知一分你才能称赞一分。当你称赞的时候,你心忆念口称赞的时候就是与佛相应,赞佛就是念佛。所以赞佛跟念佛,我们讲经说法跟念佛都是不二的,所以般舟三昧里说讲诸佛之经法,弘扬佛法也是叫行般舟三昧。正因为这样的缘故,我常赞叹海涛法师行般舟三昧,不休息菩萨。

佛力之显现 深远而细腻

在《玄奘法师》这个片子里面,我们应当得到这样一种启发,然后在自身身上去实践。这两部片子我们都看了,一个《玄奘法师》,一个这个,你可以对比出来。后面这部片子西方人做的,你也会得到一种启发,但这种启发往往就是比较空洞的。前面玄奘法师对我们的感动是感人肺腑的,这两种能量是完全不一样的,一个是单薄粗陋的,一个是细腻而深远的。玄奘法师的那股力量是深远而细腻的,后面这个片子的力量就比较粗陋,是粗线条的。

就好像我们读《楞严经》屡次讲到乾慧地,又读叫干慧地,一般读乾慧地,意思就是“干”的意思。好像理论上知道,但是德性上还没显出来。《玄奘法师》这个片子,得到的加持力远远超过它不知道多少倍。

那个片子的话,虽然拍起来他们也用了很多的技法、音乐、镜头,但是跟玄奘法师,跟佛教的这个力量一比起来还是不能比的。所以我们作为佛教徒来说,想想看佛是对得起我们的,祖师大德都对得起我们。我们自己要好好去继承好这份遗产,开发自己的佛性,开发自身佛性。希望你们都能够尝到佛法的禅悦,法喜禅悦。

阿弥陀佛!

整理:慧清 校对:慧修 编辑:德藏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贵州省某县,有吴仁吴义两同胞朋友,父早亡,受母李氏抚养成人,吴仁娶妻孟氏,吴义娶妻崔氏,吴仁居长,性情良善,孟氏亦贤淑。吴义居次,年虽幼而性狡猾,崔氏性情亦横泼..

注:这个故事的讲述者是阿康仁波切,他是70年代伦敦桑耶寺的住持。第16世大宝法王在世时曾经给过我很多舍利,他对我总是有求必应。有一次,我向大宝法王提出了一个请求,我..

唐罽宾国三藏般若奉诏译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善男子,如来功德,假使十方一切诸佛,经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劫,相续演说不可穷尽..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守拙的智慧:心头洞明,表面糊涂做人的最高境界,就是抱朴守拙。明明什么都知道,却一副痴呆愚顽的表情。这种人不张扬,不高人一等,平易近人,反而更易得众人的欢迎。社会..

一、何谓佛法融入生活也许很多人会认为,经常做义工,捐赠财物、献血、捐献器官等等,以及人天佛教所倡导的种种行为,就是佛法融入到生活当中的具体体现。虽然我们不能断然..

问:弟子的母亲三年前接触佛法,经常听您讲经开示,早课念佛背诵《阿弥陀经》,晚课也是一样,但几个月前突发心脏病往生。弟子赶回家时,母亲已经往生。我强忍悲痛将母亲送..

佛说阿弥陀经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

伤肾损精的问题现在患颈腰椎病的人越来越多,是什么原因呢?中医认为,是肝肾亏损造成的,因为“肝主筋”,“肾主骨”。什么原因能造成肝肾亏损呢?当然,原因很多,但最主要..

关于传喜法师

传喜法师网为您提供最新的传喜法师信息,让您快速了解传喜法师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传喜法师。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