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喜法师:视师如佛乃祖训
视师如佛乃祖训
12.04.17宝峰禅寺受戒法会影片观后感
我们看到的宝峰道场,我们去年也去朝拜过。中国能够佛教绵延近两千年,马祖道一禅师,他老人家建立丛林的规制,然后他的弟子怀海百丈禅师,建立丛林的规矩,都成为非常大的贡献。当初佛陀受弟子供养,当时在鹿野苑,耶舍的爸爸,是大富长者,儿子跟佛出家之后,他们全家也成为佛教的第一个在家弟子,皈依三宝的三宝弟子。他就供养佛陀非常精美的住处,在鹿野苑建立了佛教第一个我们佛教的道场、寺院,三宝具足。但是在当时的印度修行界当中,其他修行人是也有不满这种形式,嘲笑佛陀。因为在印度出家修行是一个很普遍的社会现象,所以各派的这些出家修行者都被称为叫沙门,离家者,他们是住在树下,或者是崖边岩石下面,不会去人为的去盖一个房子。
但是佛陀也作为出家人,大家看到他住在房子里,大家就会笑他,哎呀,他说你看这个沙门还住在房子里,但是当时耶舍供养佛陀的这么一个房子,成为以后我们佛教住世弘扬的非常主要的一个平台,一直到中国也是。像马祖道一建丛林,这种模式就我们现在享受的就这种制度。如果现在说跟师父出家了,大家都托着钵,然后居无定所,当然佛陀也讲过,不贪恋,在一个地方不贪恋,甚至祂说不过三日,祂在外面的时候,除了结夏安居之外,佛陀他还是常常在走的。甚至交待弟子们不要留恋,那怕是这棵树长得像伞一样,下面地也很平,也没有什么毒虫、毒蛇,祂说也不要贪恋它,住不过三日。怕我们对这棵树也生贪恋。佛陀还是倡导的。
但是结夏安居,甚至作为一个固定的弘法场所,这个也并不矛盾,而且对佛教住世、传承有很大的帮助,否则佛法有可能很快会消失掉。就像现在我们坐在这边,因为慧日寺还是有一定的物质基础,如果今天我们不是在这里,在山野里面,在树林当中,那就很少了,没有几个人会跟着我的。所以像这样的外在的物质,住持的三宝,也是很重要的。
所以马祖那个时候,你看他住到那边,那么多的学生从远处来亲近他。刚才列的那些名单那都不得了的,每一个都是大彻大悟的人。所以祖师有这样的一个破例,因为当时也是受到中国佛教界,佛教界的特别是持戒的、持律的那些,也是有在说他们。特别是像怀海百丈禅师制订的一些丛林的规约。他们就认为我们有戒律,你还要制订那些规约干吗?就好像我们现在你走进课堂,有课堂的规约。走进房间,房间来往居士的有住宿规约。但这个规约我在这边很久都没有去写。那是因为我懒惰,现在已经写了,但希望大家还是要学习。就有律中的大德说,有佛制戒。你们制订的那个规律算什么?那个叫抬杠子的。
所以说祖师、佛在世时,佛住持三宝;佛灭度后,有僧来住持三宝。僧,这就是替佛宣扬,佛不在的时候僧就是代表佛的。谁是僧呢?得法的僧,就是贤圣僧。贤圣僧谁知道呢?他师父知道,一代一代传下来。所以这个法脉不断,这个是主要的。
所以我跟师父的时候,师父为什么要这样问我:佛跟祖师有什么两样?就是这个道理。所以我跪下来,请师父开示,师父说:佛佛祖祖一个鼻孔出气。
这个在学密宗里面,金刚乘里就讲得更清楚了,上师即是佛,师就是佛,要视师如佛,要把师父当成佛。如果不是这样子的话,甚至师父讲的话,你都会用经典来反驳。你说佛这么说,你这么说。这是不可以的。你不能把佛抬出来压师父,你这样就错了。那你这个是由内心的魔在起作用了,分别心起作用了,你忘掉你没有资格在师父面前,把佛抬出来跟师父理论的。师父跟你说的什么法都是佛法,我们的分别心是很厉害的。
就好像这次要开法会,法会规定了至少诵三十部《法华经》的人才能来,五十部的在内坛,三十部的在外坛。有了这个规定,我看今天就有人发短信给我,他说,佛说《法华经》是要度一切众生的,你们为什么作这样的规定?为什么我没有读满的就不能来?他就拿法、拿佛来质问我,这个就是不懂得这个道理。
师父既然作了这样规定,我还特意标明:由于慧日寺住房有限,我们道场有限哪,所以才作了这样的规定,或许法会的时候人会少一点,但是我们确保少而精,确保质量,而不是到时候来了很多,住么住得很辛苦,表面看很热闹,实际上读得都夹夹生生。所以才特别这样规定的。到时候这样子提高要求之后,那达到要求的人就不多了么。那时候我们正好可以保证法会质量。也因为我们寺庙就这么一点点大,人来多了的话,基本生活都很困难,法会到时候质量也不一定高。
所以今年特别的,这个想法有我也好几年。我是去年已经宣布了,今年也是照这样来,我们那个发信息的再补充了,如不能达到这个数量的,不能够前来的,请在家里面一起念,你可以在家里随众,跟着法会同步念诵,到时候我们会现场直播的嘛,这是通过电脑或者不用通过电脑,与这里法会同步就可以了。而且这次法会的时间是从初一一直到初七,共七天。
师父有这样的决定,他有道理的。如果你拿什么法来、佛来压师父,除了自己有业障,你们有什么其它的?所以祖师他制订了这些规约,在当时有一些人也是有疑问,甚至反对的,但是经过了一千多年的实践,我们觉得是有道理的。这个跟佛违背不违背呢?本身也是不违背的,跟佛陀的制戒的目的也是不违背的。不要说祖师有权力制戒,佛陀也说了,你走到哪里,我们出家人佛弟子走到哪里,那一方国土的法律,我们一样要像佛的戒律一样的去遵守。
所以不要说祖师、师父讲话象佛的戒一样,就连王法,国家的法律,佛也已经告诉我们,我们也应当积极地去遵守,不可违反。所以一个人从凡夫转变成一个修行人,这个过程应该说是我们要很用功地去做这个工作,如果你不认为这个是对我个人讲的,你就会哎呀看热闹一样旁观者。有时候人很奇怪,非要当他面,耳提面命,他才会觉得,噢,这是对我讲的。
你不管老的还是小的,我们大家到佛门里来了,真的要学学,看看自己的走路,脚怎么迈步,怎么收步,怎么站,都有规矩的。所谓站有站相,坐有坐相。
所以平时看,特别是内在的我执上,你刚才看他们一拜,师父来的时候大家五体投地,拜在地上。我尤其强调,我说这个拜,拜就是放下我执,崩塌我执的高山,五体投地是代表这个意思,放下我执。放下我执,你才能升华我们的觉性,佛性才可能有一天会出来,水落石出。
我执你如果提得高高的,业障多多的,痛苦、苦难满满的。什么是无我相?就是逆来顺受。外界是逆的,但是你内心是你不跟他逆。什么叫空啊?空性就表现在逆来顺受上,空性就是佛相,我皈依佛了,我学佛了。
所以破一分无明,证一分法身。离一分苦海就得一分极乐。你逆来顺受不是说我对你怎么样,而是我怎么样对自己,我自己的心态怎么样。一个人要看住自我、降服自我,有时候这方面需要把自己心平气和下来。那怕你少做一点事,你能控制自己的心态。但是这个不是说让你躲懒,长养你一个懒。长养懒的话,我不管你,别人不管你,你自己损你自己的福报。你久了之后你身体也会不好了,你福消了么。福没了,你吃那个饭,你消化不掉。如果没福报,他营养再高,你也吸收不掉。就像有的人光吃不长肉。这么吃还是缺铁啊、贫血啊。有的人有福报了,真的喝凉水他会胖。
你看我们尼泊尔的一位禅修师父巴登多杰,他不吃不喝一点也不瘦,脸色还是很好,一点也不瘦。他连续八个月不吃不喝,坐在那边,别人就一直监视着他,摄像机拍啊什么,医学专家来做科学的考证,发现他没有瘦。后来因为这样子又联想起一个新闻说,印度还有更厉害呢,一个人从十岁不吃不喝,已经六十七年了,那篇文章写的时候已经说六十七年了,也就是说那个人已经是七十七岁了,不吃不喝一样的,很好的。为了那个,印度军方的医院,还把他请到医院里面,专门给他一个房间,给他密闭起来,然后摄像头拍着他,监控他,就在那边关禁闭一样的,关了七天。发现他什么也不吃也不喝。进去之前全面体检,体检完之后在里面关了七天之后,他因为监控着看他不动,所以出来之后再给他全面体检,他什么也不缺,什么营养都不缺、身体的指标都正常。
所以就研究过这个人的,又来研究我们出家人巴登多杰,研究下来,他说哎唷,这个跟那个一样。会修行的人连空气都能喂饱你,他只是呼吸,再修下去,呼吸都可以不要,都不要的,天地的磁场就能喂饱你。天地磁场里什么都有,跟你说好了。
就像密勒日巴尊者一样,打猎的人来到他这边找吃的,问他你吃什么呢?他说我吃荨麻草。结果他们也去采吃荨麻草,来问他:你盐有吗?密勒日巴尊者跟他说:荨麻草里有。荨麻草里有盐。问他油有吗?他说荨麻草里有。荨麻草里有油。那反过来问他铁有吗?里面的微量元素有吗?里面都有的,荨麻草里有,水里有,空气里有,甚至磁场里有,信息场里有。
那反过来说,你没福报,没福报给你吃的山珍海味,你照样吸收不了。照样还是贫血,越来越消瘦。福报从哪里来?福报就是要动起来,为常住、为大众服务。一方面要静,静了来修慧。一方面要动,动了来修福。你在这里常住、在这个寺庙你想健康地、快乐地、长久持续地想修行,既要修定,静下来,能够掌控我们的身心,又要把它动起来,培养我们内在的福报。
所以动的时候不要忘掉静,不能把心气浮起来,心气浮起来就控制不了自己,特别控制不了情绪,会被境转。所以中国二千多年的社会制度,让中国一直处在世界的前沿,也就是这样子的一个制度,确保这些圣贤、这些文人受人尊敬。
所以我以前小时候,看皇帝要给那个大臣杀头,圣旨发到他家去,他全家还要跪下来接圣旨,宣读完圣旨之后,他还要叩头:谢主龙恩。还要谢。我都杀你头了还谢?谢啥?为什么要谢?过去就是这种有知识有文化的懂得,这是一种规矩,他遵循着这种规矩。这个国家、这个社会能遵循这个规矩,就能够长治久安,江山社稷它就太平,太平了众生就没有难。一个人要服从国家利益。
那是我们现在的人很难去想象的,但是我们佛门里面,还是要明白这个道理。佛教兴盛了,住持三宝还能够住持在人间,众生就有希望了,就能够对那些有缘众生度化他们,是佛法住世的一种。
我们能够这样,那说明我们能降伏自我,我们是修行的胜利者,我们能够克服我们那种情绪上的东西,那我们将获得更高的生命的境界,你会享受到更高的境界。
也希望大家以后在境界面前不要输掉,做一个能够降伏自我的人,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整理:慧英 校对:妙恩 编辑:德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