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祥法师:公案禅机 贰、认识本性 二、公案 — 空之如来藏 5.有性无言
(一)公案本文
僧问:「请和尚离声、色外答!」
(识起迷情於声、色外之境界,离声色者即指体性也。故本公案缘起本体界,言声色外者,本体自性也。)
中度禅师曰:「木人常对语,有性不能言。」
(当体即是,动念即乖。念起、心动,常落於言说者,是属於木头人也。)
(二)玄祥释解
1.前言
讲到认识本性己讲了四个公案,本性有如苍天了无一物,本性本来寂静,不落於言说,语言文字相,本性是至高无上的,唯我独尊,本性是舍弃男女之相,是无形无相的,男女相是业报之身。
今天我们继续说明「有性无言」,此公案还是在说「空性」,我们知道体性有两个功能,第一个是空性,第二个是缘起──由空性之间缘起一切法。虽然我们要先认识空性,才能反过来认知一切法的真实相,这才是个完整阐述佛性。
今天还是在讲「空」的一部份,第五个公案「有性无言」,如果你以空性显示於当下,即不落於言说相。如果不能了解这「空性」而有所言说,即不能够认知依空性缘起诸法的真实相。此「有性无言」,是在说如果一个人证到体性空的时候,不大喜欢去乱讲话。举例说明几个修行的过程:
(1)制心止-制止我们的妄想心,因为这妄心不真,所以在打坐之间起心动念,一切法不真-是妄识所支配故现,所以妄识而起的心不真实,要把它制止住。
(2)体空-还没证到体空之间,会现起「现业流识」,这是我们潜意识里面的习气毛病及种子,一切自当现起,此即会障碍自性,使你不能够见自性,不能认识到体空的境界。所以修行要先灭掉这个现业流识,灭掉现业流识即是让我心大死一番。所谓心大死一番就是对外诸尘境,有能力不去攀缘,不起心动念去相应。当然这外境包括对一切善恶境界,没有兴趣去攀缘。当然此时不想做善事,更不会去做坏事,善恶境界对你来讲,已没兴趣,那麽心就死掉了。内心境界呢?妄识不起,此时可悟到空,我们的空体如第二个公案讲的「本寂」,我的体性本来是寂静不二的现象,心能大死一番,才能够认识它。
(3)活人剑─禅宗修行中,要让心大死一番,祖师大德给您一把刀─「杀人刀」,这个刀是要杀去一切的妄念,杀去一切的妄想流识,这样才能够证得「心大死一番」。但如果让心一直死下去的话,你心当然悟得「空」,证到菩萨叁、四地境界,就有解脱的功夫了。解脱功夫虽有,但是不能升起心法,这个「缘起一切法」就做不到。此时禅师会给你一把剑,叫「活人剑」-让我们的死心可以复活。行者以前直打妄想,都不能成就,现在把这妄想灭掉,然後悟到体空了,此时要把心救回来,这活人剑是让圣人的心能够再活起来。行者死心复活的话,才能再随缘说话、可以再思考、可以面对外在境界也有喜、怒、哀、乐,跟一般人一样有感情、也会表露。至此境界,因内心已证得解脱,所以心地所现的一切境,当下现,当下忘,当下现,然後境过了就忘了,没有烦恼,也不会去记、去思考那境是怎麽..的话。能做到这样的话,第一部份悟了「空」,第二部份也悟了「有」,这两部份都全的话,就是所谓的圆通、空有不二、中道。这样就不会永远卡死在「空性」的这部份,证到第一阶段是小乘行者的解脱知见(心大死一番),证到第二部份(活人剑)是大乘行者的悟道,此境界更高了,所以说不舍一切法,但能够得究竟解脱。
2.释题
「有性无言」是显示行者证得体空时的一种状态,以杀人刀修证到「心大死一番」时是什麽境界?可说是入绝对的空,我不去知一切真、假的法,不去分辨它,反正一切法都是幻化不实在的,我不与它相应。
以活人剑修证到的又是什麽境界?可说是相对的空,是有法无执,有法从我内心升起,但我能不当”这法”的主人。祖师大德曾言:「有法无主是为无心。」证到这样的话,有如《金刚经》所讲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个心是悟空性者能现起的客观心,没有挂碍,是真实的心;有所住是妄想习气住进去的。现在无所住是心清净的人、悟到空的人所有的清净心,应缘後所现的真心,即应一切缘所现的相。此时面对法能够如如不动的话,就是菩萨悟得的解脱法,这是圆融、圆通的。我们要的是这一个,到这个境界也叫做「中道」。常常可以看到经典讲「中道观」,就是在这时候悟到,所以我们说本性无言,还是在第一阶段绝对空的境界,非究竟解脱也。
3.语体文解
僧问:「请和尚离声、色外答!」,「和尚」者就是曾教过你的老师、辅导者等称之,出家师父很多也称做「和尚」,当然没有跟你上过课,你也没有受过他的辅导,原则上是不能称他为「和尚」,如果称「和尚」就代表有受过他的教化。这个和尚在中国变成一个通称,反正没有学佛的人对出家人的称呼也叫做和尚。和尚本来的意义不是这样的,原来的意义:是你来参访、请教、求法,有受教於出家人的,就尊称他为「和尚」。
和尚!请你离开色、声、香、味、触等有相以外来答,一切的尘境离不开色、声、香、味、触等,而僧讲声、色两个是代表,意思也可说请和尚不要在现象界里面回答,而是以本体界来回答。因为色、声、香、味、触是外在的一切境,那是我们现象界的一切,现在要和尚离开这些来答,那就是摆明了要禅师讲体空的这一面。
按语说这个公案既然离开色、声、香、味、触这些来讲的话,是希望能够入本体界来,声、色以外者的是我们本性本空的空体。
中度禅师回答说:「木人常对语,有性不能言。」木头人常常都喜欢讲话,一问一答,这跟我们所理解的不一样:木头人是木讷、不善於言说的人。对修行的人来讲,还没有证到本性的人很喜欢讲话,所讲的话都是言不及义,天天在造口业。这个木头人常常喜欢讲话,而有性者不能言,如果你是悟到体空的人,是不喜、不能够语言。刚刚讲的是什麽境界呢?心死掉了,心大死一番的境界,修行者一定要去体会「心大死一番」的境界,心死的人对外境都没兴趣,新闻不想看,电影不想看,有时连饭都难得想吃,不管要做什麽事,反正都没兴趣,内心也不打妄想,所以这时候心就像死掉了。
此时要他讲一句话会很痛苦,古德常讲:「当下即是,动念即乖。」当下一念空,就是我的体性空,空性体;动念即乖,起心动念即乖离自体,乖离体性会痛苦的。你会觉得奇怪:不讲话才会痛苦,怎麽讲话会痛苦呢?一般凡夫的问题是:不讲话他憋得要命,觉得很痛苦。修证到空性,初悟空的人,要他讲话会很痛苦。这些人常常耳朵听一听,眼睛动一动,嘴巴翘一翘,他不大喜欢讲话,一讲话就会觉得很痛苦,因动念即乖故。
观这个体性再起有念,他会觉得很痛苦,我们本来的体性不落於语言文字,不喜欢起心动念,不喜欢讲话,喜欢住在空寂之间。当此境界,如果有经历到的话,就要体会一下。经过这样一熬的话,你才能够真的心大死一番,才能够悟到彻底的解脱。对一切法的解脱是什麽境界?即不管多大的逆境,你都能够很轻松的、不费吹灰之力的把它化解,可不理它、自在、无碍。因缘在变,时间一直过去,慢慢此缘就过去了,法也就灭了。我们要了解这个境界,就要体会有性不能言的道理。
「有性不能言」这句话很重要,我们常常讲体空,但是它有灵知灵觉,可以映照一切境。它映照一切境以後并无言说,所以你只能体会它,体会好像有事,但是什麽事你可能不知道,因为它如果起了妄心、起了心念,它就乖离本体了,这不是你的真心所现的。所以,有时候心感觉有事的话,心就会有一点浮动,这浮动只是稍微,感觉还是有事,但什麽事不知道,等到因缘成熟了,慢慢很多事情、境界出现了,哦!原来是这样子的。
我们的体性原来能照一切境,了知一切境,才能掌控一切境,只掌控但不去干涉,怎麽去化解也不必你去操心,你要做的是什麽?就是吃饭、睡觉、拉屎,这几个大事办完就结了,所以修行很简单,就怕你沈不住气,怕你用有为法去应缘,不是用自性去应一切境,是用你有为的心、习气、毛病,或是你学来一切外在的法,可学得的不是真佛法、解脱法,能够学的不是真佛法。所以功夫从那里来?从你的佛性自然现的才是正法。「自然现」-怎麽现呢?只要舍一切法、去掉一切的挂碍,不要怕这个、怕那个,把一切心都放下,回到你本来的体空的话,你越能空去一切境,就能体遍虚空。如果怕东、怕西的,会想用这个法来对付那个法,搞得半死,都是用有为的心,就不能明照一切境。
这里「有性不能言」讲悟到空性的人,能掌控一切境,但不落於语言文字。这是一个修行的现象,也是一个境界,你要去体会。有时候心感觉有事,但不知道是什麽事,如果心能够定得住最好,没有挂碍最好,有事没关系。如果定不住,心有点浮动的话,你要做的事是赶快去打坐、念佛、拜佛,使你的定力增强。最後,所面对的事情还是没事了,最後一定会突破因缘,所以「无为法」是这麽证来的。
《金刚经》云:「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无为法」为什麽是至高无上?「无为法」它不用一法,当然你不可否认的,「无为法」也是一种法,「无为法」是不用一法的法,那不是很轻松吗?不用一个法去应付一切事,只要坦荡荡的,回到无所挂碍的无为体性的话,它就会起灵通、起神变,从「无」之间去体会它的威力,可以慢慢去体会很多事情并不是用有为法能克服的,只要你能够摄受回来守住一个空体寂静,就可以转周围之间的一切境界。
按语说:当体即是,动念即乖。念起心动後就是嘴巴要动,这就是常常说的木头人,佛性就永远不能明。而悟空的人,则自性空体现,有性不能言,我刚刚讲的这些境界,要去体会。
( 85年5月14日 讲於 龙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