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祥法师:公案禅机 肆、开悟后功用行 六、公案 — 求平等性智 1.伎俩惑众


(一)公案本文

寿州道树禅师于寿州三峰山,结茅而居。常有野人,服色素朴,言谭诡异,于言笑外化作佛形及菩萨、罗汉、天僊等形,或放神光,或呈声响。

(缘起于现象界,光怪陆离事,均惟心所造,虚幻不实,不应以此迷惑世人,而求名闻利养。)

师之学徒睹之,皆不能测。如此涉十年,后寂无形影。

(习佛法贵在断除自性烦恼,得究竟涅槃。一切有为之法均有生灭,不了此知见,是谓不离三界神通有尽,业力无穷,野人或随业转去也!)

师告众曰:「野人作多色伎俩,眩惑于人。只消老僧不见不闻,伊伎俩者有穷,吾不见不闻无尽。」

(凡所有相均是虚妄,空其法执性,即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见、闻之性不失,终不为境所惑。)

(二)玄祥释解

1.前言

无正知见的人要开始修行,有的是为要有神通而追求名师,有些名师也会因为要有名闻利养,而有意无意间显现神通。若是真的他有神通那我们还是服了他,起码要能修到四禅境界才会有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等五通。最怕的是无知之徒众,他的师父所拥有的是鬼神通之类,与神鬼搞在一起,往后死亡也是其中一员。

有真神通现起时,让人知道了也会引来诸多烦恼,例如心密初祖上大下愚法师,当初出来弘法时,因是上虚下云老和尚之后辈,无人能知其名,更不会去找他学「心中心佛密法」。因此他就在大众面前显现神足通,人身体飞到虚空中,这样子立即轰动大陆长江南北,很多人求他灌顶修法者数万人或称十几万人。但初祖这一现真神足通后,麻烦也来了,当时大陆军阀割据一方,互相斗争。其中有一军头就去拜访初祖,说要与他人作战,能否得胜?初祖好心劝他不要争战,苦了老百性,让生灵涂炭。军头一听说,那您意思是说我会战败啰!初祖不置是否,即称要去方便一下,就从后门尿遁了。如果初祖当初不现神通,可能名声不会如此之大,一切慢慢来,自然就有学徒跟他学习,这样时间拉长,会有更多真修行人受教,可惜这样一下子又遁入深山隐居修行去了。

释迦牟尼佛在世当时,也常常告诫徒众,修佛法不要用神通去诱惑人家,不要显现神通,因为神通是心幻化所现一切,你有神通不见得能有解脱知见,所以你如果先证到解脱道后,再有神通现起,那是自然现起,不必要如世间禅四禅境界,要得神通都是硬学而成。佛法修到金刚如来六地,自然能现五神通,再有原有的漏尽通,才和三明六通一样的有价值。如果仅是世间禅里的五神通,你得到这个不见得能解脱业力,不见得能够超越三界,所以释迦牟尼佛不大愿意徒众去显现神通。

前几天有位同学打电话来,说达赖喇嘛与上圣下严法师在纽约对谈,现在中视正在转播,要我赶快打开电视看一看。听了一下,其中有一个听众问了一个问题说:「世界上有没有神通?」达赖喇嘛说:「有!」圣严法师也没有否认!有!有神通!但他们说神通不能把事情办得很完美,所以他说要有智慧般若智慧才能把事情弄得圆融,神通抵不过业力,也没有智慧那么好用。

2.释题

这个公案名为「伎俩惑众」,有为之法都可谓伎俩,用种种方法去迷惑无知大众,使他们迷糊到要追求什么的。而修真正的佛法都是在修无为,故是贤人或是解脱的圣人,都以有为、无为法修证的工夫来判定。故《金刚经》里头说:「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若是先修证得无为法,那就是圣人,所谓圣人者是已得解脱知见,超出三界之行者。那所谓贤人是道德水准、德性已不错,就是还执着些有为境界,不能入无为境,故还是会生到各世间三界天去。

神通是修证到四禅天的时候才能发起的,证到四禅天者能住「一境性」间,意即映照到境时能产生自性去对着境,但不生起心意识相应,你有这个境界的话,就有点证得第一义谛空的样子了,但还不是真能解脱,因未证得空三昧、无相三昧、无愿三昧。但因真气充满整个色身,心又静如止水,若此时行者要学一切神通随缘学习,都能够随心意成就。谈到世间禅的神足通,当任督两脉通,能「转河车」时,再连结其它正经十二脉、奇经另六脉都通时,一个人的色身都会一直要浮起来了,到达那个境界的行者,也可说是开悟的行者,他若要学神足通,祇要学习一下心与身的互相协调利用,就能如上大下愚法师一样的,能飞在虚空中了,这就是神足通。

禅中有定了,在这个时候,再起心意念去用这个心,从这个心之间可以学得天眼、天耳、他心、宿命、神足等五通,你要自己怎么成就,就怎么成就,但是没有经过很多的磨练的话,一次成效是没有的,还是要长时间去用此心。但问题是纵然得此神通,也没有真正能得解脱的智慧。

但此行者至此境,若无因缘去学习佛法六般若蜜多,以般若智能观破心与身的神力,就会一直执着这个能力,而忘记去学习对一切法的无着、不执,最后落得有神通,但没有能力去排除业力的牵扯,故不能得超出三界。故《般若经》告诉我们,一切方法、境界都要能体会,但要能观此境界无所有、不可得,才能不迷失在各个境界层次上。

若一个人自己还不能学得解脱知见,以神通去诱惑大众,使他们迷失在追逐神通上,这就是所谓的以「伎俩惑众」。修行上要特别注意的是,初学者无法分辨这个人是真的有神通,还是鬼神附身的鬼通,胡乱跟随着他乱修为,会造成终身的遗憾,最后会沦坠的。故《楞严经》五十种魔相告诉我们,学佛法要如何不迷失在这些神通异能的境界上,不坠入世间三界果报中;若如此,不得证得菩提自性,成正等觉的菩提道。

3.语体文解

「寿州道树禅师于寿州三峰山,结茅而居。常有野人,服色素朴,言谭诡异,于言笑外化作佛形及菩萨、罗汉、天僊等形,或放神光,或呈声响。」

寿州三峰山中有一名道树禅师者,结草茅居住于此修行,并有很多的徒众跟随他在学习。在此山中不时有野人,衣服穿着虽朴素,但言谈之间常令人有诡异之感。并于言谈笑容之外,能随意化作佛形及菩萨、罗汉、天仙等形状,有时还会大放神光,或者呈现各种声响。这真是十足的外道行者,修行者追逐着「心用」,因想阴心成事,在想阴区宇中行者,若不能放下一切的妄想,去掉心能随意而幻化的能力,就没办法证得无上正等正觉,虽当时有灵通异能,但当定力衰退时及会再落入轮回中,这非是佛弟子所要得到的。

禅宗说有不可思议之变的能力者就是魔,它有无量邪恶的心去变;我们的佛性是清净的心体,你如果修证到清净的心体空的时候,动心意念且有所感的话,你就会化个身出去,有千万人忆想你,你就有可能化千万应化身,比不可思议变来变去的心意要高明得多了。就像阿修罗一样,他的神力很大,可以把世界须弥山遮起来,也可以把太阳、月亮抓下来,有无量的神力,但有这些能力却没去掉心里的心病,最后还是轮回于六道中的。

按语说:缘起于现象界,光怪陆离事,均惟心所造,虚幻不实,不应以此迷惑世人,而求名闻利养。本公案缘起于现象界,有野人修行到世间禅的境界,却能用其心产生一些光怪陆离的事,当然这些都是由心所随意幻化的,当然是虚幻不实的,但大部份的人会产生好奇,甚至于想学习此种能力。另外,若这些幻化不实的幻形为别人所见,都会以为见到真的佛、菩萨、天仙等;若放光,便把他当做佛、菩萨现金身似地在崇拜,这样就会迷失自己;若此野人存心不良,就会产生愚弄信徒之事。故修行者不要以眼见什么相都认为是见到佛、菩萨了。故《金刚经》告诉我们:「凡所有相均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不要去追逐一些有相之境为是。

对修行人而言,重要的是要能体会一下子心能成就这样,能成就那样后,就不能再去玩这个虚幻不实的心用。这也就是般若智慧指导我们的,要能观一切法无所有、不可得,要悟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是无一少法可得,故不能执取修行中的任何境界及能力。

「师之学徒睹之,皆不能测。如此涉十年,后寂无形影。」

道树禅师之学生看了这个能千变万化的野人,均是显得此人能力深不可测,当然也就难免不了会动心,心想:若我学得这样,不是也很好。但碍于师面,不敢现出崇拜之心意。如此过了约十年后,这个野人却不再重现,无影无踪,没有再能见到他了。

为什么会有这种状况?兴起十年后,就不见了。我们可以从几方面来谈:一者此野人神仙因业力关系,病死了,神通敌不过业力的;二者此野人晤得真修行人,把他摄服了,好好去学一些无为法,故不再玩这些神通异能的;三者也许心能变,还不能满足他自己,又闭关再学其它的神通了。总之,诸有为法是无常的,无常性怎能永存于世间,当然十年后也就不知去相了。

禅宗有一句话:「有不可思议的变,即是魔。」魔才会有不可思议的变。以前四祖优婆毱多尊者讲经说法时,经常有位魔(波旬)来捣乱,让信众不能安心闻法。有一次他拿了一串项链放在优婆毱多尊者身上,这项链是他用不清净的东西变出来的,但优婆毱多尊者能知假物所化,并能轻易取下。优婆毱多尊者也如法炮制送他珍贵的佩带物,有五样东西送给波旬,他很高兴的就往身上带,带在两手、两脚及颈部,但一带上去就化成原形,都是死蛇、死动物之类。因优婆毱多尊者念力无量无边,要拿掉这些秽物是拿不下来的。那个魔波旬的不可思议变也没有办法取下来,后来到天上去问天主,向天主求救及告状,天主就说了:「你斗不了优婆毱多尊者的,因为他的 能力太大了,你还是乖乖的去向尊者忏侮吧!」

最后波旬来到优婆毱多尊者面前忏悔,优婆毱多尊者就问了:「听说你有不可思议的神变能力?」他说:「对!像佛相卅二种好相都可以变。」尊者又说了:「那你就变给我看看!」他说「好!变给你看是可以,但要先约定,到时候不要看到法相庄严的假佛相时,世尊就要跟着顶礼!」尊者说:「好,不顶礼!」于是他跟阿难跑到树林里面去,一下子整个树林就整片发光,然后就看见有一尊卅二好相庄严的佛,从森林里面慢慢的走出来。优婆毱多尊者远远的看到一个非常庄严的佛,当他走到面前时,优婆毱多尊者不由自主的要顶礼。这时波旬变的佛就紧张的说道:「刚刚不是说好不礼拜的吗?现在怎么又要顶礼了呢?」由此可见,魔不可思议之变的能力。若修行人对此种善变的人,不能以超然无执的心去面对,有时是会出差错的。

按语说:习佛法贵在断除自性烦恼,得究竟涅槃。一切有为之法均有生灭,不了此知见,是谓不离三界。神通有尽,业力无穷,野人或随业转去也!一个修行人若不能真正学习般若智观破一切法的执着,证得解脱自在的能力,那是虚行此人生一趟了。

师告众曰:「野人作多色伎俩,眩惑于人。只消老僧不见不闻,伊伎俩者有穷,吾不见不闻无尽。」

道树禅师这时才告诫他徒众说,此深山中修行的野人做了很多种的伎俩,想眩耀迷惑于一般人或无正知见的修行人。您们当时还满心动的,但只要老僧我以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禅定力,摄受住自己的心,不受他左右,您们也就不会受他的影响。他能耍心变的伎俩,因是有为之法,是会有穷尽的一天。因此有为法无常,或他寿命不能自主,总是有穷尽的时候。但我的见性、闻性,只要能显示其视与听的功能而无住,我此见性、闻性是能无穷尽的,入灭后尽未来际还是照样能见闻、觉知,不会消失的。

我们修行的真正目的是学习诸法的真如性,让他如实地现起而能无住,我们的六根真如、六尘真如、六识真如,所映现的一切境界、现象,祇要能不去执取一切境,就是真如性的真正反应,故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没有丝毫的习气与之相应,这就是真正的在学习佛法的人。所以禅师说,只消老僧不见不闻,伊伎俩者有穷,吾不见不闻无尽。

按语说:凡所有相均是虚妄,空其法执性,即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见、闻之性不失,但终不为境所惑。我们修行人也在做这一件事,对一切境不黏不着,对一些怪力乱神的事也能不好奇或执取,如是就能六根出六门而不染着,这种知见也就是般若波罗蜜多的智慧。

当然我们要能得色身破,再证到空心、空性、空法,这些都是用般若智慧渡到彼岸的,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慧等六度,用此六般若蜜多度到彼岸的话,他就有世间智慧、出世间智慧、出出世间智慧,三者都能如实得到的话,就能够圆满处理事情,三种智慧都是般若慧里所具足的,缺一就不叫般若智慧了。有的人刚开悟时出世间智慧还没有办法得到,出世间智是根本智,根本智本来就具足,但因认识不清,要慢慢得到时,就能解脱了,其实就是在讲空理,根本智证到以后再来用心,才能够耍这个心,来利益众生。这时候要再熏习差别智,有差别智学得就有灵通,有差别就有比较,所以再过回来学差别智,那我们还没有证到根本智或空以前有没有差别?差别得太离谱了,以心不清净及习气来应缘,看你的习气多少,就有不同的业障出现或相应,这是分别心,不是差别智。

( 87年6月24日 讲于 龙潭)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问:弟子的母亲三年前接触佛法,经常听您讲经开示,早课念佛背诵《阿弥陀经》,晚课也是一样,但几个月前突发心脏病往生。弟子赶回家时,母亲已经往生。我强忍悲痛将母亲送..

佛说阿弥陀经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

伤肾损精的问题现在患颈腰椎病的人越来越多,是什么原因呢?中医认为,是肝肾亏损造成的,因为“肝主筋”,“肾主骨”。什么原因能造成肝肾亏损呢?当然,原因很多,但最主要..

佛教律学入门虚云老和尚讲述甲、叙意乙、持戒的功德丙、犯戒的过失丁、余义甲、叙言戒的意义,就是止恶生善的意思,止除十恶五逆的罪恶,如防流水,似护眼珠,滋长善法,是..

佛教五戒诵戒仪轨一、上香(三拜)二、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三拜)三、忏悔(三番三拜)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今对佛前求忏悔。罪从心起将心忏,..

逆境见修行一、难行莫胜忍,功德非常大忍辱的功德非常大,难行莫胜忍。没有一种修行比忍辱更难修,表示修忍辱的功德跟它的难度一样大,所以靠忍辱可以累积无边的功德。很多..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佛门把贪、嗔、痴、慢、疑叫做“五毒心”。因为有了它们的存在,修行人的本心本觉将会被遮蔽,就无法明心见性。现简述如下:①贪:贪有很多种,普通来讲我们有财、色、名、..

关于更多文章

更多文章网为您提供最新的更多文章信息,让您快速了解更多文章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更多文章。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