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清法师:心经讲记——《法性基础》之十


《法性基础》之十 ——2012年12月03日网络课堂备课笔记 菩萨是发了菩提心的人。对于从未发过菩提心的人,要希望讲明什么是菩提心,或者理解什么是菩提心,那将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这菩提心,在中国文化里有一个词可以与之相对应,那就是“仁”。在《说文解字》里,解释仁为“亲”,解释“亲”为“至”,解释“至”为“鸟飞从高下至地”。《中庸》里夫子说:“仁者,人也,亲亲为大。”这么来看,“仁”便是亲密无间的意思。亲密无间,即是没有间隔;没有间隔,那就连成了一体。仁,看是两个人,实际上两者又连为了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 平常形容失去了同情心的人为“麻木不仁”。这个“麻木不仁”本来是用在身体上的。明朝薛己在《医案·总论》中说:“一日皮死麻木不仁,二日肉死针刺不痛。”皮肤失去了触觉,和身体分割为二了,这个叫麻木不仁。同样,每个人也都有这颗仁心,这让整个人类乃至所有的生命,都能够连为一体,同呼吸,共命运。这样一颗仁心的主要体现,便是人的恻隐之心。只要看到人类受到灾难,无论是不是人们所认知的,都会引发人们内心深处的同情之心,会让人内心深处隐隐作痛。受难的人和我们无亲无故,为什么会有这种心情?除了人类在内心深处是一体的之外,难道还有其他原因可以解释吗? 过去我们常描述两个人关系密切,叫做“情同手足”,或者叫做“亲如兄弟”。兄弟之间之所以亲,那是因为同为父母所生,而父母对孩子的爱甚至超过了对自己的关心。虽然我们对受到灾难的人很同情,但这种同情通常不足以让我们付出太多的牺牲,去为那些人做些什么。但兄弟之间,父母与孩子之间,却不是如此。为了对方,人们可以牺牲自己。为什么人们能做到这一点?这一点很值得深思。如果不这样做,人心会很不安,会非常的痛苦。这种不安和痛苦,远远超过了牺牲自己所带来的痛苦。而对于那些陌生人所遭受的灾难,尽管我们也会同情,不做些什么也会不安,但这种不安感很容易就消失了。这就如同,如果我们身体某处受到了伤害,我们就会千方百计的去治它。但如果是其他人身上受到了伤害,听到之后,尽管我们也会关心或不安,但这种不安的心情,或许转头就忘了。尤其是再加上一些后天所熏习的一些观念,比如,这是他罪有应得,这是他恶业现前,诸如此类,那就更容易抚慰自己的内心。 了解了“仁”的大体行相,就能知道,如果希望提升我们生命的品质或者幸福指数,所应该有的努力方向,那就是回归“仁”。尽管这个路子非常艰难,却非常的有意义。那么如何回归“仁”?《论语·颜渊第十二》中颜回曾问夫子什么是“仁”。夫子回答:“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克己复礼,从字面意思来看:克己,克制自己;复礼,恢复礼节。能做到这个,就是仁。如果能够一天做到克己复礼,天下之人都能归于仁。为仁,这就是自己应当做的,而不是寄希望于别人去做的。颜回是夫子弟子中最为好学,对道体会又是最为深刻的一位,因此夫子对颜回的回答,代表着夫子对仁认知的一个高度。克己,克制自己,要克制自己的什么呢?克制自己的“欲”。这个欲,是任运产生的,却是“过”的源头,“恶”的发端,因此是“不可欲”的。任运产生的“欲”,从实质上来看,却是“不可欲”的,难道不是应该时时刻刻警惕吗?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克己,就是用般若智慧来观照烦恼。这么一观照,就如同阳光照射冰雪,冰雪便逐渐融化了。我们常会觉得,我也有用般若观照,为什么烦恼还是依旧呢?其实不是依旧,即便是在融化,也不是那么容易觉察。我们的般若,就像是冬天的太阳;而我们的烦恼,就像是三九天的冰雪。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么厚的冰,却用这么柔和的阳光来照,又怎么能融化呢?更何况,大部分的天气又都是阴天。 这里只“克己”不就可以了吗?为什么要去“复礼”?首先,这里的“礼”,并不是外在的。外在的“礼”只是一个形式,它所承载的,是人们内心的敬。所以《孝经》里说:“礼者,敬而已矣。”复礼,也就是恢复内心的敬意。当一个人没有办法克制自己“欲”的时候,也就同时意味着内心的“敬”在失去。这个时候,即便学习“礼”,也没有办法很好的遵守“礼”,反而通过“礼”会彰显自己的“欲”。《论语·八佾第三》中说:“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八佾舞本为天子之礼乐,季孙大夫以大夫之身份而享用天子之礼乐,夫子认为这非常不恰当,凸显了季孙氏内心对天子和国君的辱慢。礼,最初比较多的是用在祭祀之中,它所表达的是人们对祖先以及天地鬼神的敬畏之心。到了周朝,礼的侧重点做了一个转型,除了延续过去在祭祀祖先或天地鬼神使用礼之外,更重要的是在现实生活中的人与人之间也有了礼的规范,以此来表达人与人之间相处的敬意。 在这个大的背景下,我们再看子路问夫子的两个问题,就能体会到其中蕴含的这种大趋势的转型。《论语·先进第十一》:“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子路这么务实的弟子,问事鬼神和死这样的问题,说明当时人们对鬼神和死的事情还是比较关注的。但夫子的回答,代表了当时文化发展的一个主流方向,那就是从关注鬼神到关注人的转变,从关注死到关注生的转变。这样一种转变,对中华文化基本特质的形成可以说是影响深远。当人们将视野从死及鬼神,转向生及人自身时,礼的侧重点也发生了相应的转移,这也是夫子提出“仁”为“礼”和“乐”背后支撑的一个原因。从那个时候开始,“仁”便成了人与人相处的基本准则,而“仁”的具体开演——孝、悌、忠、信等,都是新时期“礼”。 这样一种转变,同样也发生在古希腊和印度。就拿印度来说,在佛教发端之前,婆罗门教是印度文化的主流。印度四种姓制度,最高的一个种姓就是婆罗门阶层,这个阶层属于祭祀贵族。同样,那个时候,祭祀的很多礼节仪式也都是人与神之间交流的一个渠道,所表达的也是对神的敬畏。但佛教产生之后,所关注的领域也发生了变化,那个时候的重点,不再是人与神之间的互动,而是人与人之间,乃至于人与其他一切有情生命之间的互动。基于这样一个侧重点的变化,佛所制定的戒律,那就具有了非常不一样的内涵。戒,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警”。警,是警醒、警觉之意。警,一个言,一个敬。可以理解为言中含有敬意,也可以理解为言中启迪敬意。戒,梵语的音译为尸罗,含有防非止恶之意,或者防禁身心之过。过去我们一般听说戒,总会觉得是束缚。其实束缚也没有错,关键看束缚的是什么。如果束缚的是人们的“欲”,束缚的是人们犯过错的机会,那这样的束缚又有什么不好呢?每当束缚一种“欲”,束缚一种犯过错的机会,人生不是同时多了一分自由和自在吗?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受戒,就是增加人们内心的警觉心,让自己时时刻刻生活在一种警觉之中。 前面是对“克己复礼为仁”的理解。为什么说“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呢?“克己”的过程,就是净化自身生命的过程,或者说是净化自己业的过程;“复礼”的过程,就是净化周遭生命的过程,或者说净化周遭人业的过程。这样一个过程,就是从业与业的互动,到心与业的互动,最终到达心与心互动的过程。一般来说,这个过程是非常漫长的。《论语·子路第十三》中夫子说:“‘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诚哉是言也!”又说:“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善人为邦,还需要一百年,才可以远离残暴与杀戮;王者治理天下,则需要三十年,才可以形成整个社会的仁爱之风。既然如此,为什么说“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呢?这也是值得深思的一个问题。 到这里,我们花了七节课分别分享了“观”“自在”“菩萨”这三个词的内涵。在学习法相的时候,我们非常注重每个法相名词所特有的内涵。可是当我们学习法性的时候,就可以发现,每个法相名词,当充分去理解它的时候,都包含了非常深刻的内涵。在这里,“观”即是“自在”,“自在”即是“菩萨”;同样也可以反过来说,“菩萨”即是“自在”,“自在”即是“观”。所以最后的结论就是:观、自在、菩萨,三无差别。实际上,不但三无差别,一切法相的内涵,也都无有差别。如果有差别,那也是因为人们认识的深度还不足够深的缘故。这个时候,我们就不能说是事物本身的差别,只能说是自己认识的程度就是如此。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地藏经解释忉利天宫神通品第一(解)佛在忉利天的天宫里,显起神通来,召集会众。这是本经的第一品。品是经文段落的名称。(释)在我们的头上,第一重是四天王天,在须弥山的半..

八关斋戒为了方便在家学佛的人,可以自己在佛前自受,日期就是居士菩萨戒上说的每个月的六斋日,即是农历的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二十九、三十这六天。当然实在自己有..

华严经简介《华严经》全称为《大方广佛华严经》。所谓“大”是包含的意思;“方”是仪轨的意思;“广”是周遍的意思;“华”是成就佛果的意思;“严”是开演因位,严饰佛果..

佛说疗痔病经唐(táng)三(sān)藏(zàng)法(fǎ)师(shī)义(yì)净(jìng)译(yì)如(rú)是(shì)我(wǒ)闻(wén),一(yī)时(shí)薄(bó)伽(qié)梵(fàn)在(zài)王(wán..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佛说阿弥陀经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

回向可以分两个内容,先念通用的回向偈,然后再单独回向,具体内容如下:1、普遍回向: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

佛法里面讲病有三种原因。第一种是生理的病,包括你的饮食,古人常讲「病从口入,祸从口出」,所以口是祸福之门。天气变化,我们衣著不小心,这些都是生理病的来源。第二种..

问:请益法师,如何理解六根就是一根一心,把心贴在一心上,就用根了不用识了这句话?反闻闻自性有没有修持的具体方法?那么眼耳鼻舌身歇止,自心念佛,自性闻之,或只着意..

六度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这是在戒、定、慧三学之外,加布施、忍辱、精进,合称六度,亦称六波罗蜜。波罗蜜是梵语,意为到彼岸.渡河的人,须乘舟筏横越中流,..

关于更多文章

更多文章网为您提供最新的更多文章信息,让您快速了解更多文章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更多文章。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