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运法师:无上菩提之本──三皈五戒(第二十八~第四十二)


无上菩提之本

──三皈五戒(二十八)

(2)佛制淫戒之初始

据《有部毘奈耶》卷一载,世尊证觉后,十二年中诸声闻弟子没有过失。在第十三年时,有名苏阵那的人,富可敌国,娶邻族女为妻,因为敬信三宝,追随佛陀受持三皈后,严持五戒,最后随佛出家修行。那年,正值天旱,化缘不易,苏阵那便与诸比丘回到家乡,对乡人大力赞扬三宝,宣扬供养三宝功德,亲族于是每日以上妙饮食施给众僧。老夫人知道儿子回来后,便命新妇打扮漂亮,一齐往兰若见苏阵那,老母对苏阵那说希望他能与妻子交好,以留下种子。当时,因佛陀未制淫戒,没有欲过,且少妇冶艳动人,比丘不禁情生染着,难禁欲火烧心,其母见状,即牵二人手向隐蔽的地方,脱去法服,作不净行。之后,苏阵那听闻佛陀说法,对于所作的不净行,很是后悔。世尊知此事后,召集众比丘,明知故问苏阵那,苏阵那不敢隐瞒,说出真相。世尊严加呵斥,对苏阵那说:「你之不净行,非是出家人所应作,我常说要离贪瞋痴,要求心慧解脱,你们都是因此微妙法而求出家的,为何复作此可恶事呢?痴人,宁以男根置于猛害毒蛇口中,不安女根中。」世尊又以种种方便,说厌污事,佛呵责苏阵那后,复为声闻弟子制淫戒,犯者波罗夷罪。此淫戒遂成为佛教教团中最初之制禁。

(3)淫戒十义

佛制淫戒有十种意义:

一业道重故

淫欲障碍道业,有此重愆,不堪入道。

二系缚深故

淫欲把修行人系缚在生死狱中,淫心虽无损于其他众生,但因心被系缚,故为大罪。

三生死本故

由于贪染淫荡,致令生死轮回,长期在欲海爱河中漂溺,无法抵岸。

 四坏功德故

《僧祇律》说,最可怕者无过于女人,男人败正毁德,都由女人而来,小乘人常因染欲而令犯戒,破坏功德。

五坏世间故

正法念处经》亦云,世间男人得苦,大都由女人而来。少年或中年人之善根被毁灭,都因女人,女人更能把天人缚至三恶道

六乱静心故

坐禅之人,若欲火喧心,失禅失念,欲海波浪,能破乱定水。

七入魔网故

经云,此五欲者,是众魔境界。损害众生乃魔王的意愿,女人如魔网,如刀头蜜,贪毒花色的人,以舌舐刀头,自夺其命。

八失神通

女人能令行者失神通。如五百仙人,以神通在空中飞行时,听闻紧陀罗女歌声,心旌摇动,神通立失,一齐失足坠到地上。又如独角仙人,修得五神通,能飞身在岩岫之间,后来遇上淫女扇陀,被美色所乱,被淫女骑在颈上,返回城中。

九障涅槃

律中说比丘初犯淫欲戒,已令今世不得涅槃。

十障菩提故

经云,五欲是障道法,能障人生天,何况无上道?因此,对付这无量过失,必须制戒禁止。

无上菩提之本

──三皈五戒(三十)

世人如触犯法律,被关进牢狱,虽桎梏枷锁羁身,但仍有脱囚之日,但女色之枷锁,被系以后,便难以脱身。

《萨婆多论》中,佛陀把女人与毒蛇作了比较,证明女人比毒蛇祸害更大。并以此劝喻出家人,宁愿以身给毒蛇咬,都不犯女人。论中举出蛇有三事可以害人:

(一) 见人即害;

(二) 因碰触而害人;

(三) 因咬而害人。

以此对比,女人亦有三害,而且比蛇更厉害。

(一)若见女人而发欲想,那怕只是想想,都会灭人善法;

(二)若碰触女人身,即犯中等罪而灭善法;

(三)若进一步与女人共交,则犯重罪而灭善法。

论中又说女人七害,比毒蛇之害更甚:

(一)若被毒蛇咬,只害此身,若为女人害,可以祸害无数人身;

(二)若被毒蛇所害,害处不一定严重,但若为女人所害,则害善法身,那便严重;

(三)若被毒蛇所害,只害眼耳鼻舌身等五识,但若被女人所害,意识亦被害,即六识被害;

(四)若为毒蛇所害,不影响在僧团之生活,但若为女人所害,就会被逐出僧团,不能与僧同住;

(五)若为毒蛇所害,死后可生天,若生人中,会值遇贤圣,若为女人所害,则死堕三恶道,求出无期;

(六)若为毒蛇所害,可得四沙门果,但若为女人所害,则有亏于八正道,败坏佛门

(七)若为毒蛇所害,别人会慈悲救护,若为女人所害,大众会弃舍及唾骂。

基于上述多种原因,故佛说:「出家之人,宁以身供毒蛇口中,都不以此身碰触女人身。」

(8)犯淫戒五损

犯淫戒得以下五种损害:

(一) 如欲火烧天祠;

(二) 坏自身及他人梵行;

(三) 恶事显彰,受多人毁谤;

(四) 恶名流布,受人鄙视;

(五) 坏他信,他人对自己失去信心。

(9)犯淫戒果报

优婆塞犯邪淫得三种果报。

(一) 异熟果,堕三恶趣中受无量剧苦。

(二) 等流果,于人中受二妻互相嫉妒而争吵,及妻不贞良。

(三) 增上果,于人中之一切外物,多有怨竞。

依《优婆塞戒经》云,乐于邪淫之人,得不到众生信任,作事妄语在先,令人见之生疑,时常受苦恼缠扰,心常散乱,不能修善,财物不保,所有妻子心不恋慕,寿命短促,是名邪淫现在恶果。身坏命终后,处于地狱受长时苦。再得人身,恶色恶力,人不喜见,不能守护妻妾及自家眷属。

无上菩提之本

──三皈五戒(三十一)

(10)三种开缘无罪淫

虽然行淫可恶,但在某些情况下,可开缘而不得罪。

(一) 行淫欲时,心不受乐,即不犯罪。相反,若心受乐则犯。

(二) 睡眠时为他所淫,毕竟不觉,不犯。

(三) 睡眠时为他所淫,觉已,但不受乐,不犯。若受乐则成犯。

(11)对治淫欲

对治淫欲,可常作不净观或白骨观,观想那些纵然美若天仙的女人,但当年老色衰时,牙齿缺落,头发皓白,身体垢秽,皮松面皱,脊偻呻吟,扶拐杖而行,身患重病时,卧在床上,大小便失禁,不能起立;美女外表虽然漂亮,但内在的肠胃肉血,污秽不净,死后血肉殆尽,骸骨相连,臭秽不堪,最后形骨消灭于尘泥中。

对治欲淫,佛亦说可作圆满九想,胀想、脓烂想、异赤想、青瘀想、啄噉想、离散想、骸骨想、焚烧想、一切世间不可保想,常自警惕,淫欲实无可乐。

是故欲断邪淫,心、身不造淫欲,手不自淫,眼不视淫色,耳不听淫声,口不说淫话,鼻不嗅淫香,舌不触淫舌,如此名为具足智慧行八正路。清净不淫之身心,如莲花不着尘垢,成须陀洹道、斯陀含道、阿那含道、阿罗汉道、辟支佛道无上大道,如此道法,皆从不淫清净而得。

梵网经》云:「宁以此身投炽然猛火大坑刀山,终不毁犯三世诸佛经律,与一切女人作不净行。」

佛教五戒中之不邪淫戒,倘人人遵守,可以谛造和乐家庭,守礼社会。

(丁)不妄语戒

(1)妄语充斥世间

不妄语戒是五戒、八戒、十戒之一,此戒虽排序第四,但以今天谎话纵横满布来说,提倡此戒,绝对必要。

妄语,分有身妄语、心妄语及口妄语。

身妄语者,若有人问谁人得罗汉果,请起来着脱僧伽梨(僧人大衣),有非罗汉听闻即起身着脱。这非罗汉虽然没说话,但已犯身妄语罪。尚有其他以打手势、肯首、书写、发电邮等方式传达妄语,都属身妄语。心妄语者,是以虚诳心行妄语,如教使人、默认、暗示等行妄语业,都属心妄语。口妄语是以口业作出妄语,计有故妄语、虚妄语、虚诳语、妄舌、虚伪、欺等多种。无论身口意妄语,都是以欺人为目的,获罪轻重,需视实际情况而定。

妄语分有轻重,在佛教来说,出家人未证得圣果,便自认已证果,这是自欺;或对人说已证果,以颠倒法为佛法,以祈得到别人供养恭敬,是欺人。以此自欺欺人手法行妄语,不论是否达到目的,都属大妄语。如对理解能力极低的人,如聋人、痴人、听不明白的人、非人、畜生等,说自己已证圣果,不属重罪,因这种哑人指挥诳人,互不理解下之妄语,不构成严重后果。至于其他妄语,都属于小罪。

依出家妄语戒而言,大妄语是波罗夷罪,小妄语是波逸提,在家居士大妄语戒是不可悔罪,小妄语属中悔罪,起心打妄语,是下悔罪。小妄语最难守护,人皆易犯,要把小妄语全部都断掉,只有证悟之阿罗汉才能办到。

无上菩提之本

──三皈五戒(三十二)

为甚么要打妄语呢?若为自私自利而妄语,是从贪心而起。若为报复怨家而妄语,是从瞋心而起。若为怕失去心爱之人或物而妄语,是从痴起,勿论用心如何,都是旁门左道法。人若心地光明,行为正大,不欺暗室,无愧天地鬼神,便事无不可对人言,何须妄语?假若不欺骗人、没有不轨行为、不诈骗财色、不妖言惑众、不以术迷人,何须妄语?今人信息发达,通过传媒、报章、电视、电话、短讯、网络等,可以令全世界人听到骗人的话,看到骗人的广告,妄语的传播随着科技发达,也变得越来越普遍。

古人生活简单,物欲引诱不大,没现在那么多诈骗案,故以当时之社会问题而制定妄语戒,今天已不敷应用。

(2)不妄语戒十义

佛说优婆塞五戒相经》中,举出十种不妄语戒之意义。

一业道重故

 妄语是堕三恶趣之因,犯此重业,不能入道,故要戒。

二非所应故

 世人诳惑尚不应该,何况入道之人,以诚实为要,故要戒。

三闭善路故

 《大智度论》云,妄语之人自欺欺人,以实为虚,以虚为实,不能接受善法,譬如覆瓶,水不能入。妄语之人,心无惭愧,闭塞天道涅槃之门,是故不应妄语。

四实语益故

实语利益甚多,实语之利,自己先得,在家、出家二众持之,功德利益无穷。

五易解脱故

实语之人,心地端直,容易入道及得解脱,如稠密的树林,毕直的曳木容易冒出来。

六法不入心故

佛子罗云,年幼不知慎口,有人来问世尊在不,戏言说不在;若佛不在时,戏言说佛在。有人把此事告诉佛陀,佛唤罗云取水洗足,洗足后,命罗云将盆反转覆放,再以水注入盆中。佛问罗云,水入盆不?答言,不入。佛告罗云,无惭愧人妄语覆心,道法不入,故不应妄语。

七坏法行故

呵多比丘犯戒,虽受法施教化,最终亦因妄语而死入地狱。

八幽灵弃故

妄语之人,诸天鬼神都见到他,但都舍弃他而不保护他,故要持戒

九开过门故

所有杀盗等罪恶,都是因妄语而助成的,故要持戒。

十具遮性故

为护戒故,宁舍身命,终不毁犯。《菩提资粮论》偈云,如因为说实语死而退失转轮王,或诸天王的地位,都无怨而实语。因比较起来,妄语会无限期堕到地狱,损失更大,故宁死不妄语。

小妄语虽然罪轻,习久则重,重能失菩提心,故亦不能犯。

(3)僧伽四种妄语轻重罪

除以上十种妄语外,《梵网经菩萨戒本疏》载有下列四种妄语之轻重罪。

(一) 由妄语而得圣名。是指因为造了这妄语,而得到名闻利养,却心无惭愧,并且常行不息,重罪;

(二) 得世名利,广多无量。是指得到世间名利后,贪而不足,继续作广大无量的妄语,重罪;

(三) 率尔诳他,于己无益。是指率领众人,互相妄语,如甲说乙是圣人,乙又说甲是圣人,这样互相标榜宣传,祈求名利供养,重罪;

(四) 视避免苦诳他等。是指为避免怨憎会苦而说妄语,属轻罪。

无上菩提之本

──三皈五戒(三十三)

(4)居士十种妄语轻重罪

《佛说优婆塞五戒相经》中,举出十种优婆塞妄语的轻重罪。

(一) 佛说,戏笑尚不应妄语,何况故妄语,犯者中悔罪;

(二) 若有居士,不识圣法,而说:「我是罗汉向」,犯不可悔罪;

(三) 若居士对人说,我是阿那含、斯陀含、须陀洹、乃至向须陀洹,已证得四禅八定,并得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又说我可把诸天鬼神都请来,与我谈话。说这些妄语的人,皆犯不可悔罪。

(四) 若本来想说阿罗汉,却误说阿那含者,犯中可悔,余亦如是犯。

(五) 若有人问居士,你是否得道呢?若居士默认,中可悔。

(六) 若居士对人说,我能请旋风土鬼来我这里,中可悔。

(七) 若居士闻而说不闻,见而说不见,有而说无,无而说有,是可悔罪。

(八) 若发心妄语,但最终没说出来,犯下可悔。

(九) 已说妄语,但言不尽意,犯中可悔。

(十) 若居士向人说,我已得道,犯不可悔。若对人说我已成佛,是中悔罪,因人不会相信。

(5)僧俗四种妄语重罪

以下四种僧俗分别妄语的重罪

(一) 众生分别者,是指所说的妄语,能令众生断善根,得邪见及深烦恼,是重罪;

(二) 事分别者,是指说人过,及说僧过,重罪;

(三) 时分别者,出家人妄语重罪;

(四) 五众分别者,五众是比丘、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比丘及比丘尼等大僧,犯妄语是波罗夷或僧伽婆尸沙重罪。僧中妄语,未证言证是极重罪。

(6)妄语三种果报

《十地经》云,妄语之罪,死堕地狱饿鬼畜生,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多被诽谤,二常被多人欺诳。《大智度论》说,妄语有十罪。

(一) 口气嗅;

(二) 善神远离,非人(鬼神)得便;

(三) 虽有实语,人不信受;

(四) 智人谋议,常不参预;

(五) 常被诽谤,丑恶之声周闻天下;

(六) 人所不敬,虽有教敕,人不承用;

(七) 常多忧愁;

(八) 种诽谤业因缘

(九) 身坏命终,当堕地狱;

(十) 若生为人,常被诽谤。

(7)四种开缘无罪妄语

以下四种是无罪之方便妄语。

(一) 菩萨为救护众生而作妄语,譬如菩萨见有贼人要杀某人,问可见某人,菩萨作方便妄语说不见,无犯,且有功德;

(二) 菩萨在多人面前,不说破坏大家感情及关系之实语,此隐恶扬善法,是方便妄语,无犯;

(三) 在他人极恼时,菩萨不做恼乱他心之事,故覆藏真相,无犯;

(四) 心狂乱时,而胡乱妄语,实不知自己在说甚么,无犯。

无上菩提之本

──三皈五戒(三十四)

不妄语,是不说不真实的虚妄假话,我们非但不能说假话骗人,更要以语言赞叹他人、鼓励他人,令他欢喜。这样,我们亦能获得别人的赞叹及美好声誉。菩萨亦不说令人瞋恨、不喜闻、心执恼之话。菩萨只常说美妙悦耳语,所谓润益语,软语,妙语,喜闻语,乐闻语,入心语,顺理语,多人爱念语,多人喜乐语,和悦语,心遍喜语,能生自心及他心欢喜的敬信语。

在家居士最要注意的是,千万别随便批评出家人,更不要人云亦云,这样把不真实的话传播,非但诋毁该僧人,更是诋毁三宝,令信未深的人不敢进步,未信者却步。未有真凭实据之前,毁人清誉,谤人犯戒,其实自己先犯了无根的谤人妄语罪,谤罪越重,自受之果报就更重。何谓无根谤人罪呢?即是由该事所引发的见、闻、疑。就算真有其事,亦应隐恶扬善,回向他改过。所谓善护口业,不讥他过,何况讥毁的是出家人?更不应该。要缚地凡夫出家后马上断一切恶,修一切善,绝不容易办到,故菩提路上要互相扶助、鼓励、包容、赞叹,是为报佛恩

明太祖朱元璋,少年孤贫,曾入皇觉寺为僧,得江山后,对佛教颇为保护。帝曾敕礼部出示榜文,昭告天下,其中有云:「僧有妻者,许诸人捶辱之。凡轻慢佛教,骂詈僧侣者,处罚。」朱元璋一面不许任意出家,凡欲为僧必须先考试,合格后才给与度牒;一面不许任何人士,随意毁詈僧团,谩骂僧侣。如此榜文,戒淫、戒妄语、戒恶口,三应俱全。

(戊)不饮酒戒

(1) 酒精害人

常听人说要戒毒、戒赌、戒酒戒烟。可想而知,上述四害虽是个人问题,但影响整个社会及家庭。特别是酒,能令人乱性,令行为放逸狂妄,令人做错事、说错话、胡乱打人,甚至杀人放火、亡国破家等一切恶行。醉酒驾驶,更会引发车祸,累己累人,故法律禁止酒后驾驶,违者除被政府扣分罚款外,并可能被停用驾驶执照。

据2007年报章记载,英国人酗酒严重,每一百名初生婴儿就有一名因母亲怀孕时酗酒而罹患「胎儿酒精综合症」,其病征是身体出现弱视、过分矮瘦、心脏有缺陷、骨骼畸形、智障等问题,患上此症的八岁儿童,外表看来像个老头儿。

怀胎喝酒不但影响婴儿健康,对自身亦非常不利,每年因酗酒而引致其他疾病或死亡的人,有上升之势。酒精引发肝病、胃病、肺病、精神病等情况,日趋严重。

(2)饮酒令五戒齐破

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五戒中,前四戒是实戒,第五戒是遮戒。遮是制止的意思,是轻罪的禁戒。虽然饮酒是轻罪,却是犯罪之根本,能令人做五逆罪。(小乘五逆是杀母、杀父、杀阿罗汉、出佛身血、破和合僧。大乘五逆是:(一)破坏塔寺,烧毁经像,夺取三宝之物。或教唆他人行此等事,而心生欢喜。(二)毁谤声闻、缘觉以及大乘法。(三)妨碍出家人修行,或杀害出家人。(四)犯小乘五逆罪之一。(五)主张所有皆无业报,而行十不善业;或不畏后世果报,而教唆他人行十恶等。)

饮酒除能令犯五逆罪外,更能令杀盗淫妄四罪一并而发。

报恩经》卷六说,有一居士,酒后见邻家的鸡走入来,把鸡杀掉来吃,不久邻家有妇人来,问见鸡否?居士妄语说不见,接着见妇人美艳,邪淫心起,把妇人奸污了。居士因为饮酒而连犯杀、盗、淫、妄语四戒。

佛戒非但不能饮酒,买卖酒都不可以。菩萨酤酒犯重罪;声闻人酤酒则为轻微之恶作罪。

其实,除酒以外,一切能麻醉神经、损害健康的毒品都应远离,戒酒能令智慧生起,身体健康。

无上菩提之本

──三皈五戒(三十五)

佛制不饮酒戒因缘

《毘奈耶
饮酒学处》卷四十二载,在室罗伐城,有一长者名曰浮图,家财大富,娶妻不久诞生一女,容貌端正,人见人爱。女儿长大后,嫁给一孤独长者之儿子为妻,诞下一子,合家欢喜,给儿子取名「善来」。但因此子福薄,出生不久,家庭破产,父母不久亦双继逝世,善来沦为乞丐,讨饭过活。此时,乡中父老亲属,认为此子不祥,于是为他改名「恶来」。以后,恶来便混在乞丐中度日。其父生前好友,见善来潦倒,送他一文钱,着他离开室罗伐城,此事给其姐知道,恻隐心起,命人送金钱衣物,不料又被盗贼偷去。某日,有长者供佛,众乞丐在长者门前等候拾遗食,长者因为知道佛僧快来,于是驱逐贫人离开。贫人认为,长者以前是非常慈悲的,是次反常态度是受恶来福薄所累,于是合力把恶来揪打,推向粪堆,可怜的恶来便在粪坑边啼泣而睡。又某日,长者供佛,善来亦夹杂乞丐中,往长者家乞食,世尊大悲故,命阿难陀留半食给善来,不料,因善来福薄,阿难陀竟忘记留饭,世尊早已预知将有此事发生,故预留自己半分给善来,善来饭后不禁感激流泪,世尊怜悯故,教他买青莲花供佛及僧。善来见青莲花开,忽然通达宿世之事,想起前身曾在诸佛处修青处观,于是多生前之影像现前,世尊开始为他演说法要,是时善来即获初果,后随佛出家,发大勇猛坚固心,不久便断惑而证阿罗汉果。

此时,不敬信的人生嫌议说:「沙门乔答摩(世尊未成佛前的名字),把世间贫贱愚痴的人,亦度出家做他的走使。」世尊听闻之后,心想:「我的大弟子德胜妙高,大众无知而轻忽,无故毁谤而自招罪业,为了不让大家造业,要让他们知道,得道不在乎地位及财富,只要发大心,证悟解脱,即可成办。」刚巧那年,失收摩罗山有一毒龙,住在庵婆林里,常毁坏山边所有的谷稼,令当地居民懊恼非常,居民齐来向佛求助,世尊欲彰显善来之德,于是派善来往调伏毒龙,善来没多久便把毒龙降伏,并为龙授三皈五戒。佛告诉诸比丘,我的声闻弟子中,降伏毒龙,善来第一。那时,失收摩罗山远近的人,皆大欢喜,都各持香花来供养佛。佛对大家说:「这毒龙不是我降伏的,是浮图之子善来比丘降伏的,并已为龙授三皈五戒,大家以后可以高枕无忧,不用再担心了。」

那时,有一位婆罗门,是浮图的好朋友,为了避开毒龙,宁愿逃往他方,如今毒龙改过,可以还乡,非常高兴,为报答善来降龙之恩,婆罗门以最好的饮食供养善来,又为了使善来快于消化,在浆中放了少许象饮的酒,善来不知,饮浆后醉卧地上呕吐,有小虾蟆食其吐物,令比丘威仪尽失。世尊以佛眼观见一切,便以草盖善来身上,不令人见。然后对诸比丘说:「你们来看,善来在江猪山能降伏庵婆毒龙,但如今连一只小蟹都不能调伏,由此可知,饮酒可令失去一切。」世尊说毕,即以佛手摩善来顶,善来清醒后,便随佛返逝多林。佛即为大家说饮酒之过,赞叹持戒,并制戒若比丘、比丘尼饮酒,波逸底迦罪。

诸比丘问佛,善来比丘先前曾作何业,而生富贵家?后来又为何遭受贫苦而变为乞丐,改名恶来,被同伴弃在粪堆呢?又以何因缘得遇佛而证果呢?

佛告诸比丘,过去无佛出世时,有独觉出现世间,对众生心怀哀愍,但口不说法。那时有一长者,在花园中玩耍,见独觉身穿破衣,入到园中向他乞食,长者即生起瞋恚心,着仆人赶他出去,仆人于心不忍,长者便亲自用手扼着尊者的颈,唤他恶来,并把他推到粪堆,独觉尊者怕他得到恶报,立即施展神力,在空中作十八变,长者见独觉尊者神通变幻,知非凡人,立即跪下向尊者忏罪,并预备种种美好饮食及花香供养,忏除恶业后并发弘誓愿,愿以所供养的善根,于未来世生大富之家,得承事胜上导师,开悟解脱门。当时之长者便是现在的善来,因为恼害独觉的缘故,五百生中常为乞丐,被人呼为恶来,被同伴弃于粪堆,但由于往昔供养独觉及发大愿力,故生在大富家,随佛出家,成阿罗汉。佛对诸比丘说:「自所作业,还须自受,果报不亡,是故汝等当修善行,勿作恶业,应如是学。」

无上菩提之本

──三皈五戒(三十六)

(4)不饮酒戒十义

《梵网经菩萨戒本疏》载,不饮酒戒有十种意义。

一行不善法

酒后令人胆大、闯祸,做种种平时不敢做之恶事,或打骂人,或自身祼露,或非礼他人等,作种种不善法。

二失善行故

由于酒醉放逸的缘故,令应生的善不生,已生的善毁灭,令亲戚朋友疏远,贤善弃离。

三损害故

饮酒之人能损现世的依正报,能令现世的财物耗尽。因为酒醉的人不能控制自心,无节制是众病之门,斗诤之本。又因酒后作无耻裸露,令丑态百出,身体无力,面色难看,丑名恶声远播,不受人尊敬。酒后更会把隐藏心里之事,尽向人说,破坏人际关系。

四失礼仪故

酒醉之人,不敬佛法僧,不敬父母尊长,因醉后精神恍惚,神智不清,分不出是非。

五破净戒故

酒醉之人,因缺乏理智,容易造十恶业,容易失一切戒品。

六失定慧故

饮酒乱心,烦恼生起,覆没智慧,令修行得来的般若智慧顿然消失。

七开过患门故

酒醉引起一切众多的烦恼业,不应瞋而瞋,不应笑而笑,不应哭而哭,状态疯颠。

八种痴狂因故

酒醉令人狂愚,种痴狂的因。

九障圣道故

酒醉令障碍修道,远离涅槃。如伏龙比丘,醉倒伏在地上呕吐,虾蟆在口边食吐。佛言,此人能伏毒龙,如今却不能伏虾蟆。

十堕恶道故

身坏命终,堕恶道泥梨中,若得为人,生在狂族之中。饮酒有这么多的过失,虽然名饮酒,实在是饮死毒。醉酒后,胡言乱语,令人讨厌,夺诸善功德,是故智者不饮酒。

(5)六种饮酒轻重罪

以下是僧伽饮酒的六种轻重罪。

(一) 若有酒色、酒气、酒味,饮醉,得波逸提罪;若不醉,得三恶作罪(三恶作是身口意三恶业);

(二) 若有酒色、酒气,没有酒味,醉的波逸提,若不醉得二恶作罪;

(三) 若有酒色,但无酒气、酒味,醉的波逸提,不醉得一恶作罪;

(四) 若食能令人醉的茎叶、花果等酒糟,醉的得单堕罪,若不醉得恶作罪;

(五) 以前有饮酒习惯,戒掉又再饮,饮后又心生后悔,得轻罪;

(六) 逢场作庆时,因贪杯而饮,饮后生悔,轻罪。

(6)酒罪次第

(一) 初酒河地狱,是酿酒家罪;(犯酒戒最初的罪是酿酒家,将堕酒河地狱。)

(二) 酒池地狱,是酤酒家罪;(其次是买卖酒的罪,将堕酒池地狱。)

(三) 灌口地狱,是饮酒人罪。(饮酒的人,将堕灌口地狱)

无上菩提之本

──三皈五戒(三十七)

(7) 饮酒十过

佛说饮酒有十过。

(一) 颜色恶;(二) 少力;(三) 眼视不明;(四) 现瞋恚相;(五) 损坏财产;(六) 疾病加剧;(七) 斗讼增加;(八) 恶名流布;(九) 智慧减少;(十) 死堕三恶道。

(8)五种开缘无罪饮酒

(一) 若因应酬而饮酒,没有饮醉,如末利夫人,不犯;

(二) 若为救众生命而必须饮酒,不犯;

(三) 若是为医病,药方内必须含酒,或以酒涂身,不犯;(但要出自医生处方)

(四) 若饮熟酒,不犯;

(五) 若饮醋时有酒色,但饮不醉人,不犯。

(9)对治饮酒之法

凡修行人,应给众生做榜样,教众生行正道,才能利他自利,若自己酩酊大醉,丑态百出,何堪称为佛弟子呢?故欲饮酒时,应作如是想。

欲饮酒时,想我应教授众生一切世智,令识尊卑礼仪及修行孝义等,令众生深信三宝,修行敬养三宝等事,令众生明白善恶的果报,避罪修福,令众生知道出世的善业,修出离行,令大家知道佛果的神力,解脱的不可思议,令大家对佛法生起欣羡,知法界的法门是真俗平等无碍,但如我破戒品,威仪尽失,如何能令众生入信呢?非但污如来名,且结大罪。

况且酒乃穿肠之物,饮酒等于慢性自杀,若以酒解愁,非但不能解,更因酒醉闯祸而更愁,所谓酒入愁肠愁更愁,是故不应饮酒。

( 己)分受分持

很多人怕犯戒,皈依后而不敢受戒,或只受一分戒。其实,不持戒永远只是凡夫,不能臻入圣贤之境,而且,虽然不受戒,但犯了五戒还是要受果报的,绝不会因为没受戒而可以不受苦报,没这回事。是故我佛世尊大慈大悲,制定五戒,提醒大家自我提高警醒,不能毁犯五戒,否则便失人身,堕三恶道,受无边苦。

然,五戒是否需要全受,或分受分持?所谓分受分持,即不全受五戒,只拣取其中来受。如只受一戒,称为一分,若受二、三戒,称为少分,四戒为多分,五戒全受,称为满分戒。此话题一直颇受诤议。《十住心论》卷二说明五戒之相,并讨论此五戒是否可以「分受分持」。主张五戒要全受的人,提出《萨婆多部》及引证《俱舍论》之说,应全受。而主张「分受分持」的人,则引《大智度论》之说:「五戒有五种受,名五种优婆塞,一者一分行优婆塞,二者少分行优婆塞,三者多分行优婆塞,四者满行优婆塞,五者断淫优婆塞。一分行者,于五戒中受一戒,不能受持四戒。少分行者,若受二戒若受三戒。多分行者,受四戒。满行者,尽持五戒。」故有人主张于五戒中,欲受何分,可以随意受持,不一定要五戒全受。

据《大方便佛报恩经》卷六中,优波离问佛:「如不能具受五戒,若受一戒二戒乃至四戒,受得戒不?答曰不得。若不得者,有经说,少分优婆塞,多分优婆塞,满分优婆塞,此义云何?答曰,所以作是说者,欲明持戒功德多少,不言有如是受戒也。优波离复白佛言,若受一日二日乃至十日五戒,得如是受不?答曰,不得。佛本制戒,各有限齐,若受五戒,必尽形寿,若受八戒,必一日一夜受,是故不得。」

从以上经文看,五戒必须全受。所谓于五戒中受一戒,不能受持四戒,是只得一戒功德,四戒的功德没有了。是故《大智度论》所言五戒分受,大概亦是此意。经中不但说五戒必须全受,更不能受一天、两天或是十五天,要尽形寿一生一世受持。

无上菩提之本

──三皈五戒(三十八)

(三)为甚么要受五戒

戒,分上中下三品,五戒是下品戒,十戒是中品戒,具戒是上品戒。

五戒中,亦有三品,若微品心受戒,得微品戒;若中品心受戒,得中品戒,若上品心受戒,得上品戒。十戒、具足戒亦各三品,结果都是一样。

染习佛法,必须按次第。戒,亦必须按次第而受,先受五戒,后受十戒,乃至具足戒。

先受五戒,是调伏自心,让信乐心渐渐增加,才受十戒。受十戒后,善根转深了,才受具足戒。这样渐渐深入,才得坚固,才不会退败。若不受五戒及十戒,立即受具戒,非但失次第,又破威仪。何况,有些上根众生,受了五戒立即可以得道果,亦有众生,受十戒而得道果,故要按次第。

佛说受戒为甚么要按次第呢?譬如,有比丘欲舍戒,自言说:「我是沙弥,非比丘。」即失去具足戒,但虽失具足戒,而沙弥十戒及居士五戒尚在。若比丘说:「我是优婆塞,非沙弥。」即失十戒,而五戒仍在。若比丘说:「在家、出家一切戒尽舍,我是皈依的优婆塞。」三种戒实时顿失,但仍不失三皈戒。

三皈、五戒、十善,是生人天之通途,亦是学佛的基本柱石。受持三皈五戒后,再修四谛是声闻乘,十二缘起是缘觉乘,世尊亦是悟此真理而开悟的。六度四摄是菩萨道,十力、四无畏、三念住,及佛之大悲,合称为「十八不共法」,是大乘佛道。故欲成佛道,先受三皈五戒。

凡欲受戒,戒师会先为说法,开导心怀,令对一切有情起慈悲心,誓救一切众生,令离五趣证三乘果。

按《萨婆多部毘尼摩得勒伽》载,守戒有十种利益:

(一) 摄僧故(令僧团和合);

(二) 极摄故(令接引僧众);

(三) 制伏高心人故(令调伏恶人);

(四) 已调伏者摄受故(令惭愧者能安乐);

(五) 不信者生信故(令不信者生信);

(六) 已信者增进故(令已信者更加精进修行);

(七) 为法久住故(令正法久住);

(八) 广显梵行故(令清净心不退失);

(九) 遮今世恼漏故(没有现世的烦恼);

(十) 后世漏不生故(没有未来的烦闷)。

持戒令不作恶,得自然清凉,俯仰无愧天地,非但自利,且能利他。

(四)受戒前先忏悔

古人说:「人谁无过,知过能改,善莫大焉。」作恶后能忏悔是健人,惭愧药最能杀罪毒,若能以清净的欢喜心,在大众面前,承认自己错处,发露说出来,并起誓以后定当严加防守,保护自心,不再重犯,罪便灭了。

求受五戒时,维那师为求戒者请和尚出堂,戒子顶礼三拜一问讯后,和尚上香迎请三宝,证明受戒。接着和尚会为戒子开导,并要戒子随着和尚诚心忏悔说:「弟子某甲,从于无始,以至今生,毁破三宝,作一阐提,谤大乘经,断学般若,弒害父母,出佛身血,污僧伽蓝,破他梵行,焚毁塔寺,盗用僧物,起诸邪见,拨无因果,狎近恶友,违背良师,自作教他,见闻随喜,如是等罪,无量无边,故于今日,生大惭愧,克诚披露,求哀忏悔,惟愿三宝,慈悲摄受,放净光明,照触我身,诸恶消灭,三障蠲除,复本心源,究竟清净。」

无上菩提之本

──三皈五戒(三十九)

(五)受戒程序

受戒之过程,可分为六个步骤。(1)问遮难,(2)受三皈,(3)宣戒相,(4)披礼忏衣,(5)发愿,(6)劝嘱。

(1) 问遮难

何谓遮难?遮,是制止;难,是本质上的恶,制止本质上的恶称为遮难。

求戒者忏悔后,和尚会依《善生经》先问七种遮难,方能授戒,其中有没有犯,要老实答复,不可隐藏。和尚问:

第一,汝曾否盗现前僧物?(答:否。)

第二,汝曾于六亲男女中行淫否?(答:否。)

第三,汝曾污破僧尼梵行否?(答:否。)

第四,汝曾于父有病时,舍去不顾否?(答:否。)

第五,汝曾于母有病时,舍去不顾否?(答:否。)

第六,汝曾于师长有病时,舍去不顾否?(答:否。)

第七,汝曾杀害发菩提心众生否?(答:否。)

(2)受三皈

问完遮难后,授三皈依(受戒前一定要重受三皈),程序如受三皈时一样。

(3)宣戒相

三皈后,宣戒相,求戒者要答和尚的问题。(前面说过,因为《大智度论》说的「五戒分受」,演变为后来的「分受分戒」,即不能受五戒者,可选择受一种戒、两种戒、三种戒或是四种戒,但受足五戒才能称满分优婆塞。)《大智度论》「五戒分受」

和尚宣戒相后,接着问五事,求戒者必须依和尚所说一一回答。

第一,不杀生是优婆(塞、夷)戒,汝尽形寿能持否?(答:能持。)

第二,不偷盗是优婆(塞、夷)戒,汝尽形寿能持否?(答:能持。)

第三,不邪淫是优婆(塞、夷)戒,汝尽形寿能持否?(答:能持。)

第四,不妄语是优婆(塞、夷)戒,汝尽形寿能持否?(答:能持。)

第五,不饮酒是优婆(塞、夷)戒,汝尽形寿能持否?(答:能持。)

和尚再问,第一不杀生,乃至第五不饮酒,是满分优婆(塞、夷)戒,汝于中一一戒能持否?(戒子必须回答:能依教奉行。)

(4)披礼忏衣

和尚宣戒相后,引礼师手捧礼忏衣,交给和尚,和尚教戒子展开披着,口中教授诵偈云:「善哉解脱服,盋咤礼忏衣,我今顶戴受,世世常得披。」

礼忏衣又称缦衣、搭衣。其披法为:

(一) 双手持衣,以两手之中指、食指压住外边;

(二) 将搭时,左手拿住衣头,右手拿住衣尾;

(三) 将衣抛在左肩,以左手之小指、中指、食指压住,右手拿住衣背;

(四) 将左手所执之衣,向头后右手传抛;

(五) 用左手执勾,右手执环;

(六) 左手执衣勾与衣环,右肩披露之,右手拈住袍袖;

(七) 右手将衣环套在扣上;

(八) 勾环既套上,将右手拿住左膀之衣,一折之,递在膀上。

(5)发愿

经云:「有行无愿行必孤,有愿无行行必虚,行愿相资,妙果可会。」故受戒后,必须发愿。和尚教发愿云:「持戒如不发愿,得少许福田,此谓行愿相资,方成妙用。若修福业而无愿者,譬如五彩巧绘,文锦虽佳,不以胶和,终不堪久。亦如陶家瓦器,坯质已就,不经火煅,终不堪用。是故我今授汝三皈五戒毕,当教发愿,汝应至心合掌,随我言词,对十方三宝,发其誓愿。」

和尚说一句,戒子重复说一句:「我某甲至心发愿,愿此五戒功德,不堕三途八难,持此功德,惠施法界一切众生,皆发菩提心,同生极乐国,花开见佛,得闻佛乘,悟无生忍,证不退位,还入娑婆,化诸有情,亲觐弥陀,永断生死。」(未完待续)

无上菩提之本

──三皈五戒(四十)

(6)劝嘱

接着,和尚鸣尺云:「善男子,发愿既毕,我今略示汝五戒功德,汝当谛听。《善生经》云,若人受三皈五戒,所得果报,不可穷尽。如四大宝藏,举国人民,七年之中,运出不尽。受五戒者,其福过彼不可称计。又《校量功德经》云,四大洲中,满二乘果,尽形供养,乃至起塔,不如男子女人受持五戒,所得功德不可思议。以诸福中,三宝胜故。汝今受持,已得如是功德,应当珍敬守护。所言护者,如人一目,如王护独子,如渡护浮囊,如敌护城郭。若于此五戒中,犯其前四重者,更不得增进余戒,更不能生长善法。佛法戒海,虽然广大,普摄一切众生,唯不摄破戒之人。犹若死尸,海水不容。汝切不可负优婆塞优婆夷之名行,宜当遵调御师之制言。汝能如是守护奉行否?」求戒者应答:「依教奉行」。

然后,和尚鸣尺一下,合掌云:「授戒圆满,大众同音,念佛回向。」

(六)卸戒

《萨婆多论》云,若受斋戒后,遇恶因缘,而逼于要犯戒,那么,就宁可舍戒也不犯戒。若欲舍戒时,随便找一人即可以舍,不必一定要找出家人。若五戒中犯一重戒,便不能受八戒,若八戒中犯一重戒,便不能受出家十戒,乃至具足戒。所谓四重戒,是盗满五钱、非处行淫、杀人、自称得圣,以上随便犯一戒,即名犯重。犯了重戒,在戒律中没有忏悔法,要依方等大乘经等,方可开受忏法。故受戒前戒师要展转询问,曾经是否犯四重罪。

为甚么受戒时,要在出家人前才能成受,舍时随便在一俗人前便可舍呢?原因是受戒似登山采宝,所以稍难,舍戒则似下阪弃珠,所以甚易。如求生则难,求死极易的道理一样。

《四分律》云:「舍时应云,大德一心念,我先受得五戒为优婆(塞、夷),今对大德舍却,作在家白衣,若好心发时,欲更受戒,应先忏前罪,后受亦得。」

人身难得,遇恶因缘则易失人身。六道中,惟有人道能得戒。天人虽然积累很多善事,但生天后贪着乐欲,善心力弱,故不得戒;饿鬼以饥渴苦,身心终日被烧焦,亦不能得戒;地狱众生受种种楚毒,无量苦恼,更无缘得戒;畜生以业障故,无所晓知,不知戒法,虽然有经说龙以善心受八斋戒法,但因业障故,一日一夜的善心功德,不得斋法。而人道中,以四天下来说,只有南阎浮提洲、西瞿耶尼、东弗婆提的人才能得戒。如西洲瞿耶尼,是佛遣宾头卢往那里大作佛事,才有佛法,有四部众;东方的弗婆提,有比丘在作佛事,亦有四部众;但北洲的郁单越,以生到该洲的人愚痴故、福报障故,不受圣法,更不得戒。而三洲人中有四种,一男二女三黄门四二根,四种人中,唯男、女二种得戒,黄门、二根不得戒。但男、女人中,若杀父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破僧、污比丘尼、作盗贼等断善根的恶人,一概都不能得戒。

三洲之人,虽然可以受戒,但凡人都是恶多善少,一日之中,恶的念头百千回转,但善念却无几,故受戒后,应以勇猛心自誓决断,方能得戒。

不受戒便永远不能得戒,故别随便卸戒。

(七)卸戒果报

灌顶经》中,佛对梵志说:「以前在波罗柰大国,有一位大富的婆罗门长者,名叫执持,不信奉三宝,只信奉九十五种外道求福保佑。有一天,执持长者听说国中贤能的长者辈,因为信奉佛法僧,而能得到富贵安乐,更能度脱生老病死,令今世后世不入三恶道中,得无穷的利益。执持心想,既然信奉三宝有这么多的好处,不如舍弃现在供奉的外道,我也奉敬三宝。于是来到世尊面前求皈依,世尊授他三皈五戒法后,作礼而去。后来,执持到其他国家,看见那里的人杀生、偷盗,习以为常,于是被境所染,持戒的心没有了,看见漂亮的女人便贪恋爱慕,看见人的好恶便评论,看见人饮酒又跟着一齐饮,完全不能控制自己的心意,更后悔接受佛陀的三皈五戒重誓之法,于是又来到佛所求卸戒,佛默然不应。不料,话还未说完,执持的口中有鬼神出现,有的手持铁椎拍他的头,有的脱去他的衣服,有的以铁钩在他的口中曳取他的舌头,有的淫女鬼神,以刀割他的阴道,又有的鬼神以烊铜倒入他的口中,前后左右都有很多鬼神来分裂他的身体,及取他的血来噉食,又见有火来烧他的身体。

无上菩提之本

──三皈五戒(四十一)

这时,执持长者感到非常恐怖,面如土色,动弹不得,正是求生不得,求死不能,感到无救无归之际,世尊慈悲哀悯,问他为甚么会这样呢?此时,执持也不能说话,唯有举起双手向佛哀求,悔恶归善。佛便以威神之力救度这位执持长者。那时,所有的鬼神,见佛世尊以威神力救度长者,全部都停下来,站在一面,执持才能得到小许的休息,于是站起来,向佛叩头忏悔说:『我身中有这五贼,牵我入三恶道中,受极大苦,愿佛怜悯我,受我忏悔。』佛说:『这是你自己的心口所为,怨不得谁。』长者说:『我从今日之后,改往修来,奉持三皈及五戒法,并持六斋,奉三长斋,烧香散华,悬幡盖供事三宝,从今以后,不敢再犯破皈戒法。』佛说:『很好,你今次再受三皈五戒,切莫再破戒犯法了,若犯三次,五官、辅王小臣、都录监司、五帝使者等,便会把你的罪记录下来,所以,我常劝人严持皈戒,自然有鬼神护助,诸天欢喜,十方无量诸佛菩萨及阿罗汉都共同称叹,得福无量,临命终时,佛会分身来迎接,不会令持戒的男女堕恶道中。」

所谓人生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信心难发今已发,戒行难持定要持,修行重要是坚固不退。

法句譬喻经》说有七比丘入山学道,十二年中不能得道,感觉学道甚难,虽然已经毁形执节,不避寒苦,终身乞食,受辱难堪,最后仍是罪衍难除,与其殒命山中,不如回家修立门户,娶妻养子,好好干一番事业,令心乐意安。于是七人即起座出山,佛知他们得度因缘成熟,即化作沙门,来到谷口见七比丘。化人问:「你们在山学道,为甚么出来呢?」七人答说:「学道勤苦,罪根难拔,分卫乞食,受辱难堪。又此山中无供养的人,多年来我们恒守俭约,修诸苦行,仍是道不可得。现在想还家,发展事业,赚大钱后,老了才再求道。」化沙门说:「止,止。你们听我说。人命无常,旦不保夕,学道虽然难,但前苦后乐。居家更难,无数亿劫以来,不休不止在受苦,你们现在想得到永远的快乐,不遭受任何患难,回家不是办法,犹如治病服毒,只有令病有增无减。三界有形之事物,都是忧恼的,唯有信戒,不放逸,精进得道,众苦才能消灭。」化沙门说毕,即现佛身相,光像巍巍,再为说偈。七比丘见佛身相,及闻偈后,五体投地,稽首佛足,摄心悔过,作礼而去。再返回山中,精进修行,日夕思维佛所说的话,终得阿罗汉道。

(八)五戒的启示

(甲) 供养六方

世尊为了要我们先做好人,故拟订善生这人物,为在家弟子说《善生经》,藉此说明拜六方求生天,不如先尽为人之责任。

经中,佛对善生说:「善男子,在家菩萨若欲受持优婆塞戒,先当次第供养东南西北上下六方。东方即是父母,除应供给父母生活所需外,还要恭敬、礼拜、赞叹、尊重。南方即是师长,除应供养师长外,还要尊重、赞叹、恭敬、礼拜,早起晚卧,接受师长教化。西方即是妻子,除供给妻子生活必需物质外,更要在适当时候送妻子庄严之服饰衣物。北方即是善知识,是好朋友,当朋友有需要时,要尽力帮助他,更要恭敬、软言、礼拜、赞叹他。下方是奴婢,对待奴婢,除供给他衣服饮食医药外,更不要打骂他。上方即是沙门婆罗门等,对待修行人,除供养饮食卧具医药外,于饥馑时能救济,闻恶能遮止,不讥他过,更要礼拜、恭敬、尊重、赞叹,因出家人能给我们五种利益,一教令生信,二教生智慧,三教令行施,四教令持戒,五教令多闻。

佛说供养六方之人,得增长财命,得受持优婆塞戒。

无上菩提之本

──三皈五戒(四十二)

(乙) 誓守佛戒

(1)道不可失,德不可离

人生在世时短,身后路长。此身在六道中流转无数,若以骸骨累算,高如须弥山,而世世受生,都是常怀忧苦,不得自在。而然,一切皆自作自受,无可怨尤。为善生天,为恶堕深渊,乃不变之定律。如为人时,孝顺父母,信义待人,修行十善,死后得生天上;若积德为善,受持五戒,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来生可再得为人,享福寿之报,或生公候贵族之家;若杀伐酷虐,生为恶人,纵然前生有大福德,能享现前之乐,后来亦必招凶衰,死堕地狱;如盗窃欺人,欠人钱财不还,死后当为奴婢牛马,或作大猪,屠割剥其身躯,秤卖偿还给人;若为人悭贪,不肯布施,死为饿鬼,不得衣食,再得为人,变为乞丐,叩头求食,都是前生贪残之故。

佛眼观见众生,在六道中辗转受苦,故以经道劝人,人当信经所说,修善守戒,发誓死不犯恶,不失于道,不离于德,自然五戒得根。

祖师誓死不犯戒之斑烈公案,累累现前,人死而复生,如蚕浑沌,茧中穿丝出飞,便变形易壳,改变身体,但其神依然,而五戒便由此而得根了。

(2)宁受毒打,护吞珠鹅

《毘婆沙论》载,有一比丘次第乞食,来到珠师的门前,珠师正为国王穿珠,见比丘来,欢喜入内取食供养,比丘穿着红色的衣服,在日光照耀下,令旁边的珠亦现红色,这时有一只鹅亦在旁边,见珠红色以为是肉,于是把珠吞下,比丘来不及阻止,珠师拿食物给比丘后,比丘谢辞而去。及后,珠师发觉少了一珠,以为是比丘偷了,于是擒比丘回来,并责问他出家之人,为何作偷盗无廉耻之事,比丘矢口否认偷珠,珠师愤怒非常,严刑拷打比丘,定要他交出王珠,比丘被打鲜血涂地,吞珠之鹅过来唼血,珠师因为愤怒的缘故,又以杖打鹅,鹅因此而死。比丘见鹅已死,对珠师说出鹅吞珠之真相,珠师剖开鹅腹,果然见珠在鹅腹内,不禁悲喜惭耻,忙向比丘忏罪认错,并问比丘何不早说,比丘说:「我受禁戒,宁舍身命不伤蚁卵,若先告诉你,你必定杀鹅,不护众生,岂名持戒?」

比丘宁愿遭受毒打都誓护众生,我们既受五戒,又如何能杀生呢?

(3)宁受系缚,不伤草叶

《福盖正行所集经》卷十二中,佛说有二位比丘,住在偏远的阿兰若自修,无德而自称有德。有一天,二比丘跟随商人入海寻宝,忽然波涛汹涌,遇非时而起的暴恶黑风,大家都非常害怕。实时,水族中的摩竭鱼及大小鱼等,都惊慌地交横往返,并把船舫碰坏,船上各人惊惶失措,纷扰悲号,有些人沉溺在水中,亦有些抓着浮板在逃命。那时的老比丘,亦堕入水中,知道自己年老力衰,命不能保,于是解开浮囊,送给他的同伴。同伴得到浮囊,只顾取珍宝摩尼珠等,亦因此而丧命。佛说此名为不清净持戒。

同经中,有一比丘行脚时,被贼打劫,衣物尽被劫夺,贼匪之中,有一人曾经出家,知道佛门规矩,于是对其余匪徒说:「我们把草系缚在这比丘身上,他要护戒,便不敢妄动。」众匪徒劫掠后便逃去。比丘思念佛所制戒,一切草叶,不得挽绝。于是,伏在道侧,不敢稍动。那时,刚巧国王打猎经过,比丘遥见,以为是裸形外道,因我慢而不起来。国王见有人伏在路边而不让路,即命人往盘诘,后来知道是比丘为护净戒,不伤草叶,甚为赞叹,于是命人拿走草叶,释放比丘,并供给饮食及衣服,佛说此名为清净持戒。

佛戒中,草木都不能伤折,何况是杀害生命?受五戒后,要坚实护持,才是真正受戒,才名为清净持戒。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一、依印光大师教导的方法。《阿弥陀经》一遍,往生咒三遍,赞佛偈一遍,念诵佛号百声千声万声,随自己闲忙而定。菩萨名号各三声或十声,后发愿回向偈一遍。南无莲池海会佛..

蒋贡康楚仁波切是大宝法王噶玛巴的重要法子,藏传佛教噶举派(白教)的四大法子之一,是噶举传承内的重要上师。远为毗卢毗那佛化身,近为阿难尊者化身,与金刚尖锐为三人。..

嘎玛仁波切:发愿和回向的差别贪念是在作善事之前,先为自己打算,以自利而作;而愿力是为了利益别人,先为别人着想,再想到自己。而发愿和回向的差别是什么?是有没有完成..

科学研究的是物质,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就是假设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也就是物质和意识必须要截然分开;佛学研究的东西是意识,佛学反而认为主观和客观、物质和意识不能分开..

贵州省某县,有吴仁吴义两同胞朋友,父早亡,受母李氏抚养成人,吴仁娶妻孟氏,吴义娶妻崔氏,吴仁居长,性情良善,孟氏亦贤淑。吴义居次,年虽幼而性狡猾,崔氏性情亦横泼..

注:这个故事的讲述者是阿康仁波切,他是70年代伦敦桑耶寺的住持。第16世大宝法王在世时曾经给过我很多舍利,他对我总是有求必应。有一次,我向大宝法王提出了一个请求,我..

唐罽宾国三藏般若奉诏译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善男子,如来功德,假使十方一切诸佛,经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劫,相续演说不可穷尽..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守拙的智慧:心头洞明,表面糊涂做人的最高境界,就是抱朴守拙。明明什么都知道,却一副痴呆愚顽的表情。这种人不张扬,不高人一等,平易近人,反而更易得众人的欢迎。社会..

一、何谓佛法融入生活也许很多人会认为,经常做义工,捐赠财物、献血、捐献器官等等,以及人天佛教所倡导的种种行为,就是佛法融入到生活当中的具体体现。虽然我们不能断然..

关于宽运法师

宽运法师网为您提供最新的宽运法师信息,让您快速了解宽运法师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宽运法师。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