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禅师:大般若经要解——空相义


般若经要解——空相义

文:白云老禅师

空相义──前面曾经谈过“十八空相”,为什么现在又谈“空相义”?其实,“十八空相”是针对“空”做认识与辨别,而“空相义”则是“究竟空相”之义,有探讨、究竟的意思。

换言之“十八空相”是谈“空相的样子”,只从“相”去认识“空”,探讨在什么情况和现象之下叫做“空”;“空相义”则是谈“空相的境界”,究竟“空”在“相”上怎么去把握,等于把“空”的义理做一个总结。

大家都熟悉《心经》中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四句话,可见“十八空”不是谈“色法空”,而是对色法、心法做认识,并不究竟。举例来说,现实生活中,我们总离不开世间“衣、食、住、行、育、乐”一切法,是造作成业的根源,因此众生带着业来到世间,唯恐不知“过去所做的,现在要承受”,佛法才会提出“十八空相”的道理,帮助我们去面对现实环境;只不过道理、方法还不究竟,必须进一步谈“空相义”,所以“究竟空相”之义,如果把标题换成“究竟空相义”就更容易把握。

《心经》谈“色”与“空”的问题,请问这个“色”应定位在哪里?一般顶多定位在所谓的物质或精神上,或者从人的“五根”接触“五尘”来分别“色”,其实是不够的。《心经》谈“色空”是以人的五蕴──“色、受、想、行、识”来说,五蕴是心的变化作用,所谓“心为主宰”,就是一个“自我”的变化作用,从“色受想行识”生起变化、产生作用,可以了解人的自我;自我之所以会生起变化作用,都是依五蕴而来。要知道《心经》在“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的后面还有一句“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所以,谈的就是五蕴。所以,“五蕴”之“色”,不只是谈“表色”、“色相”或“色法”而已,是依于“色尘”转变为“色法”,完成“心法”,相应成为五蕴的“色”,发起“受、想、行、识”的变化作用,如果把“色蕴”弄清楚,“受想行识”四蕴也相继明了。

进一步要怎么去了解“色与空”的关系?刚刚已说此“色”不是“表色”、“色相”、“色法”,但也不舍弃这些,为什么?因为“色蕴”的形成来自于色尘、色法、心法,“色心”相应才会显现“色蕴”。“色蕴”是一个自我意识的开端,源于眼睛所看、耳朵所听(余根类推)的“色尘”(概指色声香味触诸尘)而产生意念,意念发起“色法”,自我意识一起分别,五蕴头一个完成的就是“色蕴”,这就是“色的形成”。千万不要把“色”只摆在“色尘”或“色法”上,来看“色与空”的关系,那会错得一塌胡涂,怎么说呢?我们常听到有些人一谈佛法,谈到“色即是空”,就拿一个玻璃杯说:你看!这就是“色”;再把玻璃杯往地下一扔,指着一地玻璃碎片说:你看!这个玻璃杯就“空”了;其实,他是执着于“表色”“色相”和“色法”,完全忘了:即使把玻璃杯砸碎了,还有一堆玻璃渣,并没有空掉。

所以,这里谈空之“相”,不是谈空之“体”。在前面的“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不合不散”中已谈到本体“空”,必须从“成、住、坏、空”、“生、住、异、灭”作认识;这里谈“空相”,是从相上面去谈“空”,如果不能把握这个道理,“色即是空”就会变成只谈“色法”、“色尘”了。所以,这里谈“空相”,是以五蕴的“色蕴”之形成及如何认识来看,因为色蕴是我们自我意识的分别,它来自意念,意念又来自于根、尘相接触,才会产生分别,这是色尘、色法与心法的关系。

所以,要了解为什么“色蕴”本是空呢?因为,它是根据根尘相触,意念的产生而来的,如果根尘不相接触,意念不生,“我”就不起分别,于五蕴的“色蕴”来说,不起变化、作用,等于是一个“空相”。《心经》为什么要谈“色即是空”或“色不异空”的道理呢?因为,根与尘如果不接触,意念不起,“我”就不会起分别,那这个“我”就如同死的“我”了,那可能吗?所以,人只要还活着,根、尘一定会接触,意念也会生起;如果知道“色、受、想、行、识”五蕴的变化作用,其中有一个“空”的境界存在,如果能突破的话,就不会以自我意识去论道,或谈事物的问题了。

举例来看“五蕴与空”的关系,且莫只摆在“色与空”的关系上;依五蕴来看空,假使你看到一样东西,产生了这样、那样的想法分别,可知在这之前就已经历了多少过程?很少人会去考虑这个问题;要知道在“我想怎样”之时,一定是你已经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根与尘已经接触了,意念也发生了,“色蕴”已形成,有了感受,才会“我想怎么样.....”。所以“我想.....”之前有一连串的经历,其时间距离几乎是在一刹那之间就已完成;相反的,如果“想”没有生起,那表示跟你没有关系,“我”未生起分别,源于根尘也不接触,意念没有产生作用,当然跟那个“我”就没有关系。

事实上,一旦你有了“我想…”的意念,表示之前的经历都发生了,只是我们忽略了前面整个的开端与过程,“我想怎么样”接着就有“行”、“识”的发动,在准备怎么做之下,必然的会得到一个结果。但如果根本不想怎么样,必然“行”、“识”不会发生,因为它连“受”、“想”都没有完成。所以,五蕴的变化与作用是不是其中有一个“空”的境界存在?一定要“我”起分别,经过修养、突破才会产生。如果“我”不起分别,便是处在一个“空相”的境界,但这只是第一个现象,更进一步?一旦“我”起了分别,此时也可能会产生“空相”,如不能产生“空相”,源于你的“想”有计较、执着,“我”才无法显现“空相”,这是第二种把握“空相”的机会;如果还有第三个机会“我想怎么样”,这“怎么样”一定是关系到什么?比如:人家拿出一个东西问你要不要?你想一想,生起“要或不要”的分别,那么“我想怎么样....”实际上就已经确定了。如果以现代的逻辑学、形上学或理则学来看,有个新名词──“三度空间”就具有这个意涵。可见,原来佛法早就提到“三度空间”了,只是我们平常并不知“三度空间”要从什么地方去看,其实就在五蕴里。因为五蕴的本身,要形成“色蕴”才有“受、想、行、识”的发起,“色蕴”不形成就是空相,这是第一度空间;第二个,色蕴空间的形成是因为“我”起分别,如果此事与你无关,“我”不起分别,不就是第二度空间吗?如果这时你确定了什么,一定是根据你的意念而起分别,意念的分别又是根据眼睛所看、耳朵所听而来,但究竟看得、听得正确不正确?所表现的是不是自我意识?这之中又会有另一个空相,由此就很容易去把握发现所谓的“三度空间”了。

但这三度空间并不是佛法的究竟,因为它仍然关系到“世间法”,为什么?因你所看到的、听到的仍是世间的一切,你的意念起分别,是依过去的经验而来,如果“色受想行识”并未经过修养,还是以一个世俗人的条件面对问题,究竟又能把握什么?会直接了当的表现“我喜欢”、“我讨厌”,五蕴一气呵成就完成了。如果再进一步去分析:究竟“我”喜欢的是什么?讨厌的又是什么?探讨这个“我”,是眼睛喜欢、还是耳朵喜欢?假使一个东西都还认识不清楚,在不能确定之下,就认为我喜欢、我不喜欢,那就是自我意识的情感作用而已。以世俗人来说,过于感性,可能会失之于莽撞,理性一点才能保持冷静,足见人的感性是可以调整的。所以,依于人的基本问题或者理论,佛陀就发现了一个秘密──“想”之后不马上“行”。

圣贤孔子所言:“三思而后行”,在“想行之间”好像也有个间隔,但这个间隔不是佛法的间隔;佛法的间隔是怎样利用这个间隔,让你的“想”调整为“非想”,以至于“非非想”、“清净想”。由此可知,我过去介绍课程一直讲究的,也是千佛山的一个重要课题──“想行之间”要建立起间隔,要好好的利用这个间隔,在未行之前,调整、修养所“想”,不可但凭自我意识,而是依释迦牟尼佛所说的道理、方法,依教如法去行修,你的“想”才不会沦于自我意识,因为自我意识的“想”离不开世间法;为此,如果突破了自我意识,就等于突破了世间法,才有出离的机会。所以,若能把色蕴认清楚,紧接的受蕴、想蕴、行蕴、识蕴,其实都是相同的道理,因为最后,都是以究竟空境而完成。

举例来说,“我有多少财产”?这其中不就已有内容了吗?于此,我们首先要探讨的第一个问题是:“你来到这世界时,本来就有这么多财产吗”?相信没有!接着你从小到大,又是何时开始才拥有这么多财产的?这问题颇值得思考,如果你是“经过十年、八年或者二十年奋斗,才有今天这一点财产。”这就已肯定在十年、二十年之前,你并没有这些财产,也就是说:现在拥有的财产并非平白而有,是经过十年、二十年的经营才拥有的,而即使你现在拥有这些财产,仍要过日子,要过日子就一定要花费,财产会渐渐减少,所以,一定要有收入才能弥补支出,其结余财产才会增多,否则只落得:“想当年我有多少财产”,于事无补!

所以,从探讨问题,到考量财产的维护,进而继续工作以收入弥补支出,这其中的“想”不就已有改变了?!如果是“先花了再说”,那就是想行之间没有间隔,“色、受、想、行、识”一气呵成。因此,如果能把“想”做一个调整、修养,让原有的不好有所提升,不好的就会变成好的,好的也会更好。如果想行之间没有一个间隔,又不知道如何利用这个空间去调整、修养,便很容易造成:现在认为有什么,最后可能什么都没有!其实谈这些,说明了每一个过程的“现在”都不相同,因为每一个现在有过去,还有未来,“现在”也只是这一刻的“现在”,并不包括所有的现在,如果就任何一个现在来说,那可以!但下一个现在,能不能维护这一个“现在”的说法呢?如果不能把握,那就是“想”了之后马上就接着「行”与“识”,五蕴很快的就完成一个结果,毫无“空相”可言,只是“我相”而已,更不可能显现“究竟空”的道理,《金刚经》所说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其实就是“究竟空”最好的诠释,如果能以此作观行,就能入达真正的“究竟空相”。

但如果把“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错解为“你何必那么计较、在乎?”就会成为一种消极的论调,因此,必须要把五蕴的空相义“究竟空”弄清楚,再拿这四句话来做结论,才真正了解“究竟空义”在哪?否则像吃饭一样:饿了、空了就吃,吃了就不空了!吃了又会慢慢的消化,结果还是会饿、会空,那究竟真正空了什么?其实,空的不是食物,是食物中的营养,那才是维护色身价值之所在。但真正的营养的来源并不是单一的,它来自各式各样的饭、菜。可见,这其中还是一个空相,而究竟空相是说:食物是一回事,真正的“空相”不是什么都没有,是依于那个“有”,我们不要去计较、执着那个“有”,这种显现的空相才是空相,否则只是空亡,尤其“究竟空相”要把握的是以五蕴来说,这就是谈“究竟空相”的道理。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华严经简介《华严经》全称为《大方广佛华严经》。所谓“大”是包含的意思;“方”是仪轨的意思;“广”是周遍的意思;“华”是成就佛果的意思;“严”是开演因位,严饰佛果..

佛法里面讲病有三种原因。第一种是生理的病,包括你的饮食,古人常讲「病从口入,祸从口出」,所以口是祸福之门。天气变化,我们衣著不小心,这些都是生理病的来源。第二种..

问:请益法师,如何理解六根就是一根一心,把心贴在一心上,就用根了不用识了这句话?反闻闻自性有没有修持的具体方法?那么眼耳鼻舌身歇止,自心念佛,自性闻之,或只着意..

六度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这是在戒、定、慧三学之外,加布施、忍辱、精进,合称六度,亦称六波罗蜜。波罗蜜是梵语,意为到彼岸.渡河的人,须乘舟筏横越中流,..

佛在《法华经》中打了八个重要比喻,即“法华八喻”,用来帮助众生“开示悟入,佛知佛见”。若能诚心观照,即入如来大定,定能长智开慧,从浅显的比喻中觉悟深奥之法理。一..

人人都希望自己的人生无病、无难、无障,可世间不如意者十之八九,现实的人生总是充满着波澜,我们希冀着万事圆满,执着于追寻完美的顺境,可这往往会带来更多的欲望和贪婪..

中国大乘佛教——八大菩萨摩诃萨之一。尊上虚空藏菩萨摩诃萨在无量菩萨中专主智慧、功德和财富。因尊上智慧、功德、财富如虚空一样广阔无边,并能一切世间持戒如法相求的诸..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八关斋戒为了方便在家学佛的人,可以自己在佛前自受,日期就是居士菩萨戒上说的每个月的六斋日,即是农历的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二十九、三十这六天。当然实在自己有..

很多人念佛,他为什么不能往生呢?因为他一生当中从来没有创造过一个往生的佛号,他平常的佛号都是绕着世俗的因缘在转。那么你平常从来没有创造一个往生的佛号,你怎么能往..

关于白云禅师

白云禅师网为您提供最新的白云禅师信息,让您快速了解白云禅师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白云禅师。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