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宝藏在你身上,别再四处寻找
我家先生真是广学多闻,我一点也不夸张。
在我还没有进书院前,他总是劝我去参加这个会那个培训的,不停地跟我推荐这个高人,那个大师。他讲起道理来滔滔不绝,可我总不服他,回他“说得多做得少”。有时很烦,我就吼他:“有本事做给我看看。”他拿出绝密“武器”说:“按你说的,每个教练都得自己拿冠军才有资格当教练?真是头发长,见识短,妇人之见也!”我铁青着脸,说不出话来!
先生实在是太爱学,太爱看书了,他这辈子最大的财产便是书了。我实在心疼他把所有的时间及收入都用在学习上。先生致命的弱点是只说不做,而我是行动型的人,所以我们经常起争执。结果,我说不过他,常常败在他手下。
进入同喜班学习后,我说书院太殊胜了,导师十分慈悲,辅导员十分付出,氛围很好,不收钱,一切皆为你着想。我一直试图说服先生也进书院,更究竟地学习,也为他省些钱,省些时间。可他仍然认为我是幼儿园的学生,不肯理会我。有时我也怀疑自己,是不是我不会说,不具备说服他的能力。可看着他仍四处攀缘,我又心急如焚。
有一日外出途中,他又推荐了一个国外的大师给我,说厉害得不得了,是净空法师都很称赞的修·蓝博士。让我看看关于修·蓝博士的书。我说最近在学《道次第略论》,先好好打基础再说。我相信神通,但不迷信神通。
“佛非水洗众生罪,亦非手拔有情苦,非将己德移于余,唯为说法令解脱。”这是我们在《道次第略论》学到的内容。佛说了很多法,我们依教奉行,才能成就解脱。你要求水洗罪、手除苦,或者佛将证的功德送给你,这不是佛陀所说。
他又说我是“我执”加“法执”,死心眼地认为只有菩提书院好,别人就不行。人家修·蓝博士就简单的四句话,最后让一个精神病医院关门。我依然说应一门深入,不随处攀缘。
同车的一位陌生朋友听了我们的谈话,就问我的师父是谁,还要了我的微信号。我给他发了书院网站和导师的公众号。随手为他人种下菩提种子,我欢喜极了。
《道次第略论》依止法说:“必行者心生决定,于具德引导不错之善知识,应长时间依止。”导师开示:“修学上需要一个中心,广学多闻要有智慧和根机的基础。因为我们的智慧和根机不够,如果东一下,西一下,最后可能什么都不是。有不少人想修行,打着参访善知识的旗号到处跑,跑来跑去,跑得一身习气烦恼,把心搞得浮躁不安。”
我找到说服先生的秘籍了!我跟我先生说:“我十分敬佩你的广学多闻,可你只是不加选择地接受,不进一步地理解、吸收和运用,跟那些拾荒者有什么区别呢?拾荒者认为什么都有价值,不知道选择和分类,把所有东西统统搬回来一放就完事了,把房子堆得满满的,最后得到的只是垃圾而已。就算他捡到了夜明珠,可他不知道夜明珠的价值,依然把夜明珠当垃圾,这不可惜吗?你上了那么多课程,四处攀缘,拜访了那么多名人大师,在心行上真正改变的又有多少?是不是仅仅留给你饭后的谈资?先生惊讶于我的比喻,不再急着辩论,转而问我对佛教“空”的理解。我说像天上云,缘聚就有,缘散即无,一切因缘生,一切因缘灭。先生赞扬说,进步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