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见法师:概述《解脱庄严宝——大乘菩提道次第论》的总体框架二


概述《解脱庄严宝——大乘菩提道次第论》的总体框架(二)

(2010-12-11)

宽见法师:每一章都应该经过闻思修行,前面的基础打得越好,后面的继续修学就越有保障。如果你前面的基础没有打好,后面不能起修啊。所以经常有人会提问:“师父,为什么我现在还有这么多的妄念,老是放不下?”经常有人提问:“师父,世间法跟出世间法有什么关系呢?怎样才能保证我往生?怎么才能保证我不堕三恶道?”有没有这样的问题,但是没有人问:“师父,我现在做人还有什么样的欠缺,我在实际生活中发现了自己什么问题……怎么去认识、去改正?”能够从现实角度出发去考虑的人很少。把基础打好,成佛之因如来藏,要不断地熏习。《唯识》讲,熏习是什么意思?种种子,熏那个种子,不断去熏习那个种子。我们现在的种子是什么呢?自己是否具备如来藏,其实这个种子很浅,你把这个种子深入地种下去,使我们对自己具备如来藏,确定不疑。即使不能完全确定不疑,也是相当不容易动摇。

下一个就是成佛所依人身宝。一切众生都具备如来藏,那么六道众生是不是都具备如来藏?是。既然六道众生都具备如来藏,地狱、恶鬼、畜生、阿修罗、天、人趣以外其他的四趣或者五道,不是也可以修学佛道吗?这里讲不是绝对不可以,而是很难很难。你不要认为既然都可以成佛,行啦,我们不用努力了。虽然一切众生都具备如来藏,但只有人道的众生才是修学佛道的最好所依,这就是人身宝的意义。我们再具体讲一下成佛的所依,什么叫所依?是一个凭借。打个比方,我们要到国外去旅游,需要护照。成佛之所依是什么?是个平台,它是个凭借,你没有护照,能到国外去旅行吗?你没有人身能去断恶修善吗?没有这个人身,你怎么来听闻佛法?你要凭借这个人身。这就是成佛所依人身宝,这里指的殊胜的所依是指具备八无暇、十圆满和三种信心的人身而言的。具足这些暇满、两种条件和三种信心的人,他们的人身就是修习佛道的最好所依。

为什么人身宝这么殊胜?因为打下基础后,是一环套一环的。前面给我们信心,后面你不会想捡现成的,不要想我要在这里等着,可能到一定的时间就成佛了。三大阿僧祇劫也行,反正最后成了呗。三大阿僧祇劫能不能成?不能。你得认真修学三大阿僧祇劫才能成,你要不认真修学还是成不了。你不要以为我们在这里等着,每天玩啊,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三大阿僧祇劫一过,就浑身金光闪闪地成佛了,不可能,所以要确定当下这个人身不可以蹉跎。首先,这个八无暇里头,地狱、恶鬼及旁生,边辟地及长寿天,邪见,不逢佛出世,喑哑等八无暇。八种没有闲暇修学佛法的情况,除了其他五道外,还有邪见、不逢佛出世、喑哑等八无瑕,我们观察自己,要生起庆幸及稀有难得之想。我们得到人身,如盲龟值木,针尖做界,壁上撒豆这么困难。我们得到人身,你有没有觉得我们这个人身很宝贵呀?没有觉得。这个人身给我带来了很大痛苦,是吗?你看,没有经过我同意,父母就把我带到这个世界上来,来到这个世界,从小到大经受了很多不如意的事情。你去观察一下,你走到大街上,有几个人是面带微笑、神情自若的?我也曾经是:眉毛紧皱,川字型的纹,苦瓜脸,很苦。我们观察自己,当你烦恼时照照镜子,大多数时候都是烦恼脸、苦瓜脸,我们对于人身,很多时候无法认识到它的殊胜和宝贵。

你觉得人身宝贵吗?哎呀,有时觉得还不如做一只小狗,有人讲我想做一只小鸟在天上飞,有时想得很浪漫,有时觉得那小狗也挺可爱的,我做一只小狗吧。其实都是不明白人身这个可贵性,你知道我们付出了什么代价才得到这个人身吗?我们经过了无数千万亿劫,在六道当中轮转,终于有一次机会得到了人身。其他比如三恶道地狱、饿鬼、旁生的苦不细说了,非常非常苦,畜生比人苦千万倍、亿万倍,恶鬼比畜生又苦千万倍,地狱的众生又比恶鬼苦千万倍,这都是什么?像地狱道众生是万生万死,饿鬼道的众生乃是百千年不闻食物的名字,畜生道的众生更是一辈子辛辛苦苦被人操作,临终时还难免挨一刀。所以说这种苦无法言说,如果你一旦失了人身还容不容易再得啊?难了。

有一种比喻,得人身的概率就好像白天的星星,而失去人身堕到三恶道的机会就好像夜空里的星星,差别大不大呀。白天有没有星星,看不见。还有你看墙壁上很光滑,撒一把豆子上去,豆子能不能在墙壁上停下来啊?不能。豆子在墙壁上停下来的机会近似为零,我们得到人身的机会就像壁上撒豆一样难。所以这一章你要去闻思它,就会对自己得到这个宝贵人身生起大庆幸。你再也不会喊:哎呀,我怎么这么冤呢?怎么这么不公?你能得到人身已经是大幸福了。别不平,莫抱怨,会欣赏。有几个人对自己的现在不抱怨呢?我们对自己的现状有没有不满?有没有不平?可是你再看看地上的蚂蚁、耕地的牛、山上吃草的羊,还有,到菜市场看看种种的生命,你跟它们比比,还有什么可抱怨的?它们也是有情呀,也得到过人身,可一旦失去了人身,还能再回来吗?难了。所以这一章就是让你明白人身之可贵,生起殊胜的、稀有难得、珍惜之想。非常重要,莫要起易遭、易得想,当然我们现在“人身难得今已得”,但这个人身是否暇满呢?不一定。我们要看看,这个暇满是否完全具备。还有十圆满,有五种他圆满,佛陀降世说正法,以及教法仍住世,已入佛门施摄受,为利他故心悲悯。还有五种自圆满,得人身中根具足,业际无倒信佛法。远离八无暇,具备十圆满,还要具备三种信心,具备人身已经很难了,但是具备暇满以及三种信心的人,更加稀有难得。如果你真具备了暇满人身和三种信心,再修学佛法还难不难啊?就不难了。因为这是成佛的最好所依,所以我们经常看看自己,现在是不是成佛的良好所依呢?要观察一下,要经常调整自己。

三种信心是什么?首先是深切的信心,也就是信解的信心;第二是向往的信心,也叫欲信;第三,清净的信心。具备暇满和三种信心的人,才是成佛的最好所依,或者说是凭借。怎么样看自己是不是具备这三种信心?还要经过四种违缘的考验,能不被四种违缘所障碍,不被四种违缘所动摇,才可以说是真信士和善法器,刚刚所讲,这个殊胜的所依是最好的法器,法器是不是敲的法器呀?不是,是指能够承载佛法甘露的容器,是能够装载正法的容器,好的容器。我们是不是这样的法器?能够不被四种违缘所动摇?第一,是欲乐不能动;第二,是凶恶不能动;第三,是恐惧不能动;第四,是愚迷不能动。你能够不被这四种违缘所动摇,才能说你是真正暇满和具备三种信心。也就是真正的信士和善法器,必然能够得到无量的利益,堪能发起最殊胜的大人之心。上士之发心,必然能够获得明利诸根,能够持戒清净、降伏烦恼、远离魔境、得解脱道、积大善业、得见诸佛、蒙佛加持成就种种不可思议的功德。以上讲,具备暇满两种条件的人身宝和三种信心的人,才是堪能修持无上菩提的法器或者是所依,这是第二,成佛所依人身宝。这一关过了,就保证你修学的所依,你修学就有了保证,所以前面是后面的基础,这个次第要清楚。

第三,成佛之缘善知识。刚才讲了具备暇满和三种信心的这个人身宝是成佛最好的所依。有了这个人身宝,是不是自己去摸索,自己去看书或自己独自去修持就能够成就了呢?不是。这样的人身宝还必须有善知识的教导和激励,没有善知识的教导和激励不起作用。就好像良马还要有伯乐,就好像金矿没有碰到好的冶炼师去冶炼它,它仍然只是一块顽石而已。这个人身宝,没有善知识的教导和激励仍然不起作用,所以说,修学佛道一定要依止善知识。

这一章讲善知识的重要性,如何去依止善知识,以及依止善知识的利益。善知识是向导,是船师,是危险地带的护送者,是指路的明灯……如果没有善知识,我们就会被外道所迷。前进的路上有很多的十字路口,非常细微,我们陷入这迷宫当中很容易被种种外相所迷,被外道所迷,或者误入小乘之道。相反,有善知识的引导和护送,就没有迷路或错路的忧虑了。有几种善知识?有报身佛的善知识、化身佛的善知识、登地以上菩萨一类的善知识,还有普通众生一类的善知识。这些善知识,哪一类对我们恩德最大呀?普通众生的善知识对我们的恩德最大。没有普通众生类善知识的引导和教化,我们有没有机会去依止其他更殊胜的善知识?没有可能。而这些普通众生类善知识也可以说都是佛菩萨的方便化现,因为你要依止报身佛的善知识,普通人是不行的,要登地以上才能依止报身佛的善知识。而化身佛的善知识,你是要证得资粮道以上的果位,才能依止。在自己业障大部分净除后,才能依止登地以上菩萨的善知识。像我们这种烦恼非常深重的凡夫,没有可能依止前三类善知识,很难,所以我们必须依止普通众生类的善知识。

善知识的条件有八种、四种或两种。我们要认清楚是不是善知识,是真的还是假的善知识,有八种条件:一,持守菩萨戒侓;二,多闻大乘经典;三,具足修行证悟;四,悲心济众;五,无有畏惧;六,具忍辱谦和;七,心无厌烦,心无毁弃;八,善于言辞。四种条件,《庄严经论》里讲:多闻离诸疑,能持诸善法,二门说真如,是为菩萨相。两种条件是善知识的最低条件,真善知识者,深通大乘教,持菩萨胜律,虽逢命难缘,不舍菩萨戒。深通大乘教义和持守菩萨戒律,是善知识的两种条件。所以普通众生类的善知识对我们恩德更大。

然后是依止善知识的方法,有了好的老师是不是就能保证你成就呢?不能。为什么?虽然有好的老师,如果对老师没有信心,不能够按照老师的教导去做、去学习,一样没有用。就像小孩子,即使上了最好的小学,是不就保证将来成为人才?不一定。如果孩子不愿意学或者不听话,也没有用。所以,碰到再好的老师,你不是好的学生,一点也没有用。我们修学经常挑老师,你有没有挑挑自己。我所以学不好,是什么原因呢?是因为父母没有教好,父母没有文化,是因为这个老师不是特级教师,这个环境太差,就是没有找到自己身上的问题。所以,有好的老师,你是不是好的法器,是不是好的学生,这一点至为关键。我们讲依止四想,即使有好的老师,老师开的药,你不肯服也没有用啊。

什么叫好的学生?正确依止善知识。第一,恭敬与供养。第二,爱敬并承侍。第三,修行及努力。从这三方面去依止善知识。善知识的重要性,善知识的条件和标准,依止善知识的方法,这些都是需要闻思修,需要我们细细去思索,否则,我们经常就会犯迷糊,找错问题,找错原因,就会自己烦恼,不能以正确的思维去寻找烦恼的原因,就会容易抱怨、嗔恨、不平,从来不找自己的问题。所以《入法界品》里讲,若令善知识欢喜,则能获得一切佛菩提,你自己盲修瞎练不可以,这里讲应当怎么样向善知识求法,应当具备加行、正行、结行三个步骤。

第一,要有适当的准备,首先要具足菩提心;第二,正行,依止四想,把自己看成是病人,把善知识看成是医生,把善知识所讲的法看成是良药,然后把自己努力去修持当做服药治病,依止四想。再避免三过六垢,把自己看成是瓶口朝下的器皿,这样所有的毒液都流光了,就像善知识开的药,吃药以后立竿见影,病毒全都排掉。最后的结行就是远离三过六垢。第四,方便即其口教授,也就是成佛的方法,方便即其口教授。

今天这个框架就先讲到这里,成佛之方法。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佛说阿弥陀经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地藏经解释忉利天宫神通品第一(解)佛在忉利天的天宫里,显起神通来,召集会众。这是本经的第一品。品是经文段落的名称。(释)在我们的头上,第一重是四天王天,在须弥山的半..

一、依印光大师教导的方法。《阿弥陀经》一遍,往生咒三遍,赞佛偈一遍,念诵佛号百声千声万声,随自己闲忙而定。菩萨名号各三声或十声,后发愿回向偈一遍。南无莲池海会佛..

蒋贡康楚仁波切是大宝法王噶玛巴的重要法子,藏传佛教噶举派(白教)的四大法子之一,是噶举传承内的重要上师。远为毗卢毗那佛化身,近为阿难尊者化身,与金刚尖锐为三人。..

嘎玛仁波切:发愿和回向的差别贪念是在作善事之前,先为自己打算,以自利而作;而愿力是为了利益别人,先为别人着想,再想到自己。而发愿和回向的差别是什么?是有没有完成..

科学研究的是物质,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就是假设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也就是物质和意识必须要截然分开;佛学研究的东西是意识,佛学反而认为主观和客观、物质和意识不能分开..

贵州省某县,有吴仁吴义两同胞朋友,父早亡,受母李氏抚养成人,吴仁娶妻孟氏,吴义娶妻崔氏,吴仁居长,性情良善,孟氏亦贤淑。吴义居次,年虽幼而性狡猾,崔氏性情亦横泼..

注:这个故事的讲述者是阿康仁波切,他是70年代伦敦桑耶寺的住持。第16世大宝法王在世时曾经给过我很多舍利,他对我总是有求必应。有一次,我向大宝法王提出了一个请求,我..

关于宽见法师

宽见法师网为您提供最新的宽见法师信息,让您快速了解宽见法师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宽见法师。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