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有相到无相的修行


略示修法,以依止法作为观修实例,指导我们如何将每一个法,通过止观实践来落实到心行,它是一套修行程序。略示修法分加行、正行、结行和未修中间四部分。前三是座上修,第四是座下修。略示修法这套修行程序非常完整,贯穿了整个道次第的修行。

具体到加行修法,最近学习了金州大师所传的加行六法之前四:一、洒扫住处;二、陈设供养;三、身具威仪,至诚修习皈依;四、观想资粮田。

重点分享座上修和座下修。两者组成修行的整体,互相配合,缺一不可。略示修法主要指座上观修,修行首先需要营造良好的氛围。我们凡夫的心念是相续的,念头如流水,需要在座上培养定力,座下生活中心才不会被境转;座下如理如法,座上修起来心就容易安定。座下修行既是对座上修的落实,也是对座上修心行的检验和巩固,两者要统一起来。

就拿洒扫住处来说吧。一个人日常住的地方,如果很脏乱不整洁,那么我想这个人的行为生活习惯也好不到哪里去,甚至可能很懒散、不讲究。一个对自己住所和生活环境都不讲究、懒散的人,他的内心也多半浮躁不安,生活也会一团乱麻。可想而知,这样的人做事方面也可能是一塌糊涂的。没有条理,不自律的人不会有多大成就

一种环境造就一个人的心境。我们生活在这个娑婆世界,被无明烦恼主宰着,内心很容易散乱,随着自己的感觉和不良串习走。想要成就法身慧命,不仅需要如律如法地修学,也需要借助外环境的影响。

其他时候先不说,每次读书会,我必定先要洒扫房间,拖地、擦桌子至少不低于三遍。还要插花布置读书空间,放禅乐等,给大家营造一个好的氛围,可以安住下来好好读书,从中受益。对于初学者来说,环境确实很重要。其实在净化环境、扫除尘垢的过程中,通过用心观想,可以把内心的三毒烦恼一点点地清除,净化我们的内心,成为我们修道的助缘。虽然六祖说“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可“扫地扫地扫心地,心地不扫空扫地”,对于烦恼习气粗重的凡夫来说,还是要从有执到无执,从有相到无相的修行。见道后还要修道,理须顿悟,事要渐修。

很多学佛人对佛像缺乏恭敬心和供养心,很无知很可怜,不知道恭敬佛像可以强化佛菩萨在我们心目中的地位,可以使我们的内心得到净化,对修行很重要。我们每个人都在随着自己往昔的业力和串习造作各种行为,需要通过洒扫、供奉佛像等清净助缘的力量,帮助调整放逸和不清净的心行,时时保持正念。如法的观想和供养,也可以一点点剔除净化我们被三界染缸染污的内心,这样就不容易在境界现前时随境而转了。明白一点就是,供养不是佛菩萨需要我们去这样做,而是我们修行的需要,供养就是一种表法,是要培养我们的供养之心。

对于一个修道者来说,洒扫住处、陈设佛像是很有必要的。我们进入寺院、道场和殿堂时,内心会无比恭敬,不敢放逸,那我们陈设佛像、如法供养也是如此用意。成佛的两大内涵是福德和智慧,通过洒扫住处、陈设佛像,再“端严陈设无谄供品”,可以不断强化佛菩萨在我们心中的地位,还可以帮助我们积集资粮。

精舍很小,但内心还是一直想布置一个佛堂,从年前开始就打算要安奉佛像了。我也希望通过安奉供养,从内来说,可以令自己身心更安定,修学服务更上一层楼;从外来说,可以令来到这里的所有信众,无论读书还是佛前供灯供香等,内心都可以得到净化和安定。老实修学佛法,生命就能得到安详自在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佛说阿弥陀经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地藏经解释忉利天宫神通品第一(解)佛在忉利天的天宫里,显起神通来,召集会众。这是本经的第一品。品是经文段落的名称。(释)在我们的头上,第一重是四天王天,在须弥山的半..

一、依印光大师教导的方法。《阿弥陀经》一遍,往生咒三遍,赞佛偈一遍,念诵佛号百声千声万声,随自己闲忙而定。菩萨名号各三声或十声,后发愿回向偈一遍。南无莲池海会佛..

蒋贡康楚仁波切是大宝法王噶玛巴的重要法子,藏传佛教噶举派(白教)的四大法子之一,是噶举传承内的重要上师。远为毗卢毗那佛化身,近为阿难尊者化身,与金刚尖锐为三人。..

嘎玛仁波切:发愿和回向的差别贪念是在作善事之前,先为自己打算,以自利而作;而愿力是为了利益别人,先为别人着想,再想到自己。而发愿和回向的差别是什么?是有没有完成..

科学研究的是物质,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就是假设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也就是物质和意识必须要截然分开;佛学研究的东西是意识,佛学反而认为主观和客观、物质和意识不能分开..

贵州省某县,有吴仁吴义两同胞朋友,父早亡,受母李氏抚养成人,吴仁娶妻孟氏,吴义娶妻崔氏,吴仁居长,性情良善,孟氏亦贤淑。吴义居次,年虽幼而性狡猾,崔氏性情亦横泼..

注:这个故事的讲述者是阿康仁波切,他是70年代伦敦桑耶寺的住持。第16世大宝法王在世时曾经给过我很多舍利,他对我总是有求必应。有一次,我向大宝法王提出了一个请求,我..

关于如理思维

如理思维网为您提供最新的如理思维信息,让您快速了解如理思维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如理思维。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