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法欲的力量


对于禁欲还是纵欲,佛教不提倡禁欲,更反对纵欲。

那什么是欲呢?导师开示:“欲,即是需求义,有来自心理的,也有本能性的,欲是生命延续的保障。”佛教把欲分为善、恶、无记三种。善法欲是完善人格的动力,追求善法欲,这是佛陀所允许的——比如我要解脱,我要成佛,我要利益一切众生。这种欲望如何发展,关键需要接受智慧引导。如《八大人觉经》云:“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

欲望的副作用即是不善欲,如果我们贪著欲望,会给个人和社会带来痛苦、灾难。比如这次疫情的发生,据说最先发现在某海鲜市场,这个市场除了海鲜,还售卖多种野生动物。他们为了贪图眼前的那一点所谓的美味,造下不可挽回的罪业。现在人们惊慌,不敢复工,学生不能正常上学,这种种难道不是从贪欲而起的吗?有句话叫:“祸从口出,病从口入。”人类因为贪欲而受种种苦果,因此我们应该多多加以反思。

对于无记的欲望,要保持适当的度。色身要善加养护,才能帮助追求善法欲。欲界众生其生活由欲望主导——财、色、名、食、睡,这些欲望总体属于本能性的、物质性的,是基本的欲望、基本的需求。然而有些人过度地贪求,既伤害到自己,也伤害他人。

佛法告诉我们,善法欲是可以追求的,善法欲在声闻乘和菩萨乘中都很重要。比如上面所说的想要成佛度众生,当然要有需求的愿望啦!而后慢慢实践落实,这样才能够自利利他。就像祖师大德们那种无我利他的精神,他们为了帮助更多众生走向觉醒之道,舍己为人、慈悲利他,是我们都能够感受得到的。

末学学佛前,对出家的师父都很恭敬,一直认为出家人都是少欲知足的。后来看到有一位出家师父用手机、洗衣机、电脑,还有开车等等,内心非常不理解。为什么出家修道了,还那么“奢侈”地享受生活呢?心想:以后如果我出家了,一个人到山上去住茅棚,买一点米和盐,自己种菜吃就可以啦,不要任何人供养。自己做自己吃,懂得念佛拜佛就好,谁也不会干扰我。那时的我认为这就是修行

后来经过学习佛法,我才恍然大悟,才明白,欲不是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出家人也是人啊,他们也要生活,为了修道,日常生活必备的用具也是需要的!

导师说:人生在世,有基本的生存需求,这也是人类社会得以延续的基础。比如饿了要吃饭,渴了要喝水,困了要睡觉,包括在家人的正当家庭生活等,这类非善非恶的欲望,佛教称为“无记”。只要保持适当的度,并不会带来什么副作用,也不必刻意自苦其身。因为色身就像工具,适当养护,才能有效使用,发挥更大作用。

佛教提倡中观之理,不偏不倚,不过度、不紧缩,不影响正常的生活,激发起善法的欲望,引人前行。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楞严咒〉持诵仪轨(圣空法师发愿文)一、圣空法师修学楞严发愿文:弟子(加自己法名)今在佛前发如是愿:愿一心皈命顶礼,一心奉请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一切天龙八部、金..

楞严经卷一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无漏大阿罗汉。佛子住持。善超诸有。能于国土。成就威仪。从佛转轮。妙堪遗嘱。严净..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南怀瑾老师解读:“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善言古者,必有何于今;善言人者,必有厌于己。”

八关斋戒为了方便在家学佛的人,可以自己在佛前自受,日期就是居士菩萨戒上说的每个月的六斋日,即是农历的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二十九、三十这六天。当然实在自己有..

弥勒菩萨住在欲界兜率天的内院,如何与十法界中六道轮回的“天道”相区分呢?答:十法界由“地狱、恶鬼、畜生、人、天、阿修罗”之六凡和“声闻、缘觉、菩萨、佛”之四圣组..

佛说阿弥陀经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

地藏经解释忉利天宫神通品第一(解)佛在忉利天的天宫里,显起神通来,召集会众。这是本经的第一品。品是经文段落的名称。(释)在我们的头上,第一重是四天王天,在须弥山的半..

一、依印光大师教导的方法。《阿弥陀经》一遍,往生咒三遍,赞佛偈一遍,念诵佛号百声千声万声,随自己闲忙而定。菩萨名号各三声或十声,后发愿回向偈一遍。南无莲池海会佛..

关于如理思维

如理思维网为您提供最新的如理思维信息,让您快速了解如理思维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如理思维。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