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法法师:佛七开示
佛七开示释本法俗话说:「勤能补拙」。「懈怠」是万病之源,人若是懈怠,甚么病都出来,相信吗?不论是消瘦的人有毛病,肥胖的人也会有毛病。所以不能懈怠,要常精进之意。堕落的根源是甚么?就是不常精进。世间法常说:「赚钱也要打拼」。修行也是一样要打拼,要常精进。赚钱打拼赚有钱,修行若没有努力也是无行可修。换句话说,就是要勉励我们凡事都要常精进,身体始能健康,精神也才能够饱满,现实问题才可能解决。世间法的问题解决了,精神上的烦恼也才能够解决,精神生活压力少即慢慢得入解脱。避免堕落的好处在那里?就是能培养我们的善心、善根,使它更深厚,越来越厚…。使它节节升高,一层一层地提升、提高。也就是在培养我们的悲心,悲心就是慈悲的心,让我们的善念与爱心更加扩大出去,当我们心中的爱心更充满了,就会逐渐地流露出来。在我们心中的框框自然培养了更多的爱心,里面爆满塞不进去,就会流到外边去,一直往外堆,不断地堆积而变成了更多、更大的爱心,而不断地分给更多的人使用,也就是发展为大爱。当我们看到别人把我们流露出来的爱心,不被荒废、不被浪费地分享使用它,我们就会很高兴,我们的福报、善心、爱心、悲心不断地丰富滋润了一切的众生,度量越宽大,先把自己照顾好,满溢的不随便丢掉而奉献给别人。否则,若未加善用而浪费实在是太可惜。就如同我们度众生,要能尽心尽力。「广老」他的度众生,是自己有一点成就了,不管是有多余的三分也好五分也罢,加加减减、多多少少作随时随缘分享给众生,让他们免于痛苦。我给别人就是度化众生,别人接受了我所给的度化就是滋润他的慧根。所以,我给别人的是培养福报,别人得到我的滋润时,他的慧根就有成长,这就是相辅相成,互相成就。换句话说,凡度众生就是能自度而后才有办法、有能力度他,也是自利又利别人,这就是行菩萨道。所以,度众生就是自己的能力增强了,先成就自己使自己得利了,也就是充实能力自利后,自己有了多余能力可以帮助别人、利益别人,这就是「自利利他」。同样的道理,自己有了多余的能力而后可以帮助别人、救护别人,这就是「自救救他」。因为常精进,使得自己有更多的体悟,不断精进菩提心增长智慧更得以明心见性而自行度脱自己,进而再行度他,这就是所谓「自度度他」。既然利益自己也利益别人,由亲而疏,由近而远,逐渐扩大为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誓愿行,这些就是行菩萨道的行为。以上所讲的都是正面的。下面要讲的则是负面的,他们的痛苦是甚么?诸如心理不平衡、不敢面对一切。现在有很多人,打个比喻,一般说的:「你的烦恼一大堆」。这就包含很广而不具体,是个拢统的说法。所谓「烦恼一大堆」到底是甚么烦恼?即是「根本烦恼」,就有五种:贪、嗔、痴、慢、疑。这五种根本烦恼若能断除掉,业力就会减少。我们平常拜多少佛?就能消多少业障,也相对能增加多少福慧,消多少业障就消多少业力。又平时有念多少佛?也能消多少业障,增加福慧也就有多少,而消业障植福慧能有多少,就能无形中增长多少慧命、慧根。换句话说,妖魔鬼怪为甚么会来找此人的麻烦,而不会找你的麻烦!为甚么呢?因为根本烦恼就是自己无明的烦恼,为甚么称为根本烦恼呢?会自然贪嗔痴吗?比如说,在一个道场里面,“张三”是先来已经有十几年了,“王五”是新来的。今不论义工也好、住众也好,或有出家也好、没出家也好,或住了以后有出家,或住了很久还没出家也好。反正张三是旧人,看到进来的新人是个少年兄,生性活泼勤快,大家很欢迎他、亲近他。张三可能就会嫉妒、心里不爽快,他每天就郁卒了,虽心感郁卒也得过日子,日子久了就闷出病来,这种因外在所缠而感受苦就是根本烦恼的其中一种。又比如说,某些事大家都会做,某甲是老义工却不会做,因死爱面子,被说几句数冷落的话,感觉很没面子,为了爱惜这不知价值几斤重的面子,板着脸发牢骚的说:「你们都不尊重我,害我没面子」。如果是因为不懂方法而不会做,并非可耻的事,因为每个人都有无知的一面,也各有其不同的专长,皆非万能,偶尔会做错是常情,不必过度自责,也不应苛责做错的人。待人能多包容,犯错后应勇于认错道歉,并设法检讨改善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