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诚法师:法会转型为以教育为中心


法会转型为以教育为中心

2009 年 10 月 7 日,在“十一精进共修法会”部长会上,学诚大和尚作了重要开示

我们对这次法会作一个总结,总结我们要成一个什么型。那么现在算不算成型?现在应该才是起步,才是第一步,走出了第一步。

今后我们要怎么转?首先我们头脑要转、思想要转,这是首要问题。9月30日那天我说要办一个大学。我们团体本身有很多都是大学老师,不是说我们自己想怎么学就怎么学。我们要办一个大学
#8201;——没有文凭的社会大学。这里面就要非常地讲究,硬件、软件等一系列都要非常讲究,分工要非常明确。比如我们搞工程的,虽然还有很多的不足,但在技术上、规划上、执行上基本上能够运转。基金会这一块也是能够运转,也做了不少的事业。那么文化这一块,DVD 组、博客组、网站组,也是能够运转。基本上这几块自己运转已经不成问题了,至少不成大问题,能够坚持长期运转。

再下面就是教育,这是个中心环节。慈善、文化、教育、宣传这几种事业,教育为中心。教育转型,我刚才讲了思想上要先转,这个很重要。一个关键、一个中心。那么怎么转呢?我初步设想,要分五步走。第一步,就是法会期间的教育和平时教育相结合。法会可以是专修,平时有功课、定课。法会是全天候的,法会的这种封闭性、专业性与平时相结合。第二步,是法会跟周末相结合,周六、周日要来。第三步,是山上要跟山下相结合。第四步,是北京要跟外地相结合。第五步,是国内要与国外相结合。你首先要懂得我的构想。如果你不知道我们上面的构想,去往下面传递,人家就会觉得莫名其妙,下面的人就会反弹,他就不会接受。我们做事情要有章法,没有章法,事情就不能做的。这就是我们要转型的模式,今后会这么去做。

究竟怎么转呢?那就不是简单的事情了,不是说转就能转过去的,就能做到的。再者也不是靠一个人、两个人就能转得过去。这是一个长期的工作。你有什么人才就有什么教育,反过来说,你有什么教育才出什么人才,有什么人才才能出什么事业,这是一种连带的关系。

我们要这么转,第一步就是落实。把负责平时学修的法师和负责法会的法师并在一起。然后我们山上再选出五位,到时候再看看怎么选,去建立一个教育研究小组,就如教导处一样,专门研究教育怎么去推广。推广是有原则的、有目的的、有措施的、有办法的,并且我们每一步都是能够达到的。比如:我们有什么目标,运用什么措施,采取什么方法,我们要达到什么目的,一个月内我们要开多少班、度多少人,半年内目标是多少,一年内目标是多少,三年内目标是多少……要专门有一个小组去研究。

那么,我们要推广的内容是什么呢?

首要的是《广论》——《菩提道次第广论》。《广论》是我们这个寺庙在汉传佛教的一个品牌,跟“龙泉之声”一样,跟基金会、跟网站、博客一样,它也是一个品牌。现在你可能不知道它的意义,再等若干年以后它的意义就不同一般了。《广论》是一部显教的论,在藏地各个教派都学,在汉地也有很多人学。它能够结合汉藏佛教——汉系、藏系佛教,两个民族,两种文化,是一个最典型的代表。同时,《广论》又同我们汉传佛教的传统思想相结合。为什么法会期间,我们要与《大乘百法明门论》相结合?它的用意就在这里,它能够结合。能够跟中观结合,能够跟天台结合,能够跟华严结合,能够跟禅宗结合,都是能够结合的。这就取决于我们自己的体会,我们自己的认识度。

我们弘扬《广论》不是说要去弘扬哪一个宗派,这个要搞清楚。我们要弘扬佛法大乘佛法,就不会有什么障碍、不会有什么问题。我们不能把佛法讲解得很狭隘。至于说我们现在学什么教材,听什么磁带,那是第二个问题。“总”跟“别”是不同的。“总”是我们要学习大乘佛法,“别”是我们在学什么教材,这个是不一样的。我们对外讲的是“总”,我们对内用功用的是“别”。我们常常把“别”的用到“总”上去,把“总”的用到“别”上去。比如说我们学什么教,自己读的时候乱看,但是对外又说我们学什么法,头脑都是错乱的,错乱就会带来一系列问题。

第二是基础佛学。基础佛学,佛教史,佛教概论,一般经论的熏习、研读也非常重要,这个我们今后也会考虑。但是根据我的观察,我们的法师也好、义工也好,大家的程度也非常高,并且我们的一些正知见都已经树立起来了,可能不太容易接受别人讲的东西。所以我也比较担心别人讲你们是不是欢迎,这是一个问题。弄不好最后大家对我们都反感,因为他肯定有他的想法、他的理解,那我们能不能接受?前几次我们也有些人来讲,我们有些同学就不容易接受。我们已经很不容易接受不同观点,这是不对的。人家给我们讲,我们不一定要照单全收。他讲对了,我就听;他讲得不对,我心里有数就可以,不一定要把所有人讲的话都当成证教量。我们以后有可能要开各种班,要请某某人来讲,讲多些,然后我们大家就可以选课程,我现在也在考虑这个问题。第一个《广论》,第二个基础佛学。

《广论》和我们的《大乘百法明门论》,和我的一些讲述必须要相结合。为什么要相结合呢?这不是因为说某某人讲得很好,不是这么回事。他代表一个时代的缘起,他必须这么做。不这么做,我们就弘扬不开。必须要去总摄,必须要有人出来总持,否则每个人讲一套,怎么成得了团体?我这个是因为诸多因缘形成的,我们必须要相结合才有路,不结合最后就没有路。那么我们有基础佛学,我们才能够真正在佛教界扎根,才能够广弘,才能够传播。如果没有基础佛学,我们就只能讲给自己人听,跟不同宗派的人、不同寺庙的人、不同团体的人就会格格不入。所以,我们也要掌握一定的共同的语言——既要有我们不同、不共的方面,也要有共的部分。

第三步,是对专经、专论的研究。专经、专论的研究,可能是哪几个法师、哪几个居士偏重于学习某一部大经、某一部大论、某一个宗派。今后如果我们场地够了、人手够了,这几个人今后半年就学这一部论、这一部经……今后这个也是个思路。

第四步,就是我们还要讲外典。外典就是世间上面各种的文化技能,比如传统文化、各种社会新知识。周末也好、平时也好,我们开讲座,大家感兴趣的可以来听——山上的人可以来听,山下的人也可以来听。这样的话,我们就成了传播文化的一个点。

第五步,我们还要做外典、做外语。外语就是各种各样的语言,今后才能够跟国际接轨,才能够真正广弘。

现在我们 DVD 组所做的这些、网络组所做的这些,所有这些都是文化层面的、虚拟层面的。我们慢慢要向实体方面去努力,向实际上面去努力。今后在广弘方面还要进一步去传播,进一步规范化、集团化,有力度地向社会上去传播。要先做教育这块儿,我们的博客书和博客文章是我们的特色、我们的品牌。以这个为中心,今后我们还会有一个更大范围的佛教文化,也就是在教育做得比较好的基础上去发展。但是我们要去构思,否则在发展更广泛的佛教文化时,人才积聚不上去,我们就麻烦。所以,我们做的这些工作都是有步骤的。

居士这一块儿,我觉得首先要结人缘。人缘要好,互相才能够信赖,这是首要的。第二个,要统一知见。如果说人缘、善缘方面还没真正建立起来,事情肯定做不好。做起来就谁也不服谁,谁也不听谁的,每个人容易照着自己的想法去做,照自己的理解去做,就会出很大的问题。所以,我觉得我们第一步人缘要结得好一点。人缘结得好一点不是说大家都客客气气,而是要真正意识到一个事业的成功需要众缘和合,这是很重要的。这样,我们才会考虑怎么去做,怎么样来放低我们自己的知见,放低我们的身段去听别人的意见,去带动别人、帮助别人、让别人提高。我们居士这块儿好多的事业已经有基础了,也可以讲是初具规模,现在就是要慢慢去整合这几个部门。慢慢整合,慢慢提升,慢慢建立共识,知见统一,人缘越来越好。

然后,就是教育。教育做好了,自然而然各方面的事业都会带动起来。我们这个教育既跟世俗教育有共同之处,又跟世俗教育有不共之处。不共之处就是佛法,它在庙里面,全天候信仰。世俗社会最大的问题就是它没有信仰的基础,很多的文化、很多的说教都是空的,它是没有根底的。我们佛教的教育有信仰的根本、有信仰的基础,我们要做的教育是不一样的。同时,我们也要接受各种社会的新知识和各种社会的技能,这个都是非常重要的。

今后我们会朝这个方向去办庙,不是说我们在庙中,大家天天就做早晚功课,念念经啊、拜三十五佛忏啊,完了就研讨,不是这么回事。这还得了!这是做不下去的,是没有前途的。只有像我们现在这么去做,才会有广阔的事业。你看我们现在在龙泉寺皈依的已经有很多人,这会有巨大的、深厚的资源,平时还有非常多的人来。那么我们慢慢将这些全国、全球的各种各样的人力资源都建立起来。只有我们现在这种平台、我们核心组织的建设做好了,我们才会有办法去广结善缘,有办法去做更大的事业。否则的话,人家来到这里问:“你这个寺庙有什么特色?”可能每个人都讲不清楚,那是不行的。

然后,就是培养这种参与感,培养这种责任心,培养这种积极进取的心态、逐步提高的一种心态。对当头的人,要求就比较高,要任劳任怨,这是肯定的。当头的人有几个能力必须要具足:

第一,策划的能力。你策划要保证你能落实,如果你策划一大堆都落实不了,这个策划是没有意义的。这个是第一步。你不能说是谁谁不配合,你也要考虑这个因素,不是说你把谁随便写上就完了。

第二,领导的能力。领导能力就是驾驭全局的能力,特别要具足。

第三,动员的能力。大家干得没有劲了,你能不能把他们动员起来;来的人少,你能不能把他们动员起来;人多了,能不能把他们动员回去。这都是一种能力,否则大家就会起烦恼。你要有这个能力,这动员力非常关键。

第四,执行的能力。执行的能力也很重要,就是你要能够不折不扣地完成工作,你做任何一件事情,如买床、买被子、买菜,能不能把它执行好。你能够按时完成任务,是你的执行力强。

第五,协调的能力。缘起有纵向缘起和横向缘起。纵向缘起是人都是向上辐射的,工作起来是整体作战、海陆空整体作战。部门与部门之间就会出现问题,出现问题就需要上面的人来协调,就要沟通,就要解释,就要采取措施。必须要靠上面的人来协调,下面的人自己协调不了,这个要这么做,那个要那么做,必须通过更高的人来协调。这就必须要有协调能力。

再往下就是要有请示、汇报、沟通、服务、安全这些意识,这些都是很重要的。这些意识都要很强,这样才能把庙管理好。完全具足是不容易的,具足了还要能够发心,这就更难找了。我们做事的过程中,大家慢慢对我们要走的路、要做的事、未来的方向会越来越清楚。

我觉得第一步是需要成立一个小组去研究,然后再汇总,研究完了再去落实。我们僧团也会有人去研究这种教育问题。当时我讲的四句话,我们佛教是“以信仰为根本,解脱为目的,教育为中心,文化为纽带”,教育是非常重要的环节。过去我们很多条件不具足,我说也没有用。因为因缘不到,你说了也落实不了,它需要诸多因缘。所以要盖楼,楼盖起来才有办法。现在我们有一个楼,就可以开始尝试了。我相信再经过三年到五年的努力,我们佛教的事业就会相当可观。大家要有这方面的信心,要向前看,要以向前发展的眼光、思路来认识问题。自然而然地问题也就不成问题,这样就会越来越好。

大家在一起做事也是非常有缘,找到这么多优秀的人在一起做一件事情也是很不容易的。所以我们也是众缘和合,这也是正法将兴的一个兆头。这绝对是!如果不是在北京这个地方,就很难找。在哪个地方能找到这么多有素质的人?不容易!在北京能够找到这么大一个空间也不容易。我们办事、弘法,各方面都很支持,这个是众缘具足。但是这些众缘都具足,如果我们不作为,那也对不起国家,对不起佛教,更对不起自己的信仰!我们有信仰,所作所为就要对得起自己。现在国家给我们这些条件,我们就要充分利用这些条件。哪些事情能做、哪些事情不能做、哪些事情要做到什么程度,我心里是有数的。我们说的事情,都是能够做的,国家都会支持的,我都会把握的。所以国家对我们这几年所做工作比较肯定,今后我们要做得更好。这不是说我们搞一个一般的小庙,开始它可能是一个小庙,但小庙也可以变成一个大庙。我们中国,过去列强都看不起,现在的中国就不一样了,它会变化的。过去几起几落,现在中国变成强国了。很多东西都是会变化的,在变化中人要去努力,要去工作。

今天开这个会主要是讲我的思路。大家同心同愿,还要同行!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守拙的智慧:心头洞明,表面糊涂做人的最高境界,就是抱朴守拙。明明什么都知道,却一副痴呆愚顽的表情。这种人不张扬,不高人一等,平易近人,反而更易得众人的欢迎。社会..

一、何谓佛法融入生活也许很多人会认为,经常做义工,捐赠财物、献血、捐献器官等等,以及人天佛教所倡导的种种行为,就是佛法融入到生活当中的具体体现。虽然我们不能断然..

问:弟子的母亲三年前接触佛法,经常听您讲经开示,早课念佛背诵《阿弥陀经》,晚课也是一样,但几个月前突发心脏病往生。弟子赶回家时,母亲已经往生。我强忍悲痛将母亲送..

佛说阿弥陀经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

伤肾损精的问题现在患颈腰椎病的人越来越多,是什么原因呢?中医认为,是肝肾亏损造成的,因为“肝主筋”,“肾主骨”。什么原因能造成肝肾亏损呢?当然,原因很多,但最主要..

佛教律学入门虚云老和尚讲述甲、叙意乙、持戒的功德丙、犯戒的过失丁、余义甲、叙言戒的意义,就是止恶生善的意思,止除十恶五逆的罪恶,如防流水,似护眼珠,滋长善法,是..

佛教五戒诵戒仪轨一、上香(三拜)二、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三拜)三、忏悔(三番三拜)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今对佛前求忏悔。罪从心起将心忏,..

关于学诚法师

学诚法师网为您提供最新的学诚法师信息,让您快速了解学诚法师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学诚法师。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