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祥法师:《选择本愿念佛集》第八讲:本愿章,为什么“乃至十念”就能获得往生


《选择本愿念佛集》第八讲:本愿章,为什么“乃至十念”就能获得往生

讲解:纯祥法师

本愿是我们今生的强缘

佛教的力量远远的超过其它教化的摄持力,进来了是很难出去的,即使你还在摇摆之中,想翻身却不容易。因为佛法缘于真实,其它的是虚妄的,遇到了真实,再想找比佛法更好的不可能。对佛法感过兴趣再想出来,是很不容易的,佛的摄持是一个很大很大的力量,何况遇到了弥陀佛的本愿。

佛教在感觉上也有很痛苦的一个地方,已经知道有解脱这回事了,给你指引极乐世界,要是得不到往生,世间的事情就老是罩着阴影。有那么好的地方又得不到,想完全退出就必须把极乐世界推翻掉,就要去谤法。推翻才过得心安理得,不然心里就老发悬,极乐世界那么好,我现在追求世间这些东西,有没有价值、合不合理呢?老是接受考验,要么得到往生,要么老在痛苦之中,真想彻底的忘了,是不太容易的事情。

今生遇到佛法是不容易的,是我们旷劫流转很殊胜的缘分,何况遇到“若不生者,不取正觉”的誓言就更厉害,释说众生称念,必得往生。”你遇到了还想反抗,佛跟你立了誓,你愿不愿意都得愿意,不然就不断战斗。佛法不同于世间知识,需要真心投入,积累知识跟往生是两回事;誓愿的落点在要你皈命、要你往生,学知识并不是重点。

法照禅师云:彼佛因中立弘誓,闻名念我总迎来;不简贫穷将富贵,不简下智与高才;不简多闻持净戒,不简破戒罪根深;但使回心多念佛,能令瓦砾变成金。

法照禅师是净土祖师,这个偈子特别有名,朗朗上口,他把阿弥陀佛因中的誓愿与众生的各种现状用一个偈子总持起来,显示佛的大慈大悲,浅显易懂。特别是能令瓦砾变成金非常的形象,我们就是废材瓦砾,通过回心念佛就是变瓦砾为金的妙术。“彼佛因中立弘誓,闻名念我总迎来。……但使回心多念佛”中间的那部分不管你是什么样的人,只要回心多念佛,不分别不简别都能变废为宝,使瓦砾成金,成金就是获得往生。

法藏菩萨一一誓愿皆悉成就

问:一切菩萨虽立其愿,或有已成就,亦有未成就。未审法藏菩萨四十八愿,为已成就,将为未成就也?

所有的菩萨都有立过愿要成佛地藏菩萨的愿是“地狱不空,誓不成佛。”愿还没有成就,因为地狱还没有空。现在问法藏菩萨选择念佛作为往生的本愿成就了吗?

答:法藏誓愿一一成就。(1)极乐界中既无三恶趣。当知是则成就无三恶趣之愿也。(2)彼国土人天寿终之后无更三恶趣。当知是则成就不更恶趣之愿也。(3)极乐人天无有一人不具三十二相。当知是则成就具三十二相愿也。初自无三恶趣愿终至得三法忍愿一一誓愿皆悉成就。

法藏菩萨的48愿全部成就了,阿弥陀佛因中的誓愿第一愿净土无三恶道愿,第二愿国中人不更恶趣愿,及后面的三十二相愿、三法忍愿都已经成就,以《无量寿经》的经文为证。

第十八念佛往生愿岂独不成就乎?念佛之人皆当往生。何以得知。成就文云:“诸有众生,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加之“若不尔者,不取正觉。”阿弥陀佛成佛已来于今十劫,当知一一之愿不可虚设。故善导云:“彼佛今现在世成佛,当知本誓重愿不虚,众生称念必得往生。”

我们相信有极乐世界,其他的愿都已经成就了,但是唯独对其中的十八愿不相信,不是很奇怪吗?相信极乐世界没有三恶趣,也不更堕三恶趣,都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都要成佛,信其他的愿都成就了,唯独怀疑第十八愿念佛能即得往生,相信一部分,怀疑一部分,实际上对其他愿成就的相信也打了折扣。

为什么只怀疑这条愿?因为只有这条愿要你的命,其他的愿好像关系不大,只有这条愿是:若不生者,不取正觉。要你皈命,要你往生,这是关键。你觉得极乐世界是好,我比较相信,因为相信那个跟我的关系不太大,但要我往生关系就大了,往生不是要我死吗?相信十八愿就是考验,信其他愿的考验好像不是那么严厉,由于没有让你舍掉什么,只向你提供了极乐世界很好的信息等。

18愿直接把你摄进来了,佛立誓跟你建立了直接关系,你在18愿上过不了关,其他的愿都过不了关。极乐世界再怎么好,都与你无关,因为怀疑佛力。善导大师说:“彼佛今现在世成佛,当知本誓重愿不虚,众生称念必得往生。”阿弥陀佛现在极乐世界已经成佛,“若不生者,不取正觉。”誓言是真实不虚的,你要是称念了一定可以得到往生。

念佛力量来源于法体

经云十念,释云十声。念、声之义如何。答:念声是一。《观经》云:“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于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声即是念,念即是声。《大集经》云:“大念见大佛,小念见小佛。”

有人问念佛怎么念呢?《观经》的下品下生章里就是这样表述的,五逆十恶的人,临终时心力已经乱了,非常不安定,业报现前,用心思维念佛的力量没有了,不惶念佛。这时善知识教他合掌口称南无阿弥陀佛,具足十念,于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临终极为痛苦难过之时,集中仅有的微弱心力至心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虽然他内在的业障很重,只用表层的方式口称念佛来表达他的诚心,称十声,十声第声就可以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这就是强大的佛力。

念十个别的名字哪里有这么大的力量呢?再怎么诚心的呼叫都不可能有这个力量,念南无阿弥陀佛就有,是一个不可想象的方式。佛在名号上发了誓,念佛的力量来源于法体,我们往往把心落在自己这边,哎呀,我念佛打妄想,散心念佛不行,还打着坏主意,也没有信心,要知,你即使是打着妄想念佛,佛的力量还是在的。

经文上还说大声念见大佛,小声念见小佛,要是大点声念,还是会更摄心,名号是方便法身,念佛的声就是佛,佛、声是一,大声念声音大,声大就是佛大了,也是相通的,听到了声也可以说是见到了佛。(“不可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金刚经所说,那是指法身实相。此处念佛名号是方便法身,即实相所显,故不离音声)

乃至十念=念佛=南无阿弥陀佛

乃至与下至,其意是一,乃至者,从多向少,多者上尽一形,少者下至十声、一声。

乃至包含多少、略、中,带有不定的意思。法然上人和亲鸾大师解释乃至是从现在的一念一直到临终的念佛,包含所有的念在里面,从一到无量的意思。成就文说“乃至一念”,因愿文说“乃至十念”,总摄起来乃至十念就是念佛,乃至十念=念佛=南无阿弥陀佛

真实行的念佛就是不间断的相续念佛,只有相续的念佛,念与佛之间就不间断离开,而不是有时念,有时不念,所以念佛=信佛,信心=一心,乃至十念正确的理解不是指十念,也不是指一念,是念佛。获得了信心后,佛心自心已经不离,这样就自然带有不间断的念佛力量,佛摄取我们已经不离开了,这才是念佛的意思。“乃至十念”的前面是“至心信乐,欲生我国”,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信心,乃至十念是信心的相,有了信心,在相上就是乃至十念;反过来,乃至十念就是念佛之行中包含信心。

信心成就者才是真正的念佛人,不是口里随时在念南无阿弥陀佛,想达到口里24小时不间断的念佛也不太可能,会间断起妄想,信心是超越平常心、思维心,甚至不是第六意识的心,要想信心不间断只有佛的心不间断,信心念佛指心是相续、决定的,虽然口里有时没有念佛。

凡夫的境界里只有我执是相似相续好象不间断的。任何时候都有一个执着的我在后面,昨天也是我,今天也是我,明天也是我,不管干什么都有个我是断不掉的,只信自己以我为主,而我又是一个虚假的执着相。信心就不一样,什么时候信佛了,信我就与信佛二者相置换了,有了信心后,就由信我变成信佛,就皈依了佛,向佛低头了。在没有成就信心前,是佛向你低头,谁最大?我最大,每个人都是这样的,在每个人的心里面,自己就是王,天下再大的事情都没有你大。因为没有我了什么都没有了,觉得天地都随着你才有的。信了佛就进入了二者深信,深信彼佛48愿摄受我们往生,我并不是没有了,我是旷劫以来长没长流转,无有出离之缘,有这样的微妙关系。

宿命通愿云:设我得佛,国中人天不识宿命,下至不知百千亿那由他诸劫事者,不取正觉。五神通及光明寿命等愿中,一一置下至之言,是则从多至少,以下对上之义也。

法藏菩萨的发愿说,如果我成佛的话,我的寿命或者我的光明“下至不知,百千亿那由他诸劫事者,不取正觉”,就是最少我都要知道那么多,那何况多了,下至都是无量无边的,那上至还得了呀,念佛十念一念都能往生,何况无量念呢?念佛要有正确的理解,真正的念佛就是信心念佛。

为什么“乃至十念”就能获得往生?

若按传统因果的道理来讲,乃至十念往生不符合因果,我们又没有作过什么修行,凭着十声一声念佛就可以往生,怎么可以得到这么大的成就呢?《往生论注》里解释:在心、在缘、在决定。心就是内在的用心,缘就是外在的因缘,决定就是金刚不动。

我们无始劫以来到现在的心都是以无明为主、虚妄、我执。佛的名号是实相,你的心从来没有源于实相,信心念佛时心就缘于佛的实相。在实相上缘于佛的愿力,名号上有誓愿的力量,你平常的缘是染污的,内心又在虚妄颠倒之见中,就不真实,所以从来都没有得到过一个决定的结果出来,轮回到今天还是什么也不知道,十念的缘是缘于佛的誓愿力,来自佛的实相,乃至十念可以得到金刚心的决定,十念就往生是你完全不同的因缘,无论以往有再多的虚妄因缘和罪业,由于是虚妄的缘故,像在做梦一样没有醒过来,但只要醒过来了,梦里再怎么样的繁华也是一场梦,醒过来了就是真实的,醒过来一分钟也是醒过来了,纵然梦里过了百年也是在梦里,不要在这上面较量多少,就是真实和虚妄的对比,乃至十念就一定得往生的。

在心

在缘

在决定

造罪人

依止虚妄颠倒见

依妄心、烦恼虚妄果报众生生

不决定

结果

虚妄心

不清净

轮回流转

念佛人

依善知识闻实相法

依无上信心、名号誓愿力生

金刚心决定

结果

至心信乐欲生

乃至十念

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附:原论文

问曰,业道经言,业道如称,重者先牵。如观无量寿经言,有人造五逆十恶,具诸不善,应堕恶道,经历多劫,受无量苦。临命终时,遇善知识,教称南无阿弥陀佛。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便得往生安乐净土。即入大乘正定之聚,毕竟不退。与三途诸苦永隔。先牵之义,于理如何。又旷劫以来,备造诸行有漏之法,系属三界。但以十念念阿弥陀佛,便出三界。系业之义,复欲云何。答曰,汝谓五逆十恶系业等为重,以下下品人十念为轻。应为罪所牵,先堕地狱,系在三界者。今当以义较量。轻重之义,在心,在缘,在决定。不在时节久近多少也。云何在心。彼造罪人,自依止虚妄颠倒见生。此十念者,依善知识方便安慰,闻实相法生。一实一虚,岂得相比。譬如千岁暗室,光若暂至,即便明朗。暗岂得言在室千岁而不去耶。是名在心。云何在缘。彼造罪人,自依止妄想心,依烦恼虚妄果报众生生。此十念者,依止无上信心,依阿弥陀如来方便庄严真实清净无量功德名号生。譬如有人被毒箭所中,截筋破骨。闻灭除药鼓,即箭出毒除。(首楞严经言,譬如有药,名曰灭除。若斗战时,用以涂鼓。闻鼓声者,箭出毒除。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住首楞严三昧,闻其名者,三毒之箭,自然拔出。)岂可得言彼箭深毒厉,闻鼓音声不能拔箭去毒耶。是名在缘。云何在决定。彼造罪人,依止有后心,有心间生。此十念者,依止无后心,无间心生,是名决定。较量三义,十念者重,重者先牵,能出三有。

录音:白莲花 整理:如意 审核:纯祥师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回向可以分两个内容,先念通用的回向偈,然后再单独回向,具体内容如下:1、普遍回向: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

华严经简介《华严经》全称为《大方广佛华严经》。所谓“大”是包含的意思;“方”是仪轨的意思;“广”是周遍的意思;“华”是成就佛果的意思;“严”是开演因位,严饰佛果..

佛法里面讲病有三种原因。第一种是生理的病,包括你的饮食,古人常讲「病从口入,祸从口出」,所以口是祸福之门。天气变化,我们衣著不小心,这些都是生理病的来源。第二种..

问:请益法师,如何理解六根就是一根一心,把心贴在一心上,就用根了不用识了这句话?反闻闻自性有没有修持的具体方法?那么眼耳鼻舌身歇止,自心念佛,自性闻之,或只着意..

六度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这是在戒、定、慧三学之外,加布施、忍辱、精进,合称六度,亦称六波罗蜜。波罗蜜是梵语,意为到彼岸.渡河的人,须乘舟筏横越中流,..

佛在《法华经》中打了八个重要比喻,即“法华八喻”,用来帮助众生“开示悟入,佛知佛见”。若能诚心观照,即入如来大定,定能长智开慧,从浅显的比喻中觉悟深奥之法理。一..

人人都希望自己的人生无病、无难、无障,可世间不如意者十之八九,现实的人生总是充满着波澜,我们希冀着万事圆满,执着于追寻完美的顺境,可这往往会带来更多的欲望和贪婪..

中国大乘佛教——八大菩萨摩诃萨之一。尊上虚空藏菩萨摩诃萨在无量菩萨中专主智慧、功德和财富。因尊上智慧、功德、财富如虚空一样广阔无边,并能一切世间持戒如法相求的诸..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八关斋戒为了方便在家学佛的人,可以自己在佛前自受,日期就是居士菩萨戒上说的每个月的六斋日,即是农历的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二十九、三十这六天。当然实在自己有..

关于纯祥法师

纯祥法师网为您提供最新的纯祥法师信息,让您快速了解纯祥法师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纯祥法师。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