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性法师:《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读书会现场实录 第6讲
《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读书会现场实录 (6)
第 6 讲
时间:公历2009年7月25日,农历六月初四,星期六下午
地点:成都市文殊院后客堂
学习内容
前面主要对八个心识从不同侧面来介绍。以上都介绍了自性、所依、所缘、助伴、作业等。前五识是统一的。
意地主要包括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在内,所以叫意地,意地有哪些内容讲过了。自性、彼所依讲过了。彼所依是所依靠,是它要产生活动的一些条件。包括等无间依也好,种子依也好。上次等无间依讲过了,现在讲种子依。 种子依,谓如前说一切种子阿赖耶识。
彼所依者等者:前自性中举心、意、识,显此意地遍通一切,今此所依及下所缘、助伴、作业,理亦应通一切识有。然此论中唯说前六识身,不说心、意有相应义。如下有言:此中显由五法,六识身差别转,乃至广说,可为证明。由是当知,此所说义是隐密说,非是了义。是故于此所依及下所缘、助伴、作业,皆唯偏约意识为论。如文自显。复次,此所依中,不说意识有俱有依,然理非无。成唯识说,彼俱有依即末那识。今略不说。此亦同前,不更分别心、意道理应知。
这里有二个要注意的。1、“前自性中举心、意、识,显此意地遍通一切,今此所依及下所缘、助伴、作业,理亦应通一切”识有。什么意思呢?既然我们一开始说意地,不是单独指意识。那么只要说意地,那就包括第六、第七、第八都在内。所以说前自性中举心、意、识。自性是概念的解释。心、意、识都包括在内的。心:指阿赖耶识;意:指末那识;识:指第六意识。就是说意地就通这三个识。“今此所依及下所缘、助伴、作业”。前面讲自性是通这三个识。现在讲所依、所缘、助伴、作业,也通这三个识。“然此论中唯说前六识身”:什么意思呢?从现在开始往下大部份他所讲的所依、所缘、助伴、作用,仅仅是指第六意识。“前六识身”:因为前面已经讲了前五识,现在讲第六意识。“不说心、意有相应义”:对于阿赖耶识、末那识相应的心所并没有单独立出来。“复次,此所依中,不说意识有俱有依,然理非无。成唯识说,彼俱有依即末那识,今略不说”。什么意思呢?你看我们讲前五识有彼所依者,等无间依,每个识前一念为后一念的等无间依;前五识的俱有依是什么呢?眼识的俱有依是什么?是眼根,耳识的俱有依是耳根,鼻识有鼻根,舌识有舌根,身识有身根都是俱有依。同时这里提到种子依。看发现这个文字里面,“彼所依者,等无间依谓意。种子依,谓如前说一切种子阿赖耶识”。这里少一个俱有依,是他单独提出来的。“此所依中,不说意识有俱有依,他好象没说意识有俱有依,然理非无”:不是说意识没有俱有依,那它又是什么呢?《成唯识论》说了:“彼俱有依即末那识”:彼指第六意识,第六意识的根是以第七识为根,今略不说,没有单独说出来。
关于六、七、八的关系:我在这里再强调一下,我们知道前五识的俱有依,也就是每个识自身的根。而六、七、八这三个识呢?它们互相为根,第六为第七的根,第七为第八的根;反过来,第七又为第六意识的根,互相为根。正因为如此,前五识的净化比较好办,但是六和七、八的净化,不太容易。因为它们总是连接在一起的。好象社会上那个连体婴儿一样,连在一起的,如果动手术的话,弄得不好,就死掉了。所以六和七关系非常紧密。所以,以后学《八识规矩颂》转依的时候,成佛的时候,六和七是在初地转。这里有个顺序,我提前给你们讲,我正写到这一段。我打个比方,我们到地里去锄草,有个成语叫锄草锄根。一般锄草只是把表面的锄掉了,没有把根锄掉。这是暂时锄掉,没有永久的锄掉,要永久的锄掉,那就是要把根挖出来。那么六、七的净化,要彻底的净化,实际上第七识最重要,因为我们所有的执着,都是从它那里来的。我们上次讲了,前五识只是在外面采集信息,第六意识作综合处理,但第六意识作综合处理的时候,它是以第七识为根。所以第七识执我的信息没有处理掉,它对前六识提供信息那就永远是染污的,因为在我执的笼罩下。所以,看起来我们要净化,实际也就象锄草一样,先把根拔掉。但是这个转依工作从理论上讲,好象是先从第七识对付,实际上不是那么容易。为什么?第七识藏得太深了,不容易找到;明白吗?所以,先把第六识找到,先把露在外面的找到。所以,对六七识的净化工作。我个人是这样看的,是象锄草一样,通过长在外面的草,知道它下面有根,通过上面的草锄掉,慢慢处理掉它的根部,让它的根慢慢死掉。对六七的净化,很大程度上是这样一个程序。先处理第六意识。不是擒贼先擒王,而是顺贼擒王。顺着贼找到它的老窝。为什么?六七同时转,先找到第六意识顺着它,第七识跟着它净化掉。因为六七互为根,六七识的根相互依靠,第六意识作任何事都得看第七识脸色,要第七识点头,你永远是染污的,因为第七识恒审思量我相随,它一刻都没停止过,在做梦的时候都梦到我的钱被抢了。为什么做梦都还有这样执着,因为第七识自我的执着,永远都没停止过。为什么呢?因为第六意识依靠它产生活动。严格意义上讲梦中是第六意识的梦中意识。上次讲了意识有两部份:五俱意识是共五识;不共意识有梦中意识,散乱意识,不共意识是独头意识,是单独活动的。五俱意识是与前五识一起活动的。梦中意识有梦谓是单独活动,不靠前五识,你做梦时眼睛也在做梦吗?耳朵也在做梦吗?没有,是意识的活动。还有散乱、定中。你做梦的时候也包括闷绝,休克状态,实际意识没停止活动的,如果意识停止活动的话,那大脑已经死亡了,生命已经死了。所以,意识的活动是最活跃的。严格讲做梦意识最活跃,自我意识做梦没停止,是第七识没停止。所以,六七净化不是擒贼先擒王,不是把第七识抓出来弄死了,第六识跟着死,不是那么简单。是顺贼擒王,顺着第六意识的活动,知道第七识,再顺贼擒王,锄草先锄根,当然利根人,先海底捞月,地里拔根。有乡下锄草的老乡,也不是先除根,开始先学锄草,先锄表面的,根自然死掉了。我想可以譬喻一个是利根,一个是钝根,一般程序还是要从上面对付到下面去。但特别的利根可能知道,锄草先锄根。所以,六七的净化,还是顺着第六去对付第七,但是不排除有特别的利根人,首先锄根;你说谁是利根?谁是钝根呢?也没有评委。利、钝主要是看你自身发心的程度,能不能下定决心。你看大随烦恼:不信、掉举、懈怠你能不能对付,能对治就是利根,常被这些牵挂就是钝根。我们有时候也有懈怠,心里起来的,算了吧,过两天再说吧,下午再说吧,晚上再说了。钝根、利根不是别人决定的,是你自身决定的。所以,我经常讲:“修行的人一定要对自己狠一点”。你看历代祖师是不近人情的啊,以前的祖师,对我们现实生活是没办法比的。禅宗有个祖师,他妈病了,想他想得眼睛都瞎了,他都不回去看她,最后他妈已经死了。他说:“一把火把她烧了就行了”。今天的人是无法理解的。他一把火把妈烧了,是能度他妈的。一道火先把她度走了,超度了。一般人是不知道的,是凡夫被虚妄分别相迷惑了。所以,修行的人要对自己下狠心。我前几天讲:“贼心不死,道心不生”。我们现在的贼心太多了,掉举、惛沉、懈怠等等,还有许多投机取巧的心理,谁带着我走啊。谁给我三个……妙计,怎样就能过关啊,这些心理,都属于贼心。贼心不死,道心不生。为什么?是道心不够,动力不够,自身没有很好的把握根机。所以,根机不是别人说的,是自己内心的力量,发心的力量来决定。
关于八识的活动,为什么六七八连起来说?因为关系太紧密了。我们讲了第七第六,它们是互相为根的关系。这里虽然他没讲第六识的俱有依,但是它是有的。第六识的俱有依是第七识。
“此亦同前,不更分别心,意道理应知”:阿赖耶识的俱有依是末那识,末那识的俱有依是第六意识。第七末那识好比打仗一样,如:剑门关,“一夫把关,万夫难开”。前六识不管怎么打,通过第七识全是染污的。你要明白为什么转依,阿赖耶识去后来先作主公,前七识是世间一个最重要的角色。先把阿赖耶识搞掉,不是什么事都解决了吗?不行的。阿赖耶识现起我们身心世界是被动的,看你们前七识拿什么种子回来,阿赖耶识就含藏什么种子,阿赖耶识是被动的,是没有选择的,没有主动性。如果说阿赖耶识中的种子,只选好的播出去,坏的藏起来,不播出去,阿赖耶识没有这样的权利,没有的。要是这么简单我们把阿赖耶识喂好一点,告诉它:拜托你啊,好的种子,给我拿出来我要用,坏的你藏起来,别给我,不可以的。所以,第七识扮演的角色,就象剑门关,一夫把关,万夫难开,它在这里把持着,把前六和第八隔开,必须通过它。所以,要化解这个危机,怎么办,那就是把恒审思量我相随的自我意识,第七末那识瓦解掉。
第八识别名有:阿赖耶识、阿陀那识、心、异熟识、藏识海、穷生死蕴、无垢识等等。不管阿赖耶识、心、藏识都是一个概念,都是摄藏种子。
第八识是通于一切的,你在染污位也叫第八识,清净位也叫第八识;阿赖耶识也通于染净的,在染污位保持的是染污种,清净位也需要保持种子,在染污位保持的是染污种,在清净位保持清净种,这也是贯通染污的。其余的都是有阶段性的。
阿赖耶识从凡夫位,到成佛需经过三个大阶段:三次大的飞跃:
唯识家讲从发心到成佛要经历五个阶段:《唯识三十颂》讲的五位:1、资粮位;2、加行位;3、见道位;4、修道位;5、究竟位。
究竟位就是成佛了,圆满了。凡夫是发心以前的;开始发心学佛是资粮位,积集资粮,积集盘缠,成佛的资粮是福德、智慧二种资粮。资粮位要经历十信、十行、十住、十回向四个阶段。经历了这阶段以后,进入加行位。
加行位经历:暖、顶、忍、世第一法。这个时候你离开悟的境界就快了,就象上山爬坡一样,你开始爬山要到山顶的时候都是资粮位,快要翻过山了,叫加行位,你看见山顶快要到了,但是还没到,这个时候你心里是什么状态啊,激动万分,小学生写文章都是,通过艰辛努力,终于看到我的目的地了,此时此刻,心潮澎湃万千,这叫加行位,又叫暖,也就是看见一大堆火,要去烤火,不停的走,不停的走,快走到火前线,有暖味了。你是不是快爬到山顶,是不是无比兴奋呢?要靠近它,但还没有接近它,越是这个时候,越要注意。为什么呢?越是要成功的时候越容易前功尽弃的时候,这个时候比以前还要提高警惕。老百姓有句话:……打烂蛋?这个时候越是欢喜心生起的时候,越容易堕落啊!是不是到了终点,你就最容易停止不前。加行是用功加行,咬紧牙关,还有三步就到了,这三步挺不住,前面已走的三千步、三万步都是百费。明白吗?加行一定要咬紧牙关坚持。为什么?按佛法讲,你经过加行位以后,马上进入见道位,只要进入见道位,已经出离轮回了。所以,见道就摆脱六道轮回了,大乘佛法就是登初地,也就是初地菩萨。初地菩萨象什么样子,没法描述,我也没去过。小乘登初地,也就是初地罗汉。所以,见道位是一个分水岭,凡圣的分水岭,但进入这个以后,就该休息了,睡大觉了,象济公一样,不对,到成佛还有一段要走,进入修道位。
修道位要经历十地:欢喜地、离垢地、发光地、熖慧地、极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法云地,修道位的十个阶段。十地以后还要经过金刚喻地,到究竟位成佛。这就是三大阿僧祗劫。
三大阿僧祗劫:第一大阿僧祗劫:从发心学佛到开悟至见道位前;第二大阿僧祗劫:从见道位至第八地之前;第三大阿僧祗劫:从八地至成佛。
五位与阿赖耶识的关系:阿赖耶识在五位中有三个阶段:
1、我爱执藏位:从凡夫到八地都是我爱执藏位,都叫阿赖耶识。八地以后都不叫阿赖耶识了。因为第八地不动地,第七识再也不执第八识为我了。因为阿赖耶识有三藏义:能藏‘所藏’我爱执藏。我爱执藏就是指第七识执第八识为我。到八地,第七不执第八了,它已经放弃了,我没有力量了,我管不了,你自己去吧,你自由了。所以,阿赖耶识我爱执藏的含义已经不存在了。藏识的名字也不成立了,所以,阿赖耶识的名称就不管用了。所以,在此之间都叫我爱执藏义。凡是在八地以前,阿赖耶识就是执我的。这有区别:见道位之前,执我非常强烈,见道位以后执我就没有那么强烈了。但是要到八地不动地,第七识放弃执第八识。所以在我爱执藏前,都叫阿赖耶识。到了八地以后,不叫阿赖耶识了。《八识规矩颂》云:“不动地前才舍藏。”不动地八地舍弃藏识阿赖耶识的名称
2、业果生死相续位:这主要指异熟识名称。异熟识者,异时而熟、异性而熟、异类而熟。之所以有这三个不同,就是讲因与果一定有差别的。异时而熟:今天种的因,不可能这一秒种下去,马上就有果嘛?不可能,它一定要有一个储存期,因与果之间,一定要经历一个过程。依我说就是蕴藏期。异性而熟:有善、恶、无记,因有善恶色彩,果没有善恶色彩的,善因感可爱果,恶因感非可爱果。用今天话讲:可爱果是快乐的,非可爱果是苦的。但果的本身没有善恶,是无记的,它只有好坏之分,快乐与不快乐之分。这就是异性而熟,因与果有这二个差异。异类而熟:因和果之间本身在体性上就存在差别。譬如:播下去的稻子,这是因吧,到了下半年收成的稻子,它两是不是一个?肯定不是了。所以,因与果之间异类,自身特点不同,那个是去年留的种,这个是今年收的稻子,这中间有什么不同呢?反正是不同,凭感觉,发生变化。你想要是因不发生变化,因还是因,不能产生果。对不对?因必须要发生变化,才叫果,所以叫异类而熟。所以,异熟识体现异时、异性、异类而熟。也就是说,因与果之间前后在生死当中业果相续,故名业果相续位。异熟识一直要管到金刚道后异熟空。也就是修道位中第十地法云地以后,证金刚喻定。不管是粗的烦恼,细的烦恼,粗的染污,细的染污的,到了金刚喻定时统统都是由可止步。到这个时候不能再往下延续下去了,这时候烦恼断尽,粗、细、染污种子全部断尽。业果就不能再相续了,金刚道后异熟空,入证金刚道时候,异熟种子全部断完,也不是异熟识了。在证金刚喻定之前,都可叫异熟识。所以,学佛要了生死。我给你讲:你要了生死,菩萨也要了生死。为什么?
生死有二大类:一部分是分段生死;一部分是变异生死。什么是分段生死?分段就是一阶段,一阶段的,指六道轮回,如果不在人道,那就在其它五道,也就是死此生彼。有阶段性的,叫分段生死。还有什么叫变异生死?这是菩萨生死,但是随愿力,众生属业力。为什么?登初地以后,还没断完微细烦恼种子,还有烦恼,他现的是变异生死,在世间往返受生,但没有痛苦感;我们世间众生你我在世间轮回就觉得,啊哟,痛苦啊!娑婆世界真是苦啊。但是菩萨也在世间往返,他为什么要往返呢?因为他要把最后阿赖耶识染污的,通过不停往返,把它换出来,把它全部掏出来,就在世间来把染污种子掏出来,所以有变异生死。他在世间和我们一样往返,他没有痛苦;我们凡夫在这世间是苦不堪言了。这件事实际上是很简单的,同一样事情,感受是不一样的。今天的小孩与七十年代的小孩就不一样,现在的小孩,你打他一下,啊哎痛死了;七十年代小孩,这算什么东西。使同样的劲,感觉都不一样。所以,凡夫菩萨都在这世间,各自境界不同,感受也不同。凡夫有业力和自身执着,感觉这世间苦死了,苦得不得了;菩萨感受不一样,当游戏在玩,这东西好玩的,菩萨对生死当游戏在玩,他是快乐的,所以,境界不同。
十地在金刚喻定之前,异熟都还没断尽,都还有染污种,一直要到金刚喻定染污种子才能断完。金刚喻定之前都叫异熟识。异熟识比我爱执藏管得远一点。阿赖耶识到八地就止步了,异熟识可以到第九地、十地、金刚喻定止步了。
3、无上转依究竟清净位:是成佛阶段。这时候既不叫阿赖耶识,也不叫异熟识。叫什么识呢?《八识规矩颂》言:“大圆无垢同时发,普照十方尘刹中”。叫无垢识,纯净无染。比纯净水还纯净,一点染污都没有,叫无垢识。全部净化,全部转依。
严格的讲:第八识经过这三个大阶段;
1、 我爱执藏位:舍弃阿赖耶识名称。
2、业果生死相续位:舍去异熟识名称。
3、究竟清净位:成佛
这是三次质的大飞跃,第一次解决第七识不执第八识了,不执为我了,这个问题解决,按我讲的,成功一大半了。如果第七识一直抱着第八识不放,那就没希望,那是有漏的。所以,阿赖耶识舍掉,成功一大半。譬如煮饭一样,现在煮饭体会不强了,不像我小时候,在家烧柴,刚放水的时候,火很大,突然一下温度高了。饭煮开了,是不是减柴呢?煮开了,好比见道了,就要慢慢对付它了,用文火来煨,到了修到位,就用文火慢慢对付,总要把你对付下去。最后饭熟了,到了究竟清净位了,也是三个阶段。你看煮饭也可以煮出佛法来,今天晚上回去煮饭好好观察。饭煮开了,就是见道的时候了,然后火小一点,如果火还是那么大,饭吃不成的。
我们原来讲把阿赖耶识不同名称比较一下,我为什么把五位画个图,就是让你捉摸一下,哪个名称在哪个地方止步,你把这些地方搞清楚了,对你修行有关系的,你不懂这些名称的背后还有这么微妙的东西。八地以前,第六、七、八识就象连体婴儿一样,八地以后才脱开。所以六、七、八识关系很紧密。这里虽然没讲第六意识的俱有依,但我们要知道,第六识的俱有依就是第七识。虽然没讲第八识的俱有依,但第八识俱有依是第七识。好了彼所依就讲完了,内容很多,下来慢慢消化。
现在我觉得,有点远离原来的想法,原来我们大家来读的,现在要讲了,有人打电话问:你今天讲不讲?我说是读哪,没说要讲啊。
彼所缘者,谓一切法,如其所应。
彼所缘者谓一切法等者:此中所缘,唯约意识,已如前说。今于此中略别为二。一、共五识,二、不共五识。总此二种名一切法。在五识中,随自所缘,或名为色,或名声香味触。今此意识,于彼一切皆能遍缘,转得法名。如说法处、法界,此亦如是。然复当知,于共所缘非定俱起。随眼识俱,则缘色境;乃至随身识俱,则缘触境;或复五识同时俱起,则一切境皆为所缘。决择分说:若于尔时一眼识转,即于此识唯有一分别意识,与眼识同所行转;若于尔时二、三、四、五诸识身转,即于此时唯有一分别意识,与五识身同所行转。由是此说如其所应。
这里讲彼所缘。这里的彼指什么呢?回答:(指第六意识)。“此中所缘,唯约意识”:谓一切法唯其所应,一切现象,第六意识都可以缘它。缘当认识讲,都可以认识它。都可以超越它,这是意识活动的范围。
意识缘一切法,有二方面:1、共五识;2、不共五识。
共五识:就是前面讲的五俱意识;不共五识:就是独头意识,在五识中单独活动。刚才念的这一段主要指共五识,五俱意识,于前五识,眼、耳、鼻、舌、身前五识活动。“随自所缘,或名为色,或名为声香味触”:在五识中,随着眼识缘色,随着耳识缘声,随着鼻识缘香,随着舌识缘味,随着身识缘触。“今此意识,于彼一切皆能遍缘,转得法名。如说法处、法界,此亦如是。然复当知,于共所缘非实俱起”。什么意思?他虽然是随前五识转,但它不是同时的。“随眼识俱,则缘色境”:而不是说,随眼识起它就缘声境,在凡夫位是办不到的。只有成佛、菩萨位,六根互用可以办到。“如决择分说:若于尔时一眼识转,即于此时唯有一分别意识,与眼识同所行转;若于尔时二、三、四、五诸识身转,即于此时唯有一分别意识,与五识身同所行转”:什么意思呢?眼识也在看,耳识也在听,那么意识跟着跑,都是一个,坐地将军,管你哪几个识,我意识都能指挥你。你想吧,要是这几个都在外面跑,他跑你跟着他,哪个跑你也跟着他,跑得动吗?第六意识很聪明,坐在那里,你们信息都给我,不然每个动都跟着动,那是忙不过来的。所谓五俱意识,就是说,这一刹那,我眼睛也在看,耳朵也在听,鼻识也在嗅;其实五识都在活动。是不是有五个五俱意识在动呢?回答:(不是)。就只有一个五俱意识,他之所以叫五俱意识,就是因为它有这个本事。五个都在动,我都能掌控你。就好比中间画一个圈,外面画着五条线,五条线在外面活动,但都在这圈圈上栓着的,都拉着的。这讲的共五识,也就是独头意识。这就是共五识。那么不共呢?
若不共者,所缘即受想行蕴、无为、无见无对色、六内处,及一切种子。
若不共者至一切种子者:此说不共五识所缘,略有五别。一、受想行蕴,二、无为,三、无见无对色,四、六内处,五、一切种子。由彼意识遍能了别自相、共相,及变相缘有无、假实等法,是故略说五不共法。此中唯说受想行蕴,不说识蕴,于六内处意处摄故。无为有八,谓虚空,非择灭,择灭,善、不善、无记法真如,不动,想受灭,如下自列。(陵本三卷十四页252)唯有为灭之所显故,名为无为。无见无对色有五别相。一、因缘故;二、据处所故;三、显现故;四、无变异故;五、所缘故。下决择分广释其相。(陵本六十五卷十页5182)此色蕴中一分所摄,自心分别之所起故。十二处中,眼处乃至意处,名六内处。诸法种子,名一切种。如是等类,皆为意识之所缘境。或现量缘,或变相起,不与五识俱转,故名不共。
这就是我们前面讲的独头意识,它单独产生活动认识。它缘的包括哪些呢?“略有五别,一、受想行蕴,二、无为,三、无见无对色,四、六内处,五、一切种子”。他指的什么呢?下面讲:“由彼意识遍能了别自相、共相,及变相缘有无,假实等法”,什么叫自相、共相?比如这个杯子,我们眼识在缘它,这个时候,五俱意识跟它一起缘,眼识对这个杯子的认识,只能是轮角性的,那么意识参与进来,也是自相同缘。这个杯子是不锈钢的,这就是杯子的自相。因为杯子的材料很多,有陶瓷的,陶瓷与不锈钢各有各的自相,各有各明显的特征,这个不锈钢杯子与陶瓷的杯子不一样,各有各的自相。什么叫共相呢?这里摆一排排杯子,有不锈钢的、陶瓷的、玻璃的、铁的一排,第六意识认识,这些都叫杯子,这就叫共相。这都是第六意识作用。比如人也有自相、共相,这一屋里的人,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特征,这叫自相,有眼睛大,有眼睛小,有个子高,有个子矮,有男有女,有胖有瘦,这就是自相。共相呢?有人问:这一屋的人都是作什么的?答:都是人。这都是第六意识的功能。这叫共相、自相。
“变相缘有无、假实等法”:什么叫变相缘?这就是讲所缘缘的问题:第六识缘,按整个佛法讲,我们对事物讲客观、主观。按佛法讲:在凡夫阶段,你永远不可能认识这真正的客观,因为是染污的。为什么?譬如:今天生物学家讲:你这眼识缘这个杯子,实际上让你眼识产生直接认识活动的,这个视网膜上的影子。所以佛法讲你很难认识客观。按佛法讲有几个所缘缘的问题,这个是间接所缘提供条件的叫疏所缘缘;真正直接产生认识活动的视网膜产生的影子,是亲所缘缘。这是眼识,意识也是,意识是依我们眼识上的影子,为疏所缘缘,他还要再在上面临模一次,成为它的亲所缘缘,所以叫变相缘。明白吗?真正意识缘杯子的时候,它已经通过眼识给他又变过一次了。等你眼识在杯子上,以杯子为根据起了影子;意识又依眼识的影子上再次起了一个影子,所以叫变相所缘有无。就分析这杯子是真的呢?是假的呢?也就是第六意识在哪个影子综合、判断、分析、思维是有呢?是无呢?是真的呢?是假的呢等等?这都是第六意识作用。我刚才说了:亲与疏的问题,你们一定要思考。往后讲的还有,第七识又在第六识影子上再描绘一次,描得最后已经不象样了,一层关系套一层,为什么说很难认识真正的客观,原因就在这里。
“是故略说五不共法”:也就是对这五种情况都缘自相、共相,有、无、假、实等,至于下面五个是哪些呢?
受想行蕴:我们学《五蕴》、《百法》就知道。《心经》讲:“照见五蕴皆空”。五蕴是什么?我建议你们把五蕴论看一看,专门有两本《五蕴论》、《广五蕴论》,《五蕴》在《百法明门论》大部份都谈到过。蕴:组合、积集之意。色蕴:一切物质现象,我们统一给他安个名字叫色蕴。也就是积集同类与同类,相同的名称。什么叫组合?每个有情生命体都是色受想行识组成,成为我们的身心世界,是整个有情的生命。所以五蕴就是我们身心的代名词,这里讲都没离开五蕴的内容。受想行蕴:受:感受,苦乐舍,这是第六意识感受;想蕴:思维、推理;行蕴:两部分,一是相应的行蕴;一是不相应行蕴。相应的行蕴指五十一相应心所;不相应行蕴指二十四不相应行法,总体叫行蕴;都是第六意识所缘的。为什么不说识蕴呢?谓六内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受想行蕴都是意识所缘的境界,所认识的对象。很简单,譬如,心理活动,心法、心所有法。你看见有个人发火,在小随烦恼里,忿恨,生气了,我怎么知道呢?答:两种情况,一方面是思维,综合判断,第二方面,有神通;通过眼识看表情,眼识通过意识,知道真生气了,不象是装的,神情那么紧,第六意识活动,为什么说是心所法?忿也是心所法,也是意识所缘,所认识。眼识只能认识色法,表情脸大一点,小一点,是形色、形状、屈、伸都是形色,眼识只能缘色法。怎样判断他生气呢?是第六意识的活动,有比较吧,啊真生气了。我举这个例子,告诉你心所法也是意识的助缘。
无为法:这与《百法》不同了啊。问《百法》的无为法有几个?答:(六个)。“色法十一、心法八,五十一个心所法,二十四个不相应,六个无为成百法”。《百法》讲无为法六个。这里讲八个无为法。虚空无为,非择灭无为,择灭无为,善不善无为,无记法真如无为,不动无为,想受灭无为。多善不善无为,无记法。我给你讲,真正的到了无为只有一个。为什么有六个八个不同。好象是前几天看日全日,太阳有几个?答:(一个)。电视里吹牛,他们给我讲,我理都不理,开始讲百年难遇,最后又五百年难遇,千年难遇。实际是商人炒作,卖眼镜,我就没上当,我就没买眼镜,谁买了眼镜?也没关系吗,增长经济吗,不然数具怎么能上得去。太阳只有一个,全日是月亮不是一下能重上去的,是慢慢盖过去的,一分钟你照下来是这样的,二分钟、三分钟,好象有好多太阳了,实际只有一个,慢慢有一个过程。无为法只有一个,为什么六个、八个,因为智慧不停断烦恼,所显现的程度不同。再加上说六个、八个,是从不同的角度来描述无为法。哪有六个、八个,还有千个、万个呢,我再打个比方:这个杯子,让我描述这个杯子,我肯定描述这一面的状态;你坐在对面,让你描述这个杯子,你肯定描述这个杯子的那一面;站在左边的人,你肯定描述左边形状;站在右边的人描述一定是描述右边的特征。我问你,那就有四个杯子吗?答:(没有)。就是这杯子的四个侧面,把这些东西加起来的概念,就是这个杯子的整体。所以六个无为法也是,从六个侧面,从六个特征。因为无为要用智慧才能了解,你了解不了,就从不同角度来说是这个样子,那个样子,最后是什么样子。“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说的这些都靠不住。所以,释迦牟尼佛最后全部都否定完,“吾说法四十九年,未曾说一字”。为什么?讲的都是工具,从六个方面讲无为法,是让你了解,具体是什么样子,就等于好象地图,你找到了那个地方,啊原来是这样。所以,六个、八个都是给你地图。佛法就是如此,佛法最高明,不象世间的争论,你的是伪科学,我的是科学,所说的都是伪科学,只有最后证道了才是真科学。佛才是最有智慧。
这里讲八个无为法,我就不按着讲了,因为学《百法》的时候都学了。这里有善不善无为和无记法无为说一下:无为法还有善不善,还有什么无记,我想这是从哪个层面讲,善不善,哪怕你在染污位,你的佛性有没有?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空性有没有?都有嘛。所以不管你善、不善、无记位的时候,你的空性是不增不减,不生不灭,不垢不净,都有佛性。只是说你不善良位是与善法在一起;你在证无为法的时候,染污法把你演盖了,所以,把那些染污的东西去除掉,那就是无为法的本身。还是在从不同侧面来描述他,其它六个我们学《百法》的时候讲过了,就不再具体说他了。第二个它缘的无为法八个。
第三个缘什么呢?无见无对色,有五种别相:一、因缘故;二、据处所故;三、显现故;四、无变异故;五、所缘故。无见无对色主要是针对前六识。前五识缘境一定要现前的。你说你的眼睛能看见文殊院外面的东西吗?答:(不能)。你说耳朵能听到北京的声音吗?顺风耳可以。千里眼、顺风耳,不然都不行。因为前五识缘境现前有见,而且眼根要色境相对;意识缘境呢?没有这么多条件限制,天南海北,心猿意马,也就是《西游记》的孙悟空。所以《西游记》有出处的,孙悟空翻十万八千里,还是在如来的掌心中,为什么?是阿赖耶。你意识随便怎样跑,还是要阿赖耶识给你提供的,十万八千里也就是思维的活跃状态,没有障碍。因缘故;据处所故;显现故;无变异故;所缘故。是什么呢?是针对意识的境界来说。譬如:你眼睛一闭,意识想的月球、太阳。因缘吧。什么叫因缘呢?它各自产生的背景,就叫因缘。据处所:意识想也是有方向的。显现故:指意识上的影子。无变异故:我说我把我脑子里的楼台烧了,能烧掉了,无变异,办不到。所缘故:同时它又为意识所缘的,这就是无见无对色。
下面还有一个叫六内处:处:指十二处,即六根、六尘。
一切种子:一切法都是为意识所缘,如是等类,皆为意识的所缘境。“或现量缘,或变相起,不与五识俱转,故名不共”。“不与五识俱转”:因为它单独活动,叫不共;“或现量缘,或变相起”;变相起:眼识的影子为标本,再现一个影子为第六意识所缘为变相所缘;“现前所缘”:譬如:意识只缘意识本身的境界,也就是现量缘。以上关于意识所缘的问题,现在大家有二个印象就好了:
第一、第六意识缘境一个与五识同时,一个单独行动。
第二、意识缘境,可以缘一切事物自相,可以缘一切事物共相。
彼助伴者,谓作意、触、受、想、思、欲、胜解、念、三摩地、慧、信、惭、愧、无贪、无嗔、无痴、精进、轻安、不放逸、舍、不害、贪、恚、无明、慢、见、疑、忿、恨、覆、恼、嫉、悭、诳、谄、骄、害、无惭、无愧、惛沉、掉举、不信、懈怠、放逸、邪欲、邪胜解、忘念、散乱、不正知、恶作、睡眠、寻、伺,如是等辈俱有相应心所有法,是名助伴。
彼助伴者等者:此中作意、触、受、想、思,是名遍行心所,遍一切处、一切地、一切时、一切生故。欲、胜解、念、三摩地、慧,是名别境心所,于各别境随顺生故。信、惭、愧、无贪、无嗔、无痴、精进、轻安、不放逸、舍、不害,是名善心所,由对治染差别转故。贪、恚、无明、慢、见、疑,是名根本烦恼心所,所余烦恼从此生故。忿、恨、覆、恼,乃至睡眠、寻、伺,名随烦恼心所,此随根本烦恼生故,随应当知是彼分故、彼品类故、彼等流故。如是等类一一差别,决择分中广释其相。(陵本五十五卷二页4395)此诸心所,如其所应,与彼意识俱有相应,故名助伴。
这一段主要说明意识相应的心所。我们学过《百法》的人就知道一点。所谓心所是协助识产生活动。我原来给他一个名字,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赖耶识,这八识是认识活动的主体。所谓心所就是协助认识活动主体的辅助功能。
诸位注意,我们原来学过《百法明门论》,请问心所有法是多少个?答:(五十一个)。你数一下这里有多少个?答:(五十三个)。大随烦恼多出二个来,这是与《百法》不同的,为什么呢?因为《百法》是世亲菩萨根据《瑜伽师地论》浓缩。为什么没有把邪欲、邪胜解放进去,邪欲和邪胜解已归结或溶入到不正知和贪里去了。所以《百法》是五十一个,这里是五十三个。
五十一种心所有法,第六意识,因为我们讲这八个识只有第六意识是最活跃的。它干的事是最多的,按今天的话讲,这个公司要大一点,需要的职工要多一点。所以,第六意识相应心所五十一个,或五十三个同时具备。所以,《八识规矩颂》讲“相应心所五十一,善恶临时别配之”。五十一个心所都给它相应。这里《瑜伽师地论》讲五十三个都给它相应。为什么呢?下面讲了。
彼助伴者等者:此中作意、触、受、想、思,是名遍行心所。我们原来已学过《百法》了,今天不会再一个一个的解释了,遍行心所是什么呢?这里讲了“遍一切处、遍一切地、一切时、一切生故”。用今天话讲“一切处、一切地”:三界九地都有活动,都可以去,“一切时”:过去、现在、未来都可以。所以叫遍行心所。
作意:认识活动从非工作状态进入工作状态。实际上这很短暂。譬如:你今天走在路上,有个熟人,很长时间没看见了,突然他从你对面走过来,嗯!突然的一种感觉,会有的。嗯!这个人从哪儿出来的,那一刹那是作意的十分之一,百分之一甚至比它更短。触:也就是眼根与这个接触;受:有感受,这个人久了没见。有人见了开心,有人见了不开心。有人见了,啊约,好久不见,好开心哟。有人见了,啊怎么还没死呢?各人感受不一样。好缘见了开心,有缘见了不高兴;想:见了以后,就想了,我是招呼呢?还是怎么办;思:谓行动,有语言的,还有行动的,或激动了,拍一下,走请你吃饭招待你。所以,思是行动。也就是告诉我们心里活动的认识过程。我强调,在受、触的时候。受的时候就应掌控好,所有烦恼都是从这里来的。如果你的感受有苦受,当受起来的时候掌控不好,随着苦受就会动嗔恨,随着乐受就会动贪念,烦恼就会起来,造业、感轮回的因。如果这个时候,你能如是观察苦也好、乐也好,都是缘起的,都是不真实的,自然不受牵制。往后这些染污就会自断,这些处处都是修行的法门。
下面是别境心所:欲、胜解、念、三摩地、慧,别境心所:各别境随顺生故,我的说法就是:于特殊的境界才能生起来,各别境也就是特别境界。譬如说:欲:于可乐境;胜解:决定境;念:曾习境;三摩地:所观境,专注一境,不散乱;慧:依所观境,思维性相。欲对可乐境,产生希望的,有追求;如果你平平淡淡,有追求吗?譬如你今天走到府南河散步,你看见河里的水,要去追求一下水,不会的,因为那个水不乐,也有乐的,小孩看见要游泳,这叫可乐境。胜解是决定境,不动摇了,决定解了。各别境吧,各种特殊的境界。
善心所十一:善心所对治染污,对治烦恼,是好的。要注意:舍是电脑制作版本,原则上的舍是有提手旁的。
这个舍不是放弃的意思,不是把东西丢了的意思,不是不要的意思,当然也会有这个含义。这个地方的舍是指平等,对一切有情,一切众生起平等心。我们讲行无缘大慈,运同体大悲,是平等心,这里的舍是指平等心,也有舍弃的意思,舍弃不平等,达到平等。要专门提出来说一下的。
根本烦恼六:贪、恚:也就嗔;无明:也就是愚痴;慢:也就是贡高我慢,总的来讲,慢就是自卑的人,总是对自己没有信心,但是内心又觉得别人比我好,所以他很自卑,内心生起一种畸形的心理,你比我好,我比你还行;见:指邪见;邪胜解也溶入在这里面,包括不正见。邪见很多,佛法讲因果,邪见讲因果卖不脱,没有价钱,也就是邪见;疑:与胜解相反,对任何东西摇摆不定。
随烦恼心所:随根本烦恼而生起。忿、恨从嗔心起,如等类一一差别,都与第六意识相应,都要协助它,都要跟它一起活动。恶作:是追悔的意思。实际上这种心里伴随着一生的追悔。干了坏事,心生追悔,该干点好事多好,对原来曾经作过的事,产生逆反心理,不应该做,这是烦恼心所。佛法讲要悟在当下,要当下对治,不要过后方知,这叫恶作。
总的来讲,以上有五十三种心所,跟他一起产生认识活动。你们要将五十一心所背熟,每天背诵对照自己,睡觉前想一想,我有没有这些烦恼心所。譬如:懈怠有没有;放逸:随时随地都有,你躺在床上,床好软的,多睡会儿,随时随地都有的。包括懈怠、惛沉、掉举,实际上对我们障碍最大,所以要检讨。也最容易解决的小随烦恼,忿、恨、恼表现于外的,最明显,我咬紧牙关都要忍住,我要控制一下,都办得到。比较难对治的就是八个大随烦恼。实际上我们理解,这八大随烦恼,控制下来了,对根本烦恼就好办。为什么?你想,你把八个大随烦恼对付完,不信对付完了就成了善法,懈怠、放逸对治完了就是精进。善法一起作用,自然对根本烦恼就构成威胁。所以,我们今天的人呢。对治烦恼,都在小随烦恼中打圈,是对治的小随烦恼,没解决根本问题。因为小随烦恼是从根本烦恼生起来的。要先把根本烦恼解决了,小随烦恼就好办了。我个人认为,先对大随烦恼,特别最重的要除掉懈怠、放逸、掉举、散乱、失念。这里讲忘念、不正知。你想想,这些大随烦恼对我们已构成威胁,对不对。我们时常检查心念,伴随时间最长的。特别是修行状态,贪嗔痴可能不修行它都有,对吧,只有你稍微用力,嗔心起来时,你想火烧功德林,我做了那么多善事,一嗔就烦完了,马上就能解决。大随烦恼就比较麻烦了。我个人认为:大随烦恼是我们修行的一道坎。你能跨过这道坎,前面的路就比较平坦了。这是我的体会,你们可以捉摸一下。譬如:今天有点小感冒,头有点晕,算了我睡一觉在说吧,明天好点再说吧。修行哪有生病不生病,病都是假的。譬如,感冒了,啊哟,又是哪个病毒感染了,你想的是病毒,这时候佛法的影子已经淡然无存了。啊哟,妈呀头痛死了,你怎么没说,我的观音菩萨怎么办呢?你没有想到佛法的影子。我觉得:生病的时候最好修行。不过也不指望天天生病啊,生病的时候把念头提起来,体会一下头痛,痛得什么样子,转起转起痛,从左边转,还是从右边转,你会发现这东西很好玩的。为什么?你有这样的念头提起来,慢慢就会减少压力。你的痛都会感觉减轻的多。还有更重要的是,这个时候念头不忘,这时候生点病,这点障碍正念都忘掉了,临死的时候,正念还有吗?临死的时候,四大分裂,比头痛大了多少倍,所以,知道苦难面前,先把正念提起来。我常常告诉念佛的老婆婆,你别以为我少念一点,反正我临命终的时候,有他们给我助念。他们助念是他们助念,到时候你正念提不起来,人家在念阿弥陀佛,你心里烦,你说别人在闹什么?吵死了。正念提不起来。所以,助念的作用是什么?当你力量不够了,别人在旁边帮助你的正念一下又生起来,这样才叫助念。修行是这样,要平时训练,随时训练,睡觉前训练,生病时训练,吃饭的时候训练,也就觉察。吃饭的时候也是修行,也就是让内心不随色声香味触转,如果你不念你的心经常被色声香味触转。所以吃饭叫五观堂,饭前五观:
计功多少,量彼来处,忖己德行,全缺应供,防心离过,贪等为宗,正事良药,为疗形枯,为成道业,因受彼食。
吃饭是吃药,哪会生烦恼呢,这里没味道,还没生姜等。所以,一般是六根随六尘境界转。一般人不能理解,肚子都饿了,饭也冷了,和尚们还念半天,不能理解为什么,吃饭是修行。五观堂不写食堂,伙食团。五观堂就念这五条,回家也念:“计功多少,量彼来处”;我做了多少事,吃这碗饭,不容易,农民辛苦种来的,你还挑三选四,你做得好,你不去做;“忖己德行,全缺应供”:也就是我的德行有没有进步,能不能吃这碗饭呢?“防心离过,贪等为宗”:我的贪恋是不是随心转;“正事良药,为疗形枯”:我们吃饭正是良药,为了治疗我们饭劳病的,不能让他太瘦,瘦也是病;“为成道业,因受彼食”:为了修道而吃饭,这点最重要,吃饭是为了保住这个色身。不是象今天的人,吃少了要瘦,吃多了又怕长胖,你是想的,正是美食,为减肥瘦。
修行处处观察,这都是微细的,恰恰是最好的对治懈怠、放逸。过去祖师讲:“行住坐卧都可以修行,生病都可以修行”。而最能体现的懈怠、放逸的,好的境界来,有没有放逸;恶的环境也可以懈怠。好的境界如坐椅子觉得好舒服啊,床很舒服,这个菜炖得很软的,这个时候放逸就来了。过去的修行,是融为日常的见闻觉知当中。所以我们懈怠、放逸怎么对治呢?答:懈怠生起的时候就要对治它,放逸生起来就要对治它;要找到懈怠、放逸从哪里出来的,境界现前时,当下觉照。所以,我就说:你在大随烦恼这一关突不破,你的修行永远是原地踏步。
只能在小随烦恼中打转,而大随烦恼,不用用功。从今天讲也算不错了,也算修行了。要真正的进步还差得远。这里把五十一个心所摆到一起,我们要真正领会。我个人觉得大随烦恼难对治,这是根本转则点,为什么我们平时讲八个大随烦恼,这里有十个。
同一所缘,不同一行相,一时俱有,一一而转,各自种子所生。
同一所缘等者:如前眼识助伴中解。
这里强调一个,就说心所法与心识同时生起,同一所缘。譬如:意识在缘意识的境界,那么心所法也是跟它同时缘一个境界,同时认识一个对象,不是说意识认识一个对象,心所另外认识一个对象,他俩不合作,不是,是同一所缘。“不同一行相”:各是各。“一时俱有,一一而转,各自种子所生”:也就是说意识有意识的种子,心所有心所的种子。我举个例:我这个屋子,上面有灯,中间灯要大一点,两边的小一点,这三个灯,灯光都照在杯子上。对不对?这三个光同时都照在杯子上。也就等于心识和心所都同时认识一个对象。你要说,哪个灯是哪个光,分得出来吗?答:分不出来。但是这个灯有各自特点、形象;那两个灯有各自特点、形象。等于说:意识与心所同时同缘一境,同样缘这个境,好象分不开;但是,眼识有眼识的种子,心所有心所的种子,竞管同一所缘,不同形相,各自特点。为什么?“一时俱有,一一而转,各自种子所生”:各有各的种子。意识有意识种子,心所有心所种子。
更互相应,有行相,有所缘,有所依。
有行相有所缘有所依者:此显心心所法诸差别名。由心心所于一所缘作无量种差别行相转故,名有行相。由有所取,此方得生,若无所取,则不生故,名有所缘。由一种类,托众所依差别转故,名有所依。虽有为法无无依者,然非此中所说依义,唯恒所依为此量故,如下决择分说。(陵本五十五卷四页4402)
“更互相应”:这五十一心所法中,它会不会同时跟它起?答:不会的。“更互”:有善的就不会有烦恼心所,有烦恼心所,就不会有善心所。有懈怠心所,就没有精进心所,这两个都是敌人,两个是相反的形相。所以,叫更互相应。(?)轮流上班。“有行相,有所缘,有所依”:譬如:有时候轮到意识是善心所与它相应,善心所有善心所有行相,有它的所缘,有它的所依;不过不会,善心所灭了,烦恼心所跟它相应,烦恼心所有它的特点,有它的行相,有它所缘,有它所依,指的就是这个。这后面两段小文字,主要告诉心所虽然与意识同时活动,但是它绝对跟它不是一个东西,它各自有各自的品格,各有特点。不是你们认为你的心所跟着它活动,你意识干什么它就干什么。心所还不是那么简单,它有它独立的东西,这就是关于助伴的问题。
今天说的阿赖耶识。第八识的位,好好捉摸捉摸,我爱执藏位,业果生死相续位,无上转依究竟清净位。这就是修行的路,知道什么阶段该怎么办,特别是五位的问题,他给五位是连接在一起的。好今天就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