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净法师:学习宗风(四)


学习宗风(四)2011年2月23日于净土念佛会为僧众开示

(僧众轮流背宗风)

古德说:“静中功夫十分,动中功夫才一分;动中功夫十分,梦中功夫才一分。”如果梦中作得了主,临终的时候也就 能作得了主。对于宗风的内容,大家自己私底下诵念的时候可能都已滚瓜烂熟,但那是在静中,一旦到了动中,往往只剩下几成的实力而已,那是自然的。若有心深 化进境,就必须多闻熏习,尤其修行,更是如此。所以,在孔子学说的代表──《论语》中第一篇《学而篇》之第一句就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佛门由古至 今更是一向注重多闻熏习。

闽南语有一句话说:“三日没ㄌㄧㄡ,爬上树”。意思是,只要几天没有复习,自然就会淡忘;尤其随着年龄的增长,脑力、记忆力都会退化,思维敏锐度也会退化,因此多闻熏习益加显得非常重要。

除了多闻熏习之外,还要能够耐烦、耐苦。早年台湾佛教界高僧广钦老和尚,他曾经训练寺里一位担任重要执事的弟 子。怎么训练呢?寺里有工程要进行,还要举办法会,忙完了一天,已经非常晚了,身心可说疲累不堪,巴不得马上躺在床铺上好好休息,偏偏这时候广钦老和尚要 他做看起来不是很重要,也不是很需要的事。什么事呢?老和尚竟然把一大盒原来已经分类好的铁钉全部都搞混,然后叫这个弟子把这盒铁钉重新分大小尺寸拣好。 这个徒弟心里想:“唉!老和尚怎么这么捉弄人!我都忙了一天了,您怎么偏偏选这时候叫我来拣铁钉呢?根本是在找麻烦嘛!”广老却板起面孔说:“如果连这一 关都过不去的话,如何面对生死关呢?”所以它是很有意义的。

真的疲累不堪,还要来做这个似乎是无谓的事,这就是训练。训练自己的耐烦、耐苦,这方面如果过得了关,临终的时 候就往往比较不会有障碍。当然这是从自力的角度来讲,我们他力法门自有弥陀的加持,但是一个人的心性如果过于不耐烦耐苦,忍耐力差,生活中往往就会在待人 处事之际自生障碍。

“宗风.俗谛”的内容大部分是撷取自佛陀所说,记录于经典上的,有些则是古圣先贤的格言嘉句,我本身非常喜好,内容确实很好。当然,里面有一些内容是重复的,那是反复叮咛,因为这方面比较重要,也往往是比较容易犯的。

虽然俗谛是在世间与人互动的处事为人之道,但对我们的心性与修行,也是非常的重要,可以说是我们性命的镜子、性 命的道路。一般的镜子可以照出我们身相的美丑、净秽,而这一面俗谛的镜子,则是照出我们心念、性情,人格的美丑、净秽,给我们有遵循的道路与修正的方向。 所以,大家应将其牢记心中,而且要思维它、咀嚼出它的味道来,进而在人事境缘中持续地去历练。

净嵩法师曾讲过一句话,我觉得讲得非常好,就是“融为骨髓,化成个性”。我们血液、骨髓的滋养,靠的是日常三餐的饮食,而个性的滋养,靠的则是所受的教育;我们是佛弟子,就要把佛陀的金言玉语作为我们的教育,作为我们的生命,融成我们的骨髓,化成我们的个性。

不过,将文句背下来,并且涵咏其义,仍只是第六意识的范畴,如果能进而思惟它,并藉环境来历练,就能够化为我们的个性,成为我们的生命,也就能够进入第七意识,改变第八识

我们所受的教育,所看的经论,所听来的法,其实都还是在浅层的第六意识范围,所谓色声香味触法,眼耳鼻舌身意; 我们读经,思索经文涵意,甚至寻章摘句,思考如何上台演讲,这一些都是知识的范围,只能改变学问的结构,也少许会改变精神相貌,但是还无力改变我们深层的 性格与业力果报。为什么?因为我们一出生,就定下了性格与命运。俗语说:“八岁定终身”,也有人说“三岁定终身”。意思是说,从他小时候的个性行为就可以 判定他将来的命运走向了。不过,一个人呱呱堕地的那个时刻,其实就定了终身,所谓“一饮一啄,无非前定”。定,由谁来定?是我们自己定的。我们都是带着累 生累劫的业习,经由因缘和合而投生在此时此地,这一些业习在哪里?以佛法的名相来说就是“藏识”,也就是第八识。

“藏识”里面的东西是静态的,可是它有随着境缘而发动的功能,那个功能就是第七识。我们今生今世所受的教育是属 于第六意识的范围,对于第七识的我执,第八识的业力,并没有影响到。要影响、改变它,那是修行的范围,不只是求知而已。因此,我们要时刻反观自省、观心自 照,所谓随文入观、藉境练心,不然就有可能学问愈深反而业障愈重。

为什么?因为凡夫都有贪、瞋、痴、慢、疑、邪见,当学问愈好,尤其能够登台讲经说法、滔滔不绝、辩才无碍时,无 形中,就长养了自己的高慢之心──你看,我懂这么多,你们都在底下听我讲,你们都不懂……但是这一些也是第六意识的范围,可是往往有形无形、有意无意会有 这种高慢的念头。这样,岂不是福报没有增长、业障反而加多了?这个就是把学佛当作佛学、哲学来研究,而没有体会到:固然我们讲给人家听,但这是大家给我学 习历练的机会,这是我的福报,我应该感谢对方。所以若期望将已知学问转化成为内在生命,改变我们的深层个性,进而改变自己的业力,就必须要时常反观自省, 不断地观心自照。

以通途法门来讲,这方法就是“观心”,时刻观照内心,自己的起心动念是好或是不好,都要清清楚楚。能够观心的 话,不好的念头当下自然就会退离,好像黑暗的房屋,电灯打开,黑暗就消失了,倘若电灯能时刻保持光明,黑暗就永远不会进来。这就是所谓的“勤修戒定慧,息 灭贪瞋痴”。

当然,这是自力的范畴。由于我们达不到,所以自惭形秽,自觉是罪恶生死的凡夫,唯有投靠弥陀的救度,否则无有出 离之缘。但也不能因为我们是投靠弥陀的救度,就可以不行这方面的事功,还是要随我们自己的能力,随力、随缘尽量去做方可。一方面善尽修行人的本分,一方面 也藉之认清自己的状况,以资强化机法深信,这是一个净土行人所不可忽略的过程。

所以,如果自己职位高,学问高,时常受人赞叹,就要更加小心,因为这往往是在消我们的福报,在增加我们的罪业。为什么?我们若以一种理所当然的心态承受赞誉,乃至沾沾自喜时,罪业就会增加,福报就会漏光。

唐朝时代有一位国师,就是因为一时骄慢自满,而曾经受到业障的侵袭,他就是大家熟悉的十世高僧悟达国师。

悟达国师在儿童时期就已有不凡的展现,被称为神童。怎样的神童呢?他在小孩时就曾触景生情而吟下一首诗:

花开满树红,花落万枝空;

唯余一朵在,明日定随风。

这段文字很优美,意境也很好,而且又明确浅白地显示佛家无常的道理。

“花开满树红”,春天时花园的花都开放了,万紫千红。可是时间总会过去,好景不能长久,就怎么了?──“花落万 枝空”。“唯余一朵在”虽然还剩下一朵没有掉落,可是不会长久的──“明日定随风”。像这样的无常观,悟达国师小的时候就已经感受到了,可是一般人即使到 老,也没感受到无常。可见悟达国师不愧十世以来都成为高僧。

悟达国师年轻的时候,有一次出外行脚,路经一座寺院挂单,隔壁寮房中有另外一个来挂单的僧人,全身生疮,臭秽难 闻,他人避之唯恐不及。当时的悟达国师很有爱心,主动照顾那个生病的出家人,为他清理排泄物,帮他送来食物、汤药等等。过了一阵子,那个生病的出家人病情 就渐渐好转、恢复健康了。

后来他们两个都要离开的时候,那个受到悟达国师照顾的出家人很感激地对悟达国师说:“我叫迦诺迦,你以后如有难解之事,可以到某某山来找我。那个山上有两棵很高大的松树,越过那个山头就可以找到我了。”于是两个人就分手,各自云游去了。

悟达国师后来因为德行高深,唐懿宗封他为国师,对他尊宠有加,悟达国师因而生起一念骄慢心,但也从这时候开始, 悟达国师的膝盖上突然长出一个人面疮来,眉目口齿俱备,更可怖的是,这疮需要喂食,每次用饮食喂它,它都能像人一样开口吞啖,遍请各地名医医治,皆束手无 策。这时候,悟达国师想起了年轻的时候所遇到的那位僧人所说的话,于是他就辞别了皇帝,自己上山去寻找那位僧人所住的地方。

悟达国师走了很远的路,终于找到那个长着两棵大松树的山头。他越过那个山头,看到了一座小庙。进到庙里,果然看到几十年前自己曾帮助的那位僧人。他对悟达国师说:“我知道你会来。山腰处有一潭泉水,你现在到那里用泉水洗你膝盖上的疮,这样病就会好了。”

悟达国师就依指示到山腰的泉水旁,准备用双手舀水来洗膝盖上的疮。就在这个时候,那个人面疮竟然开口说话了: “且慢!我有话要说。你是个学问渊博的高僧,应该听过汉朝七国之乱时袁盎奏请汉景帝斩晁错的故事,你就是当年的袁盎,而我就是被你害死的晁错。我在你身边 跟了十辈子,因为你十辈子以来都是持戒精严的高僧,行为操守纯正,修行也很精进,我都找不到机会向你下手,直到你被封为国师,心起傲慢,我才有机会报仇。 今蒙迦诺迦尊者慈悲化解我们的恩怨,所以我也就此罢手了。”

悟达国师十世以来都身为高僧,只不过一念沾沾自喜,福报享尽,致使冤家有机可乘,业障就现前。

一位修行十世的高僧尚且如此,何况我们这样的卑贱、愚痴,哪有自骄自满的资格呢?而且修行人愈是学问高深,应是 为人愈加谦卑,所谓“学问深时意气平”,饱满的稻穗,头是低垂的。六经之首的《易经》就说:“谦受益,满招损。”总之,只要心存谦卑、谦虚、谦柔、谦和、 谦下、谦让,都是可以增长我们的福德的。

心经》说:“色即是空。”我们的身心都是空,不只山河大地、森罗万象是空,宇宙星辰也是空,在空中没有所谓的 “利衰、毁誉、称讥、苦乐”。因此,我们要益加注意自己的起心动念,如果心中起了情绪,起了不平、不满、比较、计较、忿恨的心情,自己就要立刻观照。一旦 有观照的心,当下就会心平气和,就会回到正知正见正念。所以,修行不只是学问的事情,也就是说,学佛不只是佛理的事情,不只是佛教哲学的事情,而是要观 心,深入自己的第七识,改变自己第八识的业障、果报。

刚才所讲的,“静中功夫十分,动中功夫才一分;动中功夫十分,梦中功夫才一分”,所以我们要时刻观心。

这样讲,是不是不用念佛了?不是的!当然仍是要以念佛为主。只是说,当我们起心动念了,乃至情绪、脾气、烦恼来了,就要立刻观照,这是针对当下的起念来自我调治。至于平常,当然仍是念佛为主。

另外,修行要从什么地方开始呢?要从不妄语开始。不妄语就是不随便讲话,不仅不讲骗人的话,也不讲两舌、恶口、妄言、绮语,这个非常重要。

我们团体中,不管出家也好、在家也好,都是女众居多。俗话说,女众往往是“鸡肠鸟肚”。而且,“长舌妇”也好, “三姑六婆”也好,都在说女众,可见女众“口业”非常严重,有时一句话可以交代的,却讲两句、三句,甚至讲闲话,一讲就是好几十分钟,甚至半个钟头、一个 钟头以上;情绪来了,向人诉苦,一说就是几十分钟,甚至几个钟头,真的不愧是长舌妇。

言语往往是是非的来源,所以宗风里面对语言的提示就比较多一些。比如:“不说、不听、不传、不较”。相应于在佛 陀所订的五戒、十善当中,针对口业而订的规范是最多的,所以我们要不说是非,也不要诉苦,因为口业最容易犯罪犯过,也最容易消损自己的福报、增加自己的罪 障。我们既是身为修行人,应该以佛法作为自己起心动念的准则,而不应该还像没有学佛以前一样,把以前的脾气、个性带到佛门来。要知道自己的三千烦恼丝都已 经剃掉了,所穿的是可让三界众生供养的福田衣,所以务必要常自省:我是不是还像以前那样使个性,动不动就起情绪,动不动就要发牢骚?好像受了很大的委屈一 样。如果这样的话,连修行人都称不上了,更何况是出家人呢?

所以,没事不要讲话,半句话都已经嫌多了,何况讲那么多、那么久!凡是跟自己无关的事情,也一概不须知道;若知 道了,当然不可以讲出去。想想看,讲出去是为了什么,有什么意义?讲来讲去都会变成是非,所谓“一人传虚,百人传实”、“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所以 修行从不妄语开始,对于是非尽量不看、不听、不说、不传,即使闲话也不要讲,要惜话如金,守口如瓶。

在佛陀的时代,僧众和合共住所做只有二事:一是“圣默然”,即打坐修定;二是“法谈”,即谈论佛理,其他世俗的 闲聊,在和合僧团是严格禁止的。因为除了佛法,除了宇宙真理之外,一切的一切都是空性,你讲它做什么?善也是空,恶也是空,顺也是空,逆也是空,把它讲出 去做什么?往往我们会跟旁边的人说:“某某人我跟你讲一件事情,但是您千万不要讲出去……”,那个人又跟他的知心好友说:“某某人我跟你讲一件事情,这件 事情是某某告诉我的,但是你千万不要讲出去,你一个人知道就好”,这个人又跟他的知心好友这样讲,是非就这样一直不断流窜。总之,不相关的事,即使是同床 而眠的丈夫、太太都不需要讲了,更何况是其他的人?

能守得住口,就能方便守得住心;口守不住的话,表示内心的翻滚太大。所以再次提醒大家,少讲话,无谓的话半句都嫌多。

善导大师往往都是独来独往的,为什么?因为有人相伴,往往容易讲闲话。但是,不讲闲话并不表示性格孤僻、冷漠,或者显示自己鹤立鸡群、特立独行,如果有这样的观念,是不正确的。一个人也好,与大众相处也好,都应该是和谐的,彼此有默契的。

当然,如果是执事,有关公务或某些事情的提示叮咛,这不是是非,我们应该谦卑接受,所谓“闻善则喜,闻过则 拜”,这样不仅能够增长自己的福德,也能够消除自己的业障。别人指出我们的不对,我们应该谦虚地接受,乃至是背后的诽谤,也要接受。当然有些事情若是应该 说清楚的,应该解释明白的,都应清楚平实地表达。可是如果难以说清楚,也无法解释的话,那就要甘心、平顺、安然地来接受。有一句话说“天上掉下来的礼 物”,天上掉下来的礼物,往往是白白地送给我们。要去拥有天上掉下来的礼物还真不容易,没有机会是遇不到的。礼物是什么呢?就是消除我们业障,增加我们福 德,训练我们安忍一切逆缘。

佛陀说,别人诽谤我们,是对我们最大的恩惠。这种观念确实是颠覆一般人的思维。人家诽谤我们,造成我们身心的苦 恼,怎么反而说是恩惠呢?一般人会因为诽谤而造成身心苦恼。可是我们是修行人,修行人应该以怎样的心态来对待呢?如果确实有这样的事,刚好是消我们的业; 如果没有那样的事情,一方面是增加我们的福报,一方面是让我们修安忍、忍辱的机缘,这岂不是很大的恩惠?曾有一位学佛的妇女受了别人的无根之谤,她听到了 反而很高兴,因为那时候她儿子正要考试,她就把这个功德回向给她的儿子。如果这位母亲没有学佛的话,可能就会气得晚上睡不着觉了。

所以修行人永远不会怨天尤人。“唉呀!某某人对我怎么样、某某人对我不公……”其实没有不公的事,天底下一切都是公平的,所受的往往都是恰如其分的。依据我们过去世所累积的业因,今日自然应该受这种果报,所以说“闻善则喜,闻过则拜”。

我们往往观察不到自己的过患,必须要靠别人来提醒。别人好不容易观察到了,而且跟我们提起了,我们如果接受的 话,岂不是就能够如实地去改进?因为别人的提示,让我们有改进的机会,使我们的品性、道德升华,岂不是要感谢对方?即使是对方误会了,那也没关系,在团体 当中,我们是怎样的为人,四周的人都看得清楚,所谓“日久见人心”,大家都会有公论的。所以,应该尽量谦虚,接受他人的忠言。

在团体当中,凡事也要能“善解”,善于理解才不会错解、误解,而产生误会。与众相处要合群,要与大众和合。若不能合群,会带给自己苦恼,也会带给别人苦恼,更会带给团体动荡不安。除此之外,要彼此接纳,互相包容,彼此体谅,互相关怀。

我们这个法门是讲弥陀的救度,也就是讲弥陀对我们的爱、弥陀对我们的包容。想想看,如果弥陀不爱我们,怎么会救 我们呢?如果弥陀不包容我们,我们怎么可能被救度呢?想想看,我们生生世世,乃至此生此世,我们的三业行为过得了阎罗王这一关吗?阎罗王会包容我们吗?阎 罗王不肯包容我们的,因果也不肯包容我们的,只有弥陀佛包容我们,不跟我们计较,而且还要来救我们。净嵩法师曾说(大意):“佛都原谅我们了,为什么我 们不能原谅别人。”我们若体会到弥陀的爱有多深,对别人的爱也会有多深;我们体会弥陀对我们的包容有多大,对别人的包容也会有多大。

一个人如果起情绪、心中不平了,感觉受委屈了,这表示两方面不足:一方面是对“机、法”没有体会,以为自己是一个贤善、没有过失的人,同时也没有体会到弥陀的爱跟包容;另方面是他初学这个法门,所以感受的深度还不够。

还有,一个团体里面,默契非常重要。团体运作是靠什么?靠默契。有了默契的话,不用讲,彼此都是互相理解的。虽然谈不上心心相印,可是彼此的心都互相了解,这就是默契。能够这样的话,在人群当中,就会有人缘,就会有好缘,就会获得善缘。

如果在群体当中,觉得自己没有人缘,好像别人都冷落自己,这样就要检讨自己,不要去指责或批评别人。为什么?这个就是以镜为鉴的理论,眼前镜子所显现的都是自己如实的相貌,不是镜子故意产生的。所以反观自省很重要。

同时,凡事要往正面去想,不要往负面想。不管事情怎样,都要往正面想,这样就会带来正面的效应。如果动不动就往负面想,即使是正面的,也会带来负面的效应。

另外,团体中都会安排各人相应的职位,所谓各安其位、各司其职而分工合作、分层负责,所以大家只要安份守己,尽 心尽力,尽职尽责,就能够像一部机器一样,每个环节都能运作通畅。不管自己负责哪个层面的工作,都要尽量“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举重若轻,轻松以对”。这 样自己轻松,别人也没有压力。

最后,还是勉励大家,关于修身养性的好文章应每隔一段时间就复习一下,所谓多闻熏习。如果不多闻熏习,就不可能有所进展,就难以有所成就

不断复习,就好像我们在土地下了种子,种子落下了,要适时去浇水,将土翻松一下。好的道理,我们看了、听了,当 下种子就进入我们阿赖耶识的田地当中,可是田地若是土太硬、水份少,没有养分,没有肥料,阳光又不充足,这颗种子就不能发芽。时常温习、复习,等同我们维 持土地的松软,而有水分、养分、阳光,这样它才容易发芽,乃至最后开花结果。

所以,有关法义的文章要多闻熏习,乃至修身养性的文章也要多闻熏习,这方面的文章大部分也都会发给大家。有哪些 文章可以反复温习呢?我来念一些,发给大家的,当中有一篇《爱的故事》,这篇故事很短,但启示很大,意思就是说,只有爱才能存在,没有爱就不能存在。阿弥 陀佛说“若不生者,不取正觉”,祂如果不能圆满救度十方众生的爱心跟力量,就没有阿弥陀佛,也没有我们的法身慧命

还有《俞净意公遇灶神记》、《慈悲是化解的唯一方法》、《你所给予的都会回到你身上》、《自己决定别人看你的眼 光》、《出家人的自尊》、《坦然还儿债》、《平心静气的妙方》、《找好处认不是》、《讲病》,后面这两篇是民国时代,东北地方一位王凤仪王善人所讲的,以 及星云大师写的《如何做一个出家人》,还有我几次讲的《学习宗风》。这一些都可以利用时间来反复温习,因为这些都可增长我们人格道德的生命,多闻熏习就会 “融为骨髓,化成个性”。

南无阿弥陀佛。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回向可以分两个内容,先念通用的回向偈,然后再单独回向,具体内容如下:1、普遍回向: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

华严经简介《华严经》全称为《大方广佛华严经》。所谓“大”是包含的意思;“方”是仪轨的意思;“广”是周遍的意思;“华”是成就佛果的意思;“严”是开演因位,严饰佛果..

佛法里面讲病有三种原因。第一种是生理的病,包括你的饮食,古人常讲「病从口入,祸从口出」,所以口是祸福之门。天气变化,我们衣著不小心,这些都是生理病的来源。第二种..

问:请益法师,如何理解六根就是一根一心,把心贴在一心上,就用根了不用识了这句话?反闻闻自性有没有修持的具体方法?那么眼耳鼻舌身歇止,自心念佛,自性闻之,或只着意..

六度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这是在戒、定、慧三学之外,加布施、忍辱、精进,合称六度,亦称六波罗蜜。波罗蜜是梵语,意为到彼岸.渡河的人,须乘舟筏横越中流,..

佛在《法华经》中打了八个重要比喻,即“法华八喻”,用来帮助众生“开示悟入,佛知佛见”。若能诚心观照,即入如来大定,定能长智开慧,从浅显的比喻中觉悟深奥之法理。一..

人人都希望自己的人生无病、无难、无障,可世间不如意者十之八九,现实的人生总是充满着波澜,我们希冀着万事圆满,执着于追寻完美的顺境,可这往往会带来更多的欲望和贪婪..

中国大乘佛教——八大菩萨摩诃萨之一。尊上虚空藏菩萨摩诃萨在无量菩萨中专主智慧、功德和财富。因尊上智慧、功德、财富如虚空一样广阔无边,并能一切世间持戒如法相求的诸..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八关斋戒为了方便在家学佛的人,可以自己在佛前自受,日期就是居士菩萨戒上说的每个月的六斋日,即是农历的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二十九、三十这六天。当然实在自己有..

关于更多文章

更多文章网为您提供最新的更多文章信息,让您快速了解更多文章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更多文章。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