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净法师:慧净法师讲演集二 正行与杂行(二)


正行与杂行(二)

各位同修:南无弥陀佛

本来应该请我们领众师兄上台来讲,因为他对于本宗的教理早就已经很深入了,不但阅读快速而且领悟敏捷,能够融会贯通,同时记忆力非常好,对于哪一种相关的教理在哪个地方﹐问题的解决又在何处,都很清楚。除了我们领众之外,像净功、净庆、净因、台中的净随以及好几位同修,都是上师(编按:现代禅李元松老师,末后现出家相,法名释净嵩)座下相当了不起的弟子,可以说是一时俊彦,希望将来有机会能够让他们发挥这一份长才。

至于我呢?其实不会讲经说法,我在这里所讲的,也只不过是书上所写的,所以只要大家看现今流通的这一套书,其实就知道在讲什么!今天是延续上次三月十四日还没讲完的,我们手上都有这一张讲稿──「正行与杂行」(见附录一),上次是对我们的宗祖善导大师,以八点来对他一生的伟业、功勋做出肤浅的赞叹!今天就延续这个内容。我先把第一段念一遍。

宗祖善导大师《观经疏》〈散善义〉「就行立信」之释,说明往生净土之行有「正行」与「杂行」,其文如下:

人生的目标

「往生净土」是目标,「行」是方法,有关人生的目标跟达到目标的方法,对我们而言无比的重要。我们生而为人,人生最主要的目标在哪里?达到目标的方法又是什么?如果有一部民航机,乘载很多旅客,飞上了天空,机上空服人员非常的体贴、亲切,里面有非常多好吃的食物、好玩的东西,可以说一旦乘上了这部飞机是非常快乐、幸福的。可是如果当大家知道,其实这一部飞机在一望无际的天空中遨翔,却没有着落点,汽油也逐渐快用完了,请问同修,你觉得这部民航机里的乘客,能因为有体贴的空服人员,有种种好吃好玩的,而感觉到快乐、幸福满足吗?一定不会。这个就显示出目标的重要性。

一个人即使享受一生荣华富贵,可是却不晓得人生究竟最高的目标是什么,那么他会快乐吗?他不会快乐的。唯有领悟了人生的目标是什么?真正绝对的目标在何处?而且也掌握了达到目标的方法,这个时候,才有心情开始享受他的荣华富贵;即使没有荣华富贵,而只是贫困的睡在桥底下,也会感到满足的,因为他找到人生的真正目标,也掌握了通往目标的方法,所以「目标与方法」对人生来讲是非常重要的。

大命将终悔惧交至

我们放眼观看,这个地球上人口有多少?大概有六十亿吧!这六十亿人口他们为了什么而生下来?为了什么而生活着?为了什么即使人生再苦也非活下去不可?有关这些过去、现在、未来的问题如果不懂,这样的人生可说是相当悲惨的,因为没有着落点,而汽油有一天会用尽,那个时候终将坠落在深海当中。如果晓得将来会有这么悲惨的命运,则事先即使伤心痛苦的追求也都值得,因为所谓「道在迩」,只要你追求,终会追寻得到的。如果无知的过日,不知道这悲惨的一天终将来临,等那一天到来的时候再作准备,就已经来不及了。因此与其临终的时候惊慌恐惧、焦急感叹、流着眼泪说:「哎呀!来不及了,来不及了,如果再给我一年、半年的时间,我一定会舍弃以往,重新过日子来追求人生真正的目标、追求宇宙人生的真理,可是已经来不及了。」不如就在现在流眼泪,因为现在流泪还来得及。所以一个人要好好的活、快乐幸福的活,必须是要能够好好的死,安然满足的死,才能够安然满足的活。这一点大家认为有道理吗?

如果以一般世俗人来讲,连眼前都自顾不暇了,还想到未来,简直毫无道理!一般人会这样认为。可是我们学佛的人,完全跟他们相反。释迦牟尼佛之所以在深夜偷偷的离开皇宫,为了什么?就是为了解决未来的这一件大事。因为这一件大事,如果把它推给明天,那么明天过了还有明天,永远都是明天,这样会来不及的。就像《无量寿经》所讲的:

大命将终,悔惧交至。

这是一般人的心境。我们之所以学佛,尤其学净土法门,就是为了获得「平生业成」──在活着的时候(平生),人生的目标已经达成,极乐世界的往生现在已经决定,万劫以来的轮回今生已经划下休止符,我们学佛尤其学净土,就是为了达成这一件大事──往生净土之行,这是很重要的。

往生净土之行

往生净土之行有「正行」与「杂行」。这个「正」,总共有五划,怎么写呢?第一划是横,再下来是一个「止」,也就是「守一而止」,止于所应止之处而不动,这个叫做「正」。所以这个「正」在这里是「守一、专一、不杂」。中国传统文化很重要的一部书叫做《四书》,四书就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大学》开宗明义就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当然《大学》这一部书是在说明成贤成圣,治国平天下的大道理,可是如果引用它的名相做为佛法的解释,在某些地方也是相通的。以佛法的观点来解释,「明德」就是每一个众生本具的佛性,「明明德」无非是在觉悟这不生不灭、清净涅槃的佛性,而且不只是自觉,还要觉他──「亲民」,也就是使一切众生的心灵也都能够觉悟本有的佛性,过着新的生命。到了自觉与觉他圆满,也就是「止于至善」,我们这个法门的「止于至善」就是「正信的念佛」。

那么「杂行」的「杂」是什么意思呢?五条不同颜色的线交杂在一起,这叫做「杂」,也就是说种种东西混杂在一起的状态,所以「混杂、杂沓」就叫做「杂」。善导大师说,往生极乐世界的行门有「正行」跟「杂行」。

就行立信

我们继续看下文:

「就行立信」者,然行有二种:一者「正行」,二者「杂行」。言「正行」者,专依往生经行行者,是名正行。何者是也?一心专读诵此《观经》、《弥陀经》、《无量寿经》等。一心专注思想、观察、忆念彼国二报庄严。若礼,即一心专礼彼佛。若口称,即一心专称彼佛。若赞叹供养,即一心专赞叹供养。是名为正。又就此正中,复有二种:一者「一心专念,弥陀名号,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念念不舍者,是名正定之业,顺彼佛愿故」。若依礼诵等,即名为「助业」。除此正助二行以外,自余诸善,悉名「杂行」。若修前正助二行,心常亲近,忆念不断,名为无间也。若行后杂行,即心常间断,虽可回向得生,众名疏杂之行也。

第一句「就行立信」者,就是以这个行门来建立往生的信心。凡事要将信心摆在前面,如果没有信心,就没有力量去实践,所谓「信仰就是力量」。因此善导大师在解释往生的行门时,就以往生的行门来建立我们的信心,有了信心,确定能够往生,我们才会开始去实践它。在这里的「就行立信」,还没有详细研讨,如果先从结论来讲,「就行立信」的目的是在就「称名」立信,不在就其它而立信,后面将有扼要的解说。

往生行相

我们先来看后面:

此文有二意:一明「往生行相」,二判「二行得失」。

这一段文包含二种意思,第一是往生的行相,也就是往生极乐世界的方法。第二是这二种方法的得失。得失有二种,一种是「难易得失」──「正行」比较容易,「杂行」比较困难。再一种是「功德利益得失」──「正行」不只是容易,而且功德利益很殊胜,而「杂行」非常的困难,功德利益跟「正行」比较也没有那么殊胜。我们再看内文:

一、往生行相「往生行相」者,依大师之意,往生之行虽多,大分为二:一者「正行」,二者「杂行」。

善导大师将往生极乐世界的行门分为二种,一种是「正行」,一种是「杂行」,但其实再细分就有三种,因为正行里面有「助业」跟「正定业」。

刚刚讲正行,「正」就是止于一而不变动,为什么是这样呢?因为它是纯粹跟阿弥陀佛以及阿弥陀佛的净土有关系,因此只要安止在这正行里面,就必定往生极乐世界,这是正行之所以正的原因。

「杂行」就不是这样了,它不是往生极乐世界的行门,它是在这娑婆世界证悟,在这娑婆世界成佛,也就是圣道门所讲的「万善万行」,只不过是把这万善万行回向往生极乐世界。诸善与万行,因为回向往生极乐世界,才成为往生净土的杂行;如果不回向往生极乐世界,那就无所谓杂行不杂行,因为他的目标是在娑婆修行,在娑婆成佛的,理所当然六度万行缺一不可。但是如果要回向往生极乐世界,就成为杂了。为什么呢?因为往生极乐世界有往生极乐世界纯粹的行门,只要依纯粹的行门,则百分之百不假功用,自自然然就会往生,不必假藉这些万善诸行来回向往生,所以一旦以修万善诸行来回向往生净土,那就不是这个法门的正行,就是杂行了。

五正行

接下来请再看讲稿:

1. 五正行正行有五种,名为「五正行」,即是「读、观、礼、称、赞」,亦即:一读诵正行,二观想正行,三礼拜正行,四称名正行,五赞供正行。

读诵正行

第一就是读诵正行。

读诵正行:一心专读诵净土三经

佛经中,与阿弥陀佛、西方净土有关的经典,约有二百多部之多,释迦牟尼佛在这二百多部的经典中,多多少少都提到极乐世界阿弥陀佛。譬如《华严经》是经王,其归宗结顶在那里?却是在往生极乐世界,所以《华严经》的最后,普贤菩萨就以十大愿王,率领着华严会上的法身菩萨,回向求生极乐世界。因此《华严经》跟阿弥陀佛以及弥陀净土非常有关系。而圆顿成佛的《法华经》也谈到:「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其中提到阿弥陀佛因地修行的过程,也和阿弥陀佛有关。此外,以开悟为宗旨的《楞严经》,就有一品〈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在说明忆佛念佛就能不假方便,现在将来能够见佛、成佛;同时介绍大势至菩萨是以念佛心入无生忍,现在仍在十方世界摄引念佛人往生净土,可见这部经也是跟弥陀、跟极乐世界有关系的。《药师经》也说,如果念药师佛而回向愿生极乐世界,就会有八大菩萨来带领往生极乐世界。《地藏经》也提到,临命终时,若能称一佛名,就能够消除五逆谤法之重罪而往生净土。可以说,很多重要的经典都跟弥陀净土有关系。

正依经典与旁依经典

在这里所讲的「读诵正行」,所举出的经典只有三部,就是《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和《无量寿经》,以这三部作为读诵的正行,除了这三部以外,就不是读诵的正行。也就是说,以这三部经作为我们这个宗派主要依据的经典,也就是所谓的「正依经典」;而不以其它的经典,譬如刚刚所讲的《华严经》、《法华经》、《楞严经》等这些很重要、很有名的经典为主要依据之列。原因在哪里呢?在于这三部经是专门的、纯粹的以讲极乐净土、阿弥陀佛为主的经典,其它经典的主旨不在此,它是附带、从旁的连带到弥陀和弥陀净土,所以其它的经典就不作为根本依据的经典,只是作为「旁依」的经典──因为它们的确也跟净土、跟弥陀有关系,在某些方面可以作为正依经典所没有讲到的补充说明。

各宗各派都有它主要依据的经典,譬如说「华严宗」,很显然的就是以《华严经》为它根据的经典,而不是《观经》、《弥陀经》、或《无量寿经》;天台宗以《法华经》,三论宗以《中论》、《百论》、《十二门论》,唯识宗以其它的六经十一论作为它依据的经论。此外像密宗,在唐朝时代称为真言宗,也是以《大日经》等三部经作为主要的依据经典,可以说各宗各派都有它主要而根本的依据经典。我们净土法门主要而根本依据的经典就是「净土三经」,也就是我们这里所讲的读诵正行的内容。

观想正行

再来就是:

观想正行:一心专想象净土依正

在这里的「观想正行」,跟《观无量寿经》〈定善〉所讲的「十三种定观」的观想,是一样还是不一样呢?是不一样的。因为《观无量寿经》的定善观想是有次序的,依照经中所描述的方法一步一步去观想,同时观想的行者也必须是这种根器,依照这个法修行就能够达到那个效果,否则就观不起来,学而不能成就,这是属于定的范畴。

而此处所说的「观想正行」是属于「散善」而不是「定善」,既然是属于散善,此中的「观想」也就是以我们凡夫本来就有的那种散心的状态,去想象极乐世界的庄严。这有什么根据呢?就是根据善导大师所写的《观经四帖疏》〈散善义〉中「深心」的解释。善导大师说:

决定深信释迦佛说此《观经》三福九品、定散二善,证赞彼佛依正二报,使人欣慕。

这一段话是在《善导大师全集》第244页的最后一行。所以,是以弥陀依正二报来「使人欣慕」,而不是使人去入定观想、做思惟正受的功夫。既然这样,岂不是以我们凡夫的散乱心,去想象、欣慕阿弥陀佛和极乐世界的庄严,而愿生极乐世界?所以它是一种厌离娑婆、欣生极乐的方便。也就是说,当我们读诵净土三经的经文,就能够晓得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那个时候自然会产生向往求生之心。所以,这十三观也好,或者是《无量寿经》所描述的极乐世界的庄严也好,无非都是在引发我们一种仰慕、欣慕、欣求的心,不在于要我们去做思惟、正受这种入定或是三昧的功夫境界。如果不要求定境三昧,就适合我们,相应于我们这种根机,这样机法就相应了。如果善导大师所讲的五正行中的「观想正行」,是一种三昧功夫境界的话,那我们不能相应,就不能作为我们的正行之一了。

礼拜正行

接下来是:

礼拜正行:一心专礼拜阿弥陀佛

也就是说,唯有阿弥陀佛是我们的本尊。所谓「本尊」就是本来就尊贵尊重;尊贵而必须尊重的,就是本尊。各宗各派的本尊是不一样的,我们这一宗的本尊就是「南无阿弥陀佛」,除了南无阿弥陀佛之外,不作本尊。所以我们这个法门是唯以阿弥陀佛一佛为独一无二,可以说是独尊独一的法门,因此我们即使想象,也只有想象阿弥陀佛端严的法相、极乐世界的清净庄严;要拜也只有礼拜顶礼阿弥陀佛,不顶礼其它的诸佛菩萨

本尊阿弥陀

有关「本尊」的内容,在《回归善导》第56页的地方有说明。我在这里随文念一遍,大家静静的听。

何故安置本尊?罪恶深重之我身,感念阿弥陀佛救度之恩深,同时对阿弥陀佛归依之情切,渴慕阿弥陀佛,仰望阿弥陀佛,深切渴仰之余,不知不觉深生欲瞻仰佛身万德之尊容,欲顶礼佛身庄严之妙相,因而以万德庄严之弥陀妙相,作为本尊,安于佛堂,日夜瞻仰顶礼,表达渴慕仰望之情,这是念佛人归依之心的自然流露。世人常有祈求现世幸福,或来世福报而供佛礼佛;然而我等念佛人之赞叹供养,恭敬礼拜,都是源自深切归依渴仰之情的自然流露。

本尊身相之根据:正依经典中阿弥陀佛现其真身之处有二:一是《大经》「灵山现土」之阿弥陀佛,二是《观经》「住立空中」之阿弥陀佛。

一、「灵山现土」之佛:释尊在灵鹫山宣讲《无量寿经》,即将讲完时,释尊向阿难尊者说:「你起来,整理衣服,向西方合掌,敬礼阿弥陀佛。」于是阿难尊者便正身向西,合掌敬礼,愿见阿弥陀佛及极乐净土。此时极乐净土及阿弥陀佛,放大光明,遍照世界,如日东升,夜闇皆晴,明见万物。阿难尊者,与大会四众,一时悉见威德巍巍之阿弥陀佛(以上略译《大经》下卷「灵山现土」之文)。此谓「灵山现土」之阿弥陀佛,善导大师《法事赞》下卷言:「一坐无移亦不动,巍巍独坐度众生。」

也就是说,阿弥陀佛虽然真身端坐在极乐世界不动不摇,但却显现到十方世界去救度众生。好像是说,在不动不摇的当下,已经跟十方世界合在一起了,阿弥陀佛的法身遍满整个大宇宙,我们每一位众生,没有一个人是离开了阿弥陀佛如来掌中的,所以说「巍巍独坐度众生」。

立撮即行

二、「住立空中」之佛:释尊在王舍城为韦提希夫人宣讲《观无量寿经》,当说到:「吾当为汝,分别解说,除苦恼法」时,忽然「无量寿佛,住立空中」,令韦提希夫人惊喜地瞻仰礼拜到阿弥陀佛的真容;同时显示出阿弥陀佛的存在,就是为了随时随地救度卑贱罪深之我辈愚恶苦恼之凡夫。弥陀化身之善导大师于此段经文之处,自设问答,以解释阿弥陀佛住立空中之义而言:

问曰:佛德尊高,不可辄然轻举,既能不舍本愿,来应大悲者,何故不端坐而赴机也?

答曰:此明如来别有密意。但以娑婆苦界,杂恶同居,八苦相烧,动成违返,诈亲含笑,六贼常随,三恶火坑,临临欲入。若不举足以救迷,业系之牢,何由得免。为斯义故,立撮即行,不及端坐以赴机也。

此文之意:罪恶深重之我等苦恼凡夫,被业力所牵引,即将沉入地狱之火坑,阿弥陀佛不忍坐视,为了逼切救度,故亲临此界,一个箭步向前,立即抱住,归于净土。犹如无知婴儿,爬到井边探头,父母瞥见,立即不顾一切,抢天呼地奔往井边,抓住婴儿便走。此之危急场面,单是悠悠泛泛地说声「危险啊!」已缓不济急,此刻千钧一发,若不立即行动,飞步向前,后悔莫及。故阿弥陀佛之所以立身于空中,是为了显示随时救度临临欲入三恶火坑之我等罪恶凡夫的救急之大慈悲。故以阿弥陀佛之尊容妙相为本尊,有其深长之意义。此亦即是善导大师所言之:「不舍本愿,来应大悲」、「立撮即行,不及端坐以赴机」之佛身。

这两段文就是说明本尊有两种,一种是在《无量寿经》阿弥陀佛说法的景象,另一种是《观无量寿经》所讲的,阿弥陀佛住立在空中,所以一种是坐相、一种是立相。坐相是在极乐世界,不移不动,巍巍独坐;而立相是亲临到我们面前,来安慰我们、来等我们、接引我们。那么这两种之中,应该是以哪一种为本尊呢?当然哪一种都可以,因为这些都是依据经典所讲的,所以都可以当作本尊,只是对我们来讲,立相比较有亲切感。为什么呢?因为祂是主动的、不假千里的来到我们面前,而不是高高的坐在那里,所以对我们就特别有亲切感。当然啦!如果了解祂的意义,其实坐相、立相都是一样的。但是为了要救度众生,随时要在你的面前等待,一旦时间到了,三只手指头一抓(这个「撮」我查字典就是三只手指头)就要把我们带到极乐世界去了,如果慢一步,我们可能就要沦落到三恶道,所以说「立撮即行,不及端坐以赴机也。」

现在中国大陆净宗法师在建设道场,大殿有两座,前面是「来迎殿」,后面是「弥陀殿」。其实来迎也好、弥陀也好,都是阿弥陀佛本身;只是来迎殿是立相,显示接引十方众生,而后面的主殿是坐相,显示阿弥陀佛接引众生到极乐世界,然后为他说法、让他悟道成佛的含意。

那么有关「立撮即行」,日文有一首短歌,很能够贴切的来形容,那首短歌,我很久没念日文了,可能念得不顺畅(慧净法师以日语念了一遍),是什么意思呢?如果把它翻译成诗句,总共两句,每一句七个字,就是「父母付出全生命,呼叫窥井的幼子」。它是在述说:一个幼小的孩子很无知,在窥探水井,也不晓得这就是水井,如果掉下去可能会没命,他不知道,只是在那里好奇地窥探──咦!怎么下面有一个跟我一样的小朋友,看起来很活泼、很亲切,如果能跟他玩的话,我就有同伴了!可是远远看到的父母,他是怎么样呢?他会悠悠泛泛地说一声:「危险!」会这样吗?不会!我看做父母最能体会我所写的:「一个箭步向前,立刻抱住就走」,这是形容那种很危险又急迫的景象。

同样的,「住立空中相」的阿弥陀佛本尊,就有这种含意──来不及端坐在那里等待,祂很迫切,已经主动来到我们面前了。所以我们这个法门,不是我们去祈求阿弥陀佛来救我们,也不是靠我们的智慧、学问,是阿弥陀佛主动的、平等的、没有任何条件的,就在这里看着我们、等待着我们、呼唤着我们、拜托着我们。

难行道和易行道

所以我们这个法门跟其它法门不一样,这个法门是讲弥陀救度的法门。其它的法门都是要我们去修行,而且不能只修一种,要修好多好多。就像龙树菩萨在〈易行品〉所分判的,龙树菩萨把一代的佛教,也就是整个佛教,分成两门,就是「易行道」和「难行道」。「难行道」是要自己去实践种种六度万行,而且经过好长好长的时间,也就是所谓的「三祇修福慧,百劫种相好」,才能够达到成佛的境界,同时还有可能在半途退堕下来,所以龙树菩萨在〈易行品〉里,分判难行道是「诸」、「久」、「堕」,要修种种法门,要经过漫长的时间,而且很有可能会退堕下来,这就是难行道。

但是有另一种成佛的法门,它跟难行道截然不同,就是易行道,所谓「以信方便,易行疾至。」它的特色刚好跟前者完全相反,难行道要修种种诸善万行,而易行道只有「一」,就是念一尊阿弥陀佛。所以〈易行品〉归结起来,是以阿弥陀佛的第十八愿在阐述、阐扬,也就是专门在讲阿弥陀佛一佛的救度,只要信阿弥陀佛、念阿弥陀佛一佛就可以,所以是「一」;而且是「速」,难行道的修行要经过三大阿僧祇劫这么久的时间,而这个法门是「速」,是当生成就;而且是「必」,必然成佛,不会退堕下来──所谓退堕下来,就是退入二乘,退入二乘就糟糕了,就如所谓「焦芽败种」,不能成大器了。

因此我们这个法门的本尊,只有阿弥陀佛一佛,拜只拜阿弥陀佛,不拜其它;念也是阿弥陀佛,不念其它;要赞叹,就赞叹阿弥陀佛,不赞叹其它;要供养也是供养阿弥陀佛,不供养其它。

称名正行和赞供正行

请再看讲稿:

称名正行:一心专称念弥陀名号赞供正行:一心专赞叹供养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的慈悲是超越十方三世诸佛的,因为祂所发的愿是超世愿,而且这个愿也已成就了,所以阿弥陀佛有超世愿的愿力,能够救得了我们。如果没有阿弥陀佛,十方诸佛没办法救得了我们,在《大悲经》里面说「千佛舍我而去」,为什么?因为我们本身业障太重,出生在五浊恶世的众生,贪瞋痴特别重,十方诸佛摇头而去,只有阿弥陀佛,为我们发下四十八大愿,因此我们要赞叹能够救度像我们这样的众生,要赞叹哪一尊佛?当然只有赞叹阿弥陀佛。那么供养也供养阿弥陀佛。通常,最平常而且简单能够预备的供养,就是香、花、灯、果这一类的。有关香花、灯果,我们来看这一篇文章〈肉体昏迷神识灵敏〉,请金柯念一下:

赖朝河居士于民国四十五(一九五六)年出生于台湾南投县信义乡,六十六(一九七七)年在马祖服兵役时,因担任弹药士,整日与炮弹为伍。有一天在清算炮弹数量时,一颗硫磺弹爆炸,被灼伤了整个脸部及正面身体,痛倒在地打滚;连上兄弟见状,急忙为他冲水,并立刻将他送医急救。

由于痛彻心扉,难以忍受,遂即昏迷。不久,他的神识出窍离体,浮现在身体上方,看着医护人员不断为他冲洗伤口,看到自己的身体被包得像木乃伊。此时既没有疼痛,也没有喜乐、没有哀伤,一切似乎平常,那个木乃伊彷佛跟自己无关。而每个来看他的弟兄他都清楚知道,他来去自如,没有空间的隔阂,能看穿桌子背面,能透视墙壁外的一切事物,隔壁的开刀房医师为病人在动手术,他看得一清二楚,楼上楼下,左右隔壁,无有一物不在他的视线之内。而营区的长官及弟兄只要谈论与他有关的事情,他马上到场,知道他们所谈的内容;每天有弟兄轮流着为他悉心照料,他都看在眼里。外岛的医院因设备简陋,曾有医官建议送他回台湾治疗,但另有医官持反对意见,认为以他的情况撑不到台湾;每一次医官讨论如何医治他,他都在场,也很清楚讨论的结果。大约一星期左右,院方将他送回台北三军总医院治疗;而外岛马祖营区的长官及同袍,只要聊到他的名字「赖朝河」,他的神识马上到场,台北至马祖似乎没有距离。有一次营区弟兄正在包粽子,有位同袍提起:「这些粽子包好,要送几粒给赖朝河吃」,他马上到场,听到并看到。这期间医院有陌生医生来会诊,讨论他的伤势,他都参与其中,只是无法表达意见;以致日后他清醒时,能熟悉叫出所有参与治疗他的全部医生的名字。曾经有两三次处于虚空中,眼前的世界空无一物,没有肉体的包袱,那特殊的境界有说不出的舒服、自在,那种感觉让他永生难忘。又有一天,闻到一股清香的香味,连续三天这股香味一直弥漫在他四周;之后开始有知觉,感觉全身疼痛,神识不知何时又回这躯体之内;而从神识离体至回来,这期间长达二十几天。自恢复知觉开始,身体逐渐康复;当然,往后经过长时间一次又一次的整形手术,才复原至现在的面貌。

这一事件之后,赖师兄体会到他与母亲之间心心相连连。他出事之时,军方封锁消息,并未立即将此不幸事件告知赖家,但母子连心,母亲那时似乎知道儿子出事,心痛如绞,一直要求他的大儿子赖明喜,去打听二弟赖朝河的消息。赖师兄有一位伯父,于年轻时就出家修行,赖妈妈因挂念儿子,前去求见法师想寻求解答。法师告知:「回家念佛自然就会逢凶化吉」。赖妈妈回家后便虔诚念佛,祈求阿弥陀佛救救她的孩子。赖师兄因不愿让家人操心,一直不敢回家,也没有和家里连络,而赖大哥因为母亲要求,积极的连络二弟,过程也困难重重,等连络上时,部队已迁回台湾,而赖师兄也已经出院重返部队,兄弟见面彷如隔世,赖大哥见二弟面目全非,甚是心疼。赖师兄日后才知道,当时他连续三天所闻到的香味,是母亲为他念佛求佛所供的檀香。

濒死体验

我收集了很多篇所谓的「濒死体验」,这些故事里的人,看起来好像是昏死或是僵死了,但其实并没有真的死去,他活过来之后,把昏死这段期间的经历诉说出来。我搜集了好多篇这一类的真人实事,准备将来要出书,这是其中一篇。

我为什么对这类经验关心而去搜集呢?因为这些是极其珍贵的。死去的人往往不会活过来告诉我们他死后的情形,如果有这种经验的人,可以回来跟我们诉说他在那个世界的情景是什么,让我们现在就能多少了解到未来,而为未来做准备,这是一点。

另一点是,我们所谓的身体,所谓的人生,有精神体跟肉体两层面,它们似是合在一起的,但是肉体会生病、会死亡,甚至会腐烂,最后与万物同朽;但由这些事迹可以证明,我们的精神体却跟肉体是两码事,它可以在另一个空间存在,虽然看不到,但依然存在,同时不受生老病死之肉身的束缚,一方面是要来印证这一点。

再一点是,有的人认为,这个人都已经死了,就是一块死肉,你在旁边把他当作活灵活现似的跟他讲话、跟他念佛,有什么用呢?这些故事可以证明的的确确有用。赖朝河居士是中部人,他曾经到台南找过我,这篇是他所叙述,旁边的莲友记载下来的。由这篇我们可知道几件事情:

第一点,他的神识脱离了肉体,神识感觉到很平常,而且没有病痛,自由自在的。为什么?因为有身体就有神经,有了神经就有痛不痛的感觉,而神识离开了身体,既然没有这个肉体,没有神经,也就无所谓病痛不病痛了。同时他的神识确是存在于另外一个时空当中,超越了我们的时间、空间;我们经过了一天、二十天、几个月,但是他还是在那种境界当中,无所谓过了几天。这当中不必吃饭,不必特别穿衣服,不会觉得饿,也不会觉得冷。除此之外,他有透视力,而且有神足通,也就是说鬼的五通他都具足,因为他不受墙壁的隔阂,既能够看透墙壁,也能够穿墙而过;同时不受空间的隔阂,在台湾念他的名字他立刻到台湾,在马祖念他的名字他立刻在马祖。这也可以证明一个死去的人,只要他还没有投胎转世,那么我们在另一个空间呼唤他的名字,他就能够立刻到达,来接受我们为他讲经说法,为他助念。所以对亡灵是有这种超度功能的,因为他都知道。还有在那种境界的人,他只要起一念要到哪里,就立刻到那里了,现在台湾呼唤他,他一听到,想到台湾,立刻就到台湾,想到马祖立刻到马祖,想到那个地方,甚至有缘的地方就能够前往,由这个故事也可以了解到这些现象。

自己念佛他人免难

再来,《念佛感应录》里面也有好几件事迹典故是属于「自己念佛,他人免难」一类的。刚才所谈的内容也可以说是「自己念佛,他人免难」,也就是母亲念佛,儿子免难,甚至起死回生。因为母子连心,儿子出事了,并没有通知母亲;但那时母亲心中有一种莫名其妙的不安之感,特别殷切地想念远方的儿子,好像他出事了,其实正是出事了。结果经过请教之后,他的伯父告诉他妈妈,回家念佛自然就会逢凶化吉,如果对方的寿命未到,就能够早日消灾解厄、逢凶化吉;如果寿命已到,一方面能够延长寿命,不然的话,也能够超度他离苦得乐,甚至往生极乐,这就是一个证明。证明在哪里呢?他妈妈大概平常没事的时候拜佛,都是以平常的香,有事的时候,就买比较好的香,所以那个时候她妈妈点的是檀香,这个檀香是供养阿弥陀佛的,阿弥陀佛在接受之余,也回馈给对方,所以赖朝河之所以醒过来是闻到檀香味,而这个檀香味正是他母亲所供养的。

当然现在讲环保,因此我们点香供佛最好是用好香,最好是能够提神醒脑,甚至能够却病延年的香更好。这样讲起来,是不是必须要这样,才是真正的供养呢?其实也不完全如此,因为供养有好几种,以香、花、果都可以。不过真正的供养是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因为在五正行当中,只有称念「南无阿弥陀佛」是「正定业」,其它都是助业。助业并不是说正定业力量不够,必须要助业来补助,不是这样,这个等一下也会讲到。

称念佛名即是赞叹供养

为什么说只要称名也是一种赞叹供养呢?善导大师就曾经提出称名有四种德,在《善导大师全集》中的〈善导大师略传〉有编入,在第848页的地方,(《唐朝高僧善导大师》216页),我念一遍:

卅三、智荣禅师铭文崇仰

宋朝智荣禅师,崇仰大师高德,乃于大师法像铭文赞言:善导阿弥陀佛化身

称佛六字 1.即叹佛 2.即忏悔 3.即发愿回向 4.一切善根庄严净土

也就是说,只要单单称念六字名号,就是对阿弥陀佛崇高的赞叹,以下有说明:

1.但称佛名,即是对阿弥陀佛最高无上之赞叹,天亲菩萨《往生论》言:「称念佛名即是赞叹门」。

可见我们称念「南无阿弥陀佛」本身,就是在赞叹阿弥陀佛了,不必加以其它种种美妙的文辞才是赞叹;这也因为是「南无阿弥陀佛」这六字名号,只有阿弥陀佛本身才担当得起,诸佛是没有这个名号的。而我们念这个名号之所以称为赞叹,是因为这个名号的本身能够主动的、平等的、毫无条件的来救度任何一位众生,因此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就是对南无阿弥陀佛最崇高的赞叹。其它的名号,并没有绝对无条件的能够救度任何一位众生的功能存在,所以如果不念这句名号,而念其它的名号就不成为最崇高的赞叹了。因此世亲菩萨说,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就是对阿弥陀佛的赞叹,是属于赞叹门。

称念佛名即是忏

再看:

2.名号具德,一念能除八十亿劫生死大罪,一念既尔,何况常念,即是常忏悔人。大师《般舟赞》言:「念念称名常忏悔」以明但念佛名自有忏悔功能。

「名号具德」就是说这句「南无阿弥陀佛」是一切的德本,一切的善本,所有修行、行善积德的功能、功德,通通在这句名号里面了;称念名号,即使没能做那些,自自然然就拥有那些善本、德本。「一念能除八十亿劫生死大罪」,我们所讲的忏悔,目的是要忏悔自己的罪业,而念佛一念就能够消除八十亿劫的生死大罪,何况我们常常念,岂不是常常都在忏悔。所以善导大师在《般舟赞》说:「念念称名常忏悔」,这在说明,只要念佛自然有忏悔的功能。

称念佛名即是发愿回向

再来:

3.善导大师在《观经》〈玄义分〉说:「南无者,即是归命,亦是发愿回向之义;阿弥陀佛者,即是其行;以斯义故,必得往生。」是故但称佛名,自成发愿回向,必得往生。

我们称念「南无阿弥陀佛」,自自然然就有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功能。也因为这样,下品下生的人一生都遇到恶缘,临终才遇到善缘,遇到念佛法门,而念佛就是大利,就是无上功德,是大善根、大福德;他身心充满恐惧、痛苦,根本没有多余的时间来思惟,来回向发愿往生极乐世界,那个时候他很惊慌,来不及了,只是假借着这个嘴巴,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就已经具足了发愿回向的功能。

现在我们还有时间用头脑来思惟法义,用耳朵来听闻佛名,用嘴巴好好的来念佛,可是下品下生的人,他的身、口、意三业都没有作用,可说「三业无功」,因为他不是静静地在听这句名号,或者寂静地在思惟这个道理,或者是一句一句好好的念这个名号,他都没有,他很匆忙的念「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也不晓得「南无阿弥陀佛」是什么?这样也往生了。

这表示什么呢?表示往生就在「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的本身,而不在我们的功行,不在我们很贤能、很会修行,都不是。因为下品下生的人,他三业都不起作用了,而我们是以三业在行事为人、在修行、在念佛。这个法门的特殊、可贵、容易与殊胜就在这里,连三业无功的人也能往生,因此我们这个法门就回归到这句名号的本身,所以我们说「绝对他力」──完全任凭弥陀的救度,我们只是念佛而已!

名号本身具足往生功能

至于我们在这里念佛,为什么强调要「正身、端坐、闭目、专心、念佛、开怀畅念」呢?好像有一个模式、有一些仪轨,但其实我们知道,这是我们对自身的一种要求,至于往生的功能,在这句名号本身本来就具足了,我们只要称念,以这个最原本的做为基点、基础,就可以了。所以法然上人说:

圣道门之修行者,极智慧离生死;净土门之修行者,还愚痴生极乐。

意思就是:如果是圣道门的修行者,要以极高的智慧来领悟涅槃的佛性,在这个娑婆世界成佛;但如果是净土门的修行者,就是以原原本本什么都不懂的身份来念佛,就像下品下生的人,三业无用无功,也可以往生。所以即使我们再深入经藏,再有智慧,再怎么样的贤能,也只是老老实实的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好像自己以前所懂的经文,所拥有的知识,在这里都不相干了,都运用不上了,都无用武之地了,其实正是这样。临终的时候,我们什么都用不上的,到那个时候都是无能无力的,只有这句弥陀名号才能救度我们。

称念佛名即是庄严净土

再来,一切善根庄严净土:

4.弥陀因位万行,果地万德,皆悉摄在名号,因此六字名号,具诸善法,摄诸德本;是故但称佛名,自得一切善根,自成庄严净土。

所以最高的赞叹供养,阿弥陀佛所盼望我们对祂的赞叹以及供养,就是专念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讲到这里已经十点了,那么接下来的留待下次,今天晚上就讲到这里。

南无阿弥陀佛!

(二○○四.四.十八)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守拙的智慧:心头洞明,表面糊涂做人的最高境界,就是抱朴守拙。明明什么都知道,却一副痴呆愚顽的表情。这种人不张扬,不高人一等,平易近人,反而更易得众人的欢迎。社会..

一、何谓佛法融入生活也许很多人会认为,经常做义工,捐赠财物、献血、捐献器官等等,以及人天佛教所倡导的种种行为,就是佛法融入到生活当中的具体体现。虽然我们不能断然..

问:弟子的母亲三年前接触佛法,经常听您讲经开示,早课念佛背诵《阿弥陀经》,晚课也是一样,但几个月前突发心脏病往生。弟子赶回家时,母亲已经往生。我强忍悲痛将母亲送..

佛说阿弥陀经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

伤肾损精的问题现在患颈腰椎病的人越来越多,是什么原因呢?中医认为,是肝肾亏损造成的,因为“肝主筋”,“肾主骨”。什么原因能造成肝肾亏损呢?当然,原因很多,但最主要..

佛教律学入门虚云老和尚讲述甲、叙意乙、持戒的功德丙、犯戒的过失丁、余义甲、叙言戒的意义,就是止恶生善的意思,止除十恶五逆的罪恶,如防流水,似护眼珠,滋长善法,是..

佛教五戒诵戒仪轨一、上香(三拜)二、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三拜)三、忏悔(三番三拜)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今对佛前求忏悔。罪从心起将心忏,..

关于更多文章

更多文章网为您提供最新的更多文章信息,让您快速了解更多文章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更多文章。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