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随法师:灵岩遗旨 总序
总序
佛法流传至今,已二千余年,弘法大士,为我们留下了无以计数的珍贵法宝。然欲一一深入,实非今人之所能。纵然穷其毕生精力,亦难窥其全貌。故有识之士,无不择其法缘,一门深入。而末法之今日,因感叹于「生死海深,菩提路远」,故有心智士,大多用心净土一门,以此自行化他,同归净域。故整理、研习、熏修净宗法宝,自成今人之所需。凡净宗之要典,如昙鸾大师《往生论注》、善导大师《五部九卷》、莲池大师《弥陀疏钞》、蕅益大师《弥陀要解》、印光大师《文钞》等,无不为时人所关注,广行流通,习以成风。此即「时机愈下,净土愈昌」之明证也。时有慧净上人系统整理、编着、演说昙鸾善导一脉之宝典,蔚然成林。其宏开净宗,功不唐捐,归者如潮。余后之古疏,则因融通之故,理多高深,难契时机,故隐而不畅。如宗教通摄之《弥陀疏钞》,因其「广大精微」而渐隐。虽不乏研修之士,终难普应群机。《弥陀要解》虽「直捷要妙」,为时人所喜乐。因以台释净,玄理迷人,若无知识引导,亦难得其实益。所谓执于理性,失却宝珠也。如是未契弥陀大愿,偷心岂易死哉;纵欲宝此一行,终难落于实处。唯有近代印光大师《文钞》,可谓融通古今,深入浅出,为今人学修之最好指南也。任何种根机,皆无高深之叹,可入念佛一门。大师影响之深远,可用无远弗届来形容。一部《文钞》,风行天下,凡净业行人,及有识之士,无不视为圭臬。然而《文钞》之庞博,实非初机浅学所能通入。故欲得其要,亦非易事。以致流通虽多,仍是研修乏力。如是实有负大师应化之苦心也。今甘冒愚诚,选其精要,编辑《灵岩遗旨》、《灵岩法要》、《灵岩故事》丛书,从广略二途、理事两面,别显大师之思想,以此普利一切,畅大师无尽之悲心。
《灵岩遗旨》,旨在全面疏理大师之思想,不论世出世法,通途特别,一并显彰。因编排有序,脉络清晰,故于《文钞》,易得其要。如人之有眼,可环顾四野而明辨方向也。
《印光大师法要》(又名《灵岩法要》),即依《遗旨》精选而成。以《遗旨》虽为选编,对于初学,仍难免有浩瀚之叹。今去其繁复,择其精义,编成《法要》。并于紧要处,略加案语,引相关祖师之法语以互通,资其详解。如是既可善契大师之法要,又可通观净宗祖师之同一开示。庐山风貌,了然于胸。往生一事,自可如操左卷而取故物也。
《印光大师说故事》(又名《灵岩故事》),即将《文钞》中所有感应故事,分门别类,汇编成册,以作教理之辅证。所谓「理论犹须证据,事实胜于雄辩」也。为显事例中隐含之理,略附大师相关法语,以资说明。如是以事显理,以理明事,理事相资,以启吾人之信心,开吾人之正智也。
三书有广有略,有理有事,尽可各取所需,而同得其益。如是者,三根得以普被,利钝尽可全收矣。《文钞》因此而广被,如是与善导法脉自可交相辉映,光照大千。所谓弥陀坐视于南面,势至辅弼于侧翼,法门隆盛,众生有福矣!
释智随 谨记二○○七年三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