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空法师:申论--义解之本质


申论--义解之本质

惠空法师

一、传统义解思想的本质

中国历代高僧都有其擅长,从高僧传的归类可以看到,标示在最前面的是译经,而数量最多的是义解,译经和义解都是以思想为倡导,而从藏经的归类中可以看出,印度撰述之外,中国的有诸宗部、大正及卍续藏中大量的注解家,我们可以将中国在义解思想归类成四个时期,即译经、学派、宗派及注解家,这说明传统中国佛教是以经典思想为领导,这是一个重点。注一

依前高僧传而言,古代高僧大半是属于在思想领域。基本上,他们都是对经典中思想的探索、发挥,或是对经论思想深刻的整理。当然由于时代因缘不同,中国义解思想也有译经、学派或宗派、注解等差异。首先从译经来看,因为汉、魏、晋、唐时代,中国佛教经典尚少,各家思想在历史上还没有形成,后来大量译经师的来华,如安世高、佛陀跋陀罗、真谛、鸠摩罗什大师等,因译经讲学而弟子群集,便渐渐演变成学派,以后如佛图澄大师、道安法师、慧远大师智者大师、道宣律师、窥基大师等,都以义解弘扬佛法;道宣律师以四分律开创了南山宗;智者大师继承慧文、慧思的思想,开展天台、法华一乘思想。宋元以后,少有经典的翻译,思想的整理也足够,宗派也有了,义解上未有太多开创,但仍是立足在经论研究,而产生许多思想的注解家。

所以不管是译经、学派、宗派或注解,都是以经典的义蕴而发挥,也就是根据经典的思想来发挥佛法思想的特质,开启佛法的思想理念,主要目的在于端正我们的思想,建立正确知见,乃至引导我们修行,如道宣律师,以四分律建立一种四分律的行止,作为我们行为依循的标准,乃至智者依中论建立摩诃止观等等。

由此可看出古代义解完全在于阐述经典、发挥经典,并依止经义修行,解析经义作为佛法理论之依据,一切以经典为归依之本,所谓“上契诸佛果德,下契众生因心”。

二、现代学术的定位

现今在理解佛经的思想时,有所谓学术研究的思潮,但我们必须要了解“为何而研究?”、“如何研究?”如果只是为成立学问而研究,必将耗丧教团的人力资源,萎败教团之生命力,终如乾嘉之学,失去儒家内圣外王的精神,使学问变成一种考据而没有生命力,徒耗丧中国文化。现代社会科学由自然科学而转移到人文科学的研究方法。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是依止物象,而人文科学则是依止于精神,世俗科学落在世间根尘相对的识性,而佛法的中心基础则立于根尘而超越根尘,它们不能完全等同,但因佛法中化俗之人文思想,并不能完全脱离社会世俗的层面,所以它有部份还是可以用世俗的方法来处理。研究佛法在出世与在世俗的差异处,也就是所谓的“四悉檀义”,确须有所厘清与区隔。

我们必须清楚认知现代学术方法的定位。也就是说,现代学术是一种工具,而不是本质或目地,利用现代的学术工具,对现代的人类文明做相应的观察与整理,并做相应的解释说明。古人或今人,在思想义解方面都是为了要确立我们的知见,希望对真理、实相的探知及对生命在世间的安顿,及在经义的本质与佛法出世的本质上,则不可移易,此实与古人一致。

三、今后佛教思想的开展方向

其实,我们认为佛法的真象已经透过这些译经师、注解家、学派、宗派的宗师们为我们留下很大的文化遗产,现在我们所要努力的,是将这些文化遗产加以重新诠释、整理、融合,乃至运用。我将今后可行的方向归纳为以下几条:

(一)就佛法本身之研究

第一、重新诠释历代经典的内涵,或继承类似注解家的工作,也就是要先继承经典的遗产。所以我们现在也必须透过经典及注解,清楚理解佛法的思想内涵,再用适于现代的理解,对经典内涵作更新的诠释,这才是一种思想的继承。

第二、以“教”导“禅”。古时禅宗及各宗派有很多固定的修行方法,而现在禅宗没落了,法门失落了,所以我们现在必须以教来导禅,也就是透过经典去回归心性与法性相应处,因此要透过经典的研究,来发展禅法及禅观的思想。

第三、作“佛教思想史”的整理。因为佛法刚传入中国时,中国的佛教思想是空白的,所以祖师大德们是在创造思想、填补思想,而我们现在则需要整理思想。透过整理思想史,了解这当中的变迁,并了解变迁的原因,才能知道我们现在的定位为何,如此一来,我们同样也在创造思想。

第四、扩大与其他佛教系统的思想融合。因为藏传、南传和汉传在以前并没有融合,现今因交通、文化、政治等藩离的解除,所以这三系的思想应该可以在未来予以融合,在融合中更可看出三者共通于佛法之处,及三者各自应化因缘之巧便处,而来加以应用,或可再开展出不同形貌的佛教内涵。

第五、向其他语言传译。目前汉传、藏传、南传等藏经,在西方文化思想里,并没有完整的英文、法文等版藏经,所以我们未来也可以朝此方面去发展,将这三系的大藏经传译到西方世界,乃至欧洲、非洲或印度本土等地。

(二)在应世之运用

第一、佛教制度典章之整理。教团之生存有其相应之法制典章,时代移易而至陋简萎虚,故需促其丰整宜达。典章制度为承续法运之舟车,如政教、经济、戒律、清规、教育等等,皆有赖于建立完整的规制,以利今日佛教生存发展的应用。

第二、端正社会道德思想。现代社会道德沦丧,而佛法正是从心性论开始,从心性的锻炼、从戒定慧的锻炼、从善法开始、从五戒开始,所以我们应把佛法的道德观提倡出来,作为社会的思想价值观,跟社会道德思想家结合,共同来发展一套社会道德思想,以佛法做为世人生活之价值。

第三、和现代的自然科学结合。佛教思想是在诠释真理,科学的精神也是在找寻真理,尤其是物理学,物理学本身就是在透过物象来研究真理。我们可以导引科学家,从追求物的真象而追求宇宙的真理,从物象的真实性,看到宇宙片面的真理,再对应于佛法的真理而看到物象的真实性,因而可导引出佛法的科学观,从科学的观点,将佛法对六道轮回的思想、对净土的思想、对天的思想,乃至对心性的思想都能一一建立起来。

第四、与其他社会学科的结合。如医学、文学、艺术、电脑等。世人不能日日伴青灯,不能时时坐禅礼佛。生活中如何以佛法调合五欲、根尘,则为应世普门示现之悲心,也如极乐世界法音自鸣之境界也。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回向可以分两个内容,先念通用的回向偈,然后再单独回向,具体内容如下:1、普遍回向: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

华严经简介《华严经》全称为《大方广佛华严经》。所谓“大”是包含的意思;“方”是仪轨的意思;“广”是周遍的意思;“华”是成就佛果的意思;“严”是开演因位,严饰佛果..

佛法里面讲病有三种原因。第一种是生理的病,包括你的饮食,古人常讲「病从口入,祸从口出」,所以口是祸福之门。天气变化,我们衣著不小心,这些都是生理病的来源。第二种..

问:请益法师,如何理解六根就是一根一心,把心贴在一心上,就用根了不用识了这句话?反闻闻自性有没有修持的具体方法?那么眼耳鼻舌身歇止,自心念佛,自性闻之,或只着意..

六度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这是在戒、定、慧三学之外,加布施、忍辱、精进,合称六度,亦称六波罗蜜。波罗蜜是梵语,意为到彼岸.渡河的人,须乘舟筏横越中流,..

佛在《法华经》中打了八个重要比喻,即“法华八喻”,用来帮助众生“开示悟入,佛知佛见”。若能诚心观照,即入如来大定,定能长智开慧,从浅显的比喻中觉悟深奥之法理。一..

人人都希望自己的人生无病、无难、无障,可世间不如意者十之八九,现实的人生总是充满着波澜,我们希冀着万事圆满,执着于追寻完美的顺境,可这往往会带来更多的欲望和贪婪..

中国大乘佛教——八大菩萨摩诃萨之一。尊上虚空藏菩萨摩诃萨在无量菩萨中专主智慧、功德和财富。因尊上智慧、功德、财富如虚空一样广阔无边,并能一切世间持戒如法相求的诸..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八关斋戒为了方便在家学佛的人,可以自己在佛前自受,日期就是居士菩萨戒上说的每个月的六斋日,即是农历的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二十九、三十这六天。当然实在自己有..

关于惠空法师

惠空法师网为您提供最新的惠空法师信息,让您快速了解惠空法师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惠空法师。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