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空法师:务本而道生


务本而道生

惠空法师-慈光禅学研究所所长

我年轻时,很喜欢歌诵四书,四书里有很多做人的道理,里面提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这就是所谓“本末之学”的思想。何谓“本末之学”?我曾在谈僧团理念时,提到“道器相应说”,这“道器相应”与本末之学是相通的:道是本,器是末,世间的事情都有其本末的对应关系,我们能知其本末,才能如实掌握事情的缓急轻重,而能务本而道生。

所以我们做每一件事情,一定要清楚事情有本有末、有先有后,将事情的本末先后看清楚。但是事情是变动不拘的,它会随着人、物的差异性而呈现差别;事情也有空间性、时间性和人为差异性,所以一般人往往看不到什么是始、终?什么是先、后?什么是本、末?这当中就显出智慧的差异:上等人在事情还没发显时,就看出事情的本末;中等人要经过一段时间之后才看得出来;而下等人则需等别人告诉他之后才会知道;最愚昧的人是即使别人告诉他了,他还不相信。

尤其大部份的事情,“末”是最显着的,而“本”是隐含着的,所以本末、始终是一门很大的学问。就像我之前所说的,不要太在身体上着意,因为身体是末,我们的道业是本。又如我有一些好道友,在学校刚毕业时,有人继续读书拿学位,我则是在佛学院教书;现在大家搞光碟、网路,我还是在教书,不仅在台湾教,还跑到大陆去教。有时候会想想,自己是不是太落伍了?但是仔细思考过后,我还是坚持原先所走的路,因为我认为自己毕竟还是走在“本”之上的。虽然学位、网路也有其价值与意义,我反省自己对这些会不会心动?会!可是心动而已,却从没有一份期许。所有的事情都有本末先后,不是说都不要“末”,但是要看个人因缘发心,最重要的是大家要清楚本末及自己的时节因缘。

很多事情都要去关心它们的本末关系,而目前大家要学习的是人与人之间协调时的“本末之学”。我和大家一样,也有师兄弟,也有同学,也曾经从和大家一样的心性走过来:人在一起总是会比较,比较谁好、谁坏、谁这样、谁那样……。我们学院之所以不考试,就是要让大家不要比较!我也有过计较的心情,但后来想想这样子实在很苦。当然人在一起要不比较,是相当不容易的,说得出来“不要比较”却做不出来“不比较”,这怎么办呢?这时就需要调整自己的思惟。如果真的比不过别人的时候,就安慰自己:“我现在比你差,以后未必比你差。”因为比输了心里会很难过,所以现在不比,以后再比。这是一个笨方法,但是非常有效,可以纾解心情的紧张和焦躁。我以前基本上都是用这个方法来调和自己,十年比不过就二十年,再不行就等下辈子,把时空拉开,否则在现实里明明比不过人家,何必自找死路呢?

另一种上等的协调方法就是跟自己比,不要跟别人比。比自己的智慧够不够?自己忍辱的力量够不够?布施的力量够不够?因为爱比较、放不下正表示自己的智慧不够。心中放得下,表示智慧打开了。所以我不跟别人比较,自己好好作好自己,没有人可以跟我比!我坦荡荡地作人,谁都比不过我!我按照佛法的道理规规矩矩、安安份份地走下去,只和佛陀比,这就是根本。所以,前题是我们心里一定要确立一个目标,就是“成佛”,因为将来我的目标是要成佛,所以现在用不着跟任何人比较,该计较的只是如何不断地累积我们的福报。有了这种想法,别人再怎么强,都可以把心放开,心放开以后,就会欢喜地去累积福报而为他人服务,不会跟任何人结怨仇或产生对立、比较。要知道,能够服务别人就是比别人高,别人要什么,我们能够给多少就给多少,这都是福报的问题。谁不好好珍惜福报、修集福报,乃至糟蹋了福报,未来因缘果报都要自己承担,这是很公平的事,谁都不必不服气。

因此,大家相处时要坦然对待,没有谁与谁相争的问题,只有自己和自己相争,自己不争气也不用怨别人。就像我对自己说:“惠空你自己不争气,你怨谁啊!”我们不能把责任推到别人身上,要问自己“有没有福报?”有福报别人就会来拥护;没有福报,就要怨自己没有修行。而当我们怨自己时,同时也要鼓励自己好好努力修持,因为自己的问题一定要自己才能解决。所以,不要想占别人的便宜,天下没有便宜可以白占,要占只有自己的法性功德可以占;为自己修行,只有这个便宜确定可以占!即使你占了别人的便宜,事实上这也不是别人的,而是你自己前世累积下来的。当你把自己的福报用光了,即使别人想要给你,你也无法获得,就像目犍连的母亲一样,她儿子要拿东西给她吃,她就是吃不到。所以自己不修行,想要占便宜是没有便宜可占的,能够占到的便宜也是前世所结的善缘与福报。从这样的角度去想,我们就会更珍惜自己的福报,也会努力去修集自己的福报。

我常常用自己的钱去买小米、饼干来喂小鸟、小狗,就是在用自己的福报与众生结善缘;我不敢轻视它们,因为它们将来都可能成为大人物。有时候我看到有些人拿棍子打小狗,其实他不知道这已经跟它们结恶缘了啊!为什么佛陀要讲经?为什么要留下经典?我们为什么要天天上课读这些经典呢?因为有了思想以后,它会改变我们的意志和知见,而知见会改变行为,所以思想是根本。为什么我常常在早斋时跟大家说说话,就是希望能把正确的观念带给大家,让你们自己好好去思考。思想的确立非常重要,尤其在团体里思想会彼此影响;对于我所说的话,如果有不符合佛法的地方,我也很希望大家提出来,我可以接受,也会作纠正。让我们把正确思想建立起来,这就掌握住学佛的根本了。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守拙的智慧:心头洞明,表面糊涂做人的最高境界,就是抱朴守拙。明明什么都知道,却一副痴呆愚顽的表情。这种人不张扬,不高人一等,平易近人,反而更易得众人的欢迎。社会..

一、何谓佛法融入生活也许很多人会认为,经常做义工,捐赠财物、献血、捐献器官等等,以及人天佛教所倡导的种种行为,就是佛法融入到生活当中的具体体现。虽然我们不能断然..

问:弟子的母亲三年前接触佛法,经常听您讲经开示,早课念佛背诵《阿弥陀经》,晚课也是一样,但几个月前突发心脏病往生。弟子赶回家时,母亲已经往生。我强忍悲痛将母亲送..

佛说阿弥陀经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

伤肾损精的问题现在患颈腰椎病的人越来越多,是什么原因呢?中医认为,是肝肾亏损造成的,因为“肝主筋”,“肾主骨”。什么原因能造成肝肾亏损呢?当然,原因很多,但最主要..

佛教律学入门虚云老和尚讲述甲、叙意乙、持戒的功德丙、犯戒的过失丁、余义甲、叙言戒的意义,就是止恶生善的意思,止除十恶五逆的罪恶,如防流水,似护眼珠,滋长善法,是..

佛教五戒诵戒仪轨一、上香(三拜)二、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三拜)三、忏悔(三番三拜)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今对佛前求忏悔。罪从心起将心忏,..

关于惠空法师

惠空法师网为您提供最新的惠空法师信息,让您快速了解惠空法师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惠空法师。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