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定法师:克期求证与随缘而修
克期求证与随缘而修超定发心·修行·证果发心学佛,即为净化身心,转迷启悟,以期断惑证真,究竟离苦得乐。面对现实的苦迫,深思未来的无穷轮回,忆念世尊开示的法音,不期而然地兴起向上向善的胜进心,向涅槃解脱的出离心,向无上道的菩提心。 原本一味的佛法,因众生根基的差别,而施设无量法门。综合起来,不出上中下的三士道,也即是五乘共法的人天道,三乘共法的解脱道,大乘不共法的菩提大道。人天法门以修布施、持戒、禅定的三福行,追求天上人间的福乐为目标;出世解脱法门以修四谛与缘起行,取证涅槃解脱乐为目标;大乘菩萨道以修六度与四摄,完成无上佛果为目标。这是佛法进修的三阶梯,也可说是学佛修行人的三期目标。上根利智者,直趋无上菩提;中根之人,暂求个人解脱;下根之辈,订下近程、中程、远程的三期目标。依『法华经』譬喻:大乘菩萨道所到达的宝所为五百由旬,声闻道的化城为三百由旬,人天道既是五乘共法,也是成佛的初阶,应该也是休息站之一,大概算一百由旬吧! 从三士道所修的法门来看禅定,它是下士道三福行之一,也是中士道三学八正道及上士道六度法门,不可缺少的要行。很显然地,禅定一法,贯通一切修学的法门。人天道上,要上生高级梵天,禅定为必修;在人间为解决散乱带来的众多苦恼以及染着欲乐衍生的一切问题,也非修禅定不可。出世的法门,三学或六度,因戒生定,依定发慧,依慧得解脱。断烦恼,了生死,证菩提,度众生,非无漏般若智莫办。而慧学的成就,务必藉定学之助。「止成观乃成」,没有成就禅观,不得契证诸法实相。虽然,禅定是世间共法,非佛法特有,如不配合缘起无我的正观,倾向于独善的禅定,无助于圣道的完成。 发心、修行、证果是修学必经的历程,不论目标何在:现法乐与后法乐,涅槃解脱乐,乃至悲智究竟乐。从初发心修行,原则是不会有两样的。语云:「登高自卑,行远自迩」,切勿好高骛远,忽略必备的基础。对三士道的融贯:「依下能起上,依上能摄下」;「不弃于中下,亦不滞中下」。如此的远见与宏观,统摄无边法门,把握全盘佛法的相关性、次第性、完整性,才不致落于毁谤如来正法之弊。 修行·修福·修慧佛门中有三类型人:热心公益,服务大众的福行人;深思好学,研究学问的慧行人;依如来教的老实修行人。修行,不外乎修福与修慧,修福是以慈悲心,作利他行,如寺院里的各种执事,使大众能安心办道的事务僧。修慧是潜心于三藏教典的研究,在闻思方面用功的学问僧。中国佛教界的修行人,大约是指一心念佛,专究向上一着,精严戒行,三密相应的修持,似乎偏指修净土宗、禅宗、律宗、密宗者。这可能是因过去大德把中国大乘佛教分成八大宗,以上四宗是重行的宗派。其实,三论、唯识、天台、华严的法界观、三谛观、唯识观、中道观,绝不是空谈玄理,不务修证的宗派。佛教的圆正宗派,没有不是教观相资,解行并重,理论与实践兼备者。否则,则不成其正统佛教。约修行的广义言,凡是有助于三业的净化,思想与人格的提升,如通行的念佛、持咒、诵经、礼忏、静坐,乃至行住坐卧四威仪的表现,无不是修行的方便。佛言:「诸法意先导,意主意造作。」意业清净,离贪瞋痴,思想纯正,心与正法相应,一切所作所为无非是修行。古德说:「道在日用中」;「搬柴运米无不是工夫」。『金刚经』说:「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则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什么善财童子所参访的善知识,除了老实念佛的德云比丘,佛教名学者海云比丘,入众无碍的善住比丘而外,还有世俗的语言学者、航海家、艺术家、政治家等等,就是这个道理。修行的方式,可分为专修与随缘修。以念佛、参禅为例,专修是息诸缘务,远离人群,住深山或闭关,以一句佛号安心起行,一句话头六时不断。随缘修是在日常生活中,起居作息中不忘佛号或话头。据实而言,真正修行在于禅观,静坐修定,一天至少八小时的工夫,才能算是专修。一般学佛的人,大概是:「闲则修,忙则丢,死则休。」别说在家人俗务缠身,专修不可能;出家人还是有做不完的法务,专修谈何容易!过去中国寺院分为:讲寺,禅寺,律寺,净寺,密寺。研究弘扬如来教义的道场是讲寺,一心参禅为禅寺,念佛修净土为净寺,专精戒律为律寺,持咒作法是密寺。修行者对那一法门有兴趣,即选那一道场去参学。如今日商场专卖店、药材行、珠宝店、西装公司之类。现时的中国道场,宗派色彩不明,名为禅寺,还是提倡念佛、持咒;讲寺照样诵经,应赴佛事。寺院为满足信众的需求,几乎像杂货店。如能本着「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智」的原则,施设异方便,接引步入正法,多彩多姿又何妨!一门深入·克期求证学佛,初入门应该广学多闻,以植道基?抑或专修一宗,一门深入?学问之道,由博返约;修证方面,专注一境,勇往直前,精进不退。「一门深入」听来多么响亮,富有说服力。然而,其真义何在?强调一经一咒一佛名的理论与修行方法,认为这就是一门深入,取得成功保证的不二法门。如众所周知,一个健康的身体,需要吸收各种营养,兼顾摄取与消耗均衡。挑嘴偏食,会造成营养的失调,不合健康之道。学佛目标:究竟成佛;过程:资粮位、见道位、修道位;福慧资粮具足,功德圆满,即究竟成佛。依般若二道五菩提而言,先般若道而方便道。初发心菩提,经伏心菩提、明心菩提、出到菩提,而后究竟菩提。成佛大道,宗喀巴大师说得好:「福德资粮,则人天具摄;智慧资粮,则声缘相协;律及经论,皆所依止;仅取一分,不成菩提。」佛教一班急功近利、好大喜功之徒,不务本末先后之辨,任重致远之行,以偏概全,执方便为究竟,一味惑于唯心、至圆、至简、至顿之谈,传扬即身成佛、顿悟成佛、临终往生的信仰,这岂是我佛世尊的「如说」与「如解」?就修证而言,一门深入是禅观的进修,历经闻思的阶段,进入「法次法向」的禅修。如四念处观,从身念处下手,受念处、心念处,而后在法念处上,观诸法无常、苦、无我;于此知法、入法,于法无疑,得法眼净。在法义的研究方面谈一门深入,首先对佛教思想及其演进史实,有广泛的理解,而后专攻某一论题。以一般学校教育为例,从小学、中学、大学都是通性教育,进入研究所、博士班才是一门深入的专题研究。佛学院的进修,不论解门或行门,都在必修课程有相当基础,才能考入佛学研究所。学术的研究,要在思想发展过程中究明真相,是佛法非佛法,方便与真实,了义不了义,都得小心求证,不是冠上「佛说」二字即可敷衍过关的。学术研究如此,佛法的修证也不例外,不是只管修行就好了,所修是佛法正行,或是外道邪行,是需要用智慧去分辨的。至于克期求证,其方式如禅七、佛七、禁足、闭关等。念佛,要求一心不乱,净念相继;即此娑婆,同住共修者皆是诸善上人;风声鸟鸣,皆成念佛、念法、念僧之声。参禅,在疑情上用功,参到打成一片,积无数小悟,而大彻大悟;见本来面目,虚空粉碎,大地陆沉。禅宗以为:未悟而修是盲修,悟后起修才是真修。教观方面,藉生得慧,修加行慧,经闻思修的修学,成就闻思修三慧,最后无漏慧现前,通达诸法实相。平时说空说缘起,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只是道理的了解,抽象的概念而已。当悟入:「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是故空中无色」才是证悟。唯识学说:「非不见真如而能了诸行,皆如幻事等,虽有而非真。」缘起如幻,自性即空,但不见空性--真如,是不能如实知缘起诸行皆是如梦幻泡影的。克期求证,意思是自定期限,在此期限内达到某种成果。如一比丘被国王判死刑,比丘要求缓刑七天,在此期间勇猛精进,终于证得阿罗汉果。假使正理不明,方法用不上,求证无门,又如何在七日内完成生死大事?克期求证的心愿,如背水一战,退此一步便无活路。如释尊在菩提树下发坚强誓愿:若不证无上道,宁愿身体干枯,绝不起此座。精进力是强大的,但如没有过去几年的访师问道,尝试摸索的过程,缺乏禅定力,以引发大智力,不论如何猛用功,肯定修证是不会成功的。奉劝不自量力的同参,勿抱速成急进的心态,急于开悟,结果着魔,这是不可不慎的!一九九九年三月十八日于山仔脚丈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