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文法师:界文法师讲《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第三次课 下节


下节

二、伏心菩提 下面我们开始学习伏心菩提。发心菩提是发菩提心,伏心菩提则是发菩提心之后,修菩萨行。这也是佛陀所讲的,降伏之后如何安住的问题。 妙行无住分: “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须菩提!于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 大家看到了吧,“菩萨但应如所教住”,这是佛陀在回答须菩提“如何住”的问题。

(一)伏心菩提的过程 我们发菩提心之后,还要继续安住于此心,不能只发一次,而是应该把菩提心贯穿在我们的生活中。在调整了发心之后,如何安住于此发心,在救度众生的事行之中,不断地增进,降伏烦恼,深入清净的实相,渐渐折伏烦恼使不现行。这即是伏心菩提的阶段。 作为普通人,大家听了以上的课程,可能会觉得:“讲得有道理,但是做不到”。这很正常。 我们的心,无始劫来都以我执为根本,一下子转成利他,不习惯。我们随时都会想到自我。在家里,你会想到,大家都应该对我好。在单位里,你也会想,单位应该给我什么待遇。 所以,这需要长期磨炼,慢慢地在生活中落实。 在磨炼中,肯定会出现很多问题,遇到很多困扰,发生很多疑问。你不断地解决,不断地通达,这就是降伏烦恼的过程。逐渐地,你会发现不一样了,心变得越来越喜悦,心量越来越大,不再像过去那样斤斤计较,患得患失。而且,人好像越来越清净了,顺缘都来了。你就会越来越有信心。 有了这样的信心,还要继续不断地对治我执,时时刻刻观察自己的执著,遵循缘起法来生活。就会越来越安详,心越来越空,做任何事情,不会像以前那样烦烦恼恼、起起伏伏。这时候,烦恼逐渐折服,不再现起。那些粗大的贪欲、嗔恨、傲慢,变得微细了。——这个工作,需要很长时间。

(二)布施 这里为什么讲到布施?因为布施是利他、奉献的行为,与菩萨的行为最相应。

1、三种布施 菩萨度化众生的一切行为,也都可以叫布施。所谓六度,也可以视为是三种布施: (1)财施 其中的财分为外财和内财。外财是衣食财物,内财是体力、心力、生命。财施是给众生生活的满足。 (2)无畏施 无畏施包括持戒和忍辱。持戒是克己,忍辱是恕人。通过无畏施,众生可以得到相处的和乐,不再害怕受到伤害。 (3)法施 法施包括精进、禅定智慧。 精进,是以不疲倦的心利益众生。禅定,是以不散乱的心利益众生,这也是善知心,了知众生的心行特点,对他们的教化就更容易了。智慧,是不颠倒,能够给众生如实说法。法施能给众生带来心灵的净化。 菩萨对众生,就像父母抚养孩子一样。 有的父母,只会给孩子衣食,让孩子吃饱穿暖了,觉得就尽到责任了。孩子被养得胖乎乎的,心灵上却感受不到父母的关爱。 好一点的父母,不仅给孩子衣食,还会关怀孩子,陪伴孩子,支持孩子,帮孩子解决烦恼。孩子得到了衣食,也得到了安全感,是个幸福的孩子。但是,这仍然不够。 更有智慧、更有能力的父母,除了给孩子衣食,给孩子情感上的关怀,同时还给孩子生活的智慧,培养孩子成为有独立能力的人。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不但能独立生活,还有能力关怀别人,而不是只知道从父母那里索取关怀。菩萨就应该像这样的父母。 人们搞清楚这样的道理,就会成为家里的好父母,单位的好领导,国家的好元首,成为大菩萨。 所以,布施可以统摄一切。菩萨的心怎样安住呢?就是要有布施的心态。在生活上、情感上、智慧上,都能不断地给众生关怀与支持,令他们安乐。

2、应无所住 “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金刚经》告诉我们,布施应该是清净的布施,不能住于色声香味触法。 这一段,在菩提流支的译本中,分成三句:“菩萨不住于事,行于布施;无所住,行于布施;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 对于这三句,世亲分别解释为: 不住于事者,不著自身。 无所住,不著报恩。(报恩,指供养恭敬种种。) 不住色等,不著果报。 若著自身,不行布施(著于自身,布施时就会悭贪);若著报恩、果报,舍佛菩提,为异义行于布施(布施不是为了成就无上佛果,而是为了世间的快乐和利益,这样的行为,变成了一种买卖交换)。

3、不清净的布施 如果我们有种种执著,执著于自己,执著于布施的东西,执著于布施的果报,布施就是不清净的。 《大智度论》里讲到了多种不清净的布施: 不净施者,直施无所为;(布施没有发心,不是为了利益众生,而是糊里糊涂的。比如有些游客到寺院来,看到别人往功德箱里放硬币,他也放硬币,乃至往水池里也放,往大鼋雕像的头上也放。但是,他是不是出于慈悲心呢?是不是真正为了供养三宝呢?) 或有为求财故施; 或愧人故施; 或为嫌责故施; 或畏惧故施;(因为害怕对方,赠送他礼品) 或欲取他意故施;(为了跟人拉关系) 或畏死故施; 或狂人令喜故施; 或自以富贵故应施; 或诤胜故施; 或妬瞋故施; 或憍慢自高故施; 或为名誉故施; 或为呪愿故施; 或解除衰求吉故施; 或为聚众故施; 或轻贱不敬施。 如是等种种名为不净施。 这些不清净的布施,现在太常见了。这样布施,果报不殊胜,甚至人们会因此成为“败坏菩萨”。

4、清净布施的功德 净施者,与上相违名为净施。 复次为道故施,清净心生,无诸结使。不求今世后世报,恭敬怜愍故,是为净施。净施是趣涅槃道之资粮,是故言为道故施。若未得涅槃时施,是人天报乐之因。……是布施法,若以求道能与人道。 我们布施时有清净的发心,布施就能成为成佛的资粮,未成佛之前,可以带来人天的安乐。 是布施法,若以求道能与人道。何以故?结使灭名涅槃。当布施时,诸烦恼薄故,能助涅槃: (烦恼断尽是涅槃,布施能使烦恼减轻。布施本身不是智慧,但这种行为是随顺于涅槃的。) 于所施物中不惜故,除悭;敬念受者故,除嫉妬;直心布施故,除谄曲;一心布施故,除调;深思惟施故,除悔;观受者功德故,除不恭敬;自摄心故,除不惭;知人好功德故,除不愧;不著财物故,除爱;慈愍受者故,除瞋;恭敬受者故,除憍慢;知行善法故,除无明;信有果报故,除邪见;知决定有报故,除疑。如是等种种不善诸烦恼,布施时悉皆薄,种种善法悉皆得。 (这样利益众生的心态,能够对治烦恼。当然,前提是清净的,有觉照的布施。)

5、为什么要布施 有人会问,既然一切不著相,我们为什么还要布施?还要去布施,是否著了布施之相呢? 我们讲空,要特别注意,不要堕入断灭见。有人说,既然一切都空了,干嘛还要穿衣吃饭?佛法讲的空,空掉的是我们的无明,空掉的是我们的执著,并不坏缘起的现象。如果连缘起的因果法则都破坏掉,那就是断灭空。佛陀在说法的时候经常说:“我不与世间争。”佛法不坏世间法,这一点大家一定要清楚。 那么,为什么我们要布施?因为众生有需要,众生有痛苦,我们应该帮助他们。如果我们有我执,就会觉得他们的痛苦与我不相干,不会去布施。把我执去掉,我们看到众生有烦恼,就会生起悲悯之心,随缘随力帮助他们。 如果是为了成就功德,硬要给众生东西,觉得我要如何如何,那就是著相的布施。 《中论》中说:“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说空,恰恰是因为空成就了一切法的缘起。《中论》里还有个比喻,说正因为豌豆是空性的,所以才能长成豆苗。如果豌豆不是空性的,而是自性的,是固定不变的,那它就永远不能长成豆苗了。 不著于我相、法相,恰恰能真正看到万法的缘起实相,看到众生的痛苦。因为不著相,我们才能修清净的布施,我们的布施才能彻底、圆满

6、为什么说布施的果报 看这段经文: 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须菩提!于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 有人可能会产生疑问,既然说无相布施,说要不执著于果报,为什么又说布施的果报呢? 佛陀说法非常善巧。他怕前面说了空,说了不著相之后,大家会著于断灭空。说无相布施后,为遮止人以无记心布施,或执理废事,特举不可思量的功德以显示布施因果。 因为不著相,布施的功德才不可限量。无著菩萨在对《金刚经》的注解中说,虚空喻有三种因缘:遍一切处、广大、无尽。这三个特点,正如菩萨的发心。虚空无形无相,却能成就万物。好比说,我们这个教室如果不空,我们怎能坐进来呢?空性能够成就一切法。 有限有量的有相布施,其功德毕竟有限;而与般若相应的无相布施,其功德也如其发心一般广大而无可限量! 有时候,我们也许会为了生活环境变好一点,去修福报。这样的福报现行之后,你的功德也就耗尽了。菩萨有无限的发心,就像一滴水融入了大海,永远不会干。以菩提心供一枝花,供一把米,都会成为你成佛的资粮,直到成佛,功德都不会消失,它会源源不断地增长。

(三)伏心菩提总结 “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应该以这样的发心,这样的见地安住。以布施的心态生活,在布施中不住于相。 在发心菩提阶段,重在我空,破除我执。不破除我执,就不可能真正发起利益一切众生的大愿。 到了伏心菩提阶段,重在法空,破除对一切法的执著。不仅不能执著自我,也不应执著于所施的事和被施的人,这才是菩萨的大行。

三、明心菩提内容的科判 如理实见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从第五分“如理实见分”,我们进入了明心菩提的阶段。 前面两个阶段,是以大愿指导大行。以愿行无相为因,法身无色即为无得之果。发心,为菩提愿(愿);伏心,为悲济行(修);明心,为性空见(证)。到了明心菩提阶段,菩萨真正见到了佛陀的法身,开始证果了。 这一部分内容,佛陀从三个方面来谈:法身离相而见、众生久行乃信、贤圣无为同证。 法身离相而见:开示什么是佛陀的法身。 众生久行乃信:见到佛陀的法身,不可缺少善根福德因缘。需要哪些善根福德呢?——戒慧具足,久集善根,诸佛摄持,三相并寂。 贤圣无为同证:如来、菩萨、声闻,证的都是同一空性。三乘的圣者,都是从空、无我、无相契入解脱的。 这一部分,是我们教材里的第17页到第33页。 下一次课,我们会一次讲完明心菩提的部分。

思考题: 1、发心菩提和伏心菩提阶段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2、预习:看看佛陀是如何来开示明心菩提的?

课后问答: (备注:这部分内容,因为我没有在现场听,只听录音是听不清楚问题的,一些问题根据界文法师的回答推测而成。)

1、有人说因果是自作自受,别人的好坏对错是别人的事情,与我们无关。既然与我们无关,为什么还要发菩提心利益众生? 答:佛法讲,因果自作自受。但我们可以为众生提供断恶修善的增上缘。佛法不是简单地只讲因果,也讲因缘。虽然他的痛苦与解脱都是由他自己来完成,但我们可以为他提供合适的“阳光”、“水分”、“土壤”,善的种子就可能长出来。 还有,这个问题的前提是我执——那是别人,而不是我。所以这个前提本身就错了,从佛法来看,这个问题其实是个伪问题。正是因为凡夫心,我们才不能真心地帮助众生,这就是一切痛苦的根源。当你看到众生的痛苦,想帮他们解除痛苦的心是真诚的,这才是清净的发心。 慈悲,也称为爱,但是有的翻译成英文,并不是LOVE,不是喜爱的爱。英文里的意思是“同理心”,就是感同身受的心。我们的利他行,都是在这个基础上。

2、有人说,人应该活在欲望里,如果欲望不存在,那人活着是为了什么?到底什么是真正的欲望? 答:有人觉得,如果我不享受色声香味触法,生命的意义在哪里?佛法告诉我们,色声香味触法都是虚幻的,不可靠。你想从色声香味触法里得到满足,永远不可能。大家学过《道次第》,中士道里说,轮回有六种苦,其一就是“永不饱足”。 美国歌星猫王,拥有巨大的财富和名声,享受了各种欲乐,并且开始吸毒,最后死于毒品过量。他在最后一次演唱会上,曾经大声哭喊:“我什么都试过了,但我没有办法让自己满意!”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如果你往欲望之火里面添柴,它会越烧越旺,需要更多的燃料。你不去添柴,火熄灭了,你才会感受到解脱的清凉。 我们被色声香味触法煎熬着,不能满足,所以才那么痛苦。为了欲望,我们受了很多苦,得到的快乐却非常少。有的人每天拼搏,劳累,跟别人做名利上的争斗,得到的好处无非是以前可能要打的,现在自己开车了,或者以前开小排量的车,现在开好车了。其中的快乐究竟有多少呢?好车开了几天,觉得也就是那么回事了,但是你为此付出了多少代价,耗掉了多少生命? 欲望不是生命的本质,而是生命痛苦的本质。断除了欲望,我们才会享受到真正自由自在的生命。断除欲望的圣者,是安详的。在欲望里挣扎的众生,好像都是带着点饿鬼相的。

3、如何看待自杀? 答:一切众生都在寻找快乐。自杀的人也一样。他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快乐,认为死可能是一种解脱。他因为看不到希望,觉得死亡是唯一的希望。 学佛之后,你会知道,由于我们过去种下了不好的因缘,所以感到痛苦。但痛苦也是无常的。只要我们把握好因缘,从当下做起,一切安乐都会逐渐现前。当你不去执著,按因缘法来生活的时候,就会对未来有希望,知道路在何方。那么,就不会采用自杀这种逃避的方式。 自杀不是解脱。想通过死亡来得到快乐,会失去更多。

4、父母子女之间应该如何相处? 答:作为菩萨的父母,不会因为抚养了孩子,就要求孩子如何报答,或认为孩子是自己的一部分。 而孩子对父母,应该有一颗报恩的心,以供养的心对待父母。父母属于恩田,对父母的供养功德特别大。 有人会说,父母与其他众生有什么区别,为什么供养父母功德大?那是因为父母对子女付出的特别多,恩德特别大,要超过一般的众生。如果一个人连对自己的父母都没有感恩心,对其他众生能有真正的感恩心吗?

5、无相的布施,与无记心的布施,区别在哪里?具体在生活中应该怎么做? 答:无记心与清净心有根本的差别。 无记心,没有观察到因果,既没有看到众生的痛苦,也没有看到布施的功德。无记心的布施,是愚痴的。 清净心,是不执著,因为不执著自己,看到了缘起法,看到了众生的需要。清净的布施,以智慧为特征。他断除了无因无果的邪见,知道布施有果报,但是不执著于果报,一切善法的功德都回向于无上菩提,回向给一切众生,给众生离苦得乐的增上缘。 在生活中,要培养慈悲心,不要只关注自己,也要体谅别人,看到别人的痛苦,了知众生和我们一样。在家庭中,在岗位上,都要想到:我能为别人做些什么?而不是总想着:我应该得到什么? 比如一位清洁工,应该知道这个岗位的重要,如果没有人做清洁的工作,大地上将是一片垃圾,那么,他会以布施的,欢喜的心态来扫地。他不会以为这个岗位比较下贱。而一位董事长,应该了知每位员工都很重要,给大家平等的尊重。 具体在生活中怎么做,这只是我的一些想法。大家应该比我更有智慧,慢慢地体悟吧。

回向: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华严经简介《华严经》全称为《大方广佛华严经》。所谓“大”是包含的意思;“方”是仪轨的意思;“广”是周遍的意思;“华”是成就佛果的意思;“严”是开演因位,严饰佛果..

佛法里面讲病有三种原因。第一种是生理的病,包括你的饮食,古人常讲「病从口入,祸从口出」,所以口是祸福之门。天气变化,我们衣著不小心,这些都是生理病的来源。第二种..

问:请益法师,如何理解六根就是一根一心,把心贴在一心上,就用根了不用识了这句话?反闻闻自性有没有修持的具体方法?那么眼耳鼻舌身歇止,自心念佛,自性闻之,或只着意..

六度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这是在戒、定、慧三学之外,加布施、忍辱、精进,合称六度,亦称六波罗蜜。波罗蜜是梵语,意为到彼岸.渡河的人,须乘舟筏横越中流,..

佛在《法华经》中打了八个重要比喻,即“法华八喻”,用来帮助众生“开示悟入,佛知佛见”。若能诚心观照,即入如来大定,定能长智开慧,从浅显的比喻中觉悟深奥之法理。一..

人人都希望自己的人生无病、无难、无障,可世间不如意者十之八九,现实的人生总是充满着波澜,我们希冀着万事圆满,执着于追寻完美的顺境,可这往往会带来更多的欲望和贪婪..

中国大乘佛教——八大菩萨摩诃萨之一。尊上虚空藏菩萨摩诃萨在无量菩萨中专主智慧、功德和财富。因尊上智慧、功德、财富如虚空一样广阔无边,并能一切世间持戒如法相求的诸..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八关斋戒为了方便在家学佛的人,可以自己在佛前自受,日期就是居士菩萨戒上说的每个月的六斋日,即是农历的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二十九、三十这六天。当然实在自己有..

很多人念佛,他为什么不能往生呢?因为他一生当中从来没有创造过一个往生的佛号,他平常的佛号都是绕着世俗的因缘在转。那么你平常从来没有创造一个往生的佛号,你怎么能往..

关于更多文章

更多文章网为您提供最新的更多文章信息,让您快速了解更多文章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更多文章。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