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群法师:在生活中实践佛法——于“西园夜话”时答疑


在生活中实践佛法

——于“西园夜话”时答疑

济群法师

西园夜话是“菩提静修营”的常规内容。修学佛法不在于听了多少,关键是对法义理解了多少,运用了多少,这样才能使佛法对人生产生作用。否则,即使听得再多,也不过是增加一些知识而已。在理解和思考的过程中,难免出现疑问,为此,静修营特别安排了答疑专场,使学员在和济群法师面对面的交流中得到答案。——编者

问:生活中如何运用般若正观? 答:首先要获得般若正见。这两天所说的“《心经》的般若正观”,正是帮助我们从缘起的角度看待世间。在正观过程中,认识到我们面对的一切都是因缘和合的假象,其本质都是空无自性的。当我们确立这种知见后,面对任何现象都要用《心经》所说的“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来观察。运用这一公式的过程,就是修习般若正观的过程。在此基础上,才能逐渐导入实相般若。所以,关键是般若正见的建立和运用。若空性正见尚未确立,般若法门的观修自然无从谈起。

问:能观之智和所观之境是否二元对立的存在?当心安住于空性,是否就没有能所? 答:对尚未契入空性的凡夫来说,我们有能有所,这个能所正是妄识的作用。当心出现能所时,就会陷入能所的执著中。在禅修过程中,观照到境界是空之后,还要将依境界建立的妄心空掉,心空境寂,才能从观照般若契入实相般若。其实,佛菩萨境界中也是有能有所,但这些能所只是一种因缘假象,不会构成对立。因为他已体证超越能所的空性,心的重点是安住于空性,而非因缘假象。

问:对在家居士来说,如何在生活中实践佛法? 答:佛法是人生的智慧,生活的智慧。这种智慧一方面是帮助我们正确认识世间,透彻人生真相;一方面是帮助我们摆脱迷乱状态,建立健康的观念,建立和解脱相应的行为。所以,真正的修行需要在生活中历练。尤其对在家居士来说,能将菩提心和般若正观带入生活,生活就是最好的修行道场,能够历境炼心,磨砺习气。

问:怎样理解“人成即佛成”? 答:太虚大师所说的“人成即佛成”是有特定内涵的,是指圆满意义上的人,而非其他。如果是儒家的人,那可能成为儒家理想中的圣贤,却不是成佛。另外,这句话的提出也有特定的时代背景,是针对当时教界盛行的经忏化、鬼神化、来世化的误区现象而说,提出修行应从做人开始。事实上,佛陀就是以人的身份修行并最终成就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佛陀也是人,是圆满断德、智德和悲德的人,但必须遵循菩提道的修行才能圆满这些德行。

问:怎样发起愿菩提心?我觉得发愿的偈颂有些笼统,是否要有具体的愿望? 答:愿菩提心是代表人生最为崇高的愿望——以成就无上菩提,以帮助一切众生解除轮回痛苦为目标。因为它是终极目标,自然是笼统的。为了便于操作,个人可参照诸佛菩萨的发愿,如弥陀佛的四十八愿,药师佛的十二大愿普贤菩萨的十大行愿,并结合自身情况制定一些更为具体的愿望。发愿能否具足力量,关键在于这一愿望是否真切。惟有发自内心的愿望,才能在生命中产生作用,成为推动我们前行的力量。如果仅仅是停留于口头的说法,是不可能产生多少效果的。

问:《菩提道次第略论释》中介绍了很多观修方法,能否按书中的方法去观修? 答:对每一法门的落实,如思维暇满义大、念死无常、念三恶道苦,主要是通过观察修和安住修轮番进行。当所观境生起时,就可安住其中。当所观境开始模糊,又需要继续观察,直到境界清晰。思维法义的过程,首先是帮助我们改变观念,然后是改变心态。关于此,我在“《菩提道次第略论》系列讲座”中有较为详细的说明。若能将那一百多讲仔细听下来,你就清楚怎么去理解,怎么去应用了。

问:法性、空性和佛性是否一样? 答:佛性、法性、空性在本质上是没有差别的。但这些名称的安立有所侧重,佛性是侧重从有情方面来说,空性、法性则侧重从法的角度去说。但不论空性还是佛性,本质是无二无别的。

问:佛法所说的自性是什么? 答:佛法所说的自性,有时是从世俗谛角度来说,这是佛法所要否定的。佛法认为,宇宙万有都是缘起的,是无自性空的。这个无自性所否定的,正是有为法建立的自性,这种自性绝对是没有的。《心经》处处强调不、无、空,空的都是这种自性见。 但佛法有时也建立自性,这是从圣义谛的角度来说,和《心经》否定的自性是不同概念。这种自性代指佛性或空性,是作为正面概念出现的。如《六祖坛经》所说:“菩提自性,本自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此处,菩提自性就是指佛性,代表生命的觉醒力量。这种力量是生命本自具足的。

问:在家人普遍感觉持戒困难,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答:佛法中,将戒律称为无上菩提之本,是长养善根、迈向解脱的基础。在不少人的观念中,戒律似乎很神秘、很刻板,这是因为对戒律无知造成的误解。事实上,戒律是帮助我们建立一种真善美的生活。所谓真,即追求真理;所谓善,即完善道德;所谓美,即庄严身心。 而我们现有生命是无明制造的产品,是混乱无序的。受持戒律,是对种种不良习惯的修正,势必会和原有串习产生冲突。这种冲突会使我们感到压抑,使我们不愿持戒,使我们寻找种种自我保护的理由。但我们要知道,若想改善生命,就必须扭转这些不良串习。修行,就是通过对行为的修正,最终修正心态,修正人格,修正生命品质。在这过程中,戒律是必不可少的重要保障。 真正认识到戒律对自身的意义,持戒就不再是被动的约束,而会成为我们主动的选择。学生学习是辛苦的,运动员训练是辛苦的,社会上工作也是辛苦的,但没人因为辛苦而放弃,为什么?正是因为他们认识到学习、训练和工作的重要性。持戒同样如此,明了持戒的意义,即使暂时遇到困难,也不会成为阻碍了。

问:盗戒的界限在哪里?另外我很喜欢吃肉,怎样克服这个嗜好? 答:偷盗也叫不与取,其标准为,凡别人没有给你的有主物,都不可私自占为己有。哪怕挪动位置,也是犯戒的。 至于不杀生,并不完全等同于吃素。佛陀开许吃三净肉,即不见、不闻、不疑。不见是没看见这个肉为你而杀,不闻是没听说这个肉为你而杀,不疑是没任何际象表明这个肉是为你而杀。这种三净肉是可以吃的。当然,从慈悲的角度,不吃肉是更好,毕竟有人吃就会有人杀。 如果对肉有贪著的心,我们可以做些观想。其一,肉就是动物的尸体,尸体好吃吗?其二,我肉众生肉,名殊体不殊。你想吃众生肉时,拿自己的手咬一口试试,看看自己的肉好不好吃。其三,现在很多养殖方式很不健康,吃了对身体有极大危害。具备这样一些认知,就会减少对肉的贪著。

问:怎样理解众生平等?蚊子和我们是平等的吗? 答:众生是平等的,也是不平等的。所谓平等,是从佛性和业力角度来说。众生皆有佛性,造业皆会感果,在这个层面上,众生是平等无别的。但生命在无尽延续过程中会有不同的积累,所以每个生命的起点又是各不相同的。在六道众生中,人的身份是最为可贵的。因为只有这个身份才是解脱成佛的法器,所以佛陀说人身难得,但没有说蚊子难得。

问:受戒后怎样对待老鼠之流?另外,清理环境时难免误伤小动物,这会犯戒吗?为什么要爱护它们? 答:对老鼠、蟑螂、苍蝇的处理,在戒律中也明确说到。首先是尽量搞好环境卫生,防止蚊蝇滋生。如果已经出现,就尽量不去伤害它们。 如果搞卫生时无意中伤害一些小生命,虽然会有罪业,但比较轻,且属不定业,受报时间和结果都不确定。但从戒律角度来说是不犯的,因为戒律是具缘成犯,无心造作的行为不在此列。 爱护生命,既是为了给其他众生以安全感,更是为了长养我们的慈悲心。这不仅对众生有利,同时也对自身生命的改善有利。学佛不是为了获得某种身份,而是要学佛所行,最终圆满佛菩萨具备的悲智两大品质。爱护生命,正是成就慈悲品质的具体实践。

问:事无不可对人言,乃人生一大快事。所以我在生活中尽力持戒,但很多同修觉得这一想法过于理想化,请法师开示 答:受戒确实会和原有串习发生冲突,所以我们会觉得束缚,觉得不舒服。但如果我们想要改变命运,就必须纠正这些不良习惯。 持戒,正是在内心建立一套防范系统。尤其是现代人,受个性解放的影响而格外缺乏自制力,这就有必要特别加强。具备自制力,我们才有能力抵抗串习累积的惯性,改变原有的生命发展轨道。当我们认识到戒律对改善生命的巨大意义,持戒就会成为自觉的行为。因为我们不是在被动接受某些规约,而是我们为了改善自身生命来寻求戒律的帮助。这不是理想,是我们必须认清的现实。

问:打坐时怎么克服腿麻等问题?每次持续45分左右就坚持不了,这一关应该怎么来过? 答:打坐的关键是善用其心,坐姿只是辅助用心的手段。正像我们讲般若正观,是要具备缘起、无自性空的认知,以此观照每个问题。从比量的思维,逐渐进入现量的正观。其中,现观通常是以禅修方式进行,而比量的层面可在日常生活中,未必一定要坐着。 在打坐过程中,都会碰到腿的问题。至于每到一定时间就挺不过去,可能和生理状况有关,也可能和心理设定有关。其实,开始时不必一次坐很长时间,每座可以短一点,多坐几座。在此过程中,当然要有适当的忍耐力。时间长了,腿的功夫就会慢慢进步。

问:应该如何诵经?是否一部经一直读下去? 答:是否一门深入地读进去,关键在于这部经是否适合你。不同经典,蕴含着不同的见地,不同的修行原理。但我们要知道,修行是需要基础和次第的,比如皈依发心、戒律,是修学任何法门都绕不开的。具备这些基础,进而选择一个法门修行,或念佛,或参禅,才会有比较好的效果。否则,一开始就抓住一部经或一句佛号懵懵懂懂地念着,可能念了几十年还是不知所云,还是法不入心。原因何在?就在于基础不足,在于对这些经教、佛号理解得肤浅。倘若内心不曾和法相应,自然无法念得得力。所以,基础扎实和适合自己都很重要。

问:《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中提到“都摄六根,净念相继”的念佛方法,是不是念佛需要一刻不停地念下去? 答:都摄六根,不是说要把眼睛闭起来,把耳朵塞起来,关键是在于正念的培养。比如思维轮回的痛苦,思维阿弥陀佛的功德,将心调整到位之后,再专注于佛号,就能在内心形成强大的正念。这种正念一旦稳定,自然形成相续的作用。这不是要嘴巴不停地念,因为你还要吃饭,还要睡觉,怎么相续?所以相续的是正念,是心与佛号的相应。当然,在正念尚未形成之前,确实不容易做到净念相继。因为心念是无常的,时有时无,时断时续,需要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

问:对于在家人的修行来说,是“要见十方佛”还是“闲观一片心”更合适? 答:这要根据每个人的实际情况来抉择。有能力闲观一片心,不妨直接观心。如果内心散乱而无法观照,可以通过念佛将心念专注于佛号。相对来说,持名念佛比观心会容易些。另外,念佛和观心也可以统一起来,这样念佛的效果会比较好。

问:皈依后如何进一步修学?怎样找到适合自己的法门? 答:皈依后如何进一步修学?是很多信徒的普遍问题。在今天这个资讯发达的时代,我们可以接触不同宗派乃至不同语系的法门,但这种多样化的选择,对初学者不见得有益。因为他们并未具备选择能力,多半只能根据个人感觉而非法义作出判断。而凡夫的感觉又是变化无常的,所以不少人就热衷于跑庙找师父,天南地北,到处参访。而每位善知识的教导未必一致,最后就可能一片混乱。所以,我建议你们听一听我在戒幢佛学研究所讲的“菩提道次第略论系列讲座”。只要用心听下来,相信你们对佛法修学的理路、要领和次第都会有基本认识,那就不会偏执一端或不得要领了。

问:在家人不能证得阿罗汉果,若想今生解脱,是否只有往生净土这条路呢? 答:从声闻乘来说,在家居士可以证到三果,这是很高的果位了。而从菩萨乘来说,很多大菩萨都是以在家身份出现,比如我们熟悉的弥勒菩萨、观音菩萨、文殊菩萨等,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所参访的大善知识中,也有很多是在家居士。 当然,如果没有今生解脱的把握,念佛求生净土是比较保险的方式,这也是很多祖师大德的选择。

问:我身体不好,很担心哪天就会死,怎样修行才能使身体健康?才能对今生去向较有把握? 答:身体健康是多方面的。首先是保持良好心情,放下不必要的心理包袱;其次是合理安排饮食;第三是多做户外运动。从佛法来说,还提倡多放生,以慈悲心关爱动物,你让众生免遭横死,生活安乐,自然会感得健康的果报。此外,适当的禅修也有助于身体健康。 至于担心死的问题,其实念死就是很好的修行。当我们想到生命危脆,朝不保夕,对世间的贪著就会减少,能更快进入修行状态。但在不明心性之前,我们对生死会感到迷茫。也正是因为认识到这一点,我们才更要努力修行。通过念死无常、念轮回苦,对三宝生起强大的信心。只要我们深信三宝为世间唯一依靠,无论何时离开世界,就不必担心堕落恶道了。

问:现在很多地方把建寺造像作为开发旅游的项目,这样做是否如法 答:现在确实有很多地区为了发展经济、带动旅游而建寺造像,从佛教本身来说,这样做显然是不如法的。一个道场的存在,关键在于法的内涵,这样才能起到净化社会人心的作用,否则就和旅游景点没有本质区别了。遗憾的是,现在很多寺庙也热衷于旅游开发,这和整个社会的大环境有关,也和教界缺乏良好的修学氛围有关。我觉得,教界呈现一种什么状态,和众生的共业密切相关。如果众生业力较重,是不易感得清净道场及大善知识出现的。所以,我们不要过多责怪环境,也要考量自己:为什么生在这样的环境中?由此策励自己精进修学。 作为学佛人来说,我们在顺应环境的同时,还要主动选择清净道场,选择堪为依止的善知识,主动调整自己的心行状态。在努力过程中,相信我们感得的外缘也会发生变化。

问:在目前这个时代,出家人似乎也很辛苦,究竟哪种方式适合修道呢? 答:从佛陀建立出家制度的角度来说,当然出家更有利于修行。尤其在修行初期,仅靠个人力量,很难摆脱世俗的诱惑,摆脱内心的欲望、情绪和烦恼,这就需要善知识作为护佑,需要清净环境作为助缘。出家没有太多的世俗负担,没有复杂的人际关系,相对来说更为单纯。但现在的寺院受经济浪潮影响,真正如法的修道环境也不多。为什么说今天是末法时代?就是因为诱惑太多,环境太险峻,修行人很难找到用功办道之地。过去的寺院,一道围墙就和尘世是两个天地。而在红尘滚滚的今天,到处是围墙挡不住的网络和电视,只有靠我们内在的围墙来抵挡。所以,今天无论以哪种方式修行都很难。 世间那么多人都在欲望中辛苦挣扎,惟有真正认识到轮回的本质是苦,才能生起猛利的出离心。这种出离心不是厌倦,而是因为你已看透世间本质。虽然在做很多事,但只是为了生存的方便,利他的方便。这种做事,就不易对我们构成干扰。否则,你对轮回还会充满期待,即使换一个环境也没用,因为环境只能起到暂时的辅助作用。作为在家居士来说,关键在于透彻轮回本质,确定三宝为究竟皈依,从而生起出离心,并进一步提升为菩提心。若能以这种心行生活,在家一样可以修行。正如《维摩经》所说:“汝等便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是即出家,是即具足。” 当然,如果有出家的因缘,有殊胜的道场,有善知识的引导,出家可以有更多的时间用于修行,用于弘法利生。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佛说阿弥陀经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地藏经解释忉利天宫神通品第一(解)佛在忉利天的天宫里,显起神通来,召集会众。这是本经的第一品。品是经文段落的名称。(释)在我们的头上,第一重是四天王天,在须弥山的半..

一、依印光大师教导的方法。《阿弥陀经》一遍,往生咒三遍,赞佛偈一遍,念诵佛号百声千声万声,随自己闲忙而定。菩萨名号各三声或十声,后发愿回向偈一遍。南无莲池海会佛..

蒋贡康楚仁波切是大宝法王噶玛巴的重要法子,藏传佛教噶举派(白教)的四大法子之一,是噶举传承内的重要上师。远为毗卢毗那佛化身,近为阿难尊者化身,与金刚尖锐为三人。..

嘎玛仁波切:发愿和回向的差别贪念是在作善事之前,先为自己打算,以自利而作;而愿力是为了利益别人,先为别人着想,再想到自己。而发愿和回向的差别是什么?是有没有完成..

科学研究的是物质,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就是假设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也就是物质和意识必须要截然分开;佛学研究的东西是意识,佛学反而认为主观和客观、物质和意识不能分开..

贵州省某县,有吴仁吴义两同胞朋友,父早亡,受母李氏抚养成人,吴仁娶妻孟氏,吴义娶妻崔氏,吴仁居长,性情良善,孟氏亦贤淑。吴义居次,年虽幼而性狡猾,崔氏性情亦横泼..

注:这个故事的讲述者是阿康仁波切,他是70年代伦敦桑耶寺的住持。第16世大宝法王在世时曾经给过我很多舍利,他对我总是有求必应。有一次,我向大宝法王提出了一个请求,我..

关于济群法师

济群法师网为您提供最新的济群法师信息,让您快速了解济群法师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济群法师。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