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峰法师:皈依共修,法句分享——皈依共修时的开示
2008年10月1日 从今天开始,每天早晨在这里和大家一起做“皈依共修”。 可能一些老营员知道,这就是我们给大家安排的早课。为什么没有给大家安排跟师父们一起上殿诵念呢?因为很多人还不适应传统的早课,所以“皈依共修”就成了很好的早课内容。 从3年前,2005年开始,戒幢佛学研究所的济群法师意识到皈依的重要,不论是对初学者还是久学者,皈依在修学道路上都是非常重要的部分。 长期以来,佛教界对于皈依仅仅停留在仪式上,所以他特别强调这样的课程。也就是那个时候开始,在戒幢佛学研究所,在苏州本地,乃至于在厦门等地,每周固定的共修皈依就开始了。 很多人都从皈依获得了佛弟子的身份,可是,通过一次仪式,还不足以让我们真正产生对三宝的了解、信仰。 通过“皈依共修”,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地了解三宝、认识三宝、融入三宝。无论是修学佛法,还是在世间做任何一件事情,如果我们希望它和我们的身心融合在一起,正确的了解与认识、深刻的领会和体悟,是不可少的。 所以,我们每一次“皈依共修”,以及日常的随念三宝,都非常重要。 不知道大家在皈依之后,有没有对皈依再进行反复了解和强化? 皈依大家都知道,两个字,很简单,一般法师们介绍的时候都说:皈,就是皈投;依,就是依靠。就是说,从现在开始,你做了一个承诺:把你的生命和三宝产生了链接。这类似于宣誓。 可能在过去的时候,世间的一些元素,比如说理想、奋斗目标、经济、地位、情感……这些是你生命的核心。在皈依以后,做了一个转化,定位产生了改变。 皈依,就是从此以后你的生命依佛、法、僧三宝。佛是你向往的圣贤的境界;法是帮助你看清这个世界的方法和原则;僧团的贤圣僧人,是帮助你在法的实践上去除杂质、获得正确路径的引导者,可以帮助你趣向圣贤的目标。 每一次“皈依共修”的时候,大众会分享法语。今天想给大家介绍的,出自《法句经》的《愚品》,有四句话: “失眠者长夜漫漫,疲惫者旅途遥遥,不明正法愚痴者,生死轮回很漫长。” 我给它取了一个名字,叫“心灵之旅”。 南传和汉传的经典中,都有《法句经》这部经典。我现在说的,出自南传的《小部》经,这部经把佛陀几十年说法的一些重要文字集合起来,精炼,通俗,朴实易懂。 这几句经文,出自佛陀在世时的一个公案,当时确实有这么一个故事。 它的当事人,是一个国王,一个普通的老百姓,还有佛陀本人。他们三个人进行了对话,这四句话就是从三个人的口中说出的。 “失眠者长夜漫漫”,这是国王的话。这位国王很有名,大家可能知道,他是佛陀在世时一位著名的护法,叫波斯匿王。 “疲惫者旅途遥遥”是他国家里一位很普通的男子说的话。 最后两句话,不用我说,大家都会想到,是佛陀亲口所说。 整个偈语是要传递给我们一个信息:在人生的旅途中,需要有一双智慧的眼睛,否则你的生命只是简单的重复。如果只是简单的重复也好办,那生活就很简单。如果生活带有很多不良的情绪,那你就会觉得活着真累。 故事的开始是这样的。波斯匿王还没有皈依三宝之前,有一天在路上行走,看到一个美丽的女孩,他一下子就爱上了这个女孩——真是一个老套的故事。他希望把这个女孩带到宫中,和自己一起生活。当他知道这个女孩是有夫之妇的时候,心里很不愉快。他作为国王,贵为九五之尊,想到了一个方法,可以巧妙地达到目的。国王打听到女孩的丈夫是城里的一个普通男子,就把他安排到王宫工作。一天,国王对这个男子说:派你一个任务,到一个遥远的地方去,寻找一把泥土和一朵莲花,要在一天之内完成这个任务,如果不能在天黑之前完成,你就要被杀头。这个任务是很难完成的,好比我们现在要到一天之内,到达云南的边远山区去找一些东西。 那个男子接受了这样一个任务之后,忧心忡忡。他有他的信仰,希望能在神明的帮助下顺利完成任务,所以在出发之前做了一些祈愿,把一些食物放在河里献给河神,把一些点心放到山里献给山神。因为他的诚心的感召,他在路上非常顺利,采集到了他需要的东西。 在这一天傍晚,城门就要关上之前,他来到了城下。不幸的是,波斯匿王已经预料到可能会发生这样的结果,让守城的士兵把城门关上,不要让他进来。男子在城下大声地喊叫说:请大家给我作证,请天地给我作证,我已经完成我应该做的,可是国王没有信守他的诺言。 在郁闷之极的时候,男子想到舍卫城外有一个祗树给孤独园,这是佛教徒向往的圣地。 他想到去找给孤独园的园主释迦牟尼,做一些心理的疏导。 于是,他找到了佛陀。 再说这个国王,当他知道这个男子回来了,也非常郁闷,不让男子进城。但他毕竟是个有道德观念的国王,觉得做这样的事情不体面,所以,这天晚上他失眠了。到了下半夜,在迷迷糊糊中,他在噩梦中听到四个人发出一种怪异的惨叫之声,感到很恐惧。他起床以后,想要找一位智慧的人,帮他解决梦中的困惑,也想到了佛陀。 清晨,他可能没有来得及吃早饭,穿上衣服,就来到了给孤独园,正好佛陀也在。波斯匿王跟佛陀是老朋友了,就把昨晚的梦说给他听,希望获得一个解答。 佛陀解答说:很久以前,卡撒帕古佛的时代,有四个男子。他们在世的时候有这样一个习惯,看到美丽的女孩子就舍不得,就做了一些类似波斯匿王做的事情。因为这样的行为,他们这一生就不幸投生在地狱里,在烈火中煎熬着,痛苦得不停地呼喊,恰巧被波斯匿王在梦中听到了。当然,这是因为情绪的互相牵引。 波斯匿王听了,非常震惊,决定这件事情到此为止,美丽的女孩就不想了。他冲口而出的一句话是:“失眠者长夜漫漫。” 而那位男子,半夜在园里跟佛陀聊天的时候,感慨地说:“疲惫者旅途遥遥。”是啊,走了一天的路。人生的旅途,世间的旅途,都是旅途遥遥。 那么,佛陀总结他们两人的话说,其实无论是失眠的人,还是疲惫的旅客,真正痛苦的原因并不是你失眠,或者你疲惫,而是来自于你的内心不知道世间的真相,所以,你生死轮回的路就不停地循环,不停地循环,不停地循环…… 这样的一个故事,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启示。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偶尔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根本的原因,并不仅仅是来自于外在的一些客观条件,更多的可能还是在于内在的对世间的了解。所以歌里唱道:“给我一双慧眼吧。”要有看清这个世界的方法。 大家到这里来,分享佛陀的法句,分享佛教的智慧,感受三宝,或许能给你的人生带来很多启发,加深对三宝的信念,对自身有正确的了解。皈依三宝,通过外在的三宝,启发你内在的觉性。 所谓内在的觉性,就是你真正地能够了解自己,了解这个世界,也就能处理好自己身心的关系,自己跟世间的关系,以及个人和自然的关系。当你把所有的关系都处理好的时候,就能够照见五蕴皆空。
2008年10月2日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法句,也是出自《法句经》的《愚品》中,跟我们昨天学习的内容也有一点联系。 昨天,济群法师给大家讲《心经》的时候,特别强调了要用佛法的智慧透视人生。 这个偈语,就是从实际的角度,来帮助我们看透人生。 原文是非常直白的语言—— “此我子我财,愚人常为忧。我且无有我,何有子与财?” 对于普通人来说,他可能会说,这是我的孩子,这是我的财产。而在佛法看来,这是一个对于世间不了解真相的人,才会经常为这样的事情而烦扰、担忧。实际上,所谓的自我也不属于自己,那么,从究竟的意义上说,也就没有所谓的我的孩子和我的财产。 我给这段话起了个名字,叫“元无我人,为谁贪嗔”。 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这样说:我、你。这是一个普通的界定,为了帮助我们的日常生活的方便,安立了这些语言。 如果学习佛法,就会发现:我是什么呢? 佛说,“我”就是五蕴的假合。济群法师曾经说过,“我”就是一堆复杂的情绪的综合体。 我们今天,就是要做这样一个深入的透视。整个《心经》,就是把它一路透视到底。从色,到受想行识,就是一个假合,这是色空不二的道理。 从这样一个道理,我们看到,人生是各种条件的组成。在它产生的因素聚集的时候,就会产生外在的现行。而条件消亡的时候,天下无不散的宴席。 我们可以用静修营做一个譬喻:由于大家有时间,大家有意愿,我们主办方的想法和目的,各方面都成熟的时候,在苏州这块古老的土地上,这所寺院的房子里,出现了这样一些人。 可是过不了几天,这样的因缘消失的时候,就会出现另外一个景象:大家又在不同的地方,继续着各自的人生。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假相的和合,就不应该是我们在乎、强调、执著的对象。 时空转换的时候,我们自己能够做个转换,我们就不会为此而得失、牵挂。 可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做到这一点,所以世间上就有了种种的烦恼、矛盾,用佛教的话说就是有了很多贪嗔。然后就有了一个佛教的专业的词:轮回。 世间就是这样,也不用等到下一世,其实每天可能经常这样在循环着。 循环,从负面的角度讲就是轮回。你可以看一看你自己,很多时候都是简单的轮回。 每个人的生活都有特征,在这样的特征里,你就会很适应:我就是这样一个人,很难改变自己的一些规则,如果谁试图改变我的习惯,那我会非常抵触,甚至产生很大的冲突。在修学中,也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当我认为自己修学得非常完美的时候,别人的话我是听不进去的,觉得没有道理。 不是说你一定不对。但是你要做一些拣择,不要去试图对抗别人的想法,那么你就不会为此产生恼怒。无论是对自我,还是对世间的一切,不要存在对抗的情绪。因为我们知道,人生的一切都是因缘的假合。 如果你在假相之前,试图贴上一个标签:“这是万古长青的,这是永恒不变的”,你说会得到什么样的可能性呢?做一些徒劳无益的事情,实在对我们的人生没有意义。我们要知道,一些东西跟随着我们,其实也就是一时。 由此我们想到:那么,什么东西属于我们自己?什么会伴随着你呢?随着你一路走来,乐此不疲?可能每一个人都在思考。 世间上的人可能在想:我要找一个值得托付一生的伴侣,至少在几十年之内陪伴我走完生命的旅途。然后就拼命地去寻找,找啊找啊找啊找,找到一个好伴侣,是吧。 还有的人是这样想的:我要钱,如果没有钱,就没有地位。于是去赚钱。如果赚不到钱,心里就会很沮丧;赚到的话,积累财富,就会很开心。 有些人,淡泊一点,高尚一点,就会追求精神上的东西,艺术啊,思想啊,音乐啊,这一类东西给我们的人生带来了很多乐趣。但同时,它也会对我们产生障碍——我这是说我自己,不是说别人。我做这样的观照,其实是在跟自我对话,我有这方面的爱好。 这样的事情,古圣先贤也已经说了,说再高一个层次,就好乐内典。什么是内典呢?内典就是当时对佛经的一个称呼。内,就是了解自己的心。一个人很了解自己的心灵,这样的人的心灵生活是非常丰富的,同时也是透明的、简单的,这是很有趣的一件事情。 然后,就开始观心,禅修,解读自己的心灵,走向了这样的体悟。 我们要知道,只有我们的内心世界,永远伴随着我们。无论你是睡着了,还是睁开了眼睛,内心总是不停地在运转着,它像是永动的,劈里啪啦,劈里啪啦,不停地在转,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不同的色彩,你就在里边游来游去。 说到这儿,想起了一个故事,也就是这个偈语的来历。这是佛陀在世的时候,一个叫阿难达的富翁的故事。 阿难达是一个吝啬的老人,不愿意把自己的钱拿出来跟大家分享,所谓拔一毛以利天下而不为。他经常对自己的儿子牧拉斯里说,你千万不要把家里的钱拿出去给人,一点都不要给,那些穷光蛋,就让他们一辈子穷下去吧。他的儿子听了他的话,也变得特别谨慎。阿难达还特别对儿子说,你看到那些披着一件单衣、头光光的人,就把门关上,不要给他们一点饭,连一粒米都不要给。——我们要是到他那儿去托钵,肯定没有饭吃。 后来阿难达死去了。由于他过去生的一些善业,他依然投生在这个城市里,在舍卫城。可惜,由于他贪婪、不肯布施的习惯,投生在乞丐帮里,父母都是乞丐。自从他的母亲怀孕,乞丐们就发现,要饭很不容易要到,不知道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帮主很聪明,他说我们做这样一个尝试,先把所有的人一分为二,一半往东,一半往西,看看在哪一部分人出现了问题。然后,把有问题的这一半人再一分为二……就这样分下去,分到后来,发现问题就在于这个怀了孩子的孕妇,她只要一出现在哪里,今天就讨不到一丁点东西。 于是乞丐们就跟这家人隔绝了,因为这个孕妇给他们带来了不安。这家人只好自己讨饭,他妈妈也讨不到,只能是他爸爸讨一点,分着吃,维持生活。 这个前世的富翁出生以后,一家人实在要活不下去了,只要带着他,就讨不到饭吃。有一天他妈妈又带着他沿街乞讨,来到一户人家,其实就是他前世的家,看到门开着,里边有很多小孩在玩,其实就是他前世的孙子,有个小孩拿着饼在吃。他实在饿了,上去三下五除二把饼抢过来,放在嘴里,把那个小孩吓哭了。大人出来一看,这个讨饭的男孩怎么这样做呢?教训他。 恰好这时候,佛陀带着一个弟子从这儿走过,看到了这一幕,佛陀就把这个前世因果的道理讲给弟子们听。这样一说,大家恍然大悟。 听了这样一个故事,你们有什么样的感受呢? 一个人,在他的生命旅途中,在不停的循环中,伴随着他的是什么呢?他前世的妻子没有和他一起走,钱财也没有跟着他,他的名声和地位在前一世也已经中止了。跟随他的是什么?这儿出现了一个重要的词:业力。 业是一种推动力,也可以说是一种牵引力。在你每时每刻的起心动念、一举一动之间,决定了你的业力。业力不是上帝的赐予,而是来源于你过去生命的经验,和你现在的选择。 今天,我们大家都是非常有力量的人,因为我们可以把我们生命中那些善的种子激发出来,唤醒生命中善的力量。 影响我们生命的过去的,是业力; 影响我们生命的未来的,从当下我们的愿力开始。
2008年10月3日 今早跟大家分享的偈子,还是出自《法句经》的《愚品》,内容非常有深度: “自知愚痴者,实是智慧人;自称智慧者,实是愚痴人。” 大家听了以后,觉得如何?你们是智慧的人,还是愚痴的人呢? 我给这个偈子起了个名字,叫《迷悟之间》。 我们来到这个世间,每个人都想了解这个世界,同时也想了解自己。这几天,济群法师给大家解释《心经》,也就是为了让大家能够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可是,一个人想真正了解自己,可能需要下很多功夫。大多数人并不知道自己在什么样的位置,或者说不能准确地知道自己在什么样的位置。不是过高地估计自己——傲慢;就是轻视自己——自卑。 自卑,就是把自己看得很低:我不行,肯定不行,做什么都不成功,很失败,看来没有希望。还有一种就是,我什么都行,我不用飞船就可以上天,像“神七”一样。这两种人,都不能真正地了解自己、评估自己。 我们学佛,就是一个正确评估自己的过程。知道自己在什么样的程度,还需要朝哪些方向去努力。这就是这个偈语给我们带来的启发。 这个偈语的来历是什么呢? 当时,在舍卫城,有两个人。他们从事的行业是什么呢,就是希望把别人口袋里的钱放在自己口袋里。在任何一个国度里都有这种不好的职业,我们称为非正命的职业——“三只手”。有一次,他们到佛陀讲经说法的地方,希望借助这样一个法会,在人多的情况下,获得些利益。像今天,有没有这样的人在我们法会上? 他们来了以后,其中一位就被佛陀演讲的内容所折服、吸引,忘记了此行的目的。而另外一位心不在焉,佛陀讲什么,他都无所谓,只看着别人身边有什么值钱的东西。 佛陀坐在台上,自然看得一清二楚,他内在的智慧,使他可以感受到今天来的人里有哪些身份的人。所以这场法会结束的时候,他说:“自知愚痴者,实是智慧人;自称智慧者,实是愚痴人。” 他说完以后,那两个人都非常难堪。但每个人的难堪,掺杂了不一样的感受。一个人内心里是有一种改变的期望,另一个人是因为被当众说穿了以后感到羞涩。 佛经里,这样的教理非常多,让我们每时每刻都知道自己在什么样的状态。四念处的教法中,让我们充分感知到自己的身心。你们坐在蒲团上,能不能感受到你们的身体在蒲团上?比如说,一条腿放在另一条腿上面的感觉,你们要感受到。有的时候,我们往往忽略了身体的感觉。我们的内心也是这样,对心念保持了解,也是非常重要。 我们身心往往总是不停地在奔跑,就像上了高速公路的一辆车,而它的刹车系统不是非常灵敏,或者我们根本不知道刹车系统在什么地方,只是不停地往前闯。遇到服务区,也不下来保养一下,加点油。你也跑,我也跑,我不能比你落后,你跑得比我快一点,我心里就非常着急。跑的时候,大家都不是非常开心,还是不知道停下来。直到有一天,这辆车子出现了问题,需要维修的时候,我们才知道反思。 我们要考量一下人生的目标:这样做到底有什么意义?带着各种各样的希望,所以就到了苏州西园寺,是吧?进入这个静修营,对你的内心世界做一番审视。 想要了解自己内心的人,敢于承认自己还不足的人,是真正的智慧者。 经典中说过:“慎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 就是说,不要以为你今天所想的、所见的,都是真实的。不是肯定是这样的。因为有时候,我们的眼睛会欺骗我们。 比如说我今天在上面一笑,你们很多人会在猜想:法师在笑什么? 有人说,肯定这个法师刚才在路上想到了一件好事情,所以他现在笑。另外的人可能会说,法师可能今天身体很舒服,所以他在笑。不同的解释,都是你们的想象。如果你认为肯定就是这样的话,那是不一定的。不要相信你那种想法,经过你意识加工之后的想法。 但很多时候我们还要这样去想。我们想得很多,这个世界就变化得非常复杂,有很多新奇的花样,然后我们在这样的花样上乐此不疲。 我们讲一个人愚痴的时候,通常并不是说他真的是个傻子。这个“愚”下面,有个“心”,愚和内心有关系。而“痴”,里面有个“知”,痴是错误的认知、生了病的认知。思想生了病的人,带着各种各样错误的想法,错误的性格,在这个世界上生活。没有正确的思路,我们就只能一痴再痴,痴痴不息,说你是个很有智慧的人,都愿意相信。中国的古圣先贤说过:大智若愚。我想这就是说,智慧的人才会承认自己是愚痴的。 智慧的人,不会为了世间的一些小利益,和所谓现实的东西奔忙。可是他所获得的,却是一般人所得不到的。 你们学了佛之后,对世间的东西相应地淡化一点,可能被别人认为“这些人多傻啊”,是不是?如果吃素的话,“这么好吃的东西都不吃”。如果出家的话,“他连家都不要了”。会不会有这样的想法呢? 呵呵。 讲到这儿,我又笑了起来。你们千万不要误会。我想到了我师父,他有一个故事,说起来十分有趣。 “文革”的时候,他老人家被迫在一个林场里,帮他们看果园。有些好心人就跟他说:你做和尚,很好,我们也很赞叹你,你对人善良。但是,你看你又不吃肉,又不娶妻,这样可不好。 老和尚怎么回答?他说,你看你们,好事都让你们占了,肉也让你们吃了,老婆也给你们了,你们还说我不好。 是啊,世间的人就是这样。但也不用管他。因为他希望你跟他同化。同化了,那你们就一样了。一样了,就没有感觉了。 出家生活应该是有严格条件的。不过现在,也不一定。那天一位居士说,怎么日本有的僧人有妻子儿女呢?那没有办法,他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我们的思想有局限性,是因为我们长期生活在自己设想的思路中,很难做一些突破。这就是佛法说的“我执”,自我的一种执著。对自我做一番清洗,是很难的事情。 在这里,我们每天都要对自我进行挑战。每天早晨,“邦邦邦”一响,很痛苦,又要起来。 的确,这个“我”太强大了。不要说过去的事情,就是这一辈子,“小我”养成的一些强大的习惯,就足以让我们俯首称臣。想战胜自我,成为一个智慧的人,要一点一点地做起,从最基础的做起,培养良好的习惯。 佛法也就是说培养好的习惯开始。受持戒律,也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这个习惯,是在观念的基础上,用观念指导我们的行为,我们的人生就会发生一些改变,不知不觉,“大变活人”。别人会说:“哎,这个人整个变掉了。”当然有些人会说你走火入魔,你也不要担心。 今天的偈语就是让我们知道,怎么样是愚痴的,怎么样成为智慧的人。 各位将来都能成为有智慧的人,现在,请打开你们的《皈依共修仪轨》好吗?
2008年10月4日 今天,给大家介绍一句话,也是来自《法句经》。 “友不胜于己,与我不相等,宁可独行居,不与愚者伴。” 很简单,很直白。在中国也有类似的交友之道。 与人交往,当然不仅仅是表面上的交流,而是互相学习、互相沟通的过程。那么,一定要找那些,至少与自己相类似的、志趣相投的、有共同喜好的人,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近朱者赤。 佛陀之所以要说这样一句话,也是为了让佛法跟我们的生活联系在一起。 很多同学问:佛法的道理,怎样融入生活呢? 其实经教里都有详细介绍。深入经藏,去找一找好了。 每个人在佛法修学的过程中,都会希望遇到有这样一些朋友,互相切磋,互相支持。所以在佛教中,把善知识也称为善友。但善友的标准,高低不一样。高一点的叫“知识”,具有戒定慧等十种特征,通达教理——在这样一个时代,我们要找这样的善友,是很难的,但也不是说没有办法。 佛陀鼓励我们找善友,也是为了避免我们跟一些身上有不良习惯的人在一起,那样会影响自己。因为人和人之间在相处中互相影响,也就是互为缘起。坐在一些朋友中,比如我们今天坐在一起皈依共修,无形中就成了一种氛围,大家就成了道友的关系。我们的语言和行为总是在寻找佛法,所以,我们形成了善法的氛围,彼此的影响是有意义的,至少不会让我们往下走。这就是比较好的关系。 可是,在其他环境中,我们未必还有这样的机会。离开了这个环境,周围可能是一些世俗的快乐。世俗的朋友邀请你打打牌、喝喝酒、泡泡吧、上上网……当然,这也是一种生活方式。但你会不知不觉对这种方式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情绪和贪著。 这就是我们在生活中要注意的:和什么样的人交往。 所以佛教的经典中和戒律中,特别强调人际交往。 有的人会问:我发心行菩萨道,不是说要和众生打成一片吗?要到众生中去帮助他们。 这句话也不错。可是有一个前提:我们想帮助别人,必须不受别人影响。你是否具备一定的解脱力?这是一种自我保护,也是保护别人的方法。就像一个人,自己都不会游泳,看到别人掉到水里,还想去帮助别人,方法不合适的话,结果可能是大家一起落水。 所以,我们要找好的朋友。 当然朋友有很多种,在佛的经典中也讲到很多。 有一部经叫《孛经》,太虚大师早年曾经讲过,大家有机会可以找来看一看。这部经里边说,有四种朋友。哪四种呢?知道吗? 第一种,有友如花。这样的朋友,很鲜艳,很绚丽,同时也昙花一现。但是也应该感谢,他在瞬间里在你身边成为伙伴。这样的朋友,不可能陪伴你走完生命的旅程,你也不要期待。他就像流星一样滑过天际。 第二种,有友如称。称量的称。他衡量交往的人:跟他交往,我会获得什么样的利益,又会付出什么样的代价。在人际关系中,总是在盘算着。这样的人,也是一种朋友。当你有用的时候,当你分量够的时候,就可以在一起。当你分量轻了,或者暂时不强势,他就会离你而去。但也没有关系。既然别人喜欢称量,那就让他称量。他有造作,有分别的心,需要找到一个归宿,那就让他去吧。 第三种,有友如山。他像大山一样稳固,可以做我们的依靠。我们在他面前,仰之弥高,不能到达他的境界,但他的人生是我们向往的。我们修学,要找一些如山的朋友。有这样的朋友,确实是很好的事情。过去在丛林里有这样一句话:“名师不如同参”。不是说真的会这样,而是说在名师的教导下,有一批同参,有一些好的道友,是一件值得欣慰的事。所以,把这样的同参叫“生死同参”。不是说生在一起、死到一起,而是说,在一起是为了解脱生死。这样的朋友真是太好了。 我们可以看一看那些高僧传记,这样的人是很多的。我们寺院的历史上,有一位老和尚叫茂林律师,他的一个弟弟叫性璞法师,他们也算同参,一直在一起。 我想,大家一定有这样的朋友,遇到修学的困惑或者人生的难题,就向对方提出,获得求证。 再进一步讲,最好的朋友是什么呢?我们用怎样的方法来形容他呢? 第四种,有友如地。像大地一样。现在大家就坐在地上。坐在地上的感觉,比依靠的感觉更好。依靠,只是有一个靠山,万一有一天靠不到了呢?大地就不一样。我们始终生活在地上,就算你生活在山里,也还是在地上。它永远是负载我们的一个平面。这样的朋友,甚至不能称他为朋友了,他是我们生命的根。 佛陀在经教里说,善友是全梵行。——这句话大家可能不太懂。 有一天,舍利弗在佛陀面前,佛陀就问他:在你修学的路上,肯定有很多人帮助你,这样的人称为善友,那你认为,善友对你的修行到底起到了多大的作用呢?舍利弗说,善友,让我感激,至少是半梵行,至少是我们修行成功的一半。他觉得这样说已经很不错了,已经比较诚恳和忠实了。孰料佛陀回答:不是这样的,我们所获得的一切利益都跟善友有关,善友是全梵行。 善知识的利益是非常大的。跟善友交往,你就很难放逸。你在他面前,很难生起相续的妄想和恶念。不是说你不会生这些,你也会。但一旦在他的面前的时候,你的妄念很难相续。就会把你妄想的意识流,一下子给截断了。 我们的念头,刹那刹那在变化。如果是跟一些普通的朋友在一起,打打妄想好像没有什么,也没有畏惧和紧张。可是和善友在一起就不一样,很惭愧。 我想大家都有这样的经验。大家坐在这个环境中,偶尔打一个妄想,“肚子饿了,等会儿吃什么”,可能会觉得不好意思。与善友在一起,的确不一样。而如果你跟社会上的人在一起,你这样想很自然,也不觉得羞愧。 你希望和什么样的朋友在一起?你要寻找什么样的朋友? 如果我们自己跟别人交朋友的时候,像花一样不能持久,或者像称一样对别人称量,那就很难与高尚的人在一起。交往之中,彼此的平衡很重要。你是不是真正用一种仁慈的心,和别人在一起?有人问,为什么在这样一个时代遇不到圣者呢?并不是圣者们都不出现了,而是不具备存在的条件。当我们的内心还没有真正清净,没有真正需要他出现的时候,他是不会来的。就是这样的一个道理。 我们要寻找一些高尚的人、有道德的人。和善友在一起,他们会让你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