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一法师:楞严八十分义 三种渐次分第五十八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
万行首楞严经分义卷八
(二)返妄归真涅槃因(分义卷八)
三种渐次分第五十八
阿难!如是众生,一一类中,亦各各具十二颠倒。犹如捏目,乱花发生,颠倒妙圆真净明心,具足如斯虚妄乱想。汝今修证佛三摩提,于是本因元所乱想,立三渐次,方得除灭。如净器中,除去毒蜜,以诸汤水,并杂灰香,洗涤其器,后贮甘露。云何名为三种渐次?一者修习除其助因,二者真修刳其正性,三者增进违其现业。
【分义】此三渐次为三贤位,是返妄归真之本。十二类生皆因一念无明情想妄习熏变业性而有。如是众生身心世界和合相涉而成不思议业力,重习起现行而感成本类,轻习冥伏而理具,是故每一类中,亦各各皆具十二颠倒,约其各类自有本习重轻而成本类。以此颠倒皆是迷妙净明心而起虚妄乱想,妄本虚有,颠倒本元即是妙圆真心。故今修证佛三摩提,即於众生颠倒的根本原因,产生六乱妄想处下手,分三种渐次,除灭颠倒妄想,即是如来真三摩地。
此净器喻行人身心,毒蜜喻妄想,汤水喻正行,灰香喻助行,甘露喻所证之真理。三种渐次者,第一修习除助因,第二真修刳正性,第三增进违现业。
一除其助因
云何助因?阿难!如是世界十二类生不能自全,依四食住,所谓段食,触食,思食,识食。是故佛说:一切众生,皆依食住。阿难!一切众生,食甘故生,食毒故死。是诸众生求三摩提,当断世间五种辛菜。是五种辛,熟食发淫,生啖增恚。如是世界,食辛之人,纵能宣说十二部经,十方天仙,嫌其臭秽,咸皆远离。诸饿鬼等。因彼食次,舐其唇吻,常与鬼住,福德日销,长无利益。是食辛人,修三摩地,菩萨天仙十方善神,不来守护,大力魔王,得其方便,现作佛身,来为说法,非毁禁戒,赞淫怒痴。命终自为魔王眷属,受魔福尽,堕无间狱。阿难!修菩提者,永断五辛,是则名为第一增进修行渐次。
【分义】此修习位,即耳根圆通,初於闻中,入流亡所时,散心反闻自性而有间断,习气翻动未成一片。故言修习位,当除助因。世界十二类众生,都不能自全生命,皆依四种饮食而住。所谓人畜食必分段,名为段食;鬼神触气而饱,名为触食;禅天以禅思为食,名为思食;四空天以识定续命,名为识食。众生食甘淡而生存,食毒害物会死亡,食不净五辛则助熏妄业。五种辛菜:即蒜、葱、韮、薤、兴渠(即洋葱)。此五辛菜,臭辣气浊,熟食则浊气返熏,助发淫欲;生食则易动肝火,助长嗔恚,故当须必断。若不断辛,天仙嫌其臭秽,诸鬼时常纠缠,善神不与守护,魔王得便,生堕邪道,死落地狱。故修菩提者,永断五辛,则神清气爽,观行易成。是则名为第一增进修行渐次。
二刳其正性
云何正性?阿难!如是众生,入三摩地,要先严持清净戒律,永断淫心,不餐酒肉,以火净食,无啖生气。阿难!是修行人,若不断淫,及与杀生,出三界者,无有是处。常观淫欲,犹如毒蛇。如见怨贼,先持声闻四弃八弃,执身不动,后行菩萨清净律仪,执心不起。禁戒成就,则于世间永无相生相杀之业,偷劫不行,无相负累,亦于世间,不还宿债。是清净人,修三摩地,父母肉身,不须天眼,自然观见十方世界,睹佛闻法,亲奉圣旨,得大神通,游十方界,宿命清净,得无艰险。是则名为第二增进修行渐次。
【分义】此真修者,刳去业果相续之根本。即耳根圆通,所入既寂,动静不生,观行动静一如,打成一片时。淫杀盗妄及饮酒食肉,皆为杀害法身之劫贼,是众生生死根本之性,是为正性,故须刳去。今愿出生死苦轮,入三摩地,必先严持清净戒律,皎如冰霜,方能执身不动,执心不起。永断淫杀盗妄及酒肉,则身心俱净,心见发光,故得宿命清净,获大神通,十方无碍。是为第二增进修行渐次。
三违其现业
云何现业?阿难!如是清净持禁戒人,心无贪淫,于外六尘,不多流逸,因不流逸,旋元自归,尘既不缘,根无所偶,反流全一,六用不行。十方国土,皎然清净。譬如琉璃,内悬明月,身心快然,妙圆平等,获大安隐,一切如来密圆净妙,皆现其中,是人即获无生法忍。从是渐修,随所发行,安立圣位。是则名为第三增进修行渐次。
【分义】此增进者,即耳根圆通,如是渐增,闻所闻尽,忘尘尽根。众生以流根奔尘,是为现业。今则违其现业,以断淫心为第一。心无贪淫,于外六尘不多流逸,返流旋归真元,六根消复,六用不行。尘既不缘则境空,根无所偶则心空。心境空寂,则返欲流而全一真,身心内外一时清净。故十方皎然,犹如琉璃内悬明月。身心量等沙界,情与无情同体不分,心佛众生融合无二,平等安乐。如是乃超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四加行心及菩萨所行金刚十地。入於如来妙庄严海,圆满菩提归无所得。故言十方如来秘密圆满清净妙用,皆显现於心中,是人即获无生法忍。憨山言:诸说无生法忍八地乃得,今於三渐次中已证无生,而五十五位从此建立,则迥异余经。是故依不生灭果地觉为本因心,渐次进修,随所发行,安立五十五圣位真菩提路。
【违其现业】藕益曰:违其现业者,即前第二决定义中之逆彼无始织妄业流。戒行精严,背尘合觉,六根内净,五蕴顿超,即是无灭无生之真如理智。此由戒生定,由定发慧,所以渐进于圣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