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律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审除细惑 说二如来藏 第五
大佛顶首楞严经第9套
圆瑛法汇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讲题:审除细惑.说二如来藏日期:2009.6.25-2009.7.11 文殊讲堂片数:共6片(本片为第5片)编码:091[DVD简体版]
内容概述审除细惑.说二如来藏审除细惑.说二如来藏圆瑛法师《讲义》第532页-第640页从532页“尔时富楼那弥多罗尼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639页)或得出缠,或蒙授记;如何自欺,尚留观听。”2009.07.05628页,请合掌,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628页,中间经文,【子二 如来拂深情而责执吝 (分六)丑初 就喻拂情伸意二 迭拂诸情令尽三 直斥耽著戏论四 现证戏论无功五 正劝勤修无漏六 更举劣机激责】
【佛告阿难:即如城中,演若达多,狂性因缘,若得除灭,则不狂性,自然而出,因缘、自然,理穷如是。】二乘人着因缘,外道认为是无因的自然论;现在佛陀用室罗伐城当中,一个精神病的演若达多,来作比喻,彻底的除去自然和因缘,让他们从这个比喻当中,去了解我们的菩提真性。这一段的意思是说:佛告阿难:就像这个室罗伐城当中,有一个精神病的演若达多,这个狂性因缘,因为他早上起来照这个镜子,突然发狂奔走,原因是说,在镜子里面可以看到自己的眉和目;但是嗔恨自己的头看不到自己的脸,因此就狂奔,认为这个头有这个魑魅占去了,因此就狂奔在找这个头,这个叫做狂性因缘。若得除灭,则不狂性,不狂性就是所谓的菩提真性,自然就显现了。所以这个狂性就比喻作无始无明,不狂性就比喻作菩提,不狂性自然而出,就是你只要把无始无明若得除灭,那么这个菩提真性就自然而出。因缘、自然,就是佛家所说的因缘法,和外道所主张的无因的自然论,如果穷究起来就不出这二个:因缘跟自然。理穷如是,就是穷究佛教的因缘法,和外道的自然无因论,推究到最究竟的理,也不过是如此。 【即如,乃即就前喻,以推阿难所执,因缘、自然之情。达多狂性,喻无明,】这个无明,【以为能障菩提之因缘;若得除灭,】意思就是如果狂心,【合狂心若歇。不狂性,喻菩提,】所以除灭就等同,“合”就是等同,狂心若歇;不狂性就比喻作菩提。【以狂性若得除灭,】则不狂性的菩提真性,(【则不狂性,】)【自然而出,】就是【合歇即菩提。】就等于说歇即是菩提的意思。【在汝所谓因缘、】佛教所主张的,和外道所主张的自然无因论的道理,(【自然之理,】)【研穷起来,必定如是。汝实未知,我说三缘断故,三因不生,】杀、盗、淫三缘断故,三种相续的因不生。【狂性因缘,若得除灭,此本非因缘。又说狂心若歇,歇即菩提,此亦非自然。】这什么意思呢?说:若得除灭,其实本来就没有能除、所除,所以,这个本来就不是因缘法。又说狂心若歇,歇即菩提,这个也不是自然而有的,是假借悟了、歇的功夫才显现菩提,所以,此也不是自然无因论,而有这个菩提自性,也是必须借重因缘,所以这二种都是非,非因缘、非自然。【以下约头】、【狂双拂,】这个“头”要顿点,底下就“头”跟“狂”二个角度,来除掉自然和因缘,在头的部分,除掉自然跟因缘,在狂的部分,也除掉因缘跟这个自然。换句话说:头非因缘、非自然;狂也是非因缘、非自然,叫做双拂,“拂”就是除掉,双拂,除去的意思叫做拂,除去非因缘、非自然,从头的角度、从狂性的角度,它们二个都不是因缘、也不是自然。【因缘、自然二计皆非。】
629页第三行,经文:【阿难!演若达多,头本自然,本自其然,无然非自,何因缘故,怖头狂走?】说:阿难!演若达多的头,这个演若达多,头怎么样呢?头本自然,意思就是说:这演若达多打从一出生,那个头本来就是自然存在,好好的一直在那边,叫做头本自然。阿难!演若达多从一出生,他那个头本来是自然,好好的存在,并没有遗失。意思就是:一出生,他头本来是自然、好好的存在的。那么头好好的存在,怎么样?本自其然,这个“本”就是本来应该,这个“自”就是时常。本来应该自然时时常常的,“其然”就是好好的存在,就是:本来就应当时时刻刻,“其然”就是没有变化,一直存在,这头本来就一直在那边,无然非自,“无然”就是若非如此的话。如果不是头一直存在在那边,打从一出生,头就一直存在在那边,那么就非自,这个才是非自然,“自”就是自然。若头非如此的一直存在在那边,则变成才是非自然的。所以佛就发难云:何因缘故?到底是何故,到底是什么缘故,而怖头狂走?整句把它贯串下来的意思就是说:阿难!演若达多这个头,打从一出生,本来就是自然、好好的存在在那边,并没有得跟失。好好的存在在那边,本自其然,本来就应当时常好好的存在在那边,并没有得到头,也没有失去头。无然非自,如果不是这样的存在,好好、好端端的存在,就变成不是自然了。所以,若非如此才是非自然。何因缘故,怖头狂走?也就是:是何故?为什么因缘?这最主要的是讲何故。说:何因缘故,就是何故,怖头狂走?为什么恐惧这个头而狂走?因为认为这个头不在、不存在,所以狂走,狂走就是要去找头,他认为头不存在,被魑魅占据了,因为头看不到自己的脸,因为恐怖而去找头,叫做怖头狂走。【此约头拂自然。】“拂”就是除掉,就等于非自然。这个就是站在头的角度,来除掉这个自然的无因论。【头喻菩提之真,前二句标定,】标定【头为自然。谓演若达多之头,若本来是自然。】存在的。【三、四二句,本自其然,无然非自者:即是既本来自然,】就是根据上面那一句的意思,(【牒上句意,】)【即应常时自然,】就是没有任何的得跟失,没有什么改变。【无时而不自然也。】时时刻刻都很自然。【末二句反难,以何因缘之故,忽怖无头,而狂走觅头耶?既然狂怖妄出,则头不得谓为自然矣!】为什么呢?不可以说它自然存在,因为狂怖是妄出的,还以为他是遗失了头。所以,既然狂怖妄出,则头不得谓为一直自然存在,正因为他狂怖妄出,所以头认为不是一直自然存在,因为狂怖而出,误认为遗失这个头。【法合,谓众生真性,若本来自然,无有那一时,】不是自然存在,(【不是自然,】)【何因缘故,】又起无明,【复起无明,】迷了这个真心,追逐那个妄,(【迷真逐妄,】)【今欲返妄归真耶?既有无明妄动,则真性不得谓之自然矣!】因为卡到了妄,所以真性不能说自然存在,没有除掉无明,真性显露不出来。【此中破自然,】破这个自然,借着这个头来破这个自然。【只破自然,】就是说:自然破自然。【不是以因缘,对破自然。】以前只借重佛教的因缘法,破这个外道的无因论的自然;现在不是,现在是自然而破自然,所以叫:此中破自然,也只破自然,不是用因缘法来对破自然。【若对破则成矫乱,何因缘故句,即何故也。】
629页,倒数第二行,【若自然头,因缘故狂;何不自然,因缘故失?】说:若自然头,意思就是说:若本自然之头,若本来自然的头,自然存在这个头,借着某一种因缘,借着什么因缘呢?就是照镜子的因缘,头,若自然头,因缘故狂,就是说:如果那个本来的头,借着某一种因缘,也就是照镜子的因缘故,令心狂走,何不自然,那么为什么不把本自然的那个头,也因为照镜子的因缘,故失就是真的失去了头。这一句话的重点在强调什么?就是照镜子而认为失去头,不是真正的因缘,是假的,是假的。我们今天有无明卡住了,不是真正的失去真心。这一句话再讲一遍:佛陀的用意就告诉你:你借着照镜子的因缘狂走,这不是真正的因缘,只是因为妄出、妄动是狂心。如果是这样照镜子,可以让你狂心狂走、狂奔而走,那么为什么不借重照镜子的自然这个因缘?这个本来自然的头,为什么不会因为照镜子,而真正的失去了这个头?头就比喻菩提真性。这一句整句再讲一遍:若自然头,因缘故狂;何不自然,因缘故失?如果本来自然存在的那个头,可以借重某一种因缘——就是借重照镜子的因缘,令心狂奔而走,那么,何不本来自然的头,也借着照镜子的因缘,而变成真的失去那个头?这一句话在强调什么?这一句话在强调:照镜子的因缘失去头,这不是真正的失去,所以意思就是:不是因缘法的意思。头本来就不失,没有得、也没有失,借着某一种因缘,而失去头在找头,其实不是真正的因缘。表示说:我们头本来就没有得,也没有失,不必借重因缘。如果因缘可以让你狂奔,那么为什么不照着镜子的因缘,而头真正的失去呢?所以照镜子因缘要找头,不是真正的因缘,是妄的意思。诸位!最后一行,【此约头拂因缘。】“拂”就是去除,前面是就头除去这个自然,现在站在这个头的角度,要告诉你是非因缘。简单讲:拂自然就是非自然;拂因缘就是非因缘,就是这个意思。这个就头来讲,来谈这个非因缘,【文中虽有自然,及狂字,但惟带言而已。恐闻前喻,】恐怕听到前面的比喻,【自然被破,】自然被破,怎么样?【转计因缘,】转计这个因缘。【故独约头辨,以明非因缘也。若自然本有之头,由照镜因缘之故,狂怖无头;】恐怖说自己没有头。【下二句反难,何不以自然之头,由照镜因缘之故,】遂真正的失去这个头。(【遂真失耶?】) 为什么?【法合:】意思是说:【谓本来真性,】由必欲加一个明字这个因缘,(【由必欲加明因缘,】)【故起无明,何不以本来真性,由无明因缘故,】而遂真正的失去这个真如自性、菩提的真性?(【而遂真失耶?】)事实上,无明不管有没有,菩提的真性都没有增减,都没有增减。
630页,中间经文:【本头不失,狂怖妄出,曾无变易,何藉因缘?】本头,演若达多这个头,本来就没有失去,只是一时狂怖之心。所以,本头不失,狂怖妄出,曾无变易,何藉因缘?什么意思呢?本来那个头自然存在,并没有失去,没有失去就是没有得。只是一时狂怖之心妄出,无因而妄出,妄出当然就是无因,狂怖之心,无因妄出。这个头非但无失,也曾无丝毫的变易,也从来没有丝毫的变易。则何借因缘?借因缘做什么?去找失去的头呢?又何必去借这个因缘,去找这个失去的头?有增有减叫做因缘法,生灭叫做因缘法;可是这个头本来就没有得跟失,何借因缘?又何必去借这个所谓的生灭因缘,去另外找失去的头呢?因为头本来就不失去。整句的意思是什么?整句的意思是说:本来这个头就没有失去,只是一时狂怖之心,无因妄出,头非但无失,也曾无丝毫变易,则又何必借重这个因缘?所以跟因缘没有关系。何必借因缘,然后如果加几个字更清楚:去找失去的头?整句就是:何借因缘去找失去的头?这样整句就看得懂。630页,看注解,【此结明非因缘,】这一段是在告诉你:不必借重因缘。记住!什么叫因缘?能所不断叫做因缘;增减不断叫做因缘;生灭不断叫做因缘;刹那不断叫做因缘;空性不可得叫做因缘,你一定要好好的体会。所以此结非因缘法,【申其正义。以本有之头,虽由照镜因缘狂走,其头依然不失。设有人,见达多之狂走,问云:‘何为狂走?’】你为什么发狂而走?【答曰:‘我要觅头。’】我要去找我的头。【彼人以手摩其头曰:‘这是甚么?’】你要找头,那现在这个是什么?【达多始觉,头还不失,】头没有失去啊,【狂怖无端妄出,既狂之时,头原无失,】意思就是没有失去。【歇狂之后,头亦无得。】这个比喻真性并没有得跟失,它永远一直存在那个地方,不必借重任何因缘去找。【而狂起狂歇,不关本头之事,】意思就是:不必借重因缘。【其头非但无失,曾无丝毫变易,则何所藉因缘耶?】这一句在强调:了解因缘也是空,当体就是真心。 【法合:真性常住不失,无明忽然妄起,无明虽起,真性不变,妄起之时,虽迷不失;妄灭之后,虽证无得。妄起妄灭,与真性本不相干,则真性亦不属因缘矣!】所以,佛法为什么要用悟的?就是它不属于因缘法,如果你一直拼,不知道缘起就是生灭的东西,你一直念佛、一直拜佛,可是不知道心性就是佛,不知道:喔!念南无阿弥陀佛,原来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是我本性的事;我的拜佛,原来拜佛是我本性的事。那么,这样借重这个念佛、拜佛的因缘,开采自己的如来藏性,同时信、愿、行具足,这个就是真正的净土法门,心净则国土净嘛!想要往生净土,却不了解如何让心净,那么就叫做杂修,夹杂烦恼而修。所以研读《楞严经》,它有正面的帮助你的心性,更可以让你往生净土更顺利,一点都不妨碍的。
630页,倒数第二行,【本狂自然,本有狂怖;未狂之际,狂何所潜?】本狂自然,意思就是说:若说本来这个狂性是一直自然存在的,就应当本有狂怖;本来就常常有狂怖的存在,那么请问未狂之际(就是之时),在还没有发狂这个时候,狂何所潜?这个狂性到底是潜藏在哪里呢?意思就是说:我们了解,所以狂它不出于自然,因为没有狂之际,狂到底潜藏在哪里?狂性到底潜藏在哪里的意思就是说:所以我们了解这个狂,绝对不是出于无因的自然。再讲一遍:前面是用头来非自然、非因缘;在这里特别注意,这里是用狂的心来非因缘、非自然,要特别注意!前面是用头,现在是用狂心,来破除因缘跟自然法,这一点要特别注意!所以前面都是讲头,现在都是讲这个狂性,稍微注意一下。本狂自然,本有狂怖;未狂之际,狂何所潜?若说本来的狂性是自热而然的存在,那么就应当常常有狂怖的存在之性,那么请问你:未狂的时候,还没有发狂之前,那个时候,到底这个狂性是潜藏在哪里呢?意思就是说:你不能说这个狂,在还没有发狂之前,到底潜藏在哪里?那么发狂的时候到底是怎么来?意思就是说:了解狂它绝对不是出于自然,就是非自然。意思就是:还是要借重一个因缘。】【此约狂拂自然。】自然就是无因,狂非自然而有,就是表示这个狂非自然。【狂喻无明之妄,若谓本来狂是自然,即应本来常有狂怖。】631页,【下二句难云:既是常有,而未发狂之际(时也),其狂】狂性,到底【潜藏何处?难道身心之中,有潜狂所在耶?既无潜狂之所,】则那个狂性绝对不是自然一直存在的, (【则狂非自然矣!】)非无因,自然一直存在的,一定有原因的,必须借重因缘的。【首句作狂本自然亦可。法合:无明若是自然,】而有,其实那是妄。无明若是自然而有,意思就是说:它就是有体性了,无明若是有体性,本来就是一直存在的。【则本有无明,】那么我请问你:【当一念未动之时,清净本然心中,】无明到底是潜藏在清净本心当中的哪里呢?(【无明何所潜藏?】)【以真元无妄故,何得谓无明为自然?】怎么可以说无明是自然存在的?无明是无因而存在的?因为无明它本身就是妄,不可以讲它是自然存在的,因为它是无实体性的,没有实体性的。所以怎么可以说:无明为自然存在的呢?不可以讲,因为无明本身是妄,它没有实体性,它根本不存在。那么,为何因缘会有无明呢?很简单,就是没智慧!
631页,【不狂自然,头本无妄,何为狂走?】不狂自然,若不是,“不”底下加一个:是,不是;“狂”的底下加:出于,那么意思就看得出来,若不是狂出于自然,反过来讲就是狂出于因缘;这一句是转折语,但是它并不很明显。说:不狂自然,若不是狂出于自然,那么,这个狂便是出于因缘;但是,因为他没有写得很清楚。所以这个《楞严经》,它难就是难在这个地方,它太省略了,一般人实在是看不来!若不是狂出于自然,就是这个意思。说:不狂自然,头本无妄,何为狂走?这一句话的意思就是说:若不是狂出于自然,那么便是狂出于因缘,转折的意思。那么,又有何因缘而狂走呢?底下告诉你绝对不是因缘,答案在哪里?但是头本无妄,所以这个中间加,“头”的上面加:“但是”,头本无妄。诸位!头本来就没有狂妄的存在、妄性的存在,头它就一直存在啊,但是头本无妄,无妄就是本真,头并没有增减,所以头并不是因缘,让它得或者是失,无增减就是无妄,无妄就是非因缘法。所以,这个狂是非因缘法的。为什么?因为它是无妄,有妄才讲因缘,因为妄是有增有减,有生有灭,所以有妄才讲因缘。现在头本无妄,头不是因缘法,但是,头本来就无妄。意思就是说:那么头本来就是无妄,就是本真,头并没有增减,所以它不是因缘法。无增无减就是无妄,所以无妄就不是因缘法,那么则狂绝对不是因缘法,狂不是因缘法。为什么?因为有妄才叫做因缘法,头本来就没有得失,何必借这个因缘呢?所以,何为狂走?那么为什么他这样狂奔而走?实在没有意义!前面那一段是狂不出于自然,而这一段,狂也非出于因缘,为什么?头本来就无妄。所以整句的意思,加起来的意思是说:若不是狂出于自然,这个狂便是出于因缘,那么又有何因缘而让他狂走呢?但是,头本来就没有妄,无妄就是本真,本真就是没有增减,没有增减就不是因缘法。那么没有增减就是无妄,无妄就非因缘法,那么这个狂很明显的不是因缘法。为什么?因为有妄才称为因缘法,既非因缘,何为狂走?又为什么他这样狂奔而走呢?实在是妄上加妄,连因缘法都不存在,因为头本来就没有得失。此约狂去除这个因缘。(【此约狂拂因缘。】)在这里强调:《楞严经》的这一段,跟《义贯》的这一段,切入的角度,在文字上的角度是完全不同;但是,究竟义讲的是完全一样,符合佛义的。所以,这一本《讲义》的注解,就必须用《讲义》的角度来诠释,不可以用《义贯》的角度。所以我已经讲过,在此强调:二位大德都是让一切众生受益的,他们的初发心,都是佛的心、都是菩萨的心。那么,在一般初学佛法的来讲,他看了会有一些不同,内心会起矛盾;可是在师父看起来,它并没有矛盾,只是文字上切入的角度不一样,而究竟义,他都在诠释一样的东西,所以师父尊重二位大德,跟他保留;那《讲义》,就必须用《讲义》——圆瑛法师的注解来讲这一本,不可以穿插。那么《义贯》的诠释,跟这个《讲义》这一段是完全不同,而究竟义是一样,可是,他讲的也是佛的意、本意,这文字就由个人解读,只要符合佛义、究竟义,我们就这样的尊重他们,尊重他们。底下,此约狂拂(就是拂去因缘),就是非因缘。【首句反言,不是狂出于自然,即是翻成因缘。】意思就是:如果是狂出于因缘的话,好!就解释了,【头本无妄者:谓狂怖之时,头本不失,即当常无狂怖,有何因缘,而狂走耶?头本无妄,则狂非因缘矣!】诸位!一定要记住师父的话,有能有所叫做因缘法;有生有灭叫做因缘法;有增有减叫做因缘法,你要永远记住这个。那么,这个头本来就没有得失,当然就不是因缘法了。【首句作狂不自然亦可。】不自然就是不出于自然,意思就是:就是出于因缘,狂不自然也可以,不狂自然也可以,首句如果说狂不自然,就是狂不出于自然,就是出于因缘,它因为有转折语,但是因为它太省略了,所以看不来! 【法合:谓无明不是自然,】如果说无明不是自然而有的存在,诸位!自然而有的存在就是要有实体性。【是因缘者,毕竟以何为因?】在这里找了,以何为因呢?【然真性宛在,不曾遗失,为何因缘,而背觉合尘耶?若真性有失,可说因缘,】记得!有得有失就列为因缘;真性从来没有失啊,如果真性有失,你可以说是因缘,对不对?可是,【真性不失,】这当然【则非因缘矣!】所以没有得失,当然就不是因缘法了。这个你一定要了解,因缘法能所不断、得失不断、生灭不断,无常不断、缘起缘灭不断,这个才叫做因缘法;绝对的真如自性,根本就没有得失,哪来是因缘呢?【以上喻明真性与无明,俱不属因缘、自然矣。阿难一向溺于权宗,】就是方便法,不究竟义。【不知衣里神珠宛在,辗转他方求食,因缘之见,固不能忘也。】
【若悟本头,识知狂走,因缘、自然,俱为戏论。是故我言:三缘断故,即菩提心。】先解释一遍,这一段对初学佛法来讲很难,像无字天书那么难!对老参来讲,听得很吃力:到底是在讲什么?很难!这就让大家了解,佛法不是你想像得这么简单,念二、三句佛、持几句咒,就叫做修行,对这个佛教的认知度太肤浅了!对不对?这一段没有用心听,你出家、在家、出十五年,你都听不懂他在表达什么。底下,若悟本头,识知狂走,如果一旦悟了本有之头;这一段在表达什么?叫做知真本有;识知狂走叫做达妄本空,这先把表法的列出来。好!若悟本头就是知真本有,识知狂走就是达妄本空,好!解释一下:若悟本头,如果一旦有一天悟了本有之头,从来没有失也没有变,并无失去,一直好端端的一直存在在那边。识知狂走,识知:也了悟、知道彼狂走,意思就是无明妄动。识知狂走之性相;重点在哪里?根本与头之有无实在不相关!你要牢牢记住这一句话。识知狂走,这个“知”的底下加一个:彼,意思更清楚。识知彼狂走,那一种狂走的行为、的性相,根本与头之有无实不相关!这一句话的重点在哪里?无明的妄动,其实跟真心根本就无关!诸位!那么,了悟这个彼之狂走的性相,根本与头有无实在是不相关,这个时候变成因缘是戏论,外道的无因论、自然,无因论也是戏论!为什么?本来没有增减,妄本来就空。所以若悟本头,真——这个头,本来就存在,知真本有;识知狂走,达妄本空,无明本来就空,真心本来就有,你讲因缘不对,因为它没有任何的东西增减。但是自然也不对,为什么?也不能说佛性自然无因而显,一定要借着因缘;讲因缘是破自然,而讲因缘还是不对、不究竟义,就是这样子。所以,你也不能说它是因缘,为什么?因为头本来就存在,没有得失,所以不是因缘。你也不能说头无因的自然,自然无因论。为什么?也必须借重悟的指导,所以,变成才能显示这个真。所以因缘跟自然其实都是戏论,不究竟。是故我言:三缘断故,即菩提心。632页,【满慈执无明有因,】就是满慈执着那个无明是有因缘、有因的,不知道妄本无因。【阿难疑真性同自,】就是自然外道的思想,前面不是有讲吗?变成了外道的自然无因论变成第一义谛了,佛的第一义谛了,昨天就有讲过了。所以,这个“自”是自然,外道无因论的意思。满慈执无明是有因缘的,而阿难怀疑真性就变成了外道的第一义谛了。【皆由不悟本头不失,】意思就没有得失、没有增减。【狂走无端,】无端就是毫无理由。【所以堕入因缘、自然之二计。】底下要注意,就头来讲有二段,那么就狂来讲也有二段。先讲头,标号A:【若悟本头,虽狂不失,则头非自然;】这一句话什么意思?如果悟了这个本头,本来就没有得失,所以虽狂实不失,虽然狂,但是头本来就不失,则头非自然,很清楚的,头非自然。为什么?它必须借着因缘,才悟知道本头是存在的,所以它不是无。。。如果要让他认识头,还是要借重因缘,喔!指点一下,才知道头本来存在。所以,头也不能说是无因的存在,还是必须借重有人指导。我们悟了这个本头,虽然怎么样?狂,怎么样?但是不失,那么这个头就不是自然,则头不是自然无因,还是必须借重因缘,才能够认识本来的头。依然宛在是什么意思?【依然宛在,则头非因缘;】为什么?头一直存在,则不必借重于因缘。为什么?它从来没有得失啊!这个是就头来讲,非自然也非因缘。前面讲依然宛在就是B,底下C:【若知狂走,未狂元无,则狂非自然;】意思就是:如果识知这个狂奔而走是妄,那么请问:未狂之时,本来就没有狂性,所以我们就知道,这个狂性非无因之自然。意思就是:狂之出一定有它的原因,不会无缘无故就狂的。所以这一段是说:若知狂走,未狂元无,则狂非自然的存在。意思就是说:如果识知狂奔而走是妄,那么,未狂本来就没有狂性,那么这个狂并不是无因而自然存在的,意思就是:狂有因缘故,所以才狂。D:【头本无妄,则狂非因缘。】这个头本来就没有所谓的妄,连真都安不上,因为头本来就好端端的嘛!则狂就不必借着因缘而生,因为没有得、没有失,所以头本来就没有妄,连立一个真都不行!为什么?因为妄而去找才有因缘,有增有减叫做因缘,头本无妄,那么就连真也没有,无妄就是连真也没有。对不对?不必加一个真。头本无妄,则狂就不是因缘而出的。【首二句约头约狂,皆双拂】“拂”就是除。【二计,】就是非自然、非因缘法。【上句知真本有,下句达妄本空。若明斯义,则因缘、自然,俱为戏论,全无实义。此正销阿难之现疑,兼防满慈之又执。】【是故我言,三缘断故,即菩提心:是因缘、自然,俱属戏论之故,】所以就是非因缘、非自然,有增有减叫做因缘。那么,这个自然就是无因,无因也不对,也必须借重因缘才能够显出菩提心。所以,三缘断故,即菩提心,这个菩提心非是因缘法,因为它不是增减;也非无因自然而有,因为必须借重因缘才显出菩提心。所以,讲因缘、讲自然,都是戏论之故。【我先言三缘断故,即菩提心;三种分别之缘断故,则菩提非自然;】菩提非自然无因而生,必须借重因缘。【妄离真显,】这个妄是指自然的无因论、因缘的生灭增减法;这个妄是指分别心,或者指执着心。这个分别心、执着心,自然的无因论,因缘的生灭增减法、妄有能所的因缘法,统统要离,让它绝对独立存在,真就显,所以叫做妄离真显。意思就是说:自然的无因论要离,因缘的生灭增减、妄有能所的因缘法要离,分别心要离、执着心要离,真心就会显露出来。【当下即是,则菩提非因缘矣!】没有增减。所以,菩提自性,本自具足,一定要悟,何期自性能生万法;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不动摇;看看六祖所讲的,这不是讲菩提自性非因缘吗?何期自性本自具足、本不动摇;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能生万法,何以故?为什么?菩提真心不是因缘法。所以,这个佛法它不是拼,拼是生灭法、修是生灭的东西,它是用悟的东西,然后修是方便除去习气,叫做借重因缘而修。所以你要晓得,所有的修其实都不存在,而不修就更糟糕!所以边修边放下。。。慢慢的这样子,修而不修,不修而修,断而无断,无断而断。所以,修行一定要趁年轻,趁年轻!对不对?你不趁年轻,老的时候视力不佳、体力不佳,那么就很麻烦,就变成老而不修,叫做老不修,这样就很麻烦了!所以,要有开大般若智慧,开大般若智慧就了解佛的心。对不对?所以智慧很重要的,有一个广告是不是这样讲的?我不太会讲话,但是我讲话很实在,介绍你吃文殊智慧保肝丸,服用之后,去火葬场火化,你就知道效果!(笑)对不对?服务电话0800-092-000,(笑)广告打得这么凶,实在是阿弥陀佛!广告嘛!这个就是大智慧的重要。所以今天讲了这个,对初学佛法来讲很难,也很深!【此佛重伸自己所说,歇即菩提之意。】就是菩提皆因缘而显,非因缘而生,你一定要很正确的观念。
好!底下,【丑二 迭拂诸情令尽】
经文:【菩提心生,生灭心灭,此但生灭。】解释一下:若说有菩提心而生,有这样的观念,有生灭之心而灭去,如果你认为,有一颗菩提心生出来,有生灭心把它灭去、灭掉,注意!此但凡情生灭之见,这个是凡情生灭之见,有一种东西生,有一种东西灭,诸位!这个仍然是生灭,非真菩提心。看就知道啊,菩提心生,生灭之心灭,那个最后一个字不就是生灭吗?菩提心“生”,你看那个生字,生灭心“灭”,这个还不是生灭吗?如果你认为有一颗菩提心生了,我把生灭之心灭掉了,此但凡情生灭之见,还是生灭,非真正的不生灭的菩提心。【承上三缘断故,即菩提心,不可作菩提心生想。以菩提真心,元是本有,但由了因之所了,】“了”就是显,了因就是修行,是透过修行显出这个菩提心。【不是生因之所生。】不是任何。。。菩提心可以生出来,不是任何生因之所生,就是因为菩提心本来就是无生,不是任何生因而生出菩提心的。所以,【向被狂性所覆,狂性若歇,歇即菩提,】所以我前云;看633页,【故我前云三缘断故,即菩提心。】三缘断故,即菩提心。【上句三缘断故,亦不可作生灭心灭想,】为什么?【以无明狂性,乃属本空,三种能缘分别之心,是枝末无明,虽言断故,实无所灭。若说有菩提心生,有生灭心灭,此但是凡情生灭之见,非真菩提之心。】不是真正的菩提之心。
633页,中间经文:【灭生俱尽,无功用道。若有自然,如是则明自然心生,生灭心灭,此亦生灭。】这个连博士都看不懂!所以,佛从如来藏性流露出来的文字,全部都是心性的东西,这个没有悟就完全看不懂!灭生俱尽,这个“灭”,是指前面的生灭心灭,把生灭心灭掉的那个灭;这个“生”,是指前面所讲的菩提心生那个生。生灭心灭,菩提心生,这个时候,一个灭一个生,俱尽,同时放下,此时名为无功用道,无功用道。但是若有自然,如果还有:“我自然无功用道”的这种观念,如是则明,如是则明就是:如是有自然无功用道之心分明,所谓无功用道,自然心生,“我自然无功用道。”这个心产生。如果有这种观念,对那个生灭心灭,对前面这生灭心灭来讲,菩提心生、生灭之心灭来讲,叫做对生灭心灭来讲,此自然无功用道还是生灭法。再讲一遍:灭生俱尽,生灭心灭,菩提心生,这样子二个统统把它灭掉,这个时候,我们叫做无功用道;但是这个无功用道,若有自然,如果还有说:“我拥有自然入于无功用道的功夫。”如是则明自然心生,如是则明就是分明,我还很清楚的,有这个自然无功用道的心生,叫如是则明自然心生,这连接起来的意思就是说:如是,还很分明、清清楚楚的所谓的无功用道,这个自然无功用道,这能用功的心产生,那么这个时候,对前面所讲的生灭心灭,此自然无功用道的心一生,这个对前面的生灭心灭来讲,这个无功用道自然心生,仍然是生灭心,这个还是生灭心。真正的不生灭心是:生当体即空,就是不生,灭当体即空,就是不灭,生死、生灭当下就是体空。所以生灭当体即空,就是不生不灭。这个用比较的,要入于无功用道是不可能的,无功用道是绝对的心性流露出来的,生灭当体即空,就是不生不灭。所以你在生灭法以外,要找一个不生不灭,你永远找不到菩提。你要是说:我今天很烦恼很烦恼,我要离开这个环境,去找另外一个没烦恼的地方!诸位!那个没有烦恼的地方还是烦恼,只是稍微轻一点而已,没有办法彻底减轻痛苦。如果你在最烦恼的这个时刻,你懂得把执着放下、把烦恼放下、把分别心放下、把颠倒心放下,生灭当体即空,心性自然就显,解脱的心就显现出来,而没有解脱的观念。好!看注解,【首句灭字,即生灭心灭;生字,即菩提心生,此但生灭;】意思就是说:还是一种生灭,此但生灭,这个还是一种生灭。【亦复俱灭,】这个生灭怎么样?亦复俱灭,菩提心生,生灭心灭,这个仍然是生灭,现在把这二个统统灭掉。【尽即灭也。而至无功用道,】这个时候,也不可以作自然无功用道之心生而想,【亦不可作自然想,】就是也不可以作我很自然的进入无功用道之心;“想”就是生,跑出这种观念来。若有自然无功用道之心生,(【若有自然,】)【亦成对待。如是指上句,】如是指上面这一句。【若如是有自然,】无功用道之心,【则分明自然心生,】很清楚的、很分明的,自然无功用道的心产生。【对彼生灭心灭,】就是这个自然无功用道的心,(【即此自然,】)【亦是生灭之心,非真无功用道。】诸位!真正的无功用道是绝对,不是对生灭而跑出一个不生不灭,这是错误的、这是二分法,等同说不是生灭的因缘法,就是外道的自然无因。所以这个真正无功用道,是当体即空,了悟生灭当下就是不生不灭,这个是真正无功用道。【何以故?非绝待故。】为什么?它不是绝对。所以什么是佛?绝对的自在,绝对的平等,绝对的解脱,绝对的智慧。佛,什么统统绝对,绝对的慈悲,绝对的喜舍,没有任何的能所,就是佛的心性,才是真如自性。非绝待故,绝待才是佛,非绝待就是相待。【此中道理,更觉难明,故下以喻显之。】那么,这一段看633页中间这个经文,师父再彻底贯串一遍,你看看能不能体悟?第一个,“灭”生俱尽——生灭心灭,这个“灭”,第一个“灭”字——生灭心灭;第二个,“生”——菩提心生,这二个统统把它灭掉,俱尽:统统灭掉,此时名为无功用道;但是,若还有“我自然入于无功用道”这种观念,如是则非常清楚的,所谓的自然无功用道的心就产生了。那么,对前面的生灭心灭来讲,这个自然无功用道的心,仍然落于生灭,因为它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底下,看左边的经文:【无生灭者:名为自然;犹如世间,诸相杂和,成一体者,名和合性;非和合者,称本然性。】这一段要注意,很注意听!无生灭者是指什么?这个“生”就是菩提心生,“灭”是指生灭心灭,无菩提心生,也没有生灭的心灭,这个就是前面讲的:灭生俱尽;当然这个不是指本性的不生灭。这前面不是说:灭生俱尽吗?灭生俱尽,在前面这一段,他把它引用四个字来解决,“灭生俱尽,无功用道。若有自然,”这一段,他用这个灭生俱尽,往左边移就是:无生灭者,没有菩提心生,也没有生灭心灭,这个时候,灭生俱尽的时候(不是本性的真正不生灭),名为自然,如果你把它叫做无功用道的自然之心,用二分法,那么你会很麻烦!就像世间人把它分为:非因缘就是非自然,不是和合性就是非和合性。就像世间人用二分法,怎么样二分法呢?把诸相杂和,成一体者,把诸相杂和,就是二种不同的东西合在一体,叫做成一体者,名为和合性;因缘叫做和合性,因缘之和合性。怎么样?然后把非和合的就称为本然性,本然就是我们称为无功用道的本然性,而这个时候,误认为这个时候就是真心。所以,这一段经文再念一遍:无生灭者:名为自然;犹如世间,诸相杂和,成一体者,名和合性;非和合者,称本然性。再慢慢的解释一遍:无生灭者,就是指前面的灭生俱尽,没有菩提心生,还有生灭心灭的那个时候,我们称为自然无功用道的心,你如果用这样的称呼,注意!就会变成世间人把它二分法,一个是和合因缘性,一个是非和合的自然性,就变成这样分了。好!诸相杂和成一体,诸相杂和,就是二种不同的东西合成一体的,这个时候,我们称它叫做因缘和合之性,就是和合的因缘性。这个时候,只要有诸相杂和成一体,这个时候,我们称为因缘的和合性,这个就是二分法里面的一种和合性。好!我们另外一种,如果不是因缘法、不是和合性的时候,怎么样?非,这个时候非和合性,二分法了,非和合性、非因缘法的时候,我们称为无功用道的本然性。意思就是:此时非和合、非因缘法,我们称为本然无功用道之不生灭心性,这个时候,误认为非和合的非因缘法,把它误认为这个时候就是真心,不知道说这个是从因缘的和合性跟非因缘,就是非和合的因缘性、非因缘法来分出来的,这个不是真心,因为它是二分法。一个是分因缘的和合性,一个是非和合,非和合就是非因缘,那就是所谓的自然。那么非因缘法,就是所谓非和合性,称为本然,那么我们称为本然,就是无功用道的本然的心性,所以,误认为这个时候就是真心。所以因缘是和合,把它当作是妄;那么非因缘,就把它误认为这个时候已经是真,以此不生灭的真,把它当作这是不生灭的真心。就是说我们前面讲的:因缘和合之性是妄,我们把非和合称本然性,误认为它是真心,就是用二分法划开来。这一段,《讲义》跟《义贯》是完全不同切入点。好!看小字的,【此喻显自然,】这个用比喻来显这个自然性 。【亦是生灭之理。】亦是,也仍然是不离生灭。【首二句牒上。无生灭者:即牒灭生俱尽。名为自然者:即牒无功用道。下喻自然亦非真,犹此世间,诸相杂和,药丸药饼之类。成一体者,名和合性:喻生灭因缘法。对此和合,遂将非和合者,称(即名也)本然性,】把和合称为妄,把非和合误认为是真,叫做称本然性。【喻不生灭之真,此真乃对妄所立之真,】意思就是说:这个非和合是对和合所立的,知道吗?非和合的真,是对和合所立的妄,知道吗?妄。这个时候要显出真了,此真乃是对妄所立的真,那么,对立的,就不是真正的真心了。【非真菩提心。如下文偈云:‘言妄显诸真,】说妄是为了显真,如果你还执着一个真,那就麻烦大了!所以在这里特别连真心都要遣,才是真。【妄真同二妄。’】这个就是让大家进入绝对的真,意思就是:这个真心不是对妄心来讲的,是妄当体即空就是真,并不可以说,妄,另外跑出立一个真心,妄跟真来对立,这个绝对不是真,真心,如果是由妄心衬托出来的,这个真心仍然是妄。所以言妄心是为了显种种的真心,如果你误认为有一种真心,离开妄心而立一个真心,那么,妄心跟真心统统叫做妄,意思就是:真心是绝对的存在。【是知无真可立,将欲立真,已非真真如性耳。】已非真:不是真正的真如自性。
【本然非然,和合非合,合然俱离,离合俱非,此句方名,无戏论法。】这一句的意思就是说:如果要讲到真正的不生不灭的菩提真心,那么,无论是本然、非本然;这个“非然”就是非本然,要放下。和合就是指因缘,非和合也要放下,本然、非本然,和合、非和合,统统要放下。合然俱离,这个“合”是指上面,指和合、非和合;“然”是指本然、非本然,这二个字是包括了很广。“合”是指上面的和合、非和合;“然”是指上面的本然、非本然,俱离,统统要遣,统统要放下。离合俱非,底下这个“合”字很重要,这个“合”不是合,是即的意思,叫做离跟即统统非,就叫做遮照同时。这个“离”字包括前面,全部包括在内。这个“离”字就是离前面所讲的:本然、非本然,和合、非和合,统统要离,叫做双遮义。那么,离合俱非,这个“合”字不是合,是“即”的意思,即心即佛那个即。注意!这个特别注意,这个“合”字跟前面的和合、非和合完全无关,就是即字,指离即俱非,这个“合”字就是即的意思,即本然、非本然,和合、非和合,这个是双照义;俱非就是统统放下,俱非就是遮照同时。再讲一遍:离合俱非,就是“离”字跟“合”字统统放下,统统放下,俱非就是统统放下。这个离合俱非,“离”字是指上面的,离本然、非本然,离和合、非和合,这是双遮义。这个“合”就是即,即于本然、非本然,即于和合、非和合,就是双照,这个叫做俱非,俱非就是俱离,统统要放下。此句方名无戏论法。好!再讲一遍:如果要讲到真正的不生不灭的菩提真心,那么,无论是本然、非本然,和合、非和合,合然俱离,那个和合、非和合要离,然:本然、非本然要离,统统要离!底下,离合俱非,这个“离”字:全部要离,离,本然、非本然要离;这个“离”,和合、非和合也要离,叫做双遮,就是止。这个离合俱非的“合”字就是即字,就是即本然、非本然,即和合、非和合,同时存在,叫做双照,俱非:统统不是,也要统统放下!双遮双照俱非。此句方名,无戏论法,到这个时候进入绝对的状态,叫做没有戏论法。【此极拂妄情。妄尽真显。本然即自然,和合即因缘。首二句单遣,非即遣也。以非本然,遣本然;】本然,然后底下那个非本然,就是把它遣掉,以非本然而遣除本然,就是没有本然这个名词,本然当体即空,所以无论是本然、非本然。【以非和合,遣和合。】和合,还有非和合,用非和合来遣这个和合。【第三句,合然俱离,是双遣,离亦遣也。合字,兼和合与不和合,俱遣乃遣第二句。然字,兼本然非本然,俱遣乃遣第一句。俱离,与下俱非皆当双用。第四句离合俱非,离乃俱离之离,】第四句的离合俱非,这个“离”乃是俱离之离,统统要离,离合俱非。【合非和合之合,】这个“合”字,离合这个“合”字,非和合之合,上面已经解释过了。这个合字乃是即字的意思,(【乃是即字之义,】)【即是不离也。】不离。【离和合非和合,】离【本然非本然,此双遮也;】那个“合”字就是即,即就是不离。【合(即也)和合非和合,】即【本然非本然,】也就是说:不离和合、非和合,不离本然、非本然,【此双照也。俱非,即遮照同时义,即遮而照,即照而遮,此对第三句。】来讲的,俱非,就是遮而照,照而遮,此是对第三句。【遣之又遣,更无可遣,诸情皆尽,情尽法真,此句方名无戏论法。】
翻回来,师父从628页一气呵成,把它解释一遍。628页,经文,看经文就好,师父就直接解释。佛告阿难:即如城中,演若达多,这个狂性的因缘,有一天若得除灭,那么这个菩提不狂性,就自然而出。你所谓的佛教所说的因缘、和外道所主张的自然无因论,穷究、研穷究到它最彻底的理论,就不会超过佛教所说的因缘,和外道所主张的无因自然论,或是自然无因论。理穷如是,这个道理穷究到最后必定是如是。629页,经文,阿难!演若达多,头本自然,这个演若达多,头本来从一出生,就是那么自然的、好端端的存在,本来本自其然,本因时常自然的、好端端的一直自然存在。无然非自,无然就是若非如此自然的存在,就变成非自然了。佛反难云:那么何因缘故,就是何故,怖头狂怖,妄失这个头而狂奔妄走。629页,经文,若自然头,若本自然之头,借着照镜子的因缘——因缘故狂,借着照镜子的因缘,所以令心狂走,何不本来自然的头,借照镜的因缘,故让他真正的失去这颗头?这表示借着照镜子的因缘,失去这个头,这不是真正的因缘,它只是妄。翻过来,630页,本头不失,狂怖妄出,曾无变易,何藉因缘?这个本来的头,只是一时狂怖之心,无因妄出,头非但无失,也从来丝毫没有变易,则又何必借这个因缘,去找那颗头回来呢?630页,本狂自然,本有狂怖,若说本来的狂性是自然存在的,那么就应当常常有狂怖存在;那么未狂之时,这个狂性到底潜藏在哪里呢?所以这个狂不出于自然,一定有个因缘的。631页,中间,不狂自然,若不是狂出于自然,就一定狂是出于因缘法,那么有何因缘而狂走?但是我们知道,头本来就无妄,无妄就是本真,头并没有增减,也不是因缘法,无增无减就是无妄,无妄就是本真,本真就是非因缘法。所以头本无妄,则狂非因缘,为什么?有妄才叫做因缘。是不是?何为狂奔而走呢?实在是毫无意义!631页,若悟本头,如果一旦悟了本有之头,知真之本有,识知狂走,识知彼狂走之性相,根本跟头的有无实在是不相关,因为头本来就存在。所以,识知狂走就是达妄本空,无明这个妄动本来就是不存在的。所以若悟了本有之头,知真本有,了解识知狂走,达妄本空,这个时候,生灭因缘,增减、能所的因缘法,跟外道的无因的自然论,统统叫做戏论。是故我言:三缘断故,就是菩提心。632页,菩提心生,生灭心灭,此但生灭,若说有菩提心而生,有生灭之心而灭去,此但是凡情生灭之见,不是真正的菩提心。633页,灭生俱尽,生灭的心灭;生:菩提心生,这个时候,把生灭心灭、菩提心生二个统统灭,此时一般人认为这个叫做无功用道;但是如果你还有“我自然入于无功用道”这种观念存在,那么很清楚的分明,我有这个无功用道的自然心生,那么这样的观念,对彼生灭心灭来讲,这个自然无功用道的心一生,这个仍然是生灭,不是佛的菩提心,不生灭的菩提心。633页,倒数第四行,无生灭者,当灭生俱尽,没有菩提心生,也没有生灭心灭,这个通常名叫做自然无功用道的心,这样的心,是误解了佛教的真心,用二分法。为什么?就像世间人用二分法,一个把它分和合因缘性,一个把它非和合,就叫做本然性。犹如世间人二分法,把和合性归纳成因缘,把不和合性归纳成本然。那么,什么叫做和合性呢?就像诸相杂和,二种不同东西合在一体,名叫做因缘和合性。转过来讲,用二分法来理解因缘的和合性,这个我们称为妄的话;把它非和合性的本然性,又误认为这个是真,用二分法的。因缘法叫做妄,那么,非因缘法又误认为真,这个不是真正的不生灭的真心,称本然性。要怎么样才是真正的菩提心呢?翻过来,634页,要怎么样真正的菩提心生呢?如果要讲到真正的不生不灭的菩提心生,那么,本然、非本然,和合、非和合,合然俱离,上面的和合、非和合要离;上面讲的本然、非本然也要离。离合俱非,讲到离跟合,其实是不对的,离就是离于本然、非本然,和合、非和合,也不对。即,这个“合”就是即,即,即于本然、非本然,即于和合、非和合,也不对!为什么?二个统统要放下,俱离。到了这个时候,本然、非本然,和合、非和合,要离;到这个时候,即本然、非本然,和合、非和合,也要即,这个即跟离统统不对,因为这个也不是菩提心生。所以菩提心,真正的不生不灭的菩提心生,本然、非本然,和合、非和合全部离,合然俱离,离合俱非,到这一句的时候,方名无戏论法,这个才是真正的不生不灭的菩提真心生出来。听得懂吗?好!程度很好,非常好!我都怕大家听不懂,既然大家都点头,这样很好!635页,【丑三 直斥耽著戏论】
【菩提、涅槃,尚在遥远,非汝历劫,辛勤修证。】这一句话,也算是责备,也算是鼓励,就是你修行的方法要对,要不然菩提涅槃太遥远了,方法不对就没办法了!【阿难前云:‘不历僧祗获法身。’此佛谓曰:‘菩提涅槃,尚在遥远。’以阿难倒想】颠倒之想叫做倒想。【虽销,细惑全在,】思惑,还有界外的无明,细惑全在。【故于无上菩提,无余涅槃,尚在遥远。断云:】佛断定了:【非汝历劫,辛勤劳苦,所能修证。】为什么?狂心不歇,没有办法。【如是与佛前言,狂心若歇,歇即菩提,何藉劬劳,肯綮修证,岂不有乖前后乎?当知前者,能舍戏论,何藉劬劳,何须历劫,今以阿难,戏论未捐,纵经尘劫,断定难成,下则明言以告之。】
【虽复忆持,十方如来。十二部经,清净妙理,如恒河沙,祗益戏论。】这一段特别的重要,就是把佛法当作学术来研究,而不履行、实践佛的教法,是没有用的!嘴巴一直讲:放下、要慈悲。可是就不照着做;“要精进啊!”,却懒惰。听经闻法赶时髦:大家都来听,我也来凑凑热闹,我来种种善根!从来就不是脚踏实地的去修行——说放下,他就真的全部放下;说不执着,就真的不执着;说无诤,就真的无诤;说不计较、不比较,就真正的不计较,也过着不比较的日子,这个是佛的好弟子,说了就真的去实践、去做。要不然就像佛讲的这个:虽复忆持,十方如来,十二部经;这个十二部经是十二种分类,十二种分类。清净妙理,如恒河沙,祗益戏论。诸位!翻开《表解》七四页,十二部经,简单来看一下,我们在《十四讲表》也讲过了。这十二部经就是十二种分类,不是说所有大藏经只有十二本经,不是这个意思。十二部,“部”就是分类,大藏经把它分类,就是分成十二部。一、叫做长行,这个就经文的体裁来讲的,这经文写得很长。谓经文中,直宣说法相,而不限定字句之文句,以文句之行数长故。叫做长行文。第二、叫做重颂,重颂就是宣说于上,长行文讲完了,用偈颂再讲一遍。所以,更以偈颂结之,就是以偈,宣说于上,就是在前面长行文讲完了,后面用重颂,再一次的用偈颂来讲这个长行文,既宣说于上,更以偈颂结之。 第三、叫做授记,佛于菩萨、缘觉等,授与未来悬说之教。那么,这个授记,小乘没有,小乘没有授记这个,小乘只有九部,大乘有十二部。 第四、叫做孤起,这个孤起叫做孤起颂,跟前面的重颂不一样,前面的重颂是长行文讲完了,再一次的依据长行文的义理,再重新颂一遍,这个重颂字句很工整的。第四、叫做孤起颂,无关于前面的长行文,叫做孤起,单独而起的偈颂叫做孤起颂。这十二部经中有伽陀跟祇夜二者,皆是偈语之体。然祇夜为重说前面之经文而结以偈文,那么就是重颂,故约重颂。伽陀则不然,为单结之偈文,这单结就是跟前面的长行文义理无关,单独起来的偈颂,所以这个叫做孤起颂。所以孤起意思就是跟长行文无关,单独而起的偈颂。第五、叫做自说,无问而自说,如《弥陀经》等。诸位!小乘没有,小乘没有无问而自说。所以前面,授记,小乘没有;无问自说,小乘也没有。第六、叫做因缘,什曰:“力强为因,力弱而缘。”僧肇法师曰:“前后相生、因也,现相助成,缘也。”诸法要因相假,就是因缘要互相假借才有办法,因相假就是要因缘相借力,借力使力,然后才能成立。这个叫做因缘法,所以佛常常讲因缘。第七、叫做譬喻,佛讲了很多的譬喻。以已知之法,然后怎么样?显未知之法,这个叫做譬喻。第八、本事,谓佛弟子菩萨、声闻等,过去世行业事历之经文,《显扬圣教论》里面讲:“本事有谓,如来说圣弟子前世等事”。佛陀的弟子等等,宣说圣弟子前世等事,叫做本事。就是佛弟子菩萨、声闻,过去世到底做什么行业,本事。第九、叫做本生,如来说昔为菩萨时所行的,行业之经文。就是佛陀常常讲:以前前世是什么、无量亿劫前是什么。第十、叫做方广,方广是小乘也没有。所以小乘没有三种:没有授记、没有无问自说、也没有大方广。那么,方广遍十方,既深且广,当然就是大乘经典了。所以方广是大乘经典的别名,小乘当然没有了。大乘经之通名也。什么叫做方、方广?“方”是遍十方,“广”:周沙界之广,遍十方、周沙法界之广。第十一、未曾有,记佛菩萨现种种神力不可思议事。与说种种不思议之法。未曾有。第十二、议论,经文中设问答,问跟答,一问一答。而辨明诸法性相之处,名为议论经。叫做议论。所以这个长行,一、长行;二、重颂;三、授记;四、孤起;五、自说,就是无问自说;六就是因缘;七、譬喻;第八、本事;九、叫做本生;第十、叫做大方广,简称方广;第十一、叫做未曾有,就是记佛菩萨不可思议的事情;那么第十二、叫做议论,就是论辨性相,诸法的性相。好!简单介绍一下。好!翻回来635页,【此出其难成极果之所以。虽复忆持下,以阿难多闻第一,非惟能闻,复能忆持不失,又非惟忆持我一佛所说,亦能忆持十方如来所说,十二部经;】也就是这是一句一句的偈颂,【即:长行、重颂、并授记,】这个是第一颂。【孤起、无问而自说,】这是第二个偈颂。【因缘、譬喻、及本事,】第三。【本生、方广、未曾有,论议,俱成十二部,】后来的人把它连接,用七个字七个字让你好背,那么就把十二部经典很容易的背起来了。好!十二部经,即;诸位!把笔拿起来,长行,标号一,这是从文章的体裁来讲的。二、重颂,也是从文章的体裁,它是重复的跟这个长行文再颂一遍。第三、并授记,小乘没有授记。第四、叫做孤起颂,孤起无问而自说,标号四;前面并授记,授记,标号三,这个孤起,标号四;无问而自说,标号五,叫做孤起无问而自说。刚刚已经有解释了孤起颂,跟长行文无关,单独而起的偈颂。底下,因缘譬喻及本事,因缘,标号六;譬喻,标号七;及本事,标号八,因缘譬喻及本事,整个就是三部了,十二部的三部。本生方广未曾有,本生,标号九;方广,标号十,这个也是小乘没有的,未曾有,标号十一。底下,论议俱成十二部,论议,标号十二,十二。所以那个方广的第十,小乘也没有。好!我再念一遍:长行重颂并授记,孤起无问而自说,因缘譬喻及本事,本生方广未曾有,论议俱成十二部。【小乘九部,大唯三。】大唯三,就是说:大有加三部的意思。整个经典分成三种体裁,叫做大唯三,再分为九类,不是说大乘只有三部,不是这个意思。意思就是说:大乘的经典分长行、重颂跟孤起颂,意思就是:整个经典分为此三种体裁,再分为九类。那么,小乘九部的意思就是:十二部中,除了授记、无问自说、方广,大乘有这三种,小乘没有。所以小乘九部,就是除去授记、除去无问自说、除去方广,就是小乘九部。大唯三是指它的这个经典分为三种体裁,那么三种体裁就是:长行、重颂跟孤起颂,叫大唯三,长行文、重颂、还有孤起颂,大唯三。【清净妙理:指大乘三部,清净实相妙理,圆顿法门,如恒河沙。喻虽复闻持之多,不肯从闻、思、修,祗是资益戏论,】只是戏论而已,【所以难成极果。】
636页,【丑四 现证戏论无功】
【汝虽谈说,因缘、自然,决定明了,人间称汝多闻第一。以此积劫多闻熏习,不能免离,摩登伽难。】就是摩登伽女之难。你虽谈说这个种种的因缘和自然,也非常的决定明了,人间都称你阿难多闻第一,这只是博得一个虚名,对生死没有帮助的。所以,以此积劫多闻熏习,不能免离,摩登伽难。【前三句即祗益戏论,博得多闻之名,虽积劫(即历劫)多闻熏习,非有真修,】所以这个修行,真修是很重要的,说放下,你的心就是真的放下,不要碰到什么事情又假借种种的理由,又自己放不下:是因为因为怎么样,所以我放不下!我因为因为怎么样,所以我才这样子。不必这样子!日本有一个禅师,已经大彻悟了,大彻悟了;这是一段公案。大彻悟的时候,有一天,他这个道场外面,突然人家抱了一个刚出生的小孩来,哇哇在哭,一看,他(师)就把他抱起来去养,养。然后就开始闲言闲语了:哎呀!这个和尚怎么样子啊,不净啊!然后又怎样:哎呀!有孩子啊!大家都不晓得来龙去脉,大家都不晓得来龙去脉。然后他就去化缘这个奶粉。还没有把这个孩子抱来的时候,竟然是哪里,有一个小姐年轻,在家,肚子很大,一直一直大起来。。。一直大起来!一直大起来的时候,她妈妈就逼问她,说:你这个孩子是谁的?一下子跟外面的年轻人有了,她不敢讲,她就随便讲:某某禅师!哇!她的某某禅师是爸爸、妈妈最尊敬的,啊!他对我女儿这样子,还生了一个!她的父母亲就跑去兴师问罪,要去兴师问罪。兴师问罪的时候,这个禅师就一直听他一直讲、一直骂、一直批评,这个禅师说:喔!是这样子喔?就回答说:喔!是这样子喔?父母亲一直骂,出家人怎么样啦,一直批评。骂,那禅师就:喔!是这样子喔?也没有任何解释,他也是继续把这个孩子抚养长大。这个孩子因为吃奶,禅师本身是男众,也没有奶,就到处去跟人家化缘,化缘这个牛奶,小朋友、小孩子、婴儿能吃的东西,就化缘。。。去化缘的时候,人家就:哼!瞧不起:生了一个就很可恶了,还给我化缘!人家都不理他,然后到处的讥笑、讽刺,然后这个禅师就说:喔!是这样子喔?他什么都没有回答,又把孩子抱回来,有多少就慢慢养。。。经过了一、二年,这个女孩子看到这个禅师是一直很难过,因为这个不是他,然后嫁祸给这个禅师,这个女孩子自己心过意不去。过意不去的时候,就去跟她爸爸、妈妈讲,说:爸爸、妈妈!其实这个不是禅师的!说:啊?不是禅师的?那是谁的?她说:是市场、菜市场一个卖鱼的年轻人的,我是真的跟他有的,因为你们太严格了,我想找一个人来顶罪,因为出家人最无诤。说:哎呀!你这个死丫头,害死爸爸、妈妈,那个禅师是爸爸、妈妈最尊敬的!就赶快拉着那个女儿,到寺庙去跪啊、拜啊,跟禅师求忏悔,禅师听到一直忏悔很虔诚,就说:喔!是这样子喔?然后赶快把这个孩子抱回去,就什么都没有回答,“喔!是这样子喔?”抱回去。然后这个年轻的夫妻一直很过意不去, 她的爸爸一直对不起自己的上人,为什么污蔑上人?就搬了很多的供养,然后发动他们那边的信徒,说:这个是个圣人,他受到委屈,什么统统不解释,我们要去供养他!搬了很多的饮食,然后要发心筹钱,要把它翻新的。这个事情,就直接来到大殿,禅师正在打坐,他讲了很久,跪着表示很忏悔,误解了上人、禅师,然后禅师睁开眼睛说;因为他报告完了,他(师)说:喔!是这样子喔?这个公案,我们看了就是很惊讶,就是一个真正悟道的人,他是完全没有什么事情,你无论对他任何的侮辱,当一个人受到真正委屈、冤枉的时候,他一句都不解释;他受到很大的供养跟荣耀的时候,他一句也不讲!为什么?这不关他的生死的事情。这是我看了这个公案、禅师里面,很让人感动的一段,非常让人感动的!就是一个真正悟道的禅师,他连谈他都不谈,受尽一切的侮辱,不解释;受尽一切的供养、赞叹、建道场,他连动念都没有,因为这个不关他的生死的事情。是不是?可见一个人的修持,可以照他的侮辱、委屈,或者面对一切的赞叹,乃至一切的供养,因为这个禅师是大悟的人,都能如此的心情,这就是真正的解脱的人,解脱的人。前三句只益戏论,博得多闻之名,虽积劫(历劫)多闻熏习,非有真修,【徒闻无功,所以不能免离摩登伽女,淫术所加之难。】
【何须待我,佛顶神咒,摩登伽心,淫火顿歇,得阿那含?于我法中,成精进林,爱河干枯,令汝解脱?】又何必要等待我佛顶神咒,摩登伽心,淫火顿歇。摩登伽女本来是淫女,淫火顿歇,得阿那含,阿那含就是三果,哇!这个淫女一下子听佛言说,竟然证三果阿罗汉!所以我告诉你:你不能瞧不起妓女,这一跳,比阿难更厉害,阿难才证初果啊;这个淫女,就是妓女,闻佛说法,一下子立刻证三果阿罗汉!在这里也跟大家勉励一下,勉励一下就是说:如果是男众、女众,你觉得说这个淫欲心太难控制了,慢慢等,等因缘,稍微控制一下,怎么样?如果听经闻法,这一下子,三果就现前了!但是,一般人没有碰到佛,可能很难,这个摩登伽女也是示现的。对不对?我们一下证三果,那当然就是像芒果啦、苹果啦、百香果啦,就会准备三种水果,(笑),三种水果。我们大概很难像这样,一下子证阿那含,哇!开什么玩笑?是不是?以前佛在世的时候,这个证果像跟吃饭一样的简单,真的!证果跟吃饭一样,一吃饭就好几个证果了,一吃饭又好几个证果了。于我法中,成精进林,这个“林”就表示证果很多,精进林,爱河干枯,令汝解脱。【此二段举事验证。何须即反显多闻无功,若多闻有功,何须待我楞严神咒之力,使摩登伽心中,淫火顿歇,】所以,这个楞严咒,诸位!要好好的诵,所以上完《楞严经》,诵个楞严咒是挺重要的!【使汝阿难,如从梦觉,方脱淫难。淫火者,淫欲属火,凡多淫之人,相火必旺,】相火就是外貌,相火必旺。是不是?【淫心一动,淫火便炽。摩登伽宿为淫女,淫火更旺。】旺就是烧不退,【顿歇者,以正咒能破邪思,邪思顿息,故淫火顿歇,顿断见惑,及欲界九品思惑,得三果阿那含。此云不来,再不还来欲界受生也。】【于我法中,成精进林者:在我佛法之中;成为精进林,林是喻其进速,】就是进步非常神速,刹那之间就开悟证果!【而证之多也。不从初二果阶级,顿证三果,】哇!这个速度真是快!想起来实在是羡慕,在座诸位!你有没有想过?今天如果你跟佛在世,早就什么果统统证了,不必坐在这里辛勤劳苦,对不对?佛在世的时候可惜没有碰到;不过末法时期还碰到师父,还算不错!对不对?还有这个因缘嘛!佛在世失去的这个因缘,二千五百年后,还有楞严大法这个因缘,不错不错,大家要好好的珍惜,一堂课都不能缺席,说不定顿证三果,很难讲!【故以称焉。】【爱河干枯者:爱为生死本,因爱则有欲,因欲则受生,因生必有死,爱欲溺人,故喻如河。淫火顿歇,爱欲便断,得超欲界,故曰爱河干枯,令汝解脱淫难也。阿难固是大权示现,登伽亦是逢场作戏,】摩登伽女!对不对?这摩登伽女最好记了,你把它记:摩登番茄女,到死都会记得,我们《楞严经》讲的:摩登番茄女!摩登伽女!【一以见多闻之无功,一以显神咒之有力,而登伽淫火顿歇,显咒力能除障;得阿那含,显咒力能成益也。】
【丑五 正劝勤修无漏】
【是故阿难:汝虽历劫忆持如来,秘密妙严,不如一日,修无漏业,远离世间,憎、爱二苦。】诸位!这一句特别重要,就告诉你要在哪里下手?而且千万要记住佛的话:是故阿难,你虽历劫;还不是修一天、二天啊,历劫啊!历劫忆持如来,秘密妙严,秘,第一个秘:非口所说、非口所宣;密,第二个密字:非心所测。第一个,不是嘴巴能讲;第二个,不是心所测,第二个密就是不可思议。如来秘密,如来秘:就是非口所宣;第二个密:非心所测,这个妙严:妙庄严。如果你历劫忆持如来,这样子闻而不修,闻如来的秘密妙严正法,也不如一天,不如一天喔,怎么样?修无漏业。是什么叫无漏业?圆顿佛果的无漏业,圆顿佛果,就是下手是不生灭的根性,你要记住这个。修无漏业不是那个无漏业,是圆顿佛果的无漏业啊,因地心就是果地觉的无漏业。诸位!如何进趣无漏业呢?就是跟六祖讲的一样:远离世间,憎、爱二苦,意思就是哲学家讲的:爱恨交织会毁掉一个人,爱恨交织一定会毁掉自己的!佛陀告诉我们:心灵的污染就是最可怕的,很可怕的!因为他染污了自己的清净心。就像铁之生锈,佛有譬喻:铁的生锈腐蚀自己;心灵的污染,也是腐蚀自己的清净心。所以诸位!这个爱、憎爱,是一切痛苦的开始。六祖也是讲:不思善、不思恶,就这么时,是明上座本来的面目。世间的二分法你要放下,爱跟恨放下,善跟恶要放下,是跟非;有是非,但是一定还是要放下,本性无故,因为本性本来就没有这一些,着就是不对,执着就是不对。所以在座诸位!一定要听佛的话,你过去恨哪一个众生,你记住,用最短的时间,乃至今天听了以后,从现在,乃至于明天,见到你的仇恨的人,统统放下,一笔勾销!再来,这个爱会比较困难,宽恕一个人比较容易。这个夫妻之间的感情和爱欲,这个非常困难!或者是朋友、父母、子女,这个爱是很难断的,诸位!真的没有办法,很难!这个爱欲包括亲情、包括男女,包括情执,这个爱欲包括的范围很大,包括世间的贪。所以你要宽恕一个人,恨,这个容易;但是这个爱,执取相,这个非常难!所以,你今天虽然是学佛,譬如说你现在正在谈恋爱,假设说,男的谈恋爱,诸位!你现在也有女朋友了,你说那一刹那之间,要把你的爱人、你所欣赏的人,要从心中喔,从心中除掉,诸位!没有办法,这个需要时间,“叫我如何不想她”,很难!所以常常讲:I miss you so much.这一讲起来,美国人更热情,美国人热情如火:I want you.Ineed you.I love you.这美国人一讲起来很震撼的:我要你、我需要你、我爱你!纠缠至死,这个难,这个是非常难的,这个骗不了人的!所以诸位!你这个爱,父母亲、子女的爱、男女的欲爱、对世间名利的欲爱,你一定要记住,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常常观想火葬场的那个时刻,一定要这样子观想,一定要用正确的眼光。所以佛陀告诉我们:要火化观,火烧。在《阿含经》里面讲:凡是所爱的东西,你一定要观想放一把火烧掉,你最爱的名牌,放一把火烧掉是什么?焦黑啊,没有名牌。你那个爱人死了以后,放一把火烧掉,咦!变成火灰!诸位!这个爱欲就慢慢慢慢的干枯,生死就会了,你就有办法解决。所以这个,多少的年轻人写信来问师父,他说:我实在不知道怎么断这个情,真的不知道如何断这个欲,我统统知道四大无我,知道不净观、苦观、空观,可是遇到那个欲,就是没辙,就是没有办法!有一对年轻的夫妻,他爸爸、妈妈有一天往生了,车祸同时往生,很难过,非常难过,来到师父这里,我就告诉他:你七七四十九天要好好的做功德!怎么样?吃素,可以吗?可以!做功德行不行?行!你看你们的经济能力,我们出家人不跟人家谈这个,怎么做功德啊、印经典啊!最后:七七四十九天要断淫。他一听到这个:师父!这没有办法!父母亲死了,四十九天断淫,年轻人说:师父!这个没有办法!我说:你很老实,你很诚实的人,你非常的诚实,你面对自己的爱欲,仍然敢勇于说没有办法!所以这个爱,它需要时间克制一下,时间慢慢慢慢。。。为什么?他出家有这个好处,他就是今年不碰、明年不碰,三年、五年、十年,他就会慢慢慢慢的他就会淡。所以现在,诸位!没有男女关系的人是福报很大的!如果你这个家庭,为了维护这个家庭,那么,不要观想这是乐事,要观想如同嚼蜡,就像吃这个蜡烛一样,索然无味:我只是应付一下,我只是应付我的老婆,或者是应付一下我的老公。这个是很重要的心态,不是因为取乐而在一起,这个佛教里面观想:是为了我的责任,我为了我的家庭,我不得不这样做!诸位!修行是心法,要不然的话就麻烦大了,很多搞到最后就会离婚!像受菩萨戒的人,一下子:我要断这个爱欲!受菩萨戒,问的人最多是什么问题?最多的问题就是说:师父啊!我受菩萨戒,我的媳妇,怎么样?生了,生孙子了,那我现在怎么办?我要煮荤给她吃啊!问最多的就是这个!我女儿生了以后,回到我的家,她刚好是怎么样?一、二个月以内要坐月子啊!你看,问这个问题啊,她还受菩萨戒,她是很苦恼很苦恼:这怎么办呢?所以我就告诉她:像有这种情形,我指引你、建议你,去那个坐月子中心。对不对?你用什么给我女儿吃、用什么给我媳妇;台湾有这个坐月子中心,知道吗?媳妇事,不关我的事情,我只付钱就好!这个有一点逃避这个因果的法律;但是也很无奈!所以受菩萨戒的问的这个问题,是天天问、年年问、每一个月都问、人人问,问个不停,就是一直问这个问题。你受菩萨戒,我可以单刀直入跟你讲:“煮荤的没关系”?那这个因果我来挑啊!是不是?我什么时候也没有这样讲。台湾的佛教,为了这个事情,比丘跟比丘分成二派,有一些在家居士去受菩萨戒,这一群的法师就告诉她:为了家庭圆满,你一定要开缘,要煮给女儿吃,煮荤,你受菩萨戒可以煮,也可以怎么样?煮给媳妇吃,不打紧,佛法,世法出世法,本来无二法。这个比丘讲的、戒师讲的,实在也很有道理。另外一群的比丘、戒师;又受戒了,又跟这一派的,持戒非常精严:你今天既然来受菩萨戒,宁死不犯戒!知道吗?戒为无上菩提本,应当一心持净戒,戒在人在,戒亡人亡!讲的。。。这样讲也没错啊,于是就:持!持!再来听这个法师讲,还是开缘好;再来听这一群戒师讲,还是持戒好,还是不要煮,就算女儿、媳妇饿死也不管了!我告诉你:这个问题问到这个法师;这个法师指我啦,很烦,太多了,重复又重复,今天问、明天问、今年问、明年问、每天都问,我以后要写一份:一函遍覆,就是我这一封信,有问这个问题,统统寄出去!对不对?自己想办法!对不对?做一个比丘的,随随便便就讲:“你一定持”吗?一定持,家庭分裂啊,我就是不煮给你吃啊!媳妇或者是女儿,那怎么办?要坐月子啊!所以我建议她去坐月子中心,我没有罪,你出钱就好,你观想出钱是给她去吃素的,你管她吃什么!与我无关。不然真的没有办法解答!是不是?所以这个要自己衡量。如果是我真的是受菩萨戒,煮给媳妇。。。或者是不煮给媳妇吃,家庭不圆满;不煮给女儿吃,家庭也不圆满、老公也生气,闹到婚姻快离婚了,就这样!不然怎么办?你以为法师红包好收喔?好难啊,很难啊,这个,你请任何一个法师来,他根本就不会回答,你回答这个也是死路一条,你回答这个也是死路一条,根本没有办法回答嘛,到底是要煮还是不煮?不知道,我也不知道!到最后,干脆去掷杯筊问佛祖了,不然怎么办?为了家庭圆满,也对啊,要不然离婚啊!真的很严重的,你不晓得碰到那种很严重的家庭,因为煮素食,这个问题是很严重的,有时候碰到那个不讲道理的,不是你想像的可怕,是很可怕的!真的!离婚都有可能!所以看你要持戒,还是要用菩萨的心肠,圆满整个家庭?对不对?后面就是要具足智慧了。所以师父已经讲了:法无定法,有时候,佛教的智慧跟慈悲,真的没有办法解决!为什么?因为它有时空性的不同,时间跟空间性的不同。所以这个叫做法无定法,所以我们今天讲的就是师父的苦衷。所以拜托大家,不要再问这个问题了,真的!一直问、重复的问。底下,【是戏论无功之故。阿难多闻,非是一生,故曰,汝虽经历多劫,有闻持之力,能忆持如来,秘密妙严;无上之法,非口所宣曰秘,非心所测曰密。此二字即不思议,清净妙理,庄严一乘,即《法华》之大白牛车,张设幰盖,】幰盖就是车幔。【众宝严饰。纵能忆持,人间只是称汝多闻第一,未全道力,汝所自知。】
【不如一日,修无漏业者:此无漏业,不可作二乘所修解,当指圆顿修法,】因为这个《楞严经》是圆顿大法。【与前后文,要相照应。】638页,第一行,【以多闻不及修习,】就是要去实践,你知道吗?修行就是要去实践,说放下就真的放下;说好好念佛,就一心一意,全心就是佛。【故曰不如一日,狂心顿歇,不随世间、业果、众生,三种而起分别之心,此即背尘合觉,逆彼无始生死欲流,故得远离世间憎、爱二苦。憎爱是二种苦因,生死是二种苦果。憎爱不必别作他解,即是异见成憎,同想成爱。若能不随分别,则尘既不缘,憎爱何自而生?苦因既断,苦果自离,此即修无漏业,示多闻人,就路还家之法,不出流而闻尘,但逆流而照性。】不出流,这个心不往外缘的意思,不外流而闻外面的声尘。但逆流而照性,就是观照不生不灭的心性。【即下文偈云:‘将闻持佛佛,何不自闻闻?’】意思就是说:你要持佛之佛语,与其你持佛之佛语,不如你反观你的自性,何不反闻闻自性?第一个“闻”就是反闻,第二个“闻”就是自性。你将要闻持,听闻那个佛所讲的法,何不反闻闻你的自性?佛讲的法是外尘,你现在用的要你的自性。【正与此文相合也。】
638页,经文,【丑六 更举劣机激责】
【如摩登伽,宿为淫女,由咒神力,销其爱欲,法中今名,性比丘尼。】摩登伽女后来变成比丘尼。【此举登伽,以激阿难。宿为淫女,三障具足:淫心烦恼障也;宿世淫习业障也;现受女身报障也。由仗楞严神咒威力,销其爱欲,即淫火顿歇,爱河干枯,而烦恼障已除。法中者,在佛法之中,成精进林,而业障亦断。名性比丘尼,列僧宝数,则报障已转。】所以真正发心出家剃度,他的业就一定会转;我指的是真,不是赖佛偷生,不是现一个僧相,混日子的那一种比丘。我们讲的是说真的发心,要修行了生死的、发大菩提心的,只要一现僧相,他就转变,转变了!所以我去排紫微斗数,说我一定活不过四十九岁,五十岁那个是死劫,师父啦!就说我五十岁那个是死劫,没有办法,绝对没有办法躲过,没有办法!除非这个人做极大极大的功德,才有办法转过来,就是这个是出生他就四十九、五十,就是一个很大很大的劫数,这紫微斗数排下去,叫做死劫;本来你们师父应该死的,(师父指自己)死劫。还好,今年算一算,我脸看不出五十,但是实际是五十多。所以,这个劫算是躲过了,躲过了。这个也要劝劝大家就是说,还是要做大功德,多多念佛、多多诵经、放生、吃素,要好好的护持正法、听经闻法,你有任何的业障,乃至于有生命的危险,佛菩萨会加被我们的,做得让佛菩萨真的很感动。可能我也真的很认真的在做,可能那时候四十九岁、五十岁,可能有龙天护法就说:哎呀!这个还要再讲一次《楞严经》,不可以让他死!可能也是宿世做了一些善事,或者是说放了很多生,师父也放了很多生,也弘扬了正法,救度了无量无边的众生;当然,这是在事相上讲的啦!所以这个报障已转,可能是这样子啦!要不然我的命盘是四十九岁、五十,而且是死劫,而且一定要死。【此文具有四悉檀利益:】一、【亲闻神咒,驱邪归正,即世界悉檀,】这“悉檀”就是一切成就的意思。【得欢喜益;法中为尼,精进修行,即为人悉檀,得生善益;销其爱欲,即对治悉檀,得灭恶益;顿证阿那含,则第一义悉檀,得入理益。】这四悉檀以前就讲过了。
639页,【与罗睺母,耶输陀罗,同悟宿因。知历世因,贪爱为苦!一念熏修,无漏善故,或得出缠,或蒙授记;如何自欺,尚留观听。】解释一下,说:这个罗睺罗的母亲,就是耶输陀罗;这《法华经》中,耶输陀罗后来授记为具足千万光明如来,叫做耶输陀罗,佛未出家的同修。这个同悟宿因。知历世因,贪爱为苦,这个贪爱,就包括一切的名啊、利啊、男女,包括情执。一念熏修,无漏善故,或得出缠,或蒙授记;如何自欺,尚留观听。尚留观听,这个“观”就是见,“听”就是闻,就是为什么还停留在见闻觉知的分别心?尚留观听之分别心,为什么还停留在见闻觉知这颗分别心、意识的分别心?为什么不用不生灭法的圆修圆顿法,而直趣无上的佛果?佛陀是这样的勉励。人家女流之辈耶输陀罗,对不对?还有那个摩登伽女,都是怎么样?耶输陀罗已经证四果阿罗汉了,人家摩登伽女证三果阿罗汉,而你呢?阿难呢?你是大丈夫啊!是不是?勉励,佛勉励一下阿难。底下,【罗睺罗,是佛之子,非是欲爱所生,乃指腹成胎,在胎六年,此云覆障。耶输陀罗译云名称,是女中有名称者,是佛之妻。佛为太子时,十七岁结婚,但是无情夫妻,并未同房。太子十九岁出家,三十岁成佛,耶输陀罗,同佛姨母,】佛之姨母。【发心出家。】所以大乘佛教有时候让人很难去理解,为什么?没有夫妻之行,为什么会有儿子呢?是不是?所以这个就是大乘佛教,很多让人家打问号、怀疑的地方,解释不通。最主要显示说佛是清净的、是不可思议的,成就佛道,他本身修无量劫来;所以,有的经典记载就是说:释迦牟尼佛在俗家的时候,因为没有夫妻之行,他为了有儿子,有向上苍祈祷,他想要出家,所以佛陀用手指头指着这个耶输陀罗的肚子,从此以后就怀孕了。也是神话。有什么办法呢?大乘佛教很多都是解释起来连大乘法师解释起来都摇头,都摇头!有一个法师,他解释,就是讲经讲得很热衷,很热衷,就说:人寿在八万岁的时候,减寿减到二万岁的时候;每一百年减一岁,减到人寿一百岁的时候,释迦牟尼佛降生。这个时候人类的苦很多,五浊恶世,一直减一直减。换句话说:人寿到百岁的时候,就是一直减。然后讲完的时候就问:你们有没有问题?就有个医生就举手了,你有什么问题?他说:师父!我们医学上不是这样讲的,医学上是说:以前医药不发达,人平均的岁数,只能活到四十岁、五十岁,因为那时候牙科不发达、咀嚼能力不够,传染病、瘟疫,所以那个时候战争;我们现在人类平均的寿命,以台湾来讲是七十五岁。换句话说:在二、三千年前,平均的寿命,是不到四十岁、五十岁的,因为那时候传染病、医药不发达。师父!人的寿命是愈来愈长的,您为什么一直讲说人的寿命是愈来愈短,每一百年减一岁?这一问,他是医生啊,一问,他科学根据啊,一问,法师不会回答;我当时在场啊,法师不会回答,大乘法师。他说从二万岁一直减,每一百年减一岁,减到一百岁;这底下的医生一下子反驳过去,法师愣住了,连答都不会答!这大乘佛教,有让大乘的法师困难的地方、困扰的地方,就是这样,不会回答。意思就是:人类的寿命是愈来愈长,不是愈来愈短,师父!您讲错了!所以那个看佛经,师父那一天已经有讲:要活看,不是死看。后来那时候我在,可是我们不敢回答。人家问说:慧律法师!这一句应该怎么回答?要怎么回答呢?如果你碰到这种,我说:很简单啊,要活看啊!记得!每一百年减一岁是计算数目,计算长时间而已,是表法的。意思就是说:这个是计算时间,不是人寿真的二万岁,你要这样讲,经过久远劫的演化,人寿大概到一百岁左右,五浊恶世就会出现,要这样活的来回答。说:喔!那我知道了,我知道了!这你看看,不然不会回答。有一个人也是讲得。。。大乘佛教的法师,也是讲说:释迦牟尼佛是从这右胁而生。每一个都是这样,讲。。。右胁而生。然后就也是个医生,他说,举手:师父啊!(师父举起自己右手臂)这个右胁而生,这里根本就不是产门,怎么右胁而生呢?然后这大乘法师就说:佛神通不可思议,就是从这里生啊,不要怀疑,佛有大神通!怀疑。后来这个法师也不知道该怎么办,这样用权威性让他直接相信,他还是不相信啊!就来问师父,就问我,他说:这个大乘的右胁而生,法师!那怎么解啊?我说:那是表法的,婆罗门从顶部而生,是不是?从这上边、从头。那么这个贵族就表示从中间,这个就是心,就是表示从这个右胁,跟心的位置是一样。释迦牟尼佛是贵族嘛,是从右胁而生,是表示他是贵族的阶级,它是表法的,你还认为佛陀真的从这里生啊?还得了?从这里生,谁会成佛啊?人人都要从这里生才能成佛啊!对不对?不然从这里生的举手?(师父指右胁)没有啊!这个当然是表法的,表示贵族的身份嘛!所以这个佛经要活看,你要懂得来龙去脉、历史的背景,才能圆满的解答,不然各个都会被问得哑口无言!台下的知识分子那么多,一问,每一个都倒!所以佛法是活看,不是死看的。底下,再念一遍:罗睺罗,是佛之子,非是欲爱所生,乃指腹成胎,在胎六年,此云覆障。耶输陀罗译云名称,是女中有名称者,是佛之妻。佛为太子时,十七岁结婚,但是没有情,夫妻并未同房。太子十九岁出家,三十岁成佛,耶输陀罗,同佛之姨母发心出家。【性尼】就是摩登伽女。【与耶输陀罗,同悟宿因,知历世因,无非贪爱为苦,知女身之报,爱欲深重,历世以来,果报不胜,皆由贪爱为苦也。】【一念熏修,无漏善故,或得出缠,或蒙授记:此正激劝之旨。今性尼、耶输二人,女身劣机,但以一念熏修,无漏善故。如何修法?即以悟历世因,贪爱为苦,但以一念止绝贪爱之水,不令向外流逸,因不流逸,旋元自归,定力成就。】【下二句明果证。或得出缠:谓性尼爱河干枯,断五趣杂居地,九品思惑,得出欲界生死之缠缚。又谓耶输已证四果,】这个耶输不是那个基督教的耶稣。又谓耶输已证四果,【所作已办,分段已离,得出三界生死之缠缚。或蒙授记:谓此二人,如能回小向大,捐舍声闻,毕获如来无余涅槃,本发心路,进趣菩提,则蒙佛授记,正未可量也。】就是正未可限量。【如何自欺,尚留观听者:此斥责之词。谓彼耶输女身,已为劣器,登伽淫女,更是下机,今尚以一念熏修,无漏善故,已得胜进,如何汝阿难,以堂堂丈夫之形,赫赫王家之种,】赫赫就是显著,赫赫王家之种。【徒守多闻,甘居下位,现见熏修有益,不肯进修,如何自欺自暴,尚留恋见闻(即观听)分别耶?即指见相发心,闻尘执悋,未免循尘,自取流转也。】所以记住!着相就是流转相,着相就是流转因,见性就是逆流因。【交光法师云:当知阿难,此审辨问,最有关要。良以前既排尽因缘,后复将谈修证。若一定有修有证,则违前自言;若一定非因非缘,则废后修证;此圣言宛似互违,不可不辨也。】今明真心本来就不变,【今明真本无变,】犹夫:就像,【犹夫头本无失,】这“犹夫”就是就像。【而何有实修实证,】哪里有所谓的实修实证?他本自具足,本来就不失。【固非一向堕于因缘也;】意思就是说:所以当然不是一向堕于因缘的二乘人所能了解。【又明妄之现迷,】犹夫。。。就像妄心现在的起迷的时候,【犹夫】就像【狂之现起,】狂之现起就是狂心现起。【而岂终无修无证,】怎么可以讲没有修证呢?是不对的,讲无修无证也不对,必须假借种种的因缘,好好的善修善证,假借种种的因缘好好的修行啊!亦非一向堕于自然的无因论,(【亦非一向堕于自然也。】)外道的无因论所能理解的。外道的无因论就是说:你只要放下,八万四千劫就自然成就,就像缕的丝线结成一丸,抛出去了以后,线没有了,自然就尽端,自然的外道就是这样子。你不用修行,自自然然的放着,他就成道,成道以后又来变众生,众生以后又成道,他就是这样子啊!意思就是:堕于自然无因论的外道。所以要记得!虽是无修无证,还是要假借因缘,去好好的修、好好的证。所以这一段说:而岂终无修证,亦非一向堕于自然外道的无因论。这个“终”就是完全说;这个“岂”就是难道;而难道完全说无修无证;这个“终”就完全说无修无证是不对的。也不可以一向是堕于外道自然无因论所能理解的,意思:还是要假借因缘,要好好的修、好好的证。【由是则知斯经,无修无证,固不碍于有修证;而有修有证,仍不碍于无修无证也。前后之文,无复矛盾之可议矣;其旨亦甚微妙也哉!】【壬二正为宣说竟,并上科辛二如来次第以除二惑竟。】
我讲到这里,我很高兴,为什么?我们从310页这样讲,一个多月,像开快车一样,讲了330页,这样蚕食鲸吞的也讲了330页!所以说我一直觉得很辛苦,因为这准备实在很辛苦!诸位!看大张的科判;还没结束喔!怎么就急着收拾东西回家呢?你们是在赶什么?竟然课本阖起来就要合掌回向了,这实在是。。。(笑)不像佛弟子,这么懒!来来!翻开第一页大张的,喔!我们现在讲到〇六四一,诸位!你看底下的数目字。这一段,〇〇八三,有没有看到?你看那个数目字,最底下那个一格一格的,有没有?〇〇八三讲到〇六四一,知道吗?〇六四一,你看,这一段往上看,〇〇八三,隔壁就是〇〇八三,诸位!看看〇〇八三到〇六四一,看最上面,你有没有看到?说奢摩他路令悟密因大开圆解,有看到这个吧?诸位!这个就是要叫你舍识用根,看到这个不生灭、见到不生灭的根性。所以这一段最大的用意是在。。。诸位看底下,〇〇八七这个地方,破妄识无处,斥妄识非心——〇一三一,〇一四九就推妄识无体,有没有看到?这最重要的,〇〇八七、〇一三一、〇一四九,对上去,破妄识无处,斥妄识非心,推妄识无体,再看左边,就是正显即真克就根性直指真心,这个就是带妄显真,带妄显真就是显见是心、不动、不灭、不失、无还、不杂、无碍、不分、超情、显见离见,带妄显真;最后就剖妄,诸位看剖妄出真。所以第一个是克就根性直指真心。看左边,会通四科即性常住,会通四科了:五阴本如来藏,真如、妙真如性;会六入本如来藏,妙真如性,就是即妄即真;会十二处本如来藏,妙真如性;会十八界本如来藏,妙真如性,这个就是即妄即真。后来就是圆彰七大,就是地、水、火、风、空、见、识,即如来藏性,周遍法界。继续看左边,上面,这个格子的左上角,审除细惑,说二如来藏,有看到吗?再看底下;看中间,如来次第以除二惑,看最底下,〇五四一,对上去,先说不空藏,以示生续之由,看到吗?看到〇五八〇,说空不空藏,以示圆融之故,要圆融。说不空藏,就是为了要显示生续之由;说空不空是为了显示圆融,诸法是圆融的。所以这一段,大众就领悟了,就赞叹佛谢益。所以这一段整段就是:说奢摩他路令悟密因大开圆解。所以,往左边平行看下去,看横的看下去,最上面的,有没有看到,说三摩修法,令从耳根一门深入,看到这一段吧?这个就是大B。所以我们到今天为止,讲到最大段的A段讲完了,就是说奢摩他路令悟密因大开圆解,大A;那么大B就是说三摩修法,令从耳根一门深入;大C就是说。。。往左边继续看:说禅那证位、令住圆定、直趣菩提,看到吧?直趣菩提。再讲一遍:说奢摩他令悟密因大开圆解,是大A,定中有慧。说三摩修法,令从耳根一门深入,这个就是慧中有定。再来,说禅那证位,怎么样?令住圆定,直趣菩提,这个就是定慧均等。定中有慧,慧中有定,再来,定慧均等。这个就是A加B加C。禅那还是讲定,所以这三个定加起来,就是所谓的首楞严大定,首楞严大定。好!我们第一大段讲完了。好!问一个问题:下星期四带什么来?答一答。小朋友很有智慧的!各位小朋友,回去叫爸爸、妈妈把那个《义贯》放在你的包包里面,记得下星期四要带来,老师要检查的,老师要检查的。《义贯》带来。那么《义贯》我们预计讲三天,最慢四天。换句话说:下个礼拜,这个说奢摩他这一段,大A就讲完,就进入三摩的阶段,最后讲禅那,禅那。所以,我的心情也是很高兴,因为说奢摩他这一段,是整个《楞严经》篇幅最大,也是最难的,最难的!因为叫大开圆解,所以教义、教理上,哇!真是不容易啊,真是不容易啊!所以今天讲的,你完全听得懂的请举手,一句都没有迷糊的,还是难!不然就多念佛、吃得饱、穿得暖,其他的就没事。请下个星期四再继续来。知道吧?再继续来。因为佛法很深、很难,不过你们这样的精神,师父很感动!像今天八关斋戒,有三百五十个人吃饭,然后加上我们的工作人员还有义工,总共有四百三十个人吃饭,至四百五十个。厨房真的非常辛苦的,非常辛苦的!师父也是非常辛苦的。(众鼓掌谢师)感谢各位父老兄弟姐妹如此支持爱护,支持我一票,(众笑)我会继续把经讲好!好!你们表现得很好,佛记一大功,打八关斋戒,又能够听《楞严》,(师对众竖大拇指)诸位!你们一定会成佛的!(众鼓掌)没有话讲的!
2009.07.09请翻开《楞严经义贯》,773页。我们用了相当的时间,解说了《楞严经讲义》,阿难明心发广大愿。这个《义贯》也有他独到之处,有他一些看法,还不错!那么《义贯》的时间,就不能像《楞严经讲义》用的时间那么长,因为这个是白话,而且是第二次重复;但是对有心研读《楞严》的来讲,这个也是很好的资料跟复习。诸位看773页,阿难明心发广大愿,经文:【尔时阿难及诸大众,蒙佛如来微妙开示,身心荡然,得无挂碍,是诸大众各各自知心遍十方,见十方空,如观手中所持叶物。一切世间诸所有物,皆即菩提妙明元心;心精遍圆,含裹十方。反观父母所生之身,犹彼十方虚空之中吹一微尘,若存若亡;如湛巨海流一浮沤,起灭无从。了然自知获本妙心,常住不灭。】这是经文。看注释:“身心荡然”:“荡然”,就是清净开廓。以受如来甘露法水洗涤,所以清净、开廓无边。如果一个人学佛,他对佛心有所体悟,他的度量就会愈来愈大。。。就会无所执着,慢慢慢慢就了解:喔!我们的心跟佛是一样的,我们甘愿做凡夫,是因为自己的烦恼,要成佛也是自己的心,都是自己的问题,那么就找到了佛学下手的地方——心法。774页,“手中所持叶物”:这个“叶”,就是贝叶;“物”,就是其他物件,例如庵摩罗果等。有的人到印度去看这个庵摩罗果,就是我们台湾产生的芭乐,芭乐就是我们的番石榴。有的人到印度去看了说:哎呀!这个庵摩罗果,我们去印度旅行去看,结果这个庵摩罗果竟然是台湾的芭乐,番石榴!他们是这样讲啦,我没有去过印度,我不知道。“犹彼十方虚空之中吹一微尘”:与真如法身(遍法界大身)相比,父母所生之身,就像是十方法界的广大虚空当中,忽然在一阵风中所吹起的一粒微尘一样,至为渺小。它这个意思是告诉我们:其实我们的胸量是跟佛一样的,只是因为我们太过于妄执微少的这个色身的元素误认为自己。我们这个色身用元素来讲,是宇宙中很少很少的元素;而我们的胸量放不开,是因为我们执着少许的元素,误认为有一个“我”,这问题就被困住了!“若存若亡”:若有若无。“如湛巨海流一浮沤”:“湛”,就是湛然。“浮沤”,就是水泡。又如于湛然的大海中漂流着的一个小水泡。我们的生命就是这样,忽起忽灭,一下子泡沫就没有了,我们随时随地可以看到说,你认识的人、年轻人,没多久那个又死掉了,没多久那个又往生了,很快的!你看讲堂最近又助念了好多人,就是一个小水泡,冒起来马上消失,我们的生命就是这么无常!“起灭无从”:“起灭”,就是生灭。此水泡在大海中的生与灭,都如无所从:来无所从,去无所至;在浩瀚的大海当中,其生与灭俱皆无声无响;当处出生,随处灭尽。其生与灭,对整个大海来讲,毕竟毫无影响,直如无物。这个大海就像法界,我们这个色身刹那生是刹那灭,生到死这么快速,其实没有东西可以执着。而所言大海者,乃众生本具遍法界之大身也;所以这个才是我们真正的生命,叫做法身慧命。所以智慧是很重要的、开悟是非常重要的!水泡者,父母所生之身也。我们现在误认为这个色身就是自己。775页,义贯:“尔时阿难及诸” 与会“大众,蒙佛如来” 慈悲所作如是“微妙” 之“开示”,皆悉悟了,而得“身心荡然”清净,开廓无边,证“得” 自在“无” 所“挂碍”;而且不只是阿难一人为然,“是诸大众” 皆“各各” 了悟,“自知” 无始本具真“心遍” 满“十方”,而得亲“见十方” 虚“空,如” 自“观手中所持” 贝“叶” 或者是果“物”,了了照见;顿时悟了“一切世间” 有情、无情、身心、世界“诸所有物,皆即” 本觉“菩提妙明元心”,无二无别。此真“心” 纯“精” 普“遍圆” 满,“含” 容包“裹十方” 世界。“反观” 此“父母所生之身,犹” 如于“彼十方” 法界“虚空之中”一阵风所“吹” 起的“一” 粒“微尘”,极其渺小,“若存若亡”,似有还无;又“如” 于“湛” 然不动之“巨海” 中所漂“流” 的“一” 个小小“浮沤” (就是水泡),其“起” 与“灭” 皆似“无” 所“从”,当处出生,随处灭尽。大众如是觉了,是故“了然自知” 已证“获本” 觉之“妙心”,悟其为“常住” 不生“不灭”。776页,经文:【礼佛合掌,得未曾有!于如来前说偈赞佛:“妙湛总持不动尊,首楞严王世希有!销我亿劫颠倒想,不历僧祇获法身。愿今得果成宝王,还度如是恒沙众,将此深心奉尘刹,是则名为报佛恩。伏请世尊为证明,五浊恶世誓先入,如一众生未成佛,终不于此取泥洹。大雄大力大慈悲,希更审除微细惑,令我早登无上觉,于十方界坐道场。舜若多性可销亡,铄迦罗心无动转。”】 777页,注释:“妙湛总持不动尊”:这个“妙”,就是妙觉。“湛”,就是湛然不动之法体。“总持”,就是总持一切智、一切法。智就是能观、能照,法就是为所了解。所以,法是站在理上来讲的,一切智能悟一切无生之理。“不动尊”,是指如来不动本际而能普应十方,依法身本体而起应化。“首楞严王”:“首楞严”,佛已健行(就是实行),达到一切事究竟坚固,一切事究竟坚固就是金刚不坏。我们这个色身不会金刚不坏,我们这个色身一定会坏!有的人误认为那个舍利子是不坏,不是这样子的,那是相,是表法的,相是表法的。那是证得法身,拜那个佛陀的舍利,它会一直再生;没有证得的法身,那个舍利不会再生,所以只能做一个纪念。说:一切事究竟坚固,是指如来藏性,每一个人都具足。一切事与理皆会归如来藏性,本不生灭,本不动摇,而入自性本具深妙之首楞严大定;这个大定是非常重要的,成就一切佛道,定就是桥梁,你知道说我们有如来藏性,可是没有定,那么就是这个桥梁就断了!意思就是说:平常要培养这个定力,不受任何的境界影响,也不受任何的情绪影响,自己本身要去实践那一种佛的如如不动的心,这个才是真正的功夫。以此定为法王之定,故称佛或此定为首楞严王。“不历僧祇获法身”:“僧祇”,就是阿僧祇劫,也就是无量大劫。按照这个权教,须三大阿僧祇劫修行,才能证得法身。《大毘婆娑论》云:“三祇修六度行,百劫种相好因,然后获五分法身。”诸位!这个不是究竟说,当然是方便说。《成唯识论》里面说:“地前历一僧祇:初地至七地,满二僧祇;八地至等觉是三大阿僧祇劫,然后究竟法身。”此为权教渐修之通途。那也是没有办法的,权教大部分都是在名相上、在相上来论断。所以有的人讲说:师父!离一切相,即名诸佛,那么我修行就是离一切相,就是诸佛啰?我说:那是佛善巧方便讲的。那请问师父!那无所住,修行应当无所住,那我无所住就是修行啰?我说:那个无所住也是方便说,空无自性,没有东西让你无所住,住跟无住都不对!那是佛为了破除众生的执着,才讲无所住;如果你进入涅槃的绝对空性的东西,没有住跟无住这个东西。所以,权教菩萨再怎么说,他都有能、所,都是在缘起的相上里面说,很难悟到这个究竟的。然本经为属圆顿之教,以顿悟圆旨,复蒙如来加持,故可顿获本具的法身。诸位!法本无身,法本来就没有身,法身是因为它毕竟空,给它一个具体的概念,就变成法身,不要错会佛的意思。又,达摩祖师云:“阿僧祇劫者,即三毒心也。胡言阿僧祇,汉名不可数。此三毒心,于中有恒沙恶念,于一一念中皆为一劫;如是恒沙不可数也,故言三大阿僧祇。真如之性既被三毒之所覆盖,若不超彼三大恒沙毒恶之心,云何名为解脱?今若能转贪嗔痴等三毒心,为三解脱,是则名为得度三大阿僧祇劫。末世众生愚痴钝根,不解如来三大阿僧祇秘密之说,遂言成佛尘劫未期,”就是说:未期就是还没有办法达到,经过了尘点劫,还没有办法成佛,这个达摩大师讲:“岂不误行人退菩提道?”这个一听到三大阿僧祇劫,经过尘点劫都不能成佛,这个会误导一切修行人,那这样修跟不修没有什么意思啊!为什么?都没办法成佛嘛,认真修也没办法成佛,要经过三大阿僧祇劫,那等于不修嘛!所以这会让人家。。。误了这些修行人,退菩提道。由此可知,三大阿僧祇劫者,如来密语也;若悟如来密语密义,自会本心,即顿悟见性成佛;若不悟者,其奈三大何?诸位!这个悟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有一个居士学佛了二十多年,打过佛七,也打过禅七,他也参过了很多道场跟大德,在电视上的节目也看很多。他去到其他的道场问了一些法师的问题,他都不是很满意;有一次来到这儿,他就提出了问题。他第一句话就说:久仰法师大名!我说:哪里!听说您大悟。我说:你这一句话是恭维呢?还是试探呢?你有什么问题?他说:我学佛二十多年,打过许多的禅七、佛七;可是问了一些法师问题,我始终不能满意!我说:试说看,你有什么问题?他说:第一个问题,有的人他很会说法。。。我说:很会说法没什么错啊!他说:可是他没开悟见性,可是他说得很好,头头是道,师父!这不算坏事啊?我说:不算坏事;可是是鹦鹉学讲话,鹦鹉不能理会、体会人的心,你讲什么,它学什么;不见性讲经说法,就像鹦鹉学讲话一样的,你念唵嘛尼叭弥吽,它也念唵嘛尼叭弥吽,它不能体会佛的心。经典讲什么,他照念,只是口才好一点而已。那请问师父,那有的人没什么口才,开悟见性,可是他不善于表达,那会是什么感觉?我说:那会是哑巴吃蜜糖,蜜糖比喻第一义谛,可是他哑巴,他说不出所以然,他没有口才,不会表达。说:嗯!这个比喻真是好!他说:这二个,其他的法师都会有这样回答,可是我最后一个,其他的法师回答得我并不满意!我说:试说看!他说:那如果一个明心见性、开悟的人,了悟究竟第一义谛的人。——这个人还满有水平的,懂佛法,佛教的用语、术语还懂得满多的。说:一个人开悟见性,悟到究竟第一义谛,又善说法要,师父!那又是什么感觉?我说:那就像采蜜的人,他有方法能够采到这个蜜,他自己能吃到,同时也分给你一点蜜糖吃。再来就是会教你如何采蜜,又不会被蜜蜂叮到,就像这样。他说:哇!法师啊!短短的几句话,我体悟深刻!他说:您真的像一个采蜜的人!我说:哪里,不敢当!我们一切荣耀归于佛陀,佛陀悟到究竟第一义谛的实相,同时他的方法是正确的,他就像采蜜的人,蜜糖就像第一义谛,同时也分给大家吃;不但分给你吃,还教你如何采蜜,就是教你如何修行成佛。说:喔!他这个居士恍然大悟!他说:这个答案比喻真是好啊,真是好啊!他非常的高兴。所以在座诸位!我们听经闻法它就是有这个好处,虽然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过来听一听听一听以后,记得!回去现买现卖,讲给那一些没有接触到佛法的人听,他也觉得你很有水平,也不错!是不是?所以这个听经闻法可是非常重要,他会得到种种的比喻,种种的比喻。底下,“将此深心奉尘刹”:“深心”,就是菩萨所发的大悲心与菩提心,以此二种心甚深,故名为深心。“尘刹”,是十方微尘刹土。此言,阿难发愿,愿以所发无量之深心奉献于十方刹土,也就是愿至十方刹土修菩萨行,度化众生。“五浊恶世誓先入”:五浊为:(1)劫浊——此为五浊之总称,也就多总相,此总相无别体,以下四浊交凑,就是此劫浊之相。(2)见浊——你看到这个“见”,很容易就可以联想到就是观念的意思,看法、识心分别、知识性的领域,一切的学者都不能离开这个;修行,包括一切外道,都没有办法逃离这个知见上的浊。“浊”就是拥有自己的看法, 就是修行十年、二十年,也是着于知见,这个是很可怕的!见浊。兄弟姊妹为什么会吵架?吵得不可开交?就是看法不同。夫妻之间为什么会吵架?就是见浊,这个太可怕了!每一个人自己有自己的看法,自己有自己的执着,这个见浊是最可怕的东西,而且是刚强难化!众生依五恶见(五利使),而造诸恶业。五利使为:身见,开口闭口一定讲“我”。边见,诸位!这个边见跟身见是孪生兄弟,有身见就一定有边见,边见是讨论身见,就是人死了以后,到底是永远断灭呢?还是下辈子继续做人、做猪?边见。邪见就是邪恶之见,见取见、戒取见。这个邪见就是拨无因果;因为经典上解释得大同小异,有的稍微有一点不同。戒禁取见最主要的是说:自己认为自己的戒,哪一个宗教都认为自己的戒持得最好,戒禁取见。而且那种戒禁取见,非因计因,印度当时很多的外道,那个不是成就佛道的因、不是善因,他就把它误认为他们持的戒是最好的。那么见取见就是执着自己所看到的就是最好的,叫做见取见。以此五见令众生恶浊,故称见浊。所以这个世间没有一天不吵架,没有一个种族不对立的,这个见浊是非常可怕的!修行人尽量不要有太多自己的看法,一切的看法都是生灭无常,都空无自性。第(3)叫做烦恼浊——众生依五毒心(即五钝使)造诸恶业,而招感三灾,即是烦恼浊世之相。五钝使为:贪心、嗔心、痴心、慢心、疑心。以世有此等烦恼恶浊,所以称为烦恼浊。所以在座诸位!我们莫名其妙就会起烦恼,就是烦恼,莫名其妙就会起情绪的高低潮。第(4)众生浊——以有如上之见浊及烦恼浊,故令众生浊恶,更揽五阴见、慢为体,此即是众生浊之相。这个慢很难断,证阿罗汉果了,还是有这个慢,习气太难断了!第(5)命浊——由于以上三浊,故令众生福德减少,寿命短促,乃至减至十岁,寿命短促,即福薄之至也,故称为命浊。“泥洹”:为涅槃之别译。义为无生,就是不生不灭。所以,这个泥洹就是涅槃,涅槃就是泥洹。诸位!千万不要把大和尚往生了叫做涅槃,这是完全错误的观念!“希更审除微细惑”:“审”,就是明了。“微细惑”,就是微细的烦恼;有二种:一、三界之思惑,思、思惑就是修所断之惑,也就是断习气,这个思惑是先天性的,与生俱来的,有的人一出世,他就很聪明;有的人一出世,他就很笨。真的!你像一休禅师他就很聪明,日本那个一休禅师就非常聪明!他有一次碰到那个师父,反应也比较慢一点,有一次他的师父,有那个稀世之宝的泡茶的茶壶,很难得,因为日本也泡茶,日本有茶有道的——茶道。这一休禅师小时候很调皮,头脑又特别的好,他一出生就是头脑特别好!他有一次玩。。。把他的师父、上人的这个茶壶拿起来玩,不小心掉在地上,哇!糟糕了,摔破了!这个是整个日本没有几支,而且是那么高贵,稀世之宝,摔坏了,哇!惨了!那怎么办?他师父刚好从远处走过来,这个一休禅师小小年纪就赶快把它捡起来,把手放在背后,因为茶壶摔坏了,怕他上人看到。他的头脑转得特别快;师父就说:一休啊!你在这里做什么?他说:师父!我在这里思惟,不过有一个问题想问师父。师父就说:那你就说吧,你说说看,我再给你回答。一休和尚就说:请问师父!人是不是一定要死?他师父说:那当然要死了,人一生就一定要死啊!对不对?一休禅师就说:那有没有例外?他师父就说:不可能有例外啊,人一出生,到最后一定要死啊,动物、植物都一样,任何东西都会坏,一定要死,寿命一定会终了!他就把他的茶壶赶快拿出来,说:师父!你的茶壶寿终正寝!他的师父一下又想气,刚刚又讲过了,就说什么东西都会坏,自己讲的话,不能打自己嘴巴。他上人这个脸变脸了,一边走:被他骗了!好了!你看这个头脑这么好,哇!如果这么好的徒弟,碰到我啊,很简单,你打破了,是不是?我不责骂你,不会骂你,也不会打你,扣你单金,扣到那支茶壶。。。五十万扣五十万,看你还能有多聪明?敢把你师父的茶壶打破!我不用跟你讲那么多,扣单金!所以这个一休和尚头脑就好得不得了,好得不得了!第二、出世之无明惑。三界的思惑还有出世的无明惑,当然是界外的。思惑为证阿罗汉时断;无明惑为成佛时断。因为在前面由于顿悟如来藏玄旨,而顿获法身,此为粗惑已破,然而细惑仍在,所以须更审除;细惑悉除,也就是证圣道。“舜若多性可销亡”:“舜若多”,就是空。这是假设句,意为:即使空性会销亡。翻过来,780页,“舜若多”梵文为“Sunyata”。“铄迦罗心无动转”:“铄迦罗”,又译为伐折罗,原义为金刚,此为坚固之义。此承上言,即使空性会销亡,我的金刚坚固之心愿也不会动摇退转。义贯:于是阿难“礼佛合掌”,因今已悟妙旨,故“得” 从前“未曾有” 之法喜境界!于开悟感动之余,即“于如来” 座“前”,承佛威神及自然流露而“说偈赞佛” 曰:如来为“妙” 觉“湛” 然、“总持” 一切智、如如之“不动尊”,究竟一切坚固之“首楞严王” 为“世” 间“希有” 者。如来“销” 除了“我亿劫” 以来迷真认妄之“颠倒想”,令我“不” 须“历” 经三大阿“僧祇” 劫之修证而得顿“获” 本具之“法身”。“愿” 我“今” 速能“得” 佛“果” 菩提,而“成” 菩提“宝” 之“王”,于一切法得自在。自证以后“还” 以自所觉法而广“度如是恒沙” 之“众” 生。我欲“将此” 菩提与悲愿二种 “深心” 回“奉” 十方微“尘刹” 土,利乐无量有情,“是则名为报” 答“佛” 慈悲摄引度化之深“恩”。诸位!我们学佛的人心存报佛恩,这个人思想、理念也就不会偏差到什么地方,父母的恩要报答,佛的恩更要报答,若不说法度众生,就无以报佛恩。因此我们护持正法,把正法推广是很重要的功课,对一个出家或在家人来讲,是非常重要的!781页,“伏请世尊为” 我作“证明”,我今在佛前所发之大誓愿:即使是“五浊” 的“恶世” 我亦“誓” 愿率“先” 而“入” 其中,以度众生。“如一众生” 尚“未成佛”,尚须人教导、护念加持,我“终不于此” 世自“取泥洹”,自得安乐。这很了不起,非常了不起的愿,但愿众生得离苦,不为自己求安乐,就是这个愿,太了不起了!如来为具足智德、能破微细深惑之“大雄”、具能拔无明深根之“大力” (因为十力具足)、能与众生究竟安乐之“大慈” 及能拔众生死苦之大“悲” 者,“希” 求如来“更” 进一步“审除” 我“微细” 之无明“惑”。而“令我” 及“早登” 至“无上” 大“觉” 之果证,而得“于十方” 世“界” 应机示现“坐道场” 转*轮、度众生。自今为始,纵使“舜若多性” (空性)“可” 被“销亡”,而我如金刚坚固之“铄迦罗心” 亦决“无动” 摇退“转” (虚空有尽,我愿无穷;金刚坚固,我心亦然。)翻过来,782页,第三章、 审除细惑、开示三如来藏第一节 陈述二深疑经文:【尔时富楼那弥多罗尼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大威德世尊,善为众生敷演如来第一义谛。”】注释:“富楼那弥多罗尼子”:佛十大弟子中说法第一(论义第一)。其名之义为满慈子,以其母之名为“满慈”,满慈之子,故名为满慈子。(古印度人多以母名为名,例如舍利子亦然。)还好我没有跟着母亲命名,要不然惨了,朗饲法师!这样就。。。上朗下饲,这样也是怪怪的!对不对?听起来也是怪怪的! 783页,“大威德”:“威”,以能折伏一切故有威;“德”,以能摄受一切众生故称德。所以这个威德,大威德只有佛!佛之威德无上,所以称为“大”。密教中有一尊明王称为大威德明王,为西方阿弥陀如来之明王,是为五大明王之一。经文:【“世尊常推说法人中,我为第一。今闻如来微妙法音,犹如聋人,逾百步外聆于蚊蚋,本所不见,何况得闻?佛虽宣明,令我除惑,今犹未详斯义究竟无疑惑地。世尊,如阿难辈,虽则开悟,习漏未除。我等会中登无漏者,虽尽诸漏,今闻如来所说法音,尚纡疑悔。”】784页,注释:“犹如聋人,逾百步外聆于蚊蚋”:这个“聋人”,比喻二乘人。此意为:这个聋人在近处耳朵听不到的叫做聋人。聋人于近处尚且听不到,更何况于百步之外。这个聋人,诸位!哪一种情形,聋人有什么好处?这哲学家讲的:先生结婚以后,要当作是聋人。就是结婚以后的男人,要在家里当作什么都没有听到,因为老婆会一直念。。。先生就会受不了,念。。。没事念到有事为止。所以结婚以后,先生当作聋人,就什么都听不到,日子就会好过一点!“百步外”,喻二乘人距离第一义谛实理之远。“蚊蚋(ruì)”,喻如来藏深理,以其理甚为深密,非凡外权小所能觉知,故以为喻。“如阿难辈,虽则开悟,习漏未除”:“习”,就是习气。“漏”,就是烦恼。所以我们称为有漏法,或者是无漏法,就是说有没有烦恼的意思,有漏法就是不究竟。富楼那之意为:阿难等人之悟,不是真悟;此盖二乘人执法为实,并我相昭然,且不知悟有深浅,以及初悟、究竟悟等之别。“尚纡疑悔”:“纡”,就是绕。还是环绕在怀疑,绕。谓其心中之疑悔,仍纡绕不去。“疑”是指对今日所闻的大乘法生怀疑;“悔”,则是对昔日所爱念之小乘法生悔。以其心于实谛及权教之间尚未融通,故有此障难。义贯:“世尊常推”许“说法人”之“中”以“我为第一”。然而我“今”听“闻如来” 所开示的精“微” 奥“妙” 之“法音”,我则“犹如聋”耳之“人”,于“逾百步外” 之处“聆” 听“于蚊蚋” 之声;如来藏之深理,对我而言,“本所不见,何况得闻?佛虽” 已“宣明”万法即藏性,诸大圆融遍满之义,“令我除”去执心外实有之“惑”,然而我“今犹未详”解“斯义” 之“究竟”,而至于“无疑惑” 之境“地。世尊,如阿难辈”,闻佛妙示之后,“虽则” 已顿“开悟” 妙心,然其“习” 气诸“漏未除”。所以在座诸位!有人一直问师父这个问题:请问师父!开悟跟见性有没有一样?诸位!这个要站在解跟证的角度来讲是不一样的,开悟不等同见性;但是,站在究竟处来讲的话,究竟处来讲,开悟,悟到究竟,他就是见性,就是证量。所以这种东西要看心境的问题,不是在语言、文字里面讲。所以,开悟其实就是见性,见性就是开悟,现在问题就是留一个习气。所以在这里,开悟不等同有证量,就是这个问题。见性是见到不生不灭,还要分有没有究竟;你说佛有没有开悟?当然有啊!对不对?初住菩萨有没有开悟?当然是有啊!那么就有人问了:请问师父!统统是开悟,是不是一样?在这个《华严经》有一段的比喻,这个注解上还比喻得真是好啊,真是好!他就说:初住菩萨破无明,见法身,就是我们现在所讲的,大彻大悟,明心见性,与佛的如来究竟之处是不是一样?这个问题就在这个地方。好!在这个《华严经》的注解里面,他就说:就像小孩子刚出生一样,小孩子刚出生,是不是人?说:是的,小孩子刚出生就是人!说:小孩子是不是人?他说:是人!那大人是不是人?他也是人。那刚出生的宝宝是人、大人也是人;可是小孩子刚出生,他没有能力啊,他是人,可是没有能力啊,跟大人也是人,不一样啊,你说小孩子不是人吗?对不对?他有五官、有两手、两脚,是不是?大人也是人,有头、有两手、有两脚。这个问题就出来了,同样是人,可是能力差太多!初住菩萨也是明心见性,悟到不生不灭的如来藏性;佛也是究竟大悟的圣人,也是见到如来藏性;可是,二种功夫是完全不同的。喔!那这个比喻就知道了!所以,这个《华严经》的注解,这一段的比喻特别的好!所以同样是见性,但是见性有深,都是见性啊,问题就是习气有没有除得究竟不究竟?这个小孩子出生就是人,你不能说小孩子不是人;开悟,他心性就是佛,见到佛性是佛,没有错;可是能力有限!为什么?习气还没有完全断除,就慢慢把他养育长大成人,能力就愈来愈强。开悟见性也是这样子。知道吧?你是佛,你开采了本性是佛;可是你那个习气、烦恼慢慢慢慢要磨。。。知道吗?要磨掉,到最后,哇!能力就变佛一样的,就是这样子。底下,反之,“我等” 在此“会中” 之已“登无漏者,虽” 已“尽诸漏” , 然 “今闻如来所说” 第一义谛微妙之“法音”,心中“尚纡” 绕着“疑、悔”,萦怀不去。刚刚就回答,有人问:开悟跟见性有没有一样?那么见性的人是不是都一样?师父已经讲了:究竟处都是一样;但是程度有差别。
785页,中间, 1.如来藏本净,为何有为迁流?经文:【“世尊,若复世间一切根、尘、阴、处、界等,皆如来藏,清净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诸有为相?次第迁流,终而复始?”】翻过来,786页,注释:“云何忽生山河大地,诸有为相?”:既然一切法皆是如来藏,清净本然,那么为何还会忽然生出众生依报之山河大地,以及正报的种种有为染相。以依二乘之眼观之,世间一切依正皆是染污之相故。“次第迁流,终而复始”:这一切有情界、无情界,不但其相染污,而且还不断地在成住坏空、生老病死之中,依次第而迁流不断,生灭不已;这是什么道理?岂不有违如来藏清净之理?义贯:“世尊”,(我对以下的事还是有疑惑:)“若复” 言“世间” 中“一切” 五“根” 、六“尘” 、五“阴” 、十二“处”、十八“界等”一切诸法“皆”是“如来藏”之自体,各各“清净” ,从“本”而“然,云何” 还会“忽”然又“生” 起众生依报之“山河大地”,及正报之“诸有为” 染污之“相”?且此诸染法皆“次第” 而“迁流” 生灭不居,“终而复始” 循环往复呢?诸位!在这里如果能够悟到: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你悟到了万法唯心所造,这些问题就统统解决了!对不对?诸位!从众生,众生从哪儿来?从无明妄觉而来,妄觉、妄明而来。好!诸位!这个时候,业相,一念不觉,就是生相无明生出了这个无明业相,这个相慢慢的转化成种种的相,这从什么造的?无明造出来的山河大地、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如果悟了万法唯心所造,了解一切妄动,皆是刹那生刹那灭,空无自性,那么就用这个真心来看这个世界,万法唯是唯心所造,这个时候如果。。。佛悟到了什么?悟到了如来藏性,能造、所造皆不可得,完全是清净心,那么这清净心就是七大的转换而已,地、水、火、风、空、见、识,佛陀悟到了万法,整个人生宇宙,其实就是地水火风空见识;如果再缩小一点,用有相来讲,人生跟宇宙就是地水火风空转来转去而已,没有实体可得,并没有人生跟宇宙、山河大地、日月星辰、花草树木,其实根本就没有,因为那个都是空无自性。整个宇宙人生,就是地水火风转来转去的假相,这个时候,如果你能体悟当体即空,就没有所谓生灭跟不生灭,因为不生灭是对生灭讲的。对不对?因此这个时候,当你悟到如来藏性,得到了这个永恒,但是不作永恒解,所谓得到了永恒就是如如不动的心性。什么是佛?在我这里,用一个最容易理解,而且最现实的定义,就是:什么是佛?破除一切执着、一切分别、一切颠倒的错误的心态,恢复到心的原态,那个原态是至极清净,没有能所,绝对的空性,也没有空可得,那个心就是所谓的佛。我们今天的人,修行完全错误,什么叫错误?把佛当作在虚空,认为心外有佛可得、有佛可求,因此拼命的每天拜佛,就求佛,不知道佛是自己心中做,阿弥陀佛也是你心性当中的那一尊阿弥陀佛,其实没有能所,那一尊才是真正的阿弥陀佛,叫做实相念佛。因为我们不懂得这一层的深入的意义,因此拼了老命一直在追着佛跑,而烦恼一直在产生,烦恼一直在产生。世间人不晓得离相那一念就是佛,不知道,所以一直把它设定某一种境界叫做佛,某一种境界叫做佛。也不晓得我观像念佛、观想念佛、持名念佛都是一种方便,任何的法,其实都要会归实相念佛。所谓实相念佛,就是无相无不相,无相念佛,佛性是自心做;无不相,不妨害你念佛、不妨害你观想、观像、持名。如果一个人没有体悟到深入的佛法,你不了解实相念佛的意义是什么,就不了解究竟的佛法是什么,问题就是出在这个地方。所以太多人的修行方法其实是错误的,一直拼了老命想求佛,却不懂得要降伏自己的贪嗔痴,断掉杀盗淫,断掉这个名、利、色,也不懂得这一层道理,因此就以为心外有佛。诸位!心外没有佛,所有的万法,东南西北,东方不可作东方解,西方不可作西方解;东方是心性的东方,西方是心性的西方,南、北方也是一样在心性上定,这个才是究竟的实相佛,不能曲解佛的意思。释迦牟尼佛当时在世的时候,多少的这些徒弟,释迦牟尼佛就可以告诉他:你们不用修行,我来就好!世尊为什么不这样讲?你能体会得出来吗?佛教讲的净土法门,有他力的这个力量——阿弥陀佛会来接引;但是你不要忘记,他力的根据是建立在自力,你自力要能够相应佛,这个他力的力量就大,这个不能忘记这一层的功夫啊!太多人忽略了这一层功夫,就一直等,拼命的造业,贪嗔痴、名利色三关,所有的杀盗淫统统做,然后怎么样?就等临命终阿弥陀佛来接引,这是很严重的观念的!所以修行不得力,就是不懂得先降伏自我,认为我这一念佛号,就可以取代一切的妄念、习气,有时候愈念烦恼就愈重,因为他解理不通、心性不明,他愈念就愈烦,压不下去就是压不下去!无始劫来的习气,你没有慢慢慢慢的抽丝剥茧,一步一步,一步一步的来除,你哪有办法?说听经闻法,他就是不听;叫你来教你心性法门,“哎呀!这个是杂修,我生命有限,这个不要!”这个实在是很可怕的思想!所以我曾经讲的,重复的告诉大家:有的人在弘扬佛法,其实是在灭掉佛法,不是真正的在振兴佛教,因为佛的心他根本就不去理悟。如果可以这样,用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可以代表一切的话,那就很简单了,佛为什么要讲四十九年的经典?为什么?那就叫你念南无阿弥陀佛就好,为什么要叫你这样慢慢一步一步来?是不是?要了解佛的用心良苦,有的人年岁已大了,对不对?我实在是时间来不及了,我好好的念佛。可是,不是大家都年纪很大,有的人才十几岁啊!所以这个实相,要悟入佛的心境,好好的念佛,这个是很重要的一层,非常的非常的重要!如来藏性如果你体会得不出来,这个念佛就会很困扰,念一念烦恼又来;念一念又起无明;念一念,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什么相他统统有!为什么?他一边念佛一边起烦恼,用压的啊:我认真念佛啊!用压的,压的很难的,很难的!
底下,787页,2.五大如何周遍圆融【“又如来说:地、水、火、风本性圆融,周遍法界,湛然常住。世尊,若地性遍,云何容水?水性周遍,火则不生;复云何明水火二性俱遍虚空,不相陵灭?世尊,地性障碍,空性虚通,云何二俱周遍法界?而我不知是义攸往。惟愿如来宣流大慈,开我迷云,及诸大众。”作是语已,五体投地,钦渴如来无上慈诲。】注释:“若地性遍,云何容水”:如果说地大之性是遍一切处,则法界中为何还会有空间来容纳水大呢?788页,“复云何明水火二性俱遍虚空,不相陵灭”:水火之性既不相容,又怎么说明:若水大与火大两者都同时周遍法界虚空时,为何不会彼此互相陵夺,终致二俱消灭呢?“而我不知是义攸往”:“攸”,就是所。“住”,就是归,趋。而我实在不知此理之所归趣。也就是说,我实在不懂这是何道理。义贯:“又如来说:”一切能造的四大“地、水、火、风” 之“本性” 各自“圆” 满互相“融” 摄不碍,其体则“周遍” 十方“法界” 且“湛然常住”,不生不灭。“世尊,若地”大之“性”是“遍”一切处,则法界中“云何”还有空间可以“容水”?同样地,若“水”大之“性”真是“周遍”法界的话,“火”大“则不” 能“生”起。再者,水火之性既不相容,“复云何”说“明水火二性”如何能“俱” 周“遍虚空” 而“不” 互“相陵” 夺,以致二皆消“灭” 呢?“世尊”,又,“地”大之“性”为“障碍”,而“空”之“性”则为“虚通”,两者之性也是相冲突的,“云何”此“二”大能“俱周遍法界”呢?“而我”实“不知是义”理之“攸往”(就是究何所指)。“惟愿如来”开“宣流”布“大慈,开”解“我”心中之“迷云,及诸大众”之疑惑。“作是语已,五体投地,钦”慕“渴”仰“如来”之“无上慈”悲教“诲”。底下,如来次第除疑经文:【尔时世尊告富楼那,及诸会中漏尽无学诸阿罗汉:“如来今日普为此会,宣胜义中真胜义性;令汝会中定性声闻,及诸一切未得二空,回向上乘阿罗汉等,皆获一乘寂灭场地,真阿练若正修行处。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富楼那等钦佛法音,默然承听。】790页,注释:“宣胜义中真胜义性”:宣说胜义谛中,正真无上之胜义性。“胜义”,就是第一义谛,也就是一真法界。也就是绝对。所以佛特别的强调:说法不与第一义谛相应,不名说法,就是究竟义,第一义谛就是佛的心。因此一切弘扬正法的人,一定要讲到究竟的人,那个才是真正说法的人;不讲到佛的究竟第一义谛,那只能说法师慈悲,是一时暂时善巧方便,只能这样讲,要不然就名为相说。因为佛教的核心没有抓到,你就永远不可能成佛!“定性声闻”:指沉空滞寂、得少为足之钝根声闻乘人,以其不肯回小向大,所以趋止涅槃化城。“回向上乘阿罗汉等”:“上乘”,指大乘、一佛乘。此指回小向大趋无上菩提之阿罗汉。所以,佛陀在《法华经》里面讲:唯有一佛乘,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佛在《法华经》讲得很清楚了。唯有一佛乘才是佛说的,意思就是:所有的法,佛陀都是为了让你成佛,唯有一佛乘,无二亦无三,也没有所谓二乘人,也没有所谓三乘人;除佛方便说,佛方便说说有二乘、有三乘、有五乘,人乘、天乘、小乘、中乘、大乘;其实这佛陀说:这个根本就是善巧方便说的,唯有一佛乘,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所以在座诸位!学佛就是要究竟成佛,要把勇气拿出来用、骨气拿出来用。底下,“一乘寂灭场地”:也就是不生不灭之心地,也就是如来密因。诸位!如来密因就是不生不灭的涅槃妙心。佛陀教外别传,传什么?就是传这个,涅槃妙心。此为究竟寂灭之地。“真阿练若正修行处”:“阿练若”之义为无喧杂,寂静处。又译作阿兰若。此谓若但取静境,非真寂灭场地,非真阿练若;必以本来不生灭、不动摇之真心而住,方是真寂灭场地、真阿练若;是故真阿练若者,与境无干,乃自真心之获得也。此心即为首楞严之定体,乃为十方婆伽梵、一路涅槃门,故名之为“正修行”。791页,审明其惑经文:【佛言:“富楼那,如汝所言,清净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 汝常不闻如来宣说:性觉妙明,本觉明妙?”富楼那言:“唯然,世尊。我常闻佛宣说斯义。”佛言:“汝称觉明,为复性明,称名为觉?为觉不明,称为明觉?”富楼那言:“若此不明名为觉者,则无所明。”佛言:“‘若无所明,则无明觉’。有所非觉,无所非明。无明又非觉湛明性。性觉必明,妄为明觉。”】 这一段,我们在《讲义》讲得特别的久、特别的长,在义贯后面有一些少许的注解,跟《讲义》有所不同;但是究竟义是一样的。所以师父都很赞叹这二位大德,没有什么地方要特殊修改的,因此我们念下去。那么说:师父!要依哪一本呢?我说:均可。统统可以!因为二个大德写得都非常好,没有坏佛的知见。所以,你要依哪一本注解来讲,都行得通。 注释:“性觉妙明”:理体本性乃妙寂而明照。“本觉明妙”:就是天然本具之觉性乃明照而妙寂。“妙寂”者,非寂而寂,寂而非寂,诸位!非寂就是照,叫做照而寂。寂而非寂,非寂就是照,就是照而寂,寂而照,故称之为妙。寂就是体,照就是用,体用一如,体用不二,佛法是不二法门嘛,所以称为妙。你要体悟到这个佛法的妙,就是既现实又超越,既超越又现实,就是妙。这个妙不可言,就是佛法超越一切,又不离一切,既现实又超越,既超越又能够面对现实;如果佛法不能面对这个现实,那佛法没什么意义!活在这个世间为什么要学佛?就是要达到超越一切。有一个老人,八十四岁了,碰到人,人家问他说:;老伯伯!你今年几岁啊?他说:我才四岁!说:你八十几岁了,你为什么讲你才四岁呢?他说:八十岁以前我都没有听到佛法,也不晓得在活什么?真的不晓得在活什么!我从八十一岁那一天开始听到佛法,才发现这个才是我们真正的生命!他说:我的生命应该已经死了一次,现在重新活过来,因为才知道生命的究竟处,还有这个法身慧命。说:我八十岁以来统统是白活的,就是吃饭、睡觉、上班、下班、生儿育女,我一直以为,这样就是生命、人生了;等到我听到了正法、佛法以后,才发现,哇!人生不是这样,可是太迟了,八十岁了;不过也算不迟,因为我总有一个开始。所以每次人家讲:伯伯!你几岁?他说:我四岁!就像幼稚园讲:我四岁!才四岁而已。所以说,从学佛的那一天开始算起,你几岁啊?对不对?学佛十年了,你就能算是十岁吗?不一定,因为你乱学一通啊,学那一些有的没的对不对?学了那个,道场跑多少,从来就不认识生命是什么,真正的究竟佛法是什么,以为那边念二、三句佛,跟着法会在那边唱唱当当,就认为我在修行,对不对?回到家大小声,总不觉得我是过失;人与人相处当中也烦恼,从来不了解佛性它到底是什么,所以,这个你能够讲修行吗?所以,算四岁也不错了,就是学佛真正的四年,了解了真正的究竟之义。因此师父还是说:没有学佛,生命它就不具有任何的意义,就像我们建中的老师讲的:就是制造大便而已,制造粪便而已,就是这样子。你念到了博士,博士就是这样子,全世界的荣耀统统给你,你又能如何呢?所以没有学佛,叫做事情不妙了,因为你没有学佛;你要学佛以后,叫做事情奥妙,这个佛法真是太好了!对不对?真是快活,真是好啊!佛陀这么有智慧!想想看,人家为什么要走上这一条修行的路?我们又不是头壳坏掉,哪一个世间快乐我们不会去追求?是不是?当然我们也不可能期盼所有的众生都像我们。所以我去大学里面上课,也是跟他们讲一句很诚恳的话,我跟他讲:大学生!你们这些大学生,记得!学业、课业为最重要,那么因为你有些兴趣,七分要下在功课里面,三分;我对这些大学生讲:三分在佛法,七分要在怎么样?要在功课,因为你还要研究所、还要博士啊,不可以说像我们出家人这样专业。这个大学生就是:你当作兴趣就好,有这样善根来听师父演讲。对不对?大学生了没?不错!我都是这样勉励。那你们不一样喔,法师,那是要十足,你能出家,就是要百分之百的用功,你是法师嘛!对不对?你本来剃度出家就是为了无上菩提,不然你是来这, 里做什么?只为了看这个可爱的师父吗?当然就是为了无上菩提,你才要发心出家,你要成佛嘛,所以要用十分。在家居士不一样,你们有事业啰,你们有事业啰!所以,不是讲堂的工作人员,要三七开,学佛要用七分,三分应付你的老公、老婆、孩子,三分喔!在讲堂工作人员,要九分的心放在这里,要一分应付一下,税金记得要去缴,房屋税或者是什么电话,电话费到、水费到、什么税金到,记得去缴。所以,住在讲堂的工作人员,要用九分投注在常住的心力,一分就是世间,打哈哈。在家居士要三七开,住在讲堂要九一开,九分放在讲堂。那么法师就要十分,法师没有开的,你还想五五开、什么三七开?一开都没有啊,你开什么呢?你开前门还是开后门?对不对?这法师怎么能开呢?就是要全力以赴,要修行证得菩提果,要好好的自利利他,利益众生嘛!是不是这样子?底下,所以,这个佛法它就是妙,不离世间觉。“汝称觉明,为复性明,称名为觉?”:底下这个经文少了几个字:“为觉不明,称为明觉?”因为他后面有注解,可是他这个经文没有。说:汝称觉明,为复性明,称名为觉?为觉不明,称为明觉?他少了八个字没有打上去:“为觉不明,称为明觉?”好!你所说的“觉明”,你的意思是指其性本自明,不必再另外于其上加一个“明”字,所以称之为“觉”呢?抑“为”此“觉”本是“不明”,必须加“明”于“觉”之上,方能“称为‘明觉’”?义贯:“佛言:富楼那,如汝所言”:一切诸法,既然是“清净本然”,纯一实相,又“云何” 会“忽” 然“生” 出“山河大地” 呢?“汝常” 常“不” 是听“闻如来” 如是“宣说”:本“性” 之“觉” 乃“妙” 寂而“明” 照,而天然“本” 具之“觉” 性乃“明” 照而“妙” 寂吗?“富楼那”答“言:唯然,”(是的,)“世尊。我”是“常闻佛宣说斯义” 理。“佛言:汝” 所“称” 的“觉明”,你的意思“为复” 指其“性” 本自“明”,不用再于其上加明,而“称” 其“名为觉” 呢?抑“为” 其本非明,而须“觉” 其“不明” (令其不明变为明觉),方“称” 其“为明觉” 呢?“富楼那言:若此” 心体“不” 用加“明” 上去,就得“名为‘觉’者,则” 实“无所” 能“明” 了(则无有一物能由明之功用而觉了)。“佛言:”假使如你所言:“若无所” 加“明” 于心体上,“则” 实际上并“无明觉”之事。然而,若“有所”加(就是有修),则定“非”本“觉”;反之,以众生无始无明,故若“无所”加(不修),则又“非” 能转无明为“明”,(非明即有若无明),这一句意思就是说:非明,即有:就算有。非明这个时候就算有,还是无明,就像无明一样。即有就是:非明即有若无明,意思就是:非明就算有,它还是等于无明。而此“无明”体“又非”本“觉湛” 然常“明”之“性”;如来藏体之“性” 既是有“觉” 则“必” 定是有本“明”;以虚“妄” 念动故,欲“为” (就是造作)而加“明” 于本“觉” 之上。794页,诠论:大小乘的差别,除了悲心与愿力外;诸位!这一段很重要,非常重要,英文叫做very important.注意,注意,这一段很重要,大小乘的关键点。大小乘的差别,除了悲心与愿力外,最基本的,就在这里:一个是内发的,从本性而发,一个是外加的。认为有明可以修,愈修就愈明,问题就出在这里。所以大乘是用本明,小乘用的是明觉,这个完全不一样的!大乘用觉明就妙觉妙明;小乘用的是在觉上加一个明,所以小乘拼了老命要修。小乘人以无究竟之智眼,所以不知不觉自心有觉体本明,而只知其心之相为无明、不觉,说:我们不觉不明,我要修行啊!所以执意必须先从外将此无明驱逐,然后再从外加明于心上,方令心得明、得觉;因此其修法便成为“往外驰逐”之一种,且见相不见性,著相不了性,是故种种虚妄作为;及至其有所成,便妄自以为:这一切都是我努力得来的成就!因此深著我能、我所,所以才会成为增上慢人。(试观富楼那之评论阿难以其有漏之人竟说自己已能悟了,便知此旨。)然从佛智观之,一切众生自心自有本觉、本明,故只要把此本觉本明开发出来,此觉此明大于一切,超过一切,若得完全显现,则成正遍知觉,与佛无二;虽得如是知觉,亦不骄不慢——以虽得此觉此明,了了知见此觉此明非从外得,本自有之,为自家本有财宝,是故不是自己辛勤努力才从无中变有的,所以离于能所,不谓我能证、此明觉为我所证,因而亦离于骄慢,自己只是依佛所教,一心体取而已,不认为此明觉之获得,自己有半分施为之功可夸;又了了知见,如佛所知见,此明觉乃一切众生共具、本有,是故其心平等(名为平等性智),是故始终不骄不慢、无能无所、不忻(xīn)不厌。所以,小乘行人的问题,不在于他只求自度而已,而是他的智慧及心量本自陋劣;值此末世,有人不了,谬以为小乘才是“根本佛教”,转而提倡小乘法,台湾特别多!令众生由大乘堕入小乘,实是作颠倒说,而不知大乘才真正是佛教之“根本”。因为经云:佛自住大乘,而为众生演诸余乘。故佛自住的“大乘”,才是佛法之“根”、佛法之“本”。若无佛世尊无量劫普度众生的大乘心,世间焉得有佛出世?焉能有佛法?乃至焉能有阿罗汉、四双八辈、(四双八辈就是:预流向、预流果,“向”就是方向的向,预流就是预入圣流,预流向、预流果,简称初果向、初果,这一双二辈。再来就是一来向、一来果,也称为二果向、二果。一来向就是要来人间一趟,叫一来向、一来果,这个叫做二果向、二果。那么三果叫做不还向、不还果,不还:不还到人间。四果叫做阿罗汉向、阿罗汉果,为什么加一个“向”呢?就是向着果位进趣,这个时候已经入于圣,但是还没有达到果,这个时候叫做向,“向”就是趣向。所以叫做预流向、预流果,一双二辈。一来向、一来果,这个叫做二果向、二果,这个就是二双四辈。再加上不还向、不还果,就是三双六辈。阿罗向、阿罗汉果,就是四双八辈。所以说:每一双它就是有二辈,预流向、预流果;一来向、一来果;不还向、不还果;阿罗汉向、阿罗汉果,也就是四双八辈,简称初果向、初果;二果向、二果;三果向、三果;四果向、四果,这是简称,让大家更容易理解。)以及三乘贤圣?——这一切都不可能有了。因此大乘才是佛法的根本,其理甚明。故不应言小乘是“根本佛教”或“原始佛教”(因为佛之大乘才是佛教之“原”、佛教之“始”)而应称为“基本佛教”,始为不谬。这一段讲得特别好!
796页,无明不觉生三细经文:【“觉非所明,因明立所;所既妄立,生汝妄能。无同异中,炽然成异;异彼所异,因异立同;同异发明,因此复立无同无异。”】我们在《楞严经讲义》,这一段也讲得相当的详细。注释:“觉非所明,因明立所”:真觉非所明之境,也就是真觉它没有能缘、所缘。但因起心欲加明于觉体上,多此一个举动就是知见立知的意思,头上安头。因而反将本觉立为所欲明之境。这是第一度颠倒,也就是《起信论》中所说的三细的第一细,无明业相。“所既妄立,生汝妄能”:“所”,就是所明之境,也就是第八识的“相分”。“能”,能见,也就是第八识之见分。所明之境既已妄立,于是便生出你的妄能,就是能见分。这就是三细的第二细,“转相”,以其为转第八识之本有明觉成为妄觉(就是见分)。“无同异中,炽然成异”:“异”,就是有殊异的境界相,也就是世界之相,亦即无情之器世间。此言,于是在第八识中本无同异之中,炽然而成有殊异的无情器世间相。此即三细的第三细,也就是“现相”,或者是“境界妄现相”。“异彼所异,因异立同”:“同”,就是同相,也就是虚空之相,以虚空没有差异(各处都一样),所以称为同相。此言,异于彼炽然所成之异相境界,因为相对于“异相”之种种境界,进而立了“同相”的虚空。换言之,即若已经立了“异相”(境界相),有异就有同,因此就又立了”同相“(就是虚空相)。“同异发明,因此复立无同无异”:“无同无异”之相;指众生之相:因为众生之形貌各异,故称“无同”;然其知觉本同,故称“无异”,所以“无同无异相”即代表有情之众生界。此句言,同与异又互相展开发明,因此又立了无同无异相的众生界相。易言之,既已立能所(相分、见分),又立了世界与虚空,现在所缺的就只剩众生界还未立,于是又从同异相中,展转立出众生相。798页,义贯:真“觉”并“非”是“所明”之境,但以“因”无明妄动、起心欲加“明”于觉体上,因而反将本觉“立”为“所”欲明之境(此即第一细的业相——相分)。“所”欲明之境“既”已“妄立”,于是便“生”出“汝”之“妄能” (此即第二细之转相——见分)。因此于第八识本“无同异”之相“中”,令“炽然” 现“成” 有殊“异” 之世界相(此即第三细现相——境界妄现)。于是又为了“异” 于“彼” 炽然“所”成之殊“异” 境界相,“因” 相对于有种种差“异” 的器世界相而“立同” 相之虚空;接着,“同” 相之空与“异” 相之世界又辗转互相“发明”彰显,“因此复立无同无异”(非同非异)之众生相。这个如果是今天这样听的人,就会稍微吃力一点;但是如果上次《楞严经讲义》听过的人,今天听这个就会很顺,因为已经第二次了,就熟能生巧,能理解说他在讲什么。诠论:在这一段经文中,如来开始回答富楼那,于如来藏清净本然中,为何会有众生、国土;而且,即使有众生、国土,这些众生国土还是如来藏自心所现,所以其体还是毕竟清净的;只是众生迷之又迷,复生贪染,故令其妄有染污,此妄又复累劫积习,于是非染成染,染之又染,所以积重难返,所以累劫现于自心现量中轮转不息。什么叫做自心现量中轮转?就是你转来转去其实都是你自己的心,转来转去,这个业其实就是无形相的、空性的,这个业其实就是你自己制造出来的东西, 你转来转去都不可能离开你的心性;但是因为没有体悟到你的心性,所以不懂得歇即是菩提,就是一直转!所以众生他一直很忙,就是这样子,他一直很忙,忙什么?忙于妄。众生也不得不忙啊,他要吃啊,他要房贷,他会生病,他有感情、有七情六欲,对不对?这众生他就这样子,他一出生,他就是要面对种种的现实问题。所以在轮转当中,他不觉得苦;学佛以后才发现说:哇!原来这个世间还有快乐的事情,就是学佛!你怎么执着,就是自心现量,轮转不息。799页,不能自悟,不能自出。此节所示,为众生之第一重迷,《起信论》中把它称为“无明生三细”。所谓“三细”,为于如来藏清净法体中,依无明力,起一念妄动(所谓生相无明),欲有所见,于是转第八识为阿赖耶,而成立“相分”(相分就是所见相);这就是三细中的第一细“业相”,这个业相还没有能所,但是混沌的状态。或称为无明业相。有“所”就有“能”,现在既已有了所见的“相分”,于是又一转,再成立能见之“见分”,所以现在变成说,有所,就一定会产生能,有种种的相,就一定有能见。这就是第二细的“转相”(义为转清净之心体为有能见之见分。)有能见、所见之“见、相”二分以后,于是又一转,而成立异相、同相、非同非异之世界、虚空与众生相,这个就是第三细之“境界妄现相”,所以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山河大地、日月星辰,统统叫做妄现,你能用般若的智慧透视,其实它都是空无自性,就像六祖讲的:本来无一物,这是指什么?这是体性来讲,统统不可得。何处惹尘埃?就是你到底惹什么烦恼呢?这个尘埃有吗?你一直执着的境界,其实它是空性的东西,不存在的东西。简称“现相”。所以本经下面有偈说:“迷妄有虚空,依空立世界。想澄成国土,知觉乃众生。”这都是从真起妄,而妄有之虚空、世界、及众生,实皆自心现量。又,此处的虚空、世界、与众生,都指的是细境,那么与粗境有何差别呢?这些细境,只在本识中结暗为色,即根身、器界与种子三类的“性境”,作为粗境之胚胎而已。依此细境之胚胎,再长养出六种粗境,所以《起信论》称之为“境界为缘长六粗”,即是此义。《起信论》所示者,可与本经对照发明。翻过来,800页,境界为缘长六粗经文:【“如是扰乱,相待生劳。劳久发尘,自相浑浊,由是引起尘劳烦恼。起为世界,静成虚空,虚空为同,世界为异,彼无同异,真有为法。”】注释:“如是扰乱”:“如是”指上面所说的异相、同相、无同无异及其所衍生的三细相等,如是等诸法在原本寂静的心体中自生扰乱。诸位!我们的心体其实没有扰乱,所以,入大寂静处就是佛。什么叫做佛?如来者即诸法如义,众生就是不能体悟那个心体本自空寂,所以变成众生。而众生跟佛一念之间,如果论到究竟,其实是平等,就完全你能不能转念?如果了解烦恼本空,无凡无圣,究竟平等,然后彻底真的做到平等,那么你也是佛!“相待生劳”:原本的心体是一相寂静,本无对待,然而一起同异之相后,即炽然而成有对待之二法。此等二法互相对待、相对、相抗,有如敌体,因此待久即生劳相。此“劳”者,虑也。以虑故劳。这就是第七识,俱生法执。以第七末那之性为恒审思量,恒审思量即是劳虑也。也就是心灵的负担,众生一切的造作,其实就是心灵的障碍,我们其实就是制造牢狱的众生,自己制造牢狱,自己关起来,没有自由分。《起信论》将此劳虑相称为第一粗相的“智相”,因俱生法执依审思劳虑而分别诸法,妄为有智,所以称为智相。其实这个智相,简单称就是分别心,千万不要当作是智慧之相,就麻烦大了!“劳久发尘”:“发尘”,为引发依尘分别之第六识。“劳久”,为劳虑持续久了,《起信论》名此为“相续相”,是六粗中的第二粗,这是分别法执。“发尘”为第三粗的“执取相”,因为第六识周遍计著,执我我所,这个“我所”就是我所拥有的意思,有“我”就是一定有我所,众生只要有一个“我”的观念,那么,这些四周围的房地产,就认为:我所拥有的!子女、或者是这些财富,就认为他自己拥有什么,不知这一些都是虚幻的东西。所以是执取相,属于俱生我执。“自相浑浊”:这是第六识心,又更进一步,于前面的颠倒执著的我、我所相上,更立假名言相,又循名取实,因此令心水更加浑浊。这也就是《起信论》所说的第四粗,计名字相,属于分别我执。“由是引起尘劳烦恼”:“由是”,有两个意义,一指远因,一指近因。远因指从一开始的无明所起之“三细、四粗”,一念生迷,由真起妄,迷上加迷,妄上加妄,重重叠叠之因。近因则指前面的计名字相。“尘劳”,即是烦恼。以诸尘可令心劳累,故是烦恼。又,尘劳可作为譬喻,以喻烦恼如尘、如劳。如尘之多无量,如尘之能染、能覆本心。本心就是真心。我们今天的真心不显现,就是被覆盖起来,暂时被覆盖。如劳,则如劳役,役使其心令之劳累;就拼命的追,以为有名、利、色三关可以追;以为有任何的相可以追,不知道是如梦幻泡影的世间。亦如劳役,无尽地驱使,令不得脱。差不多一切众生都这样!故称烦恼如尘如劳。若起烦恼尘劳,就是《起信论》所说的“起业相”,这是第五粗。 翻过来,802页,“起为世界,静成虚空,虚空为同,世界为异,彼无同异,真有为法”:这就是说佛终于正面答复富楼那的问题:“云何忽生山河大地,诸有为相?”这一切有为相,就是这样,由于自心一念迷,于是一切就好象无端忽然生起一样。就好象人于睡时作梦一样,梦境亦是犹如无端忽然生起,你要那梦境消失,唯一的办法,就是唤醒他。你若问为什么会有梦中那些境界呢?答案即是:因为你作梦呀!而那些境界从那里来的呢?你自己制造的呀!故有言:“人生一大梦”,乃至“三界一大梦”——于此大梦、小梦中,梦中人自造境、自受用,但一心造,故无别法——然而世人却偏爱作梦,认为作梦是好的,梦是美的,乃至将遥不可期的事美名之为“寻梦”。然此大梦何时醒呢?什么时候可以醒过来呢?——书归正传。这“起为世界”到“真有为法”,即是《起信论》所说的“业系若相”,为第六粗。诸位!这个业是无形相的绳子,古时候人描写的这个业还真是得体!业,什么是业?无形的绳子,困住心灵、困住身体,身体不自在、心灵不自在,就是业!而这个业,它还有定跟不定,这个业分太多了,善业、恶业;我们做生意就有商业、工业、医学业,做农就有农业,这个“业”非常的好,给你一个形相化、给你一个具体化,就是你要对这个业负责。业就是因果相,也有可以改变的,你学佛就会转业,所以这个叫做运命;如果没有学佛,叫做命运,“命运”的意思就是:命者定也。康熙字典里面讲:命者不可改变也。所以,一般世间人叫做命运,命随着一定的业在转动,也就是你几岁的时候要生大病;你几岁的时候要结婚;你几岁的时候要做大企业;或者是你几岁的时候要面对死亡,从一出生,就差不多安排好了,这个叫做命运。所以这个算命的里面就告诉你:万般皆由命,半点不由人。这个是世间命相学告诉你,这个就是可怕的定业了。可是学佛不一样,学佛叫做运命,可以运用自己的命。为什么?我善因,下的地方动念对,再来,结善缘,善因、善缘,对果报来讲,我忍一切的果报,也就是现前的一切果报不如意的,我都接受;一切委屈我都接受;一切家庭安排我也接受,讨到好老婆,或者嫁的老公,我都接受,很能认命!诸位!这个时候叫做运命,也就是说:有了善因、有了善缘,就有了善果,这三个因、缘、果的角度凑合起来,这个就不得了,你可以转变你的命!所以与其你算命,不如认命;与其说你受命运的安排,不如说我正在运命,运用你的命!所以这个学佛它的好处,就是可以转命、转运,这个就是学佛的好处,这个业系苦就捆不住你了!为什么?你的贪嗔痴少了、业少了,对不对?贪嗔痴少了。你既不追求,不追名、不追利,对男女也看得很淡,名、利、色这个业也捆不住你了,贪、嗔、痴也捆不住你了,哇!这个业就渐渐渐渐减少了,而心灵得大自在,有佛的智慧,有慈悲,又能够忍辱,又肯做善事,业没有了,慢慢的转变了。所以这个世间人叫做业系苦相,那么我们可以运用,这既有的事实去改变它。由于上面的起业相,于是犹如忽然生起世界、虚空、及众生,依报、正报于焉具足在自心妄现,一至于此,则“业”已成就,系缚已难免,苦亦难脱,如是循环往复,于幻化相中,枉受如幻大苦,如梦中人,虚受惊吓、劳累。然梦境非无、亦非有,但一心成。你讲没有的话,在梦境里面是那么的真实;你讲有的话,竟然是在作梦,我们现在活着就是在作梦,一直执着嘛!师父!那到哪一天梦才会醒?了解空性,了解无相,了解万法都是因缘生的、唯心所造的、不实在的。万法的真相是什么?这个世间的真相是什么?这个世间的真相就是:万法都是假相,你就找到了世间的真相。如果不能了解万法都是假相,那么你就永远找不到真相。803页,义贯:“如是”同异等诸法于心体中自生“扰乱”,互“相”对“待”而转“生劳”虑之第七识(俱生法执)。“劳”虑既“久”(分别法执)即引“发”依“尘”分别之第六识(俱生我执),计我我所,更而假立名言,循名取实,“自相浑浊”其心水(起分别我执),“由是引起”根本之“尘劳烦恼”(第五粗、起业相);于是犹如忽然而“起”,有相之处即成“为世界”山河大地,“静”而无相之处即“成虚空”;“虚空”即“为同”相,器“世界”则“为异”相,而“彼无同”亦无“异”之相即是诸众生,因而世间之“真有为法”于焉完全显现。诠论:此节经文就是《起信论》所说的“境界为缘长六粗”;历来诸家注释此节经文,皆配合《起信论》之三细、六粗而究论,唯澫益大师虽独排众论,但终不能“免俗”,亦依而申论之。余意以为,此二经若配合起来探讨,对于多闻、审问之人,于此甚深法相之理解,则有所裨益,更能深入且触类旁通。为方便初学,兹将三细、六粗表列于后:804页,三细相(第八识)——1.业相——相分;2.转相——见分;3.现相(境界妄现)。业相就是八识的相分。2、转相就是八识的见分,有了能所。第3就会境界妄现,就是现相,这是第八识。注意!什么叫做细?这必需要八地、九地、十地的菩萨,才能觉察,所以不是凡夫、二乘人、权教菩萨所能理解,称为三细相,这个境界太深、太难、太微细了,没有办法去理解。六粗相——1.智相(俱生法执);2.相续相(分别法执);3.执取相(俱生我执);4.计名字相(分别我执)5.起业相;6.业系苦相。其中:①②为第七识;③④为第六识。1、智相,就是我们所讲的分别,俱生法执,俱生就是先天性、与生俱来的,对法就有执着。第2、相续相,而且这个执着从来没间断,叫做分别法执,这是后天的,分别法执。所以俱生是先天的,分别是后天的。 第3、执取相,是俱生的,所以人一出生,从小他就一直执着,这个小孩子在玩玩具的时候,你把它抢过来,他就开始哭!这个小孩子喜欢吃这个巧克力蛋糕,你稍微一移动它,他就哭!众生这个从小的执着是从来没间断的,一直到长大,又执着得更厉害!执取相(俱生我执)。第4、叫做计名字相,就是分别我执。那么,1跟2,智相跟相续像是第七识;3跟4是第六识,就是执取相跟计名字相,这是第六识;第5、就是起业相;第6就是业系苦相,一切众生不能自在,业,“业”者不自在,循业发现嘛,众生造什么业,你一定会跟着你的业去发现你的果。
底下,世界相续经文:【“觉明空昧,相待成摇,故有风轮执持世界。因空生摇,坚明立碍,彼金宝者明觉立坚,故有金轮保持国土。坚觉宝成,摇明风出,风金相摩,故有火光为变化性。宝明生润,火光上蒸,故有水轮含十方界。”】这个是世界怎么产生的。注释:“觉明空昧”:“空昧”,就是变真空为晦昧。真空,这个世界,本来相、性是一体的,是平等不二的,你把真心的这个空,变成了没有智慧的空,叫做晦昧,不是真正的真空了,变真空为晦昧。这个真空是如来藏性没有能所;晦昧指没有智慧,变成无明的晦昧之空了。此谓,由真觉之体而起妄,遂将真空变成晦昧。如果你悟到了,所有的虚空、世界、众生,其实都是你的心。“相待成摇”:“相待”,是指明、昧相对待。“成摇”:摇,就是摇动,指风相。变成摇动之风相。此言,明与昧相待,这个“明”就是妄明,“昧”就是昏昧、晦昧,妄明跟昏昧、晦昧相待,互为侵夺而成摇动之风相。可见这个风是由动——妄明跟昏昧而来的。“因空生摇”:因空昧觉明,明昧相倾;这个“明”就是妄明,“昧”就是晦昧,妄明跟晦昧相倾,而生摇动之风大。所以我们今天接触到这个风,就是业风,推本究源就是无明来的风,所做的一切灾难,其实都是共业所感的世间而来的。为什么有飓风、有台风,造成这么大的灾难?就是共业所感的世间,自己共同承受这个灾难。我们现在全球暖化严重,全球暖化严重怎么来的?当然就是众生共业所感!为什么?工业发达,大家享受得太享受了,拼命的开发这个能源,不管这个地球,当然就南北两极受到这个全球暖化严重。所以现在的哪一个行业是最吃香的呢?就是环保,或者是绿色的行业,只要能够不制造CO2的,这个行业就赚钱;只要是绿色的,就赚钱!譬如说你的房子里面,电灯省这个灯泡,省电的灯泡,或者是你不用种种会产生 CO2的原料,就赚钱!像美国现在开发了,用氢气在推动车子,氢气。结果这个南美洲发明什么?发明我们这个玉米,或者是稻、豆类的产生的油,代替这个石油。但是现在这样也很惨,这个大豆提炼,或者这些玉米提炼成油,我们开车的用油,结果怎么样?闹得全世界的人口食物短缺,所以,有一利变成有一弊。所以现在美国人发明一种叫做氢气,但是很贵,成本太高!所以还在继续努力,看看能不能取代石油工业?这个石油一燃烧,哇!很严重的产生CO2污染。等到有一天,用任何的东西取代了这个石油的时候,这个世界就不一样了,绿色就恢复了,再来,中东就会停下来了!为什么?石油全世界都不用,没有用啊,卖给谁,大家都不要啊!那中东这些阿拉伯的世界,就会恢复原状了,没得卖、没有生意,石油给人家,人家不要;现在还没有办法。所以世界工业的国家,都在讨论如何节能减碳,像台湾这个政府,一直呼吁我们要节能减碳,要省电的灯泡,出家人也来呼吁,大家能够素食、能够节能减碳,也是这样呼吁。所以现在绿色的环保都很赚钱,可见这个风会影响到我们平常的生活。所以生摇动之风大。“坚明立碍”:“坚明”:“坚”,就是坚执。坚执一定要明晦昧之空体。“立碍”:“立”,建立。“碍”,质碍,指金性。此谓,再由坚固执著之心,欲明晦昧之空体,而建立质碍。意思就是:山河大地这些有质碍的东西,就是坚固的执着所产生的。806页,“明觉立坚,故有金轮”:依无明妄觉所立之坚相,注意那个“坚”,“坚”就是死执不放,你哪一个人从头到尾没有学佛,没有坚持自己这个看法?没有坚持自己这个我相?哪一个有办法?要到等到死了以后,发现这个尸体会烂掉,原来人是一个臭皮囊!喔!我们慢慢慢慢学佛以后,才懂得什么叫做柔软心,什么叫做慈悲心,什么叫做退让,什么叫做无诤;这不学佛哪懂得这一些啊?坚执不休,积而成轮,故有金轮之成立。“坚觉宝成,摇明风出”:坚执妄觉所立之金宝既成,摇动妄明所感之风大既出。“宝明生润”:“宝明”,金宝之体明净。“生润”,能生润泽之性。此谓,金宝之体明净,能生润泽,如五金之属遇热则出水一样。义贯:由真“觉”之体起妄“明” 遂将真“空” 变成晦“昧” 之空,明与昧“相待” 互相侵夺而“成摇” 动之风相,“故有风轮”成就,“执持世界”(故世间诸风为妄心动荡之业感所成)。诸位!这个特别的重要!风怎么来?妄心动荡所感。“因空” 昧觉明,明昧相倾而“生摇” 动之风大;次由“坚” 固执著之心,必欲“明” 晦味之空体而成“立” 质“碍。彼金宝者” 为依无“明” 妄“觉” 所“立” 之“坚” 相,坚执不休,积而成轮,“故有金轮保持国土。坚” 执妄“觉” 所立之金“宝” 既“成,摇” 动妄“明” 所感之“风” 大亦已“出,风” 与“金相摩” 擦,“故有火光为变化性” (——就是风金相摩而变化出火。世间之诸火,不离妄心之摩荡所成,可见火大之种乃是无明妄心之热相的业感。)金“宝” 之体“明” 净、遇热能“生润” 湿之气,以“火光上蒸” 于金,“故有水轮含十方” 世“界”。经文:【“火腾水降,交发立坚,湿为巨海,干为洲潬。以是义故,彼大海中火光常起,彼洲潬中江河常注。水势劣火,结为高山,是故山石击则成焰,融则成水。土势劣水,抽为草木,是故林薮遇烧成土,因绞成水。交妄发生,遞(dì递)相为种,以是因缘世界相续。”】注释:“火腾水降,交发立坚”:火性上腾,水性下降,水火一腾一降,交互发生,因而成立坚碍之质,而为器界之本。“干为洲潬”:“洲”,浮土干处可居之处。“潬(tān滩)”,水中积沙,沙渚,沙洲可栖人兽之处。“土势劣水,抽为草木”:若土之势劣于水,则土随水而成润泽之处,因而草木于中抽拔而出(有土有水,则有草木抽生。)“是故林薮遇烧成土”:“林”,树林。“薮(sǒu)”,草野。因此树林草野之处,遇火烧即成土,(以草木是由土随水之润泽而成,故草木本身即含有水土之成份,因此遇烧即成土,像灰烬,遇绞即成水。)像我们这个青草一绞,青草汁。“交妄发生,遞(dì递)相为种”:“妄”,指妄心与妄境。谓妄心与妄境交互发生,递相为万化出生之种。义贯:“火” 之性为上“腾,水” 之性为下“降”,水火一腾一降“交” 互“发” 生,因而成“立坚” 碍之质,而为器界之本,其卑“溼(shī湿)” 之处积水而“为巨海,干” 燥之处则“为” 土“洲” 或沙“潬。以是义故,彼大海中” 以本质含有火之气分,故“火光常起”,而“彼洲潬中” 因本质含有水之气分故,“江河常” 于其中流“注” (水性相近故)。若“水” 之“势” 力“劣” 于“火”,则“结为高山,是故山石” 以本质中含有火之气分,故相“击则成燄(yàn 同焰)”,你到山上拿二块石头,啪啪!它就有火焰产生了,这个大家都知道,念小学生也知道,这是简单的知识而已。若“融则成水”, 以本质中含有水之气分在故。若“土” 之“势”力“劣” 于“水”,水势强盛,则“抽” 拔泥土之精华而“为草木,是故” 树“林” 草“薮” (草木聚处),若“遇” 火“烧” 即“成土”,以草木本质中含有土之气分故;草木若“因绞” 榨则“成水”,以草木之本质中含有水之成分故。如是,“交” 互不断的“妄” 心与妄境迭相“发生”,更“递相为” 万化发生之“种” 子,“以是因缘” 而令“世界相续” 不断。(以上为器世间相续之源。)所以你讲来讲去,都是地水火风空在转变而已,讲来讲去就是这样子,地水火风空在转变而已。所有的痛苦其实都不值得,不知道我们这个色身它就是地水火风;外面的世界,它还是地水火风,地水火风的这个、地水火风的外在,其实本来就平等。
809页,第5.众生相续 经文:【“复次富楼那,明妄非他,觉明为咎。所妄既立,明理不踰;以是因缘听不出声,见不超色。色、香、味、触六妄成就,由是分开见、觉、闻、知。”】注释:“明妄非他,觉明为咎”:“明妄”,须明了众生之妄。“非他”,不是别的。“觉明”:“觉”,此指妄觉,而非真觉;“明”,有明;妄觉自己有明之能(就是有能明之力)。此谓,欲明了众生所起之妄处并非由于他物,就是妄觉自己有能明之力,这便是它的过咎之处。这一句最重要的就是:人一出生,就是俱生的我法二执,因为太强,强到大家都没有觉悟,这一出生,他就是我执,他也有觉,可是这个觉是妄觉。所以一切众生生长在妄觉当中,而不知道,不是佛陀的觉、佛陀的正觉。“所妄既立,明理不踰”:“所妄”,就是能明与所明二妄。“不踰”,不能超越,指不能超越业相的范畴,亦即为业相所局限。此言,能明与所明二妄既已成立,其所明之理体,并不能逾越业相之范畴。“以是因缘,听不出声”:由于此因缘,因而所听的范畴不出于声尘(在声尘范畴之内——也就是闻性被声尘所拘)。一切众生其实就是这样,眼睛所看的,受到这个色,耳朵就是声,全部被拘束在这个范围里面,因为业力所感。所以你看,没有办法超过你的业力,一只鱼在水中,它看的就是这样、它能闻的就这样子。“六妄成就”:六种“所明”之妄尘皆成就其各自之畛(zhěn)域。“由是分开见、觉、闻、知”:“见、觉、闻、知”为代表包含“尝”与“嗅”在内的六用。由是而将一精明之体,分开为见、闻、觉、知、尝、嗅之六用,各各相别;如此即是由一精明,分隔成六和合。义贯:“复次富楼那”,欲“明” 了众生所起之“妄” 因,并“非他” 物,乃是妄“觉” 自己有“明” 之能,此即“为” 其“咎” 之所在。能明及“所” 明二“妄既” 已成“立”,其所“明” 之“理” 体并“不” 能超“踰(yú同逾)” 业相之范畴;“以是因缘” 能闻之性所“听” 闻者便“不出声” 尘之限,能见之性所“见” 者即“不超色” 尘之局。于是乎,“色”、声、“香、味、触” 、法“六” 种所妄明之“妄” 尘皆各“成就” 其各自之畛域,“畛域”就是界限。互不相通,眼睛只能看,不能听,耳朵只能听,不能看。“由是” 将一精明之体“分开” 为“见、觉、闻、知” 、尝、嗅六用,见是指眼,觉是指身,闻是指耳,知是指意,尝当然是舌,嗅就是鼻,之六用,是为由一精明分隔成六和合之原由。眼见、身觉、耳闻、意知、舌尝、鼻嗅,其实都是同一心。经文:【“同业相缠,合离成化。见明色发,明见想成。异见成憎,同想成爱,流爱为种,纳想为胎。交遘发生,吸引同业。故有因缘生羯罗蓝、遏蒲昙等。胎、卵、湿、化,随其所应。卵唯想生,胎因情有,湿以合感,化以离应。情、想、合、离更相变易。所有受业,逐其飞沈。以是因缘,众生相续。”】注释:“同业相缠”:这个是指胎生与卵生二类众生,以同业而相缠。“合离成化”:“成化”,成就、变化。此指湿生与化生二类众生,以合、离二法而成就、变化。化生者,例如天道以及地狱道众生,皆是化生。“见明色发,明见想成”:“想”,欲想,即男女欲爱之想。此指中阴身,于父母有缘之处,见有一点微明之色相发出来,由于此明而见妄境,遂成妄惑,而性欲之想便成。所以你贪染男女,你就没有办法避免投胎,因为那个是投胎的因缘。所以在这里还是:如果你不想投胎,记得!男女之间的事看淡一点,把心集中在佛号上,一心一意就去极乐世界,这个世间太苦了!“异见成憎,同想成爱”:若与父母知见相异,便成相憎之怨亲,若与父母之想法相同,便成为互爱之眷属。“吸引同业”:吸引过去共同业缘者来入胎。“羯罗蓝”:胎儿受胎初七日之位,义为“凝滑”。“遏蒲昙”:义为“皰(pào同疱),为受胎二七日。就是十四天。依《俱舍论》,处胎共有五位,今以此二者代表其余。其他三者依次为:三、叫做闭户(就是凝结、软肉);四、叫做键男(就是凝厚、慢慢变硬的硬肉);五、叫做钵罗奢佉(形位)。慢慢的把全身的器官长出来。“卵唯想生”:卵生者唯随乱思不定之想而生。“胎因情有”:胎生则因亲爱迷恋之情而有。所以执着感情世界的人,看起来像情圣,那就准备去投胎,准备去投胎!所以说:那二个爱得死去活来!就很难离开这个胎。说:他们二个恋爱得很热烈!接下来就是准备去投胎,亲爱迷恋之情没有办法突破嘛!“湿以合感”:湿生之有情则以与外境暖湿之气和合而感生。“化以离应”:化生则为喜新厌旧、离此讬(tuō托)彼而应。“所有受业,逐其飞沈”:“所有”,指四生。“受业”,受业报。四生所有受业报之众生,皆随其善恶业而或飞、或沉。义贯:卵生与胎生类之众生以“同业” 而互“相缠”缚,而湿生与化生类之众生则以“合、离” 而“成” 其变“化”。中阴身于有缘父母处“见” 到一点微“明” 之“色” 相“发” 出,由于此“明” 而“见” 妄境,其欲“想” 便“成”。此中阴身若与父母有互“异” 之“见”则“成憎” 恚,而为怨亲之种;若与父母为“同想” 则“成爱”,而为互爱之眷属之种。“流” 注此“爱” 意“为种,纳” 受此爱“想为胎” 之亲因,以父母肉体“交遘(gòu)” 之“发生” 为助缘,因而“吸引”过去有共“同业” 缘之中阴身入胎,“故有因缘” 而“生羯罗蓝(就是七天)、遏蒲昙等(就是十四天)” 五胎位之相。是故“胎、卵、湿、化” 皆各“随其” 业感“所应”:“卵” 生之众生“唯” 由乱思之“想” 而“生,胎” 生之有情“因” 亲爱迷恋之“情” 而“有,湿” 生之有情“以” 与外境暖湿之气分和“合” 而“感” 生;所以有湿气的地方,它就有湿生的众生;有温度的地方,它就有暖湿的众生。“化” 生之众生“以” 喜新厌旧、“离” 此讬彼相“应” 而生。此中,于累劫之中,众生之“情、想、合、离” 的状态“更相变易”,并非一定。就看你的业了。所以业就转来转去,一下天、一下人、一下饿鬼、一下地狱、畜生,人不学佛是很悲惨的!四生“所有受业”报之众生,皆随“逐其”善恶业感,或“飞” 或“沈,以是因缘,众生相续” 而生灭不断。第6.业果相续815页,经文:【“富楼那,想爱、同结,爱不能离,则诸世间父母子孙相生不断。是等则以欲贪为本。贪爱同滋,贪不能止,则诸世间卵、化、湿、胎、随力强弱递相吞食,是等则以杀贪为本。以人食羊,羊死为人,人死为羊;如是乃至十生之类,死死生生,互来相噉,恶业俱生,穷未来际,是等则以盗贪为本。”】翻过来,816页,注释:“想爱、同结,爱不能离”:以同想成爱,同为结缚,因此相爱而不能分离。“是等则以欲贪为本”:“欲贪”,即淫欲之贪。而且是最难断的!在经典里面讲:天中大系缚,就是为女色。就是人天里面最大的束缚,就是男女的淫欲,是最大的束缚,它是非理性的东西。所以这种东西它只能离,慢慢的。譬如说夫妻互相尊重,慢慢的要对方能接受,不能单方面的。譬如说我们不想来投胎了,就看淡一点,慢慢的,儿孙、子孙都长大了,慢慢的双方面都能接受。你不要小看这个,像那个电视或者报章杂志等,那个报的,你有时候不敢相信的,七十几岁了,现在新闻报导都很开了,七十几岁的老婆婆,她这个欲还是没办法,七十几岁了!如果说以佛的生命来讲的话,八十岁,她就剩下几年,如果要拼命念佛,也只有几年而已啊;可是七十几岁的老婆婆,她还是有那个习气,就是女众的习气,就是希望人家来呵护她、希望人家来关爱她。也许说男女之间,并不一定有那个男女的欲,可是这个女性的习气很重,希望有人来关爱她、有人来关心她,这个也算是一种欲,可是是比较淡薄,年轻人当然就是男女了。可是老一辈的,你看,六、七十岁,还是希望那一种男女的关怀、关爱,关爱的眼神。所以说:这个世间的男女的这个欲,当然,不一定是男女肉体上的东西,那种感情上的占有跟嫉妒,还有渴望的心,也是会构成轮回的根本。所以要慢慢把这个看淡一点,看淡,因为佛也是这样讲:天中大系缚为女色。所以佛在遗教三经里面也是这样讲,意思就是说:色之与人,其大无外,赖有一矣,若使二同,普天下无能为道。意思就是:男女的这个感情跟欲望,它是天中最大的束缚,还好世界上只有这股力量,让你很难修行,世界上只有这一股力量让你最难断、最不好断、最难修行!如果有二种力道,像男女的欲望还有情执,那就普天下无能为道,就是这个世间没有一个人可以修行的,你别想成道了,还好只有一种!可见佛对这个是一直在教育我们。换句话说:慢慢用时间、用空间看淡,慢慢慢慢的看淡,到最后他就没有这个影像了,自自然然的他就断了。所以互相勉励。底下,这淫欲之贪,谓此等众生之生死根由,则是以淫欲之贪为本。“贪爱同滋”:这一群众生由于有相同的贪爱,必取相同的食物来滋养其身命。诠论:这一节为开示众生之根本,由于三种贪:淫贪(欲贪)、杀贪、及盗贪。以此三种贪,众生于六道中来往生死不断。经文:【“汝负我命,我还汝债,以是因缘经百千劫,常在生死。汝爱我心,我怜汝色;以是因缘经百千劫,常在缠缚。惟杀、盗、淫三为根本,以是因缘,业果相续。富楼那,如是三种颠倒相续,皆是觉明,明了知性,因了发相,从妄见生。山河大地,诸有为相,次第迁流,因此虚妄,终而复始。”】注释:“我怜汝色”:“怜”,就是爱义。“皆是觉明,明了知性”:皆是于真觉而起“妄明”,此由无明而有之妄明,系妄有了知之性,非为真了知。“因了发相”:“相”,就是业相、转相、现相三种相。因此妄了之无明,而引发了业、转、现三相。“从妄见生”:从妄觉妄明之三细起粗惑,而见种种粗境生。818页,义贯:有时“汝负我命”而还我命,有时则我欠你债故“我还汝债”,“以是” 相报“因缘”,虽“经百千劫”,仍“常在生死” 轮回之中。有时“汝爱我心”,有时“我怜汝色”,“以是” 爱怜“因缘”,纵“经百千劫”,亦“常在” 爱欲“缠缚” 之中,而不得脱。是故众生 “惟”以“杀、盗、淫三” 种贪习种子“为” 其生死之“根本。以是” 种子为“因” 现行之业为“缘”,因缘相资,致令“业果相续” 不断。“富楼那,如是” 世界、众生、业果“三种颠倒相续” 不断,“皆是” 于真“觉” 而起妄“明”,此妄 “明” 之无明妄有“了知” 之“性,因” 此妄“了” 之无明而引“发” 业、转、现之三“相”,复“从” 此三细之妄相“妄见” 有六粗境“生”,因而起“山河大地,诸有为相” 生住异灭“次第迁流,因此” 种种“虚妄” 之相得“终而复始” ,相续不断。 好!今天我们就上到这个,楞严咒不念,大家辛苦了。明天等大家精神好,我们再从这个819页开始。我们三天以内,要把这个《楞严经讲义》的范围,《义贯》一定要把它讲完。所以明天一定会讲到50页到60页,后天就一定要把这个《楞严经义贯》结束。今天时间差不多了,我们讲的范围也够。请合掌,愿以此功德,消灾在座诸位法师、诸位护法居士大德,回向本讲堂消灾点灯以及亡灵牌位拔度者,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愿生西方净土中,上品莲花为父母,花开见佛悟无生,不退菩萨为伴侣。今天不诵楞严咒,请站起来,向佛三问讯,一问讯,再问讯,三问讯。(众起立三问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