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德法师:略论因明中能立“支数”多少的问题


略论因明中能立“支数”多少的问题

作者:释智德

内容提要:关于因明中能立“支数”多少的问题,古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对于因明中之“能立”一词的内涵合外延来说,却还不够精当。笔者多年来经过对因明的研习和梳理后,撰写了此一篇短文。至于能立“支数”多少的问题,我认为能立应该有两种,第一种能立,是与能破互相对待的能立,必须是三支。第二种能立,是与所立互相对待的能立,决定是二支。这个说法,当是解决了能立“支数”多少的问题,也说得较为合理。

关键词:因明、能立、宗、因、喻

所谓因明中能立的“支数”多少问题,是指在因明当中,能立的“支”其数量到底是多少。说到能立的“支数”,在因明当中可谓是众说纷纭。在古因明里,如弥勒菩萨的《瑜伽师地论》云:“能成立法有八种者:一、立宗,二、辩因,三、引喻,四、同类,五、异类,六、现量,七、比量,八、正教量。”(1)无著菩萨造《显扬圣教论》:“能成法八种者,一、立宗,二、辩因,三、引喻,四、同类,五、异类,六、现量,七、比量,八、至教。”(2)无著菩萨造《大乘阿毘达磨集论》:“能成立有八种,一、立宗,二、立因,三、立喻,四、合,五、结,六、现量,七、比量,八、圣教量。”(3)到了世亲菩萨便改用五支了:一、宗,二、因,三、喻,四、合,五、结。

古因明经过不断的发展,到了陈那菩萨手里,因明这支“理智之花”,比以前更加绚丽多彩。陈那大师,诞生于佛灭后一千年左右,南印度案达罗国(又云南印度香至国)人。出家后先为小乘佛教犊子部信徒,后改学大乘,师事世亲菩萨,为世亲菩萨晚年的弟子,常在那烂陀寺讲《俱舍论》和唯识、因明学说。

陈那,是梵语,汉译域龙,又称大域龙,意思是:因彼有德雄,辩捷如龙,在五印度无敢于抗者,故而如此相称。陈那大师在世时,到处击败外道的辩难,因此得到“辩论之尊”、“辩论牛王”之称号(牛,在印度是神圣的动物,好比中国的龙、狮)。又名童授,此是他年轻时,受文殊菩萨指劝,志在恢复因明,故得此名。

窥基大师《因明大疏》:“有陈那菩萨,是称命世,贤劫千佛之一也。匿迹岩薮,栖峦等持,观述作之利害,审文义之繁约。于时岩谷震吼,云霞变彩。山神捧菩萨足,高数百尺,唱言:佛说因明论道,愿请重弘。菩萨乃放神光,照烛机感。时,彼南印土按达罗国王,见放光明,疑入金刚喻定,请证无学果。菩萨曰:入定观察,将释深经,心期大觉,非愿小果。王言:无学果者,诸圣攸仰,请尊速证。菩萨抚之,欲遂王请。妙吉祥菩萨,因弹指警曰:何舍大心,方兴小志?为广利益者,当转慈氏所说瑜伽,匡正颓纲,可制因明,重成规矩。陈那敬受指诲,奉以周旋。于是覃思研精,乃作因明正理门论”。(4)

此段指出陈那菩萨造作因明论前,已能深入禅定,并且“观述作之励害”,这表明他是以定慧为基础来制作因明,足见其着述态度的严谨。

陈那大师是因明大成就者,因明改革家,新因明创始人,中世纪印度逻辑之父。他在因明学上的贡献,是印度逻辑史上的一大里程碑。对于其后的佛教及诸学派之论理说有极大的影响。

改五支因明为三支因明,也是陈那大师对因明作出的划时代的贡献。

改五支论式为三支论式

古因明五支 新因明三支

宗:声是无常; 宗:声是无常;

因:所作性故; 因:所作性故;

喻:譬如瓶等; 喻:凡是所作,皆是无常,譬如瓶等。(6)

合:瓶是所作,瓶是无常;

声是所作,声是无常;

结:故声是无常。(5)

陈那大师把合支迸入了喻支,合支只是在前三支宗、因、喻的基础上的具体应用。结支是宗支的重复,可以省掉。五支论式改成三支之后,提高了喻支的功能,使本来属于例证性质的喻支变成了演绎与归纳相结合的前提。

古因明五支作法为宗、因、喻、合、结。其推论性质,为类比推理。新因明三支推论性质为演绎推理,也就是说,具备因三相即能得出正确的推论,并保证其逻辑推理之必然性,这是陈那大师在印度逻辑史上的重大贡献,因此称为新因明。印度学者称陈那大师为中世纪逻辑之祖,也正是由于他的这一贡献。

能立的支数到底有多少支呢,其实能立有两种情况,一是与能破相对的能立,二是与所立相对的能立。

能立:指理论圆满,证明确切,于实质与形式双方皆无过失之立论。为与“似能立”分别之故,又称为真能立。此种圆满无过之立论,可令敌者(问难者)与证义者了悟立论者之主张确为正理,故属悟他门。

真能立就是合乎规范的证明,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第一是“支圆”,即三支具足无缺(不缺支)。

第二是“成就”,即三支都无过失(不犯过),三支之过共三十三种,宗九过、因十四过、喻十过。

《因明入正理论疏》:“一者能立,因喻具正宗义圆成,显以悟他,故名能立。一者支圆,能依所依皆满足故。二者成就,能依所依俱无过故。由此论显真而无妄,义亦兼彰具而无阙,发此诚言,生他正解,宗由言显,故名能立。”(7)

由上文可以看出,第一种能立,是与能破互相对待的能立,能立就是互相辩论的两方之一的正方,能破就是互相辩论的两方之一的反方。此种能立必须是“三支具足”,缺一不可,否则便犯“缺减过”。亦如《因明入正理论》说:“此中宗等多言名为能立。由宗因喻多言。开示诸有问者未了义故。”(8)

《因明入正理论疏》:“今者陈那因喻为能立,宗为所立,自性差别二并极成。但是宗依未成所诤,合以成宗,不相离性,方为所诤。何成能立,故能立中,定除其宗。”(9)

此文透出的信息是,第二种能立,是与所立互相对待的能立,其支数决定是二支,即因支、喻支。宗支不是能立而是所立,即是所要被成立的对象,能够成立这所要成立的对象的,便是因、喻二支的能立。

在宗、因、喻三支中,宗是所立,即所要成立的对象;因、喻二支是能立,即是能够成立对象的基础和依据。在因、喻二支能立中,因是正能立,即是直接成立宗的主要理由;喻是助能立,即是协助因而与因共同成立宗的。所以,在比量三支中,因是最重要的。这门学问也因此叫因明,不叫宗明,也不叫喻明。《因明入正理论疏》:“宗是何义。所尊所崇所主所立之义。”(10)

能立,如果是在立敌双方对扬时,便非得“三支具足”不可,若缺一支,便成“缺减过”,是似能立,只有败北的份,没有取胜的希望。此时的能立,便是与能破互相对待的能立。

能立,如果是在证明一个命题(宗)正确与否上时,这能立,便是二支,即因与喻,而宗支呢?则是被能立所成立的所立,而不再是能立的范畴。例如上所引“新因明三支”

沈剑英教授在其《能立三论》中也写到:“在陈那的《理门论》中,”能立”这个词共出现了二十四次,在天主的《入正理论》中,”能立”共出现了十二次。寻绎二论原意,”能立”这个词略有二义:一、表示由宗、因、喻三支所组成的论证式(即是与能破相对的能立);二、表示据以成立宗的”一因二喻”(即是与所立相对的能立)。(11)

能立的支数多少问题,在因明史上已议论了一二千年了,各家说法不一,其实都对,站的角度不同,就有不同的看法。说能立有三支,正确,此是说的与“能破”互相对待的能立;说能立有二支,正确,便是说的与“所立”互相对待的能立。

能立的支数问题,诚然是因明上一个极小的问题,对于爱好因明者来说,把能立支数多少的问题,彻底的弄个明白,未必不是一件痛快事!

参考文献

(1)大正藏第三十卷,瑜伽师地论卷地十五,本地分中闻所成地第十之三,“七因明”。

(2)大正藏第三十一卷,显扬圣教论卷第十一,摄净义品第二之七。

(3)大正藏第三十一卷,大乘阿毘达磨集论卷第七,决择分中论议品第四。

(4)大正藏第四十四卷,因明入正理论疏卷上,第一叙所因者。

(5)虞愚着《因明学》,中华书局出版,1989年11月第1版。

(6)虞愚着《因明学》,中华书局出版,1989年11月第1版。

(7)大正藏第四十四卷,因明入正理论疏,第四释本文者。

(8)大正藏第四十四卷,因明入正理论。

(9)大正藏第四十四卷,因明入正理论疏,第四释本文者。

(10)大正藏第四十四卷,因明入正理论疏,第四释本文者。

(11)超星数字图书网·哲学·宗教图书馆·逻辑学·总论·因明新探·能立三论。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唐罽宾国三藏般若奉诏译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善男子,如来功德,假使十方一切诸佛,经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劫,相续演说不可穷尽..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守拙的智慧:心头洞明,表面糊涂做人的最高境界,就是抱朴守拙。明明什么都知道,却一副痴呆愚顽的表情。这种人不张扬,不高人一等,平易近人,反而更易得众人的欢迎。社会..

一、何谓佛法融入生活也许很多人会认为,经常做义工,捐赠财物、献血、捐献器官等等,以及人天佛教所倡导的种种行为,就是佛法融入到生活当中的具体体现。虽然我们不能断然..

问:弟子的母亲三年前接触佛法,经常听您讲经开示,早课念佛背诵《阿弥陀经》,晚课也是一样,但几个月前突发心脏病往生。弟子赶回家时,母亲已经往生。我强忍悲痛将母亲送..

佛说阿弥陀经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

伤肾损精的问题现在患颈腰椎病的人越来越多,是什么原因呢?中医认为,是肝肾亏损造成的,因为“肝主筋”,“肾主骨”。什么原因能造成肝肾亏损呢?当然,原因很多,但最主要..

佛教律学入门虚云老和尚讲述甲、叙意乙、持戒的功德丙、犯戒的过失丁、余义甲、叙言戒的意义,就是止恶生善的意思,止除十恶五逆的罪恶,如防流水,似护眼珠,滋长善法,是..

关于更多文章

更多文章网为您提供最新的更多文章信息,让您快速了解更多文章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更多文章。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