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道法师:中观思想的实践(上)


中观思想的实践(上)

1991年7月4日讲于高雄佛教堂「中观思想研习营」

主讲:释传道 纪录:谢芳珠

壹、前言

各位法师,各位学员,大家早安!这一次原本安排了学有专精的蓝吉富老师与江灿腾老师,先就史学的观点,来为大家介绍中观思想是如何产生、如何集大成,又如何流布世界各国,以及该思想对台湾佛教的影响。但唯恐一开始就谈学术理论,大家可能会觉得莫名其妙,所以第一堂课就由我先来为大家介绍「中观思想的实践」。

众所皆知,佛教的经典委实多不胜计,所谓三藏十二部经典,往往教许多人闻而却步。释尊就曾经讲过这么一个故事,说有个人因为找不到水喝,于是一路寻来,逢人便问,好不容易寻到了恒河边,他却不喝水,只是兀自瞪着滚滚的河水发楞。旁人问他,既已寻得了水源,为什么不喝呢?岂知他竟回答说:「这么大的一条河,我怎喝得完呢?」诸位想想:可有人因为口渴,就将整条河流的水全都喝完的?

佛法虽然既深且广,但是专门研究,仍属专业人员的治学范畴。犹如法律,我们通常只需具备一些基本常识即可;若谈到专精,则是律师、法官的职责。所以大家毋须对佛法心存畏惧,如果你需要的只是一瓢水,那么,仅取一瓢饮,可矣!切莫因为看到医院里的药太多,而宁愿自己病死也不服药,那就太不划算了!家师开证上人早上也谈到:佛教的道理浅者见浅,深者见深;若是看不来、学不来,只想念念佛、求个心安,倒也无可厚非。但如果有学问的底子,不作研究以正知见,或只从事于研究而无信仰,则未免可惜!

贰、原始佛教的特质──缘起、空、中道

所谓原始佛教,是指释迦牟尼佛从成道说法至其灭后,教团尚未分裂为部派佛教之时。这段期间的佛陀教法,代表性经典为四《阿含》,而以缘起中道为其特质。首先,我们来介绍在佛教之前,古印度对现实世间的一切现象推因究缘,所产生的几种不同理论:

1. 尊佑论:认为人生的一切遭遇,均是神或造物主的意旨,人类不具任何力量,所以一切荣耀归于神,一切的罪过归于自己。这是否定自己的努力,而将得失成败的责任,推给渺不可知的神意。佛教彻底否定这外来的主宰,更不赞同藉由对于神的祝祷或咒术、祭祀,而达到趋吉避凶的结果。

2. 宿命论:这种思想对我们中国的影响很大,该论主张现生的一切,皆由前世业力所决定,半点都由不得人。虽然佛教也说前世的善恶心行,会影响今生的苦乐果报,但更肯定现世的努力助缘与行为的价值。试想:一切若都是命中注定的,那有「读书命」的人,是不是不必念书,自然就识字了呢?

3. 苦行论:印度当时有一些苦行外道,自苦其身而求出离世间,认为只要今生多吃些苦,来世便得享受福乐。殊不知无意义的苦行,不但与幸福的因果无涉,对于解脱生死轮回而言,尤其一点关系都扯不上。以上三种,皆为非因计因的邪因论。

4. 无因论:又名偶然论,认为事情的好坏全凭运气,没什么特别的原因。持此论者,亦是道德无用论的奉行者。既然一切全属偶然,那又何必接受世间的舆论或道德约束呢?这与一般「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的观念相违,故而信仰者并不多。

除了以上四论以外,中国从古至今,另有根深柢固的「祖承论」:主张一个人的际遇好坏,全靠父母、长辈的庇荫而来,如《易经》上所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所以,行善之人不是自己得到善报,而是由他的子孙获得善果;同理,父母造了恶业,他们本身也不必亲受恶报,是由后代子孙来承受。这种理论不但与逻辑不符,也不切事实,我们由尧生丹朱、鼓瞍生舜,即可得到反证。

佛教认为世间一切现象之所以如此,必有其所以如此的因缘法则,如佛在《杂阿含经》卷二
五三经说道:「我论因说因。……有因有缘集世间,有因有缘世间集;有因有缘灭世间,有因有缘世间灭。」这是著名的苦、集、灭、道四圣谛的教示。说明生死流转的苦果,是由杂染的心念、身语行为(因缘)所集成。还灭解脱的圣果,是由离染的清净心、行(因缘)所证灭的。一般人往往仅凭自己的臆测推断,而不喜深入探究事情真正的原因,所以每与事实相去甚远。比如说有个人心地善良,人缘也不错,但是开起车来,却不遵守交通规则,可想而知其结果必然不是撞了人,就是被撞。如果不去追究事件真实的原因,大概只会怨天尤人,责怪老天爷没眼睛,为什么待人那么好,还会出车祸? 

一、缘起

缘起──乃佛教不共于其他宗教的特质所在,所谓「缘起法」,其定义为:「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换句话说,即「缘此故彼起」──由于此因、缘存在,故彼果存在;由于此因、缘生起,故有彼果的生起。这说明了世间的一切事物,皆是相依相缘的存在与生起;这因、果相互依待的存在、生起法则,即名为「缘起」。凡是缘起的,必由众多的条件因素所组成,也就必然要受到这些条件因素所局限与左右。或可说某些因缘和合在一起,必然会产生某种现象;而这些条件因素一旦改变,这种现象也会随之改变,这是兼具必然性与普遍性的一种自然法则。

不但有情是缘起的,器世间亦复如是,包括人与动物,人与植物,人与矿物之间,都是相依互存的关系。但在文明的演化过程中,人类本身的自我感不断地获得扩充,甚至发展为神创论,来合理化自己的主宰地位。既然一切是神创造的,那身为神之子民的人类,自然拥有生杀予夺大权,于是人类开始大肆捕杀其他动物;甚至对于植物,也认为是属于我们的管辖范围,于是水源保护区的原始森林被大量地砍伐,终于使得生态失去了平衡,而人类也逃不过大自然反扑的惩罚!这既不是上帝在生气,也不是神明在惩罚,更不是命中注定或偶然,而是我们应该承受的因缘果报。但是多数人并不理会这些,反而在那歌颂「人定胜天」,这都是人类无知的自我过度膨胀所致。

释尊由于正觉了缘起法,所以一举否定了印度旧有的一元论──认为有一独存、不变、主宰的自我在造业、轮回;也否定了在我以外,有一独存、不变、主宰的主体(神),而以非自作、非他作的中道缘起,来说明生死业感的流转相续、还灭解脱。有情的一切活动,从心理上来看,是不断在生、住、异、灭的变化过程;从生理及物理方面来看,也莫不如此,故说「诸行无常」。正因为是缘起无常的,所以笨的人不会永远笨,只要找出笨的因缘与不笨的因缘,两者替换一下就好了;而聪明的人也不会永远聪明,如果自恃着这点聪明才智,便不再进修新知,终究还是会落伍而被淘汰的。佛弟子因为透视缘起无我谛理,所以在行业的价值上更进一步确认是:自力创造非他力,机会均等非特殊,前途光明非绝望,善恶有报非怀疑。(注)因此会为自己的言行彻底的负责,决不逃避宽贷! 

二、空

既然世间的一切,皆仗因托缘,依于关系而存在、而生灭,就没有自性──没有自有、自成、自体存在可得。所以圣龙树的《中论》〈观四谛品〉说:「众缘所生法,我(佛)说即是空。」又说:「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若无空义者,一切则不成。」故而凡是缘起的,即是无自性的;无自性的,即名之为空。

然而,学者要明空(无自性),必依有(缘起)以明空(无自性)。依学佛的程序,应该先学「有」,然后趣证「空」。即对于缘起、因果、事理的「有」,必先有一番精确的认识,「有」此缘起正见,在行为上,以信、戒、闻、施等善行作方便,来替代偏极邪行(不是什么都不做),才能于戒、定、慧的熏修中,「照见五蕴皆空」,从具体的五蕴(身心)法相上,去显示其空无自性,离执无染而趣证涅槃──贪、瞋、痴等烦恼永灭。

《杂阿含》三四七经,佛告诉盗法的须深说:「先知法住(缘起因果事理),后知涅槃(触证空寂)。」《十二门论》也说到:要修中观,一定要先正确了解「有」与「空」的义涵。「有、是缘起有;空、是自性空。」有,是存在;空,是不存在的意思。换句话说:「存在,是缘起的存在,不是自性的存在;不存在,是自性的不存在,不是缘起的不存在。」因此,若主张「自性有」是错误的,「缘起有」是正确的;「缘起空」是谬见,「自性空」是正见。印顺导师在《性空学探源》说:「所以无论是理解、是事行,从有以达空,是必然的过程。……先有通达缘起法相的法住智,然后才证得涅槃智,这是必然不可超越的次第;超越了就有流弊。」圣龙树恳切地告诫我们:「信戒无基,忆取一空,便成邪空。」能不慎乎! 

三、中道

缘起即空的言外之意,在超越一切分别戏论而内证于寂灭。既然缘起即空的假名安立,可用以洗除人类自性的倒乱错觉;又为什么再说「中道」呢?因为凡夫通常不是执有,便是执空,落入相待的边见。佛法所以讲「中」,不是折衷,而是怕凡夫把「空」曲解成什么都没有,或误认为与不空相待的「空」,才以「中」来彰显它。印顺导师在《中观今论》〈引言〉中说得精确:

缘起无自性而即空,如标月指,豁破有无二边的戏论分别而寂灭,所以空即是「中道」。中道依空而开显,空依缘起而成立。依缘起无自性明空,无自性即是缘起;从空无自性中洞达缘起,就是正见了缘起的中道。所以,缘起、空、中道,在佛的巧便说明上,虽有三语的不同,而三者的内容,都不外用以显明事物的本性。

圣龙树在《回诤论》中,既明白地说到三者的同一(「佛说空缘起,中道为一义」);在《中论》〈观四谛品〉,也说:「众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缘起、空、中道的同一,为信解佛法所应当先有的正确认识。中观学,也就是对此佛陀根本教法,予以深入而严密的阐发者。龙树把握了这个(缘起、空、中道这三者的同一),窥见了佛陀自觉以及为众生说法的根本心髓;惟有这,才是佛法中究竟的教说。……

龙树学,当然是发扬一切皆空的,但他的论典,即以他的代表作《中论》来说,不名此为空而名之为中。可知龙树揭示缘起、空、中道的同一,而更以不落两边的中道为宗极。在《中论》里,每品称之为观,如〈观因缘品〉,乃至〈观邪见品〉等。观就是观察,正确的观察缘起、空、中道,从论证的观察,到体证的现观。所以后来都称龙树学系为中观派,或中观宗,称中观的学者为中观师。(待续)

注:详见印顺导师着《佛法概论》〈关于有情流转的业力〉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回向可以分两个内容,先念通用的回向偈,然后再单独回向,具体内容如下:1、普遍回向: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

华严经简介《华严经》全称为《大方广佛华严经》。所谓“大”是包含的意思;“方”是仪轨的意思;“广”是周遍的意思;“华”是成就佛果的意思;“严”是开演因位,严饰佛果..

佛法里面讲病有三种原因。第一种是生理的病,包括你的饮食,古人常讲「病从口入,祸从口出」,所以口是祸福之门。天气变化,我们衣著不小心,这些都是生理病的来源。第二种..

问:请益法师,如何理解六根就是一根一心,把心贴在一心上,就用根了不用识了这句话?反闻闻自性有没有修持的具体方法?那么眼耳鼻舌身歇止,自心念佛,自性闻之,或只着意..

六度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这是在戒、定、慧三学之外,加布施、忍辱、精进,合称六度,亦称六波罗蜜。波罗蜜是梵语,意为到彼岸.渡河的人,须乘舟筏横越中流,..

佛在《法华经》中打了八个重要比喻,即“法华八喻”,用来帮助众生“开示悟入,佛知佛见”。若能诚心观照,即入如来大定,定能长智开慧,从浅显的比喻中觉悟深奥之法理。一..

人人都希望自己的人生无病、无难、无障,可世间不如意者十之八九,现实的人生总是充满着波澜,我们希冀着万事圆满,执着于追寻完美的顺境,可这往往会带来更多的欲望和贪婪..

中国大乘佛教——八大菩萨摩诃萨之一。尊上虚空藏菩萨摩诃萨在无量菩萨中专主智慧、功德和财富。因尊上智慧、功德、财富如虚空一样广阔无边,并能一切世间持戒如法相求的诸..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八关斋戒为了方便在家学佛的人,可以自己在佛前自受,日期就是居士菩萨戒上说的每个月的六斋日,即是农历的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二十九、三十这六天。当然实在自己有..

关于更多文章

更多文章网为您提供最新的更多文章信息,让您快速了解更多文章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更多文章。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