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中法师:略谈佛教生命观
略谈佛教生命观
【生】梵语曰惹多Jati,有为法之现起名为生。俱舍光记五曰:“于法能起彼用令入现在境名为生。
【命】梵语尾戍单Jivita,支持暖识为生物之元者。俱舍论五曰:“命根体即寿,能持暖及识。
【生命】指自生至死的生命持续期间,有体温(暖)与意识(及潜在的阿赖耶识)同时存在,此即是一期生命的持续。此在佛教中,寿、暖、与识三者同时存在,互相支持,称为命根。换言之,暖与识维持一期寿命,二者之间有相互依存。报尽命终时,第八阿赖耶识离开身体,体温即不存在;反之,体温消失(如大出血致心脏停止,或因病使心脏停止),寿与识亦不存在。有情寿命的长短,由于三界六道的差别,其量有所限定,此即称为寿量。所谓命根,即亲生第八心王的名言种子,由先世业种所引之持身差别功能,今色、心等现在住时决定,依此住识的功能,称为命根。第八识自种有两种作用,一为生识之用,一为住识之用,此处所取的是住识作用。如果命根中识种无此功能,五根身将烂坏。或有问曰:由于有现行识任持根身,故身不烂坏。所以持身功能在现行识。为何不以现行识为命根,而以种子为命根呢?因为现行本识,是由种子之力方能生起。由种子力故缘三种境、任持根身,所以现行不能叫做命根,以其非根本也。
佛教的三世论:有情生生不已,是无始无终的生命之流,如瀑流漂流,燃放花筒。
继往:现生的身心资具是继承往昔业力的结果。
开来:现生的三业行为是开展未来美景的动力。
处世态度:接纳承担过去;把握当下,增长心智;开创未来。
佛法的生命缘起观:有情的三世流转是建立在无常无我的缘起观上。
《中论.观业品》:「虽空亦不断,虽有亦不常,业果报不失,是名佛所说。」
不信三世因果的原因:信任自己现前见闻觉知的经验,怀疑或否定超越经验的事物。犹如聋、盲否认声、光,是迷而不信;夏虫语冰,未见祖宗。
以为人是1. 神的创造品 2.进化论(从无生物而生物)3. 创化说(新种类的发生)
佛法认为人是心、色是相互依存的无始存在。
相信三世因果的方式:
依圣言量:《金刚经》:「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
依比量:观察推论,思维模拟;依现量:增上心智,现证真实。
我们应该从完整而根本的角度去思索生命是怎么回事?虽然这一期的生命看起来必定迈向死亡,但这并不是结局,来生还是会相续的。凡是有生命的,绝对不是死去了就什么都没了;而未生以前,也不是什么都没有。前一生命的结束就是这一生的开始,这一生命的结束就是下一生的开始。生命是生生不已的如同流水一样的川流不息。生命之流是无限的延续,但却有一期一期的分段生死活动。但是三世相续的生命流,不是永恒不变的,而是变化不息,继往开来的。现有的生命,或苦或乐,或愚或智,或贫或富,种种不同,只是因为前生的栽培及今生的因缘所成。过去生思想、行为的正确或偏邪,合法或非法,对人的有利或有害,无限复杂的活动,留下业力,影响现在。现生不是脱空的新生,而是继承着过去,享受着过去的果实。同样的,现生的思想、行为,对人对己的一切活动,都留下新的业力(与过去未尽的业力),等此生结束时,又开展新的一生。分段的一生又一生,看起来互不相关,而实在是由业力串起,相续不断的过程。在生命无限相续中,目前所作所为,都会影响自己的未来,果报均须自我承受;佛法三世相续的生命观,可说是最符合事实,最容易信受的。确定生命的无限相续,生命的价值,才有了切身的依托标准。
虽然生命一直延续下去,但我们在六道里来来去去不计其数,在生死苦海里头出头没,到底在追求什么?难道是毫无目的吗?
生死之缘起
业与果报→依业而有的轮回
业的本质:是身心的活动所引起的势用,业力的引发是由思心所起审虑、决定,然后再依身、语而引发,而有招感果报的潜在能力。举凡身、口、意种种的活动,有一种招感未来果报的潜在能力;这种潜在的能力,就是「业」。 果报:由业力所招感的「果报」,业的潜能是一直存在的,即使经过百千万劫,业力仍不失坏。只要 缘和合,业力就会招致果报。已作不失、未作不得。 然而,并不是一造业,就会立刻感果。从造业到感果,需要一段时间,不过这时间有长、有短。有的这一生造业,当生就感果,这叫做「现报」;有的是今生造业,来世才受报,这称为「生报」;有的是今生造业,隔一生或多生才受报,称为「后报」。不过造业,也要种种的助缘才会结果,这个助缘是什么呢?就是烦恼。如果我们把烦恼断尽了,因缘不具足,恶果也是不会成熟的。所以,修行的重点,不是在消灭这苦报身,而是不要造恶业,最重要的,是要断除烦恼!
业的类别:
善业、恶业、无记业 :「善业招感乐报,恶业招感苦报」。除了善业、恶业之外,还有一种非善非恶的,叫做「无记业」。此外,还有与禅定相应的「不动业」。与色界定或无色界定相应的业,当然是善的。也由于禅定的特征是不动乱,所以造作的业就称为「不动业」。而这种不动业能招感色界、无色界的生死;前面所说的善业、恶业,则是能感得欲界生死的业力。
定业与不定业:
1. 定业──故意所作的强业,必定要受某种果报。
2. 轻受或不定──
#63163;足够忏悔的时间
#63164;修身、戒、心、慧
3. 决定受──
#63163;故作
#63164;不知忏悔
#63165;不知修身、戒、心、慧
※决定与不定──决定在自己,如「盐喻经」说
在《金刚经》中有这么一段描述: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则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由于受持、读诵、正忆念《金刚经》的功德,重报轻受;虽现在受人轻视,但来世不会再感三恶道的果报了!
引业与满业
引业──由特强的业力,而感得一趣的总报体。
满业──使这一报身的种种方面(如六根是否具足、相貌是否庄严)得到圆
满的决定。
共业与不共业:只影响自己本身的是「不共业」,又称为「别业」;同时影响自己和他人的则是「共业」。大众的共业,彼此互相影响,相摄相拒,辗转而构成自他间的复杂关系。依「共作共受」的法则,大众的共业,要大家同心协力一起来改变他,否则,即使是圣人也无能为力。菩萨说要建设人间净土,不只是净化自己身心而已,必须所有的众生内心清净了,佛土才能真正的清净。
人与人之间的差别:
#63163;过去的满业
#63164;众生共业所限制
#63165;自己现业所造成
※佛法重业感而不落于宿命论,重视现生的进修,特别是自己的努力。
从前生到后生之相续:在不断的身心活动中,有无数的业力增长或消灭,由于这些业力的性质不同,彼此相摄、相拒,相克制、相融和,成为有情内在极复杂的潜能。在一期的生命中,有其特别的业力──命根,而这期生命完结后,由于「后有爱」的熏发,当中占有优势的另一系类业起来重新发展,和合新的身心,成为又一有情。
佛教缘起的业感论,没有轮回主体的神我,没有身心以外的业力,仅是依于因果法则而从业受果;如流水的波波相次,如灯炷的焰焰相续一样。所以自力创造非他力,机会均等非特殊,前途光明非绝望,善恶有报非怀疑。
无明与爱:
「佛告诸比丘:『于无始生死,无明所盖,爱结所系,长夜轮回,不知苦之本际。……譬如狗子系柱,彼系不断,长夜绕柱,轮回而转。』」《杂阿含266经》卷十(T02,69b5~18)
「无明为父,贪爱为母;六根男、六尘女,识为媒嫁生出无量烦恼之子孙。」《观音义疏》卷二(T34,930c14~15)
云何无明?谓于业果、谛、宝,无智为性。此有二种。一者、俱生,二者、分别。
无明──前际生死根本;具有发业功能。
爱───后际生死根本;具有润生功能。
爱是烦恼
恋旧与趋新:对过去→恋恋不舍,对未来→盲目地追求,对现在→得到了,怕失去;失去了,忧苦不已→不能契合无常流变的事实。
自体爱→爱着色心和合的有情自体。
境界爱→因我爱的活动,必然爱着于境界(我所)。
约时间说(四爱):
1. 爱──染着现在有的自体爱。
2. 后有爱──渴求未来永存的自体爱。
3. 贪喜俱行爱──现在已得的境界爱。
4. 彼彼喜乐爱──未来欲得的境界爱。
人身如盲龟浮木,难得今已得,能修行:三事胜诸天(忆念胜、梵行胜、勤勇胜)谓外缘善知识、内缘暇满,悉具足故。须修行:谓一切有情,皆唯爱乐而不爱苦,然引乐除苦,亦唯依赖于正法故。须现世修:现世不修,次多生中,暇满之身极难得故。须现在修:谓何日死无决定故。
思惟死时除法而外余皆无益:
1. 尔时亲友极大怜爱而相围绕,然无一人是可随去。
2. 尽其所有悦意宝聚,然无尘许可得持往。
3. 俱生骨肉,尚须舍弃,况诸余法。
「除我光荣者,即是修习无常,由已了知定当除去亲属、资具等现世一切光荣,独自无伴而往他世。除法而外,皆无所为;不住现法始得生起,心中未能生此,是乃遮阻一切法道。」
数数思惟恶趣众苦,能灭懈怠、能发精进勤修正道,策发其意令希解脱及证解脱。
除了修学佛法,你还有什么愿没满?!千万不要虚度这暇满难得的人生!
若心不息当勤精进。呵责其心作是念言。老病死苦其为至近。命如电逝。人身难得善师难遇。佛法欲灭如晓时灯。有破定法众患甚多。内诸烦恼外有魔民。国土饥荒内外老病。死贼其力甚大坏习禅定。我身可畏。于诸烦恼贼中未有微损。于禅定法中未有所得。虽服法衣。内实空虚俗人无异。诸恶趣门一切皆开。诸善法中未入正定。于诸恶法未能必不为恶。我今云何着是屎囊而生懈怠。不能精勤制伏其心。如此弊身贤圣所呵。不净可恶九孔流出。而贪着此身。与畜生同死。俱投黑闇甚所不应。
我认为,从「知道」到「行动」是段遥远的距离,但「临命终时不会问我们读了多少,而是看我们做了多少], 莫到人间白走一回。